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朝(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在明朝(完结)-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毓培因这话而目光暗了暗,却没接话。

    这时,帐外有人说话,闵晨起身走到门口,与来人说了几句,返回帐中,“是郝老爷。他大约是因自己随行之中少了人,怕大伙将损失都算在他头上,极力主张损失各人均摊。”

    孙毓培微微点头,“若大家无异议,咱们自然无异议。”

    闵晨亦微微点头,在小炕桌前坐下来,沉默良久,似是依旧不服气般,问道,“若陆夫人在,今日之事当真能避免么?”

    孙毓培抬头看了看,唇角微挑,“怎么,不服气么?”

    闵晨笑起来,“是有些不服气。一个女子……”

    是啊,一个女子……孙毓培在心中重复了一句。却没再说话。此事不但闵晨大意,他最初虽放在心上,时间久了,一路安顺,未免有些不在乎。

    …………………

    祁云回到帐内,换了衣衫,借着水盆将身上的泥污清理干净。络儿替她穿了衣衫,又取了毯子来将她包住,并将帐子中间的火堆拨旺,弄了些火炭装到铜盆中,移到她身侧。看着她苍白的脸颊,两人心有余悸,却大气不敢出。

    默默将泡好的热茶递到她眼前儿,祁云紧紧裹着身上的毯子,好半晌,身子才有些暖意,伸手将茶杯握在手中,缓缓吃了半杯,脸上才慢慢浮上些血色。

    络儿小心问道,“小姐,身子可有不适?”

    祁云缓缓摇头,那一摔虽然有些猝不及防,好在草地松软,又因雨水浸泡,除了最初时有些头晕之外,身上倒无大碍。

    缨儿扫过低垂的帐子帘儿,又侧耳听听外面,除了远处的嘈杂人声,并无其它动静,心中十分不满,自家小姐为了帮着赶马匹冻成这个样子,孙公子竟然不来问一问。

    络儿顺着她的目光亦向门口扫了一眼,再小心看了祁云一眼。微微叹息,小姐虽说了是为了与陆夫人赌一口气,可愈到后来,她愈觉得出关是为了孙公子。

    可不管她心中到底想的,今日之事已将二吓得掉了魂儿,再不敢任她我行我素。不由低声哀求道,“小姐,回到忻州,咱们便回辽东如何?小姐若有什么闪失,叫我和缨儿怎么跟老爷交待?”

    缨儿心中亦后怕,不由眼着哀求道,“是呀,小姐,咱们回去罢。”

    “嗯。”祁云沉默一会儿,轻轻点头。

    她如此顺从,倒叫二人愣住了,再看祁云面色平静,亦猜不出她在想什么。正不知如何接话,外面响起细微的脚步声,旋即张茂全的声音在帐外响起,“祁小姐,我家公子差我来问,您身子可有大碍?”

    祁云目光动了动,向络儿示意。

    络儿起身走到帐子口,隔帘答道,“我家小姐无碍,谢孙公子挂心。”

    张茂全松了口气,在帐外道,“我家公子说,今日之事多谢祁小姐,请您别客气,若有不适请及时言说。”

    络儿又代为答了一句,张茂全方离去。

    回到帐内,张茂全将这边情形回得孙毓培。他半闭着眼睛嗯了一声。

    众人忙活大半夜,到此刻又累又乏,为了损失如何分配又吵闹一阵子,此刻帐子周边都安静下来,闵晨和孙毓培各自坐在隔水油毡上,闭目养神。

    “毓培……”炭火噼啪间,闵晨闭目出声,“此次回忻州,祁家小姐……”

    “我送她回辽东。”孙毓培声音淡淡的,几乎不加思索。

    闵晨张开眼睛,轻轻一笑,点头,“是该送回去。”说着又斜了他一眼,再次轻笑,“你可莫到了辽东,叫人给留下回不来……”

    孙毓培半闭着眼睛摇摇头。

    闵晨不再说话。闭目养神。

    直到天大亮时,毡子周边才有人走动,二人睁开眼睛,一齐出了毡棚。郝老爷又将众人聚在一处商议,这马匹损失如何算。

    孙毓培和闵晨二人对均摊并无异议。虽然有可能是冲着他们来的,但人却不是他们带上的,均摊是最公平的法子。

    余下两个小商人却不同意,吵嚷了好些时候,最终拗不过大家,勉为其难应了下来。

    孙毓培叫张茂全到跟前,“你快马先行,余下不足二百里路程,一日当能赶到忻州府。到苏记找阮大,就说马匹到了,问他在何处安置。”

    他们临行前,阮大已开始四处寻找贩马的门路,现今已三四个月过去,当是已探好门路了。

    张茂全应了声,又压低声音道,“少爷,昨夜多亏了祁小姐。您该亲自去问候一声。”

    孙毓培回眸望了望毡帘低垂的毡包,微微点头,“我知道了。你去罢。”

    张茂全与众人打了招呼,策马先行离开。

    闵晨看了看四周已开始收拾行李的商队,又看看祁云所住的小毡包,提议,“若祁小姐身子不适,我随大商队先行,你在后面照应着些罢。”

    孙毓培点点头,闵晨向众人走去,他立在毡包口立了一会儿,转身向祁云那边走过去。

    走到毡包门口,隔帘问道,“祁小姐,商队准备前行,你……”

    话音未落,便听里面传来了一阵咳嗽声。络儿一阵风似的冲到毡包外,面带焦色,“孙公子,我家小姐有些发热,这可怎么办?”

