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朝(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在明朝(完结)-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便如何。不是……”苏瑾对这个答案不甚满意,眉头微挑,便将他的话踢了回去,“不是,便不如何究竟是不是呢?”

    陆仲晗笑起来,眉眼弯起,似乎心情十分愉快。几声过后,才望着她笑道,“夫人这般郑重正其地问,叫我心头甚为忐忑。不知你是想叫我有一番作为呢,还是不想呢……”

    苏瑾撇嘴,“我是问你正经的呢。”

    陆仲晗眉头高高挑起,“为夫十分正经。”

    苏瑾扑哧一声笑了,摆手,“罢了,我不和你端着了。你与我说实话,当初读书是作何想的?”

    见她收起嬉笑神态,陆仲晗亦微敛起笑意,望着门外残阳,出了一会子神,才回头笑道,“若说最初有什么想法,却不是实情。不过是书读得久了,总要寻条出路才是。自古徽州人只两条路走,经商或者读书。仅此而已”

    这番话合情合理,亦合乎人性,可见他说了实话。若他说自小立志报国等,以苏瑾庸俗的心态,必定会在心中揣测这话的真实性,以及他对自己的坦白程度。

    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接着再问,“那现今呢。如今已做了官,有何打算……”因这问题仍旧太开放,她又补充道,“不说以后,只说在秀容县这三年。这地方破,百姓又穷,地理位置又不重要,不易出政绩,很有可能连任下去呢”

    “夫人这话……”陆仲晗笑,“可是嫌我这七品官帽太小……”

    苏瑾语结。没好气瞪他一眼,“我是说正经的呢”

    陆仲晗眉眼又弯起来,无声笑了一会儿,直视她双眸,道,“有话便直说。摆出一副要与我做生意的架式,我怎么你要说什么?”

    苏瑾一怔,笑了。是了,这么久以来,她从未当面求过他。不是他帮的得不多,而是在她开口前,有些事情他已替她想到了。因而造成她今日有所求,却又不好直言。

    或者说,从心理上,她不想简单的要求他为她做什么。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除了父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应该对你好。苏瑾深以为然

    所以即便是夫妻,她亦不想简单的要求,你要为我做这个,做那个……

    今日的谈话,她便是想从双赢的局面入手,却不想,这人死活不接她的话头。

    正这时叶妈妈来请示摆饭,苏瑾趁机又理了理思路。再次落座时,方笑道,“是我的不是了。其实今儿确实有一事想与你说。至于可不可行,我却不知,你且听听?”

    陆仲晗含笑点头,一副早该如此的模样。

    苏瑾便将织坊现今的情况简略与他说了,“织工的问题不解决,坊子便发展不起来。因而我突然想到,你是一县之尊,代天子牧民,有责任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说小了是自己出政绩,有什么比给百姓们找到生财门路更能出声望的?说大了嘛,是为百姓生计,如此忧国忧民,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官哪里去找?”

    陆仲晗虽叫她说得笑起来。不过因生长环境所致,他一时并不能很好的与苏瑾的思路合拍,眼含疑问的看着她。

    苏瑾看他的反映,在心头衡量着两个世界的观念差距,也许他自小受的教育便是安民守责,刑名问案,外加银税征收,除非当地有民变等不安定因素,一县之长的正常职责便是这些了,只要任内无大事件发生,为人又不贪,且勤于政务,熬足日子,便能升迁了。若凑巧能破上几桩大案,闻名与朝野,自有伯乐来相他这匹千里马,升迁会更容易些。

    发展经济,或许不在他们的考评之列。

    便接着道,“因此,我便想着,借借陆大人的东风,扯扯陆大人的虎皮。不知县衙可能想出个什么名堂,能叫这些妇人们主动去我的织坊做学徒?”

    话一说开,自然也没那么难,苏瑾继续提自己的要求,“这是其一。若你觉得此法甚好,县衙能否将我的织坊做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嗯,比如征税……”

    刚说到这儿,她连忙摇头否定,“不,免征税赋我是不敢想的……”

    陆仲晗一是觉得新奇,二来觉得她此时甚是有趣,因笑道,“即是想想么,有何不可?”

    苏瑾嘿嘿笑了两声,摆手,“你别打岔。哦,对,比如,比如……”她拧眉想了一会儿,因实在缺乏对衙门事务的了解,一时竟提不出条件来。

    气馁地抓起筷子,夹了口菜塞入嘴中。末了总结道,“总之我的意思是,坊子即安在这里,且日后会在此地扎根。这坊子我有信心做得很大,因而对当地百姓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她们上工有银钱可挣,百姓富足,这便是你的政绩。假以时日,秀容县可能会因我的羊毛毯子闻名全国,到时,两京十三省的高官家中皆用咱们的毯子,你做为本地的主治官员,焉知大名不能举国流传?”

