娘家人和婆家人,于莲华在这方面分得很清。外公放脱离危险,还没醒,她却提出要去看张锦绣,就怕于莲华多心。
于莲华本就是心软的人,又刚经历了外公的事,心镜又不同。
“这叫什么事儿啊?”于莲华叹了一声,也是恻然,又说:“你和肆肆一起去看看,到了给我打个电话。”
楚天歌刚转身,于莲华又叫住她,楚天歌回过头,有些疑惑,就听于莲华说:“要是不知道也就罢了,于今知道了,只你们两个去也不好,还是我和你们一起去。老头一时半会儿也醒不了,人多了也不好。”
说完,于莲华便过去和外婆说了两句,又交代了于菁华和二舅妈两声,楚天歌则抓紧时间和楚正礼说了张锦绣的事,顺便把于莲华的安排说了,她才说完,于莲华正好也说完,便会合了明肆一起去急诊室询问。
她们两人急急忙忙的,也忘了肚子饿,还是明肆心细,出来时拿了三瓶水和两盒蛋挞。
“妈,中午赶路只怕也没有吃,今天外面也没什么卖的,先吃一点垫一垫也是好的。”
被人提起来,于莲华也才觉得腹中饥饿难忍,接过明肆递过来的盒子就拿了一个出来吃,又递给楚天歌,一边和明肆说:“你也赶紧吃点。”
去探病可不好吃东西,太没有礼貌了。
今天早上进医院的病人并不多,年轻的女性只有张锦绣一位。楚天歌一问,值班的护士立马就说:“那一个啊,在四号手术室,也不知孩子保不保得住。大人也太大意,怀着孩子,大过年的,人来人往的也多,就更应该小心。”
几个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莲华更是一路唏嘘,一会儿责怪张锦绣不小心,一会儿又怪婆家不经心,反正是好话坏话都有。
张锦绣的孩子没有保住,楚天歌心里闷闷的不好受,这个年看来是真的过不成了。
她这个是小手术,手术完就直接回家养着。三姑妈脸色很不好,和亲家母对峙,闹着要把闺女接回娘家。
当然,谁也知道,只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维护,是在告诉亲家,你媳妇也是我闺女,不是没有娘,能由着你们欺负。且不论张锦绣是为何流产,但只流产这事,婆家也亏着理。
张锦绣的婆婆怎么肯让自家媳妇回娘家坐小月子,那还不得被左右邻居笑话死。自然是连连赔小心,先说自家不是,然后又许下一个又一个的诺言,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把张锦绣当亲闺女伺候,三姑妈才勉强同意。
转头就和张锦绣说:“我明天过去看你。”
这话,也有警告亲家母的意思,别拿话哄人。
楚天歌三人过来看张锦绣,三姑妈自然也就知道楚天歌外公住院的事。当时张锦绣在手术室里,她自然不好过去探望。这会儿张锦绣走了,三姑妈就和于莲华一道过去探望看外公。
于莲华和三姑妈在前面并行,楚天歌就和明肆在后面跟着,听前面于莲华和三姑妈说张锦绣的事。
原来连张锦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怀孕了,时日也是太浅,还没有一个月。年初一,叔叔伯伯家的孙子孙女过来拜年,小孩子本就淘气,何况是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不用大闹天宫不足以形容其万一,张锦绣就是被其中一个还是两个孩子推到的。坐在地上就起不来,几个大人开始还笑,后来发觉不对劲时已经来不及了。
说着话,便到了病房。
慢一步,刚才还不见的三姑父提着礼物也冒了出来。
于菁华等人便知了张锦绣的事,顿时又是一阵唏嘘。
楚天歌肚子还饿着,自然就往装蛋糕的袋子看,果然如她所料,全都空空如也。有些幽怨地看了大舅妈一眼,就她一个还拿着一盒蛋挞吃着。
她早知道这人的本性,吃的到了她手里,就别想出来,她竟然还抱有期望。
眼看着时间不早,于莲华就提议她留下,别的人就先回去。尤其是明丽雅和她男朋友,原本今儿是女婿拜见岳父岳母的,没想到因为外公的事,被明肆一个电话叫过来了。
三姑妈忙就说:“有莲华在这里就行了,吃喝我送过来,离得也不远,也都方便。”
算起来,还真只有于莲华夫妻留下来比较合适,至少晚上睡觉和吃饭有地方解决。
次日,外公就转到了双江,主要是方便于莲华照顾,外婆自然也跟了过去。
年还是要过的,亲戚家里也要去拜年。
楚天歌原本说回去,于莲华又要家里医院两头跑,家里就少不得人,但是她还有明家那边的亲戚要走,楚家这边的亲戚,有楚天烈也就行了,所以楚天云便被抓了壮丁,随于莲华回了双江。
去年因为楚天歌大年初一出了车祸,明肆没有出去拜年,今年过去,几个长辈拉着明肆就不放手,恨不得留下歇夜才好。好在他家里两个姑妈,一个姑妈就是楚天歌大妈,就在村里,随时都可以拜年,另一个离得也不远,唯一的一个姨妈在上京。几个舅舅住在一个村里,算下来,只有两家要走,所以两天就搞定了。
楚家这边的亲戚就多了点,主要是楚天歌有五个姑妈,初一那天三姑妈家已经去了,可以不必再过去。外公家却不能如此,还是得正式去一趟,初二去了明肆外祖父家后,下午就去了外公家。
勉勉强强,初五走完剩下几家。下午回来,楚天歌也没闲着,直接提着东西去给银珍拜年。
第二百二十章
第二百二十章
明肆原是和她一起过来的,走到半道上,又被叫回去了。
银珍见她提着东西,就嗔怪:“过来玩我就喜欢,还拿东西来。”又问:“肆肆呢?”