    络儿话音刚落,祁云的声音已传了过来,“我无碍,这就收拾与大家一起上路。”说话间已又轻咳了几声。

    孙毓培皱了眉头,低头想了想,“商队之中,似是有人带有应急药物,待我去问问。”说完便大步离开,向前面走去。

    ………………………………………………………………………………………………………………

    咳,晚上还有一章。过年了,各种懒。

    推朋友的文:

    作品:欢田喜地

    作者:无名指的束缚

    简介:投生在农家,地少人多无余粮,

    乡里乡亲是非多,远近亲戚吵不休。

    本姑娘人穷志不短,带领全家奔小康。

    小日子蒸蒸日上渐红火,

    到那时,一家有女百家求,坐看提亲挤破门。

    “都出去,我家不要倒插门”


189章 过招

    189章 过招

    雨势渐收,天色微亮时,苏瑾双目终有了些酸涩之意,合上手中的书,望着泛青光的窗纸发呆。夜半时分,衙门有人来报,说是常平仓库房坍塌,陆仲晗连夜冒雨出去,至今还未回来。

    苏瑾亦在那时那起了身,在书房坐到天亮。

    香草打了个哈欠,望望外面儿,见叶妈妈和来旺媳妇自侧院进来,忙与二人使了眼色。这二人会意,进了正房,一人摆饭,一立在书房门口笑着劝道,“小姐,我叫人与您做些汤水,早早吃了,再睡会儿罢。衙门里常有突发的事儿,姑爷定能处置好,不消担心。”

    苏瑾笑了笑,她并非经不住事的人,只是陆仲晗刚说过交接事宜,昨儿夜里常平仓便塌了,不能不叫她生疑。

    看看香草困涩的双眸,点头,“好。香草也去罢。”

    香草笑着摇了摇头,“奴婢倒无碍。小姐用饭,我去门口瞧瞧,长胜可回来了。”

    叶妈妈与来旺媳妇一左一右陪着,与她说着话儿,顺便劝她多吃些。直到苏瑾吃完饭,外面依然无动静。便依言和衣躺到床上,不多会儿便沉沉睡去。

    再次醒来时,见小秀守在床边做针线,坐起身子,拧眉,“姑爷还没回来?”

    小秀将手中的针线放下,笑道,“长胜回来一趟,替姑爷取了另一套官服。说是已自常平仓回到衙门,有些公务要处理。”

    她起身到外面倒了茶水,递到苏瑾面前。苏瑾伸手接过,吃了半杯,方问道,“可知姑爷在办什么公务?”

    小秀摇了摇头,“奴婢可不知。长胜只说不消挂心之类的。”

    苏瑾有心叫人再去问问,转念一想,他得了这样的差事,注定日日不得闲,自己何必问东问西的,便息了声。

    外面雨已停了,被雨水打落的树叶铺了一层,略显得有些凌乱。苏瑾隔窗看了一会儿,终是闲不住,便叫小秀到外面去说一声将张荀叫来。

    有好些事儿,此时该着手去办了。

    小秀应了一声,匆匆出了院子,刚走到二门处,便见长胜自前面回来,看见她便笑,“少爷叫我来回少奶奶一声,午时有事,不回来用午饭了,叫她莫等着。”

    小秀紧走两步到近前,压低声音问道,“小姐刚醒,问我姑爷到底是何事。我说不知,前面的事儿不能说么?”

    长胜笑着摇了摇头,“不是什么大事儿。你回少奶奶叫她莫担心便好。”

    小秀唇角挑了挑,却没说什么,转身去找人到张家传信儿。

    两人说话的功夫,秀容县东城门处,正有一位青衫黑靴的男子,焦急向城门外张望。

    守城的官兵都认得他,此是便是秀容县户房书吏。整个衙门中,户房差事最肥,一年工食银虽不多,不过十来两银子,但各项陋规不断,“粮税田户”四大项,每项皆是大笔银钱过手,因而这户房的差事乃是整个衙门之中最让人羡慕眼红的,这位张书吏在秀容县任职九年,人头惯熟,往日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今儿却仓皇异常,守城几个官兵早已在一旁幸灾乐祸,低低交流着。

    几人正说得起劲儿,突然一个老兵听见城门外有不同寻常的动静,习惯性瞄过一眼,瞄见来人,面容一肃,轻咳,“都住口,肖大人回来了。”

    几个守城的官兵立时归位。

    “大人……”张书吏看见来人,脸上一喜,赶忙迎上前来。

    年约四旬的肖大人看见此人,眉间一皱,并不理他,直至远了城门,才低低喝斥,“常平仓坍塌是你搞的鬼?”

    张书吏一张脸儿苦皱作一团,低低告饶,“大人,您可要救救小的。实是因常平仓粮食缺口大,小的只借到一万石的粮,现下还余一万石的缺口,县中大户听闻大人远升,对借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