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之无垢青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倚天之无垢青书-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男人忙掬身点头,随即又问,“舵主,那个姓宋的小子怎么办?舵主可是真要同他一起上武当山?”
  陈友谅勾唇冷笑,狭长的眸子里闪着毫无温度的讥讽,“晾他两天。等剿灭了武当山再放他回去,看他这内定的下一任武当派掌门,如何料理门中大事。”
  宋青书心脏骤地一跳,手指下意识紧攫成拳,力大到手背青筋直冒却浑然不知。
  那男人低头答了,等陈友谅离开后才进屋关门。少时屋内灯火熄灭,宋青书又等了半刻钟,才飞身越过那屋顶朝府外疾奔而去。
  一路上,宋青书只觉自己心跳如鼓,脑中所有念头拧搅成一团,以至于想不起任何的人或事,只有一道声音在耳边不住回宕,“陈友谅知道这事,那他和赵敏一定有牵扯。”
  宋青书虽知陈友谅这人心计甚重不可信任,却万万没想到他会和赵敏有所勾结。
  历来中原人士和朝廷都有所不合。不管是明里还是暗下,各派都能达成“驱除蒙古鞑子”的统一认知。可如今,陈友谅却背道而驰,和蒙古郡主赵敏“勾结”,这一遭若是传了出去,不但丐帮以后在江湖上无立足之地,就连陈友谅本人也成为众矢之的,为整个武林所不齿。
  宋青书此刻已顾不上猜想陈友谅这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阴谋,只想快些赶回武当山提醒太师公等人早做防备。虽也曾怀疑这些不过是赵敏给的误导讯息,但宋青书不敢拿整个武当来做这个赌注。若只是虚惊一场倒也罢了,如若不然,就凭赵敏带领她身边的众多高手围上武当,也是极有可能重创武当派。
  出了信阳,宋青书买了匹快马沿着官道疾奔而去。除了路上换马、小憩的时间,等宋青书日夜兼程赶到武当山时,只见一派祥和安宁,风平浪静的瞧不出一丝异样。
  宋青书一路而来提在嗓子眼处的心陡地一声落下,长松了一口气暗道,果然是戏弄我的吗?这样也好,也好……
  将马栓在山下,宋青书徒步上山,刚到紫霄宫门外,一扫地的小童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宋青书,脸色微微一变,既不自然地迎上前道,“小师叔,你回来了。”
  宋青书正沉浸在“回家”的喜悦和放松里,也未曾注意那道童的语气,笑道,“恩。怎么样,好久不见,想我了吧?”
  道童轻抿着唇角,犹豫半晌后低声道,“小师叔,你怎么挑了这个时候回来,要是……”
  “砚竹!”一记熟悉的唤声打断了道童的话,宋青书扭头看去,正巧对上宋远桥略显沉静的目光。
  “老爹。”宋青书笑嘻嘻地抬手打着招呼,却见宋远桥面无表情点了点头,朝他颔首,“你随我来。”
  宋青书一愣,这才微觉诧异地看着宋远桥转身走进紫霄宫。
  就这样吗?没有深情款款的父子相见场面,也没有感激涕零的师叔侄拥抱场面……这,这也太过冷淡了点吧?
  宋青书刚要迈步,袖角被人轻轻拽动了一下。回头一看,那道童压低了嗓门提醒,“小师叔,你可要小心了。”说完,任凭宋青书一头雾水地还欲再问,抓着大扫帚赶紧跑到一边去了。
  宋青书即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宋远桥对他从小就很严厉,所以这扑克脸换不换表情都一样。但刚才那道童和他友情极好,居然也不敢多说一句,可见这儿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而且这事还和他有关。
  跟着宋远桥从紫霄宫侧门绕过偏殿入后院厢房,刻意避开张三丰所住云房,进屋后将门结实掩上,沉声喝道,“给我跪下!”
  宋青书倍感莫名地看着宋远桥脸上难以遮掩的怒气,懵然问道,“老爹,咋了?”
  宋远桥眉头紧蹙,语气里溢满了失望与怒火,“你还敢问?为父让你随同无忌出去历练,可你都做了什么?在外胡作非为也就罢了,如今居然还和蒙古鞑子串通了来武当山谋害太师公,你这大逆不道的逆子!若非有人提前上山通风报信,为父还要一直被你蒙在鼓里。”
  宋青书惊得脖子一软,差点没能支撑住将脑袋摔下地来。
  要不是这宋远桥一脸的认真严肃,宋青书真要以为他是在和自己开顽笑。
  “不是吧!”宋青书扯着嘴皮子干笑,试图缓和气氛,“老爹,你就这么相信了别人的挑拨离间吗?你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人你不清楚,却去信那个‘通风报信’人的话,你是不是也太厚此薄彼了一点?”
  宋远桥沉声叹息,“若是别人为父自然不信,可来人是少林寺的得道高僧,由不得为父不信。”抬头将宋青书仔细打量了一番,见他脸沾污垢衣袍上满是尘土,想来是急于赶着回来所致,心里顿时五味俱全,竟不知他这一遭回来究竟是好是坏,便道,“你是个什么性子,为父自然清楚。但也正因为你这不受约束的性格,才更容易受人蛊惑走上歪路。我且问你,你身上可有一枚玉佩?”