两个老人待楚天歌也更热情了,好一通问侯。双方的位置颠倒了,原本该做晚辈的问候长辈,反而是他们问候楚天歌。又留她吃晚饭,说着就要进厨房。
不等楚天歌拉她,银珍就拉了她回来,哭笑不得地说:“这才什么时候,坐会儿再说。”
又喊了明志阳和明溪出来喊人,自己进屋里抓了瓜子等零嘴出来,明溪倒茶,几个人就坐着说话,自然是先问候一下双方家里人员,少不了问起外公的近况,说什么时候约了哪些人一起过去探望。
说着,银珍忽然靠近了压低声音问:“三舅住院用的谁的钱?”
用的谁的钱?当然是大舅和妈妈大姨小姨分摊。楚天歌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只怕是村里又有了什么闲言闲语,不用问,必然又是和明肆有关联。仔细回想初一那一日的事,重点的缴费的事。这一想,还真叫她想出些道道来。那天是她和明肆一起去缴的费,是明肆刷的卡。
村里这些闲言闲语里,明肆肯定是那个冤大头,楚天歌么,自然是妖精,还未过门,就想着把丈夫的钱划拉到娘家。
那天事情太过,她也没记得和于莲华说,只怕于莲华以为是大舅拿的钱。何况那天那样急,没有时间说这些事,自然也不可能从大舅那里知道。第二天又忙着把外公转到双江,知道的那些人,大舅是忘了,大舅妈是故意遗忘,至于四外公家两个人,因不是自家事,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这几天忙着各处拜年,也把这事忘了,要不是银珍提起,只怕这事就一直这样混过去了。
这钱肯定不会用明肆的,又不是没有钱,就算大舅妈抠门,小姨妈哭穷,难道自家出不起这个钱?
只是不知这话是谁传回来的?那天过去的,还有明丽雅和她的未婚夫,但是那两人并不像爱嚼舌的人,但是也保不住是和家里几个女人说闲话时说漏了嘴。
“当时去医院去得急,大舅他们身上都没有闲钱,是我和明肆去交的费。您知道的,有他在,哪里肯用我的钱?原本我是想,他交也行,回头让我妈还也是一样。当时慌慌张张的,我也忘了说。您不说起,我只怕就真忘了。”
楚天歌说到后面,已隐隐有嘲讽之意。只是嘲讽的,到底是她的记性,还是这些无聊的传言,或者是闲话的制造者,恐怕楚天歌自己都分不太清楚。
银珍一直在村里,比楚天歌更清楚明丽娜对楚天歌和明肆这门婚姻的不满。她只是给楚天歌提个醒,她不问,她也没准备说是听谁说的,流言从哪里来的。
既然楚天歌已经意识到了,便撇开这话,说些家里收成,几个孩子得了新衣如何喜欢,楚天歌烤制的那些小点心如何得大人孩子的欢喜,老人的羽绒服怎么暖和,等等。
在夕阳倾斜,北风渐起之时,明肆讪讪来迟。
银珍笑着说:“天歌就在我家吃饭,我饭都做好了。”
楚天歌笑着点了下头,说:“我今天就在表姑这里吃。”
明肆在家里已经被老妈和姐姐们问过了,也猜到银珍和楚天歌会说这个事,知道她现在心里不舒服,便说:“那表姑多煮点,我也在这边吃。”
“说笑呢,回去吧。”楚天歌被他的厚脸皮打败了,起身就推着他往回走。
“妈妈要是还钱你,你别推辞。”离银珍家远了点,楚天歌略有些厌烦地说起钱的事。
“爹爹住院,我出点钱难道不应该?”其实不在于钱的问题,当时是他和楚天歌两人去交的钱,只要不特意去查,谁能确定到底是谁交的这个钱。而且,人心就是这样,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即便是还了这个钱,又有几人信?他知道,这事是坏在她三姐的嘴上,他大姐挑的刺。
想起来,他就脑仁疼,他大姐到底和楚天歌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凡有点事,就要往楚天歌身上套,而且都是往坏那面说,好意被她一说也变了味。
“爹爹住院,原就该儿女们表孝心,你出了这个钱,不是拦着舅舅大姨小姨和我妈尽孝么?”
即便无人信,这钱还是要还,正如楚天歌所说,这原该是儿女的事,若是父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