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要淡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公主要淡定-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皇上。城外周氏军频频示威,惹得周边群众人心惶惶。齐奏皇上,臣愿领军攻打,以正国威!”卢淅坤抬起头,语气之中满是坚定。
  卢淅坤的话刚刚说完,赵焕也上前一步,接话道,“秉圣上,臣以为,卢大人此话不对。”
  李玄荫的脸色更是难看,起初还有着些许耐心,此刻却更是没好气道,“那你又有何法吗?”这几日,他日日听到的都是关于周军的事情,今日才想能够好好清净一下,却每想到还是给拉进了这个事情中。
  听出李玄荫的语气不对,赵焕立即是跪了下来,“臣以为,开战虽是能解决,但却定会伤害到我朝百姓。若是能够和平解决,不动用一兵一仞,岂不是更好?”
  卢淅坤听了赵焕的话,也是跪了下来,“皇上,臣以为不可!周氏胆敢叛乱,便是不将圣上,不将天朝放于眼中!如此,我们又怎能求和!”
  眉头一皱,李玄荫开始有些恼怒的神情,“就没有其他事了吗?别每天都拿这件事来烦朕!朕说了,这件事留着朕自有考虑!”
  殿内再无任何声音,但殿外却传来了些些的吵闹。
  “小喜子,你出去看看,是何人在朝圣殿外喧哗。”李玄荫淡淡说道,目光却依旧停留在还跪着的卢淅坤和赵焕身上。
  喜公公领命之后,由边上绕出了殿外,却只看见正和殿外侍卫争论着的思菊和思梅。不仅是眉头一皱,走了过去,“你们两人不跟在公主身边伺候着,怎么到这来了?平时你们也不是不懂规矩的丫头啊。”
  “喜公公,你就别怪她们了。是宛婷想进去见见父皇,她们才去和侍卫说呢。”李宛婷自思梅的身后走出,微微一笑,带着些歉意的说道。
  喜公公忙是一福身,惊声道,“哟!我的公主啊。现在可是早朝的时候呢。你怎么来这里了呢。宫里的规矩,后宫的娘娘主子们是不能来朝圣殿的……”
  不容喜公公说完,殿内便已经传出了李玄荫的声音,“小喜子,殿外是什么人在喧哗啊?”
  喜公公的脸色有些改变,为难的看着李宛婷,不知该如何回话。
  “喜公公,一切后果,皆有宛婷自己承担。”说罢话,李宛婷便带着思梅和思菊向殿内走去,在众大臣诧异的目光中,走到赵焕和卢淅坤的中间跪下,“儿臣见过父皇。”
  站在一边的李元明,李元卿,李元华不禁是皱起了眉,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李玄荫的表情。
  众大臣则是开始小声议论起,这位大胆闯入朝圣殿的公主。
  李玄荫向来喜爱李宛婷,但对于这事,任他再喜爱,却也是不得不恼怒起来,“大胆!这是上早朝的地方。后宫的娘娘和主子们是不得踏入的!你身为镇国公主,难道不知道吗?还有你们这两个丫头,主子不知道规矩,你们也不知道吗!来人啊!将这主仆三人带出去,再打那两个丫头二十板子!”
  也是李宛婷选的时间不对,本来后宫女眷擅闯朝圣殿便是坏了规矩的,偏还赶在了李玄荫正因为周氏军的事情心神烦乱的时候。
  李宛婷却也不慌不乱,反而微笑抬头,轻声道,“父皇,儿臣知道这规矩,也知道米朝正面临外敌。周氏军一天不撤去,城内外百姓便一天得不到安宁。宛婷虽身为女子,却更是米朝的镇国公主,若是连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子民都不管不顾,宛婷不是有愧于父皇和母后的希望吗?”
  刚刚踏进的侍卫,以及刚刚还在讨论着的大臣,听得李宛婷的一席话,也是停住了脚步和讨论,一同望向了李玄荫。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女人不得上朝廷,这是祖宗的规矩。但李宛婷虽是女子,却不卑不亢,有条有理,让他们不禁侧目。
  李玄荫恼怒的情绪缓和了一些,但依旧事严肃道,“你身为女子,这等事情也不需要你来记挂。你能有这份心,朕便已经十分欣慰。你且退下吧。朕,不怪你便是,这两个丫头,也不罚了。”
  李宛婷还想说些什么,但看李玄荫的脸色又开始有些不对,便也知趣的告退。
  思梅和思菊倒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她们倒是不怕挨板子,只是主子的做法实在是让她们有些放心不下。
  经过李宛婷这么一闹,李玄荫是再没了上早朝的兴致,早早让众大臣跪安散去,只留下了三位皇子和文武大臣赵焕,卢淅坤。
  “两位卿家也不必多礼了。你们是正一品的文大臣和武大臣。朕知道你们素来不合,但现在面临外敌,你们还是先收起你们私人的恩怨,咱们君臣几人好好讨论讨论到底该如何对策才好。”李玄荫从龙椅站起,倒是没了先前的恼怒。
  赵焕和卢淅坤互看一眼,他们同朝为官,本该是相辅相成,共同辅助皇上。但偏偏他们又是一文一武,才使得他们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着差别的看待。
  “皇上,微臣还是认为不应该出兵。自古以来,有德者得天下。更何况,若真的出兵,无论周军退兵与否,边城百姓都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赵焕说道,他依旧坚持着求和。
  下了朝,李玄荫的脾气也是缓了许多。走回龙椅上坐下,看着站在一边的三个皇子,问道,“你们三人有什么想法吗?”