  玉佩?宋青书想了想。他从来就不是个喜欢捻花戴玉的人,倒是最近得了陈友谅的一枚玉没扔,就一直留下来了……
  瞬间脸色一变,宋青书惊诧地看向宋远桥,那句“你怎么知道”已到嘴边,又给吞了回去。
  好家伙,居然那么早就把他给设计进去了。
  赵敏,陈友谅,可惜了你们这种智商和谋略,应该生在法西斯时代。
  从宋青书的神情,宋远桥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一股浓郁的惋惜和失望将最初的怒意取代,摇头道,“为父对你向来严厉,就是怕你走上歪路,想不到……”长声叹息,又道,“如今你身为下一任武当派掌门人,若是此事让你太师父知道,不知有多失望。”
  宋青书哑口无言。
  宋远桥说得字字在理,出发点也俨然是为了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去解释,让亲爹来误会自己,留着外人阴谋得逞去看戏。
  便解释道,“那玉是别人硬送的。再说我要是真跟蒙古人勾结了,这个时候回来不是自己找死吗?换个角度,老爹,我为啥要勾结蒙古呢?就像你说的,我是下一任武当派的掌门,我既不需要去争夺掌门之位,也从不做那些富贵荣华的梦,又何必去借蒙古人的势?再说了,明明知道老爹和太师公都是以驱除鞑子为己任,我难道就这么不懂事,跟你们对着干?好歹你们也是我的亲人啊!爹,在我心里,武当,太师父,您,还有几位师叔,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句虽有那么几分穷摇了,但却让宋青书第一次说出了心里话。
  听儿子一席话至情在理,宋远桥虽面色依旧难看,眼中的沉冷却微微散去了些。
  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希望这么重大的事是冤枉了他。宋远桥在心里暗自琢磨。如今既然他已回来,倒不如留他在山上观察,倘若真是有异心,迟早也会露出马脚,到时为保武当派声誉,也只好……
  接下来的话宋远桥没有继续深想。但他很清楚在大义和至亲前,自己选择的是什么。
  将那思绪放在心里,宋远桥起身拍了拍他的肩道,“此事为父会彻查清楚。目前你太师父尚且不知,只有我和其他几位师叔知道。你先在家住下,也莫要到处乱跑了,趁这时机在你太师公跟前好好尽下孝道才是正理。为父也不过是担心你误入歧途,多问你一句罢了。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宋青书忙作揖答应。恰好张三丰正在后院练剑,听道童说宋青书回来,便让人来唤他前去相见。宋远桥道,“为父和你一道过去。”
  两人刚出厢房,正好碰见殷梨亭和杨不悔出门,见宋青书回来,惊喜上前,“青书哥哥,你回来了!”
  宋青书尴尬地咳了一声,道,“不悔,你以后还是喊我的名字吧!不然这个辈分乱起来,会吓死人的。”
  杨不悔脸上一红,娇羞的问宋青书去何处。得知是要前去后院见张真人,拍手笑道,“好得很,我们也正要去见张真人。不如一起走吧!”
  于是,等四个人“浩浩荡荡”?去到后院时,只见偌大的空地上除张三丰外,还有其他武当四侠也在。

  第 37 章

  张三丰正在舞太极剑法,其他四侠立于一旁。俞岱岩四肢已然痊愈,只是不能久站,稍过片刻便要坐下来歇息。
  宋远桥等人不敢打断张三丰练剑,遂也在一边等候。
  只见张三丰手中长剑收缩自如,剑身汇集阴阳两极之气,舞动时轻灵柔和,绵绵不断。看似力道缓慢柔软,剑法招式却格外清楚,劲力顺达而形神兼备。
  宋青书只看得眼睛痴了,想着平时张无忌虽也教他太极剑法,但跟张三丰本人使出来的毕竟有一段差距。要是能练到太师公那种境界,这辈子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念头才在脑中萌芽,宋青书不觉暗啐了自己一口,心道,人家可是活了百年才有这成就,就自己这懒到恨不得二十四小时躺平了不动弹的人,这一世也别痴心妄想那种造化了。
  正在走神,张三丰已收了剑势,问张松溪等人可有瞧仔细,让他们几人先在心中自行琢磨一番,才看向宋青书笑道,“青书,你回来了。”
  宋青书顶着宋远桥那隐着雷霆一般目光上前朝张三丰跪地叩头,恭敬道,“太师公,徒孙从灵蛇岛回来后,第一时间就想回武当山。现在看见您老人家身体仍然矍铄,心里也踏实不少。”
  张三丰含笑点头,面上神情虽是澹然无波,眸中却俨然波动着一层欣然。伸手将宋青书扶起,道,“好好。想必你这一趟出去,也是收获不少。对了,无忌怎么没和你一同回来?”
  宋青书顿时语噎。总不能说是两个人吵了架所以他负气回来的。想了想,挤出一抹干巴巴的笑道,“那个,张师弟的明教突然有事,他跟杨左使回光明顶处理去了……等他弄好教里的事情,应该就会来武当山了。”
  张三丰微微颔首,笑言,“青书啊!你这一路辛苦了,今日好些歇下,等明日,有一事还需你一同参与。”
  宋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