    “所以……为了这一天早些到来,官府是不是也出些力?”苏瑾简短结束她的话。

    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哦,对了,到时全国的商人皆来秀容县贩货,单商税会增加多少?这也是你的成绩……”

    陆仲晗此时大略明白她的意思了,虽大明朝职官志中,并未言州府官有这样的职责,但亦不妨碍他心中隐隐认可她的话……当然这认可里面,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她现在需要他的帮助。

    抬头看她双眸明亮有神,眼含期盼,便调侃道,“这……还是在谈生意?”

    “嗯,双赢的生意。做不做?”苏瑾不再和他绕弯子,咬了口鸡肉,重重点头,含混地道。

    “这个么……”陆仲晗亦夹了一口菜慢慢口着,半晌方笑,“即是夫人所求,自当尽力。”

    苏瑾在心中嗤了一声,这事若做好了,谁比谁更得利还不知呢转念她便笑了,这事做好了,是她们一家都得利。

    话题到这儿,见他着实累了,亦饿了,便息了声。间或问他些今日衙门中事。晚饭结束之后,小秀上了茶,苏瑾脑子转着转着,便又转到他的前程上面去。

    早先埋在心底的一个小疑问冒了头,“仲晗,此事若操作起来,对你的前程可有影响?”

    陆仲晗因这话又挑了眉,思及她自打他上任以来,小心翼翼的模样,似乎生怕自己一个小心害他丢了官。往日没有话头,因而也未说及此事。此时她又担心到这上面儿来,让陆仲晗颇有些好笑。

    因笑道,“你的夫君还没那么不堪一击。”

    “嗯?”苏瑾疑问。

    陆仲晗放了杯子,以指叩桌,轻笑着与她简略普及一遍国朝官场的官员品级以及任免流程。

    以苏瑾的理解便是,你莫看我七品官小,实则非正途出身的吏员佐官等,熬一辈子也只是个七品了。而你的夫君我初入官场便是七品。七品对有些人是最高位、是终点。而与他来说,这不过是起跑线而已。

    且,大明朝所有的官员皆是出自吏部铨选。因而莫说是知府,便是巡抚之类的封疆大吏亦无法直接任免哪怕一个小小的九品官员。特殊情况除外。当然亦无法任免他这样科甲正途出身的七品掌印正堂……

    苏瑾自认得他以来,第一次见他对自己的身份如此臭屁,虽然她明白,他是在打消她的顾虑,亦有隐晦的开导之意,依旧觉得好笑。

    故意道,“即便免不了你,却也能叫你一直不得升迁……”

    陆仲晗得意一笑,“有夫人处处为我盘算,不升迁……唔,想来很难”

    两人说笑一会儿,苏瑾便又正色问道,“我说的事是否可行?”

    陆仲晗亦收起调笑神色,略想了想道,“并无不可行之处。只是如何做,尚还要再议一议。”

    苏瑾点点头。官场讲究师出有名,做什么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名目来做。

    她不说话了,陆仲晗却又想起一事来,是今日胡师爷与他说的。本想提一提,转念一想,这事情并未有确凿的消息,等有了眉目再与她说不迟,便息了声。

    ………………………………………………………………

    今天码了五千字,表扬自己一下。最近确实是低谷,不过,自我感觉好似快走出来了。文中所言的衙门事务、官场规矩等大宝有考据,大致是可信的,但不保证完全正确哈。


198 师出有名

    198 师出有名

    苏瑾因陆仲晗的官场知识普及,以及心中的小小的肖想,积极主动的开始了解古代官场。除了问陆仲晗之外,更多的时候,是翻看他的藏书。

    陆仲晗的藏书并不多,除四书五经之外,他最经常看的书是《左传》和《大明律》。余下的便是一些人物传记之类的。

    比如她现在手上的这本《幕学举要》,是胡师爷那个行当的教课书,主是要教幕僚如何辅佐东主,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应对。

    苏瑾觉得这本书十分有意思,比之枯燥无味的《大明律》,这本《幕学举要》可谓是州县官之官场攻略,大量详实生动的案例,让苏瑾在看故事之余,亦对这官场有了初步的了解。

    早先在电视剧中常有下官面见上官的场面。实则,真实的情况是,一般情况下不同级层的地方官员不能直接打交道,比如知府无特殊情况不许招州县官听事。一应公事都靠公文往来或者派吏差督办,上下级衙门的官员之间不许随意碰面。这据说是为了防止下级曲意逢迎和上下勾连。

    看到这里,苏瑾有些明白了,怪不得陆仲晗初到秀容县时,没去拜会知府大人。只在两任交结之后,出具保结文书时去拜会过一次。

    当然,政策与对策都是并存的。惯例亦大不过交情,明面不拜,亦不能保证私下不交往。

    又有一县之正堂,无事不得离开县衙,若因公务离开,必报上级衙门,否则便是渎职。

    再有,州县官一县之长,究竟管些什么?她在这本书也找到了答案。摘录于《职官志》,是这样表述的,“知县掌一县之政”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