  见皇上点到了自己,三人皆是恭敬一礼。之后,李元明作为大皇子,先向前一步,“父皇,儿臣认为,我堂堂天朝,岂可向周军这等叛乱者求和。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说我天朝无人?”
  “父皇。儿臣以为,赵大人所言有理。一旦战乱,无论成败,最先遭殃的必定是边城百姓。求和并不是示弱,反而是一种大体的行为。”李元卿接话道。
  李元明轻撇过李元卿,没好气道,“那依着你,我们就该送上山珍佳品,任由他们谑夺吗?”
  李元卿也是争辩道,“谑夺?尊皇子此言怕是有差。求和只是为了表示我朝愿与他和平共存,以修永世之好。哪来的谑夺?”
  见他们二人又是要争论起来,李玄荫又说道,“元华,那你是怎么看的?”
  李元华身穿一件青色长衫,长发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是一条青色的丝带简单的束着。几分的书生气,又有着几分不羁的味道。“父皇,儿臣以为。凡事留个退路总是好的,把事做绝对双方都是没有好处的。既是赵大人提出要求和,我们不如就让赵大人做这个使节,看看能不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事情。若是不能,再出兵也不迟。”
  “皇上,臣愿意做这个使节!”赵焕听得李元华的话,立即是下跪请命。
  李元明淡淡扫过李元华一眼,并不言语,但不喜的神情已经现在脸上。
  李元卿则是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他比李元华大1岁,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但论感情,他们也更甚嫡亲兄弟。
  李玄荫也点了点头,也是认可了李元华的说法,“卢卿家你的意思呢?”
  “微臣也同意圣朝皇子的说法。在赵大人去见周军的时候,臣请命练兵,以作好完全准备。”卢淅坤虽还有些不满,但也只得应了。
  “准奏。”说罢话,李玄荫也自龙椅上站起,招进了喜公公,才对殿中的五人说道,“既是已经商量出结果,你们便也散去吧。”

  贤灵

  贤名圣行甚辛苦,灵称巧意俏何难。
  米朝二十四年;年底。
  琴美人晋封为德妃。
  一晋数级,引得后宫中从前对其莫不过问的主子们又是对她下足了讨好的工夫。
  另外,也有圣旨下达到凝淑院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妍淑妃之女,贤灵公主李宛容,德贤聪慧,风姿卓越,晋封为誉歆公主。朕念其已到舞象之年,特此赐婚于周涵王。钦此!”
  “臣妾(儿臣)领旨谢恩。”妍淑妃和李宛容规规矩矩的跪住。
  宣读后,喜公公将圣旨递于妍淑妃的面前,笑道,“老奴给淑妃娘娘,誉歆公主道喜了!”
  妍淑妃接过圣旨,脸上却是没有一丝的笑容,“喜公公,敢问,这周涵王是什么人?”虽说晋级是一件好事,但晋级的同时,女儿就要外嫁他人,她这做娘的心里,自是不太好受。
  喜公公面露难色,看了看誉歆公主,说道,“娘娘这就有些为难老奴了。”
  看了眼站在自己边上的誉歆公主,淑妃道,“容儿你先退下吧。”
  李宛容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入了内房。
  这时,喜公公也是有些惋惜的说道,“娘娘您知道米朝正面临着周氏军这样一个外敌吧?赵大人提出要求和,而求和说白了是用礼品和和亲公主换取一时的太平罢了。皇上才会封了周氏军的领军人周敬翊为周涵王,并赐婚誉歆公主。”
  这么说来……她的女儿是要嫁给敌军,换取一时的和平吗?“喜公公,你说,这是赵大人的意思?”妍淑妃的语气有些诧异,又有些不甘。
  喜公公摇了摇头,福了福身,“这些事情老奴又怎会知晓呢?若娘娘没有其他吩咐,老奴便回去复旨了。”
  妍淑妃立即是退下了手腕上的玉手镯,放在了喜公公的手上,“还劳烦喜公公帮臣妾多谢皇上了。”话是这么说着,心里却是与之相反的悲伤。
  喜公公也不矫情的收下了玉镯,转身离开。
  喜公公离去后,李宛容才从内房中走出,在淑妃身边,看着她眼里的悲伤,轻声道,“母妃,既是父皇的恩典,我们又何须如此悲伤呢。”
  妍淑妃只将李宛容搂入怀中,“女儿,这种恩典,若是不要才是最大的恩典。”说着话,泪水已经轻轻流下。
  “娘娘。”门外,贴身丫鬟有些紧张的唤道。
  妍淑妃抬起头,看向她,脸色并不是很好,“什么事不能迟些说吗?”
  丫鬟忙是跪下,有些慌乱道,“奴婢该死!扰了淑妃娘娘!只是……只是,镇国公主来了。”
  镇国公主。她来做甚?记得上一次她来的时候,死了一个谢昭仪,难不成,这次宛容的婚事,也是因为她吗?妍淑妃有些不安的想到。
  正想着,李宛婷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