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姬筠卿出宫返府。离开宫门踏上马车的时候,她轻声说:“找‘四书’过来见我。”
角落里阴影一动,掠过一阵凉风。
姬筠卿低头走进马车之前,回头看了看巍峨高大的宫墙,抿了抿唇,低头钻进马车里。
作者有话要说:我回来鸟。
看到那么多留言,都是“好好考试”之类,感觉好幸福。
叉无以为报,以身相许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要,所以——
我努力更新吧。先承诺个周万,日更估计要祈祷我老板出差了
殿上君臣
大殿上鸦雀无声。
李烨坐在象征至尊的椅子上,微带愠色俯视着殿上众臣。与花园里温和可亲的样子不同,此时的李烨周身多了肃杀的威严,将帝王应该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姬筠卿站在朝臣的队列里,像周围的人一样低首敛目,只是表情却甚至平淡,或者,淡漠。
眼前的局面,只因为李烨在提到换官之后说了一句:“都是我赤月的好官啊。”只不过微微提高了声音,刹那间殿上便立刻静了下来。
能站在这大殿之上的,想必都知道换官一事的严重。知道根底的多半牵扯在里面,而不知道的只怕在听到的刹那也都能明白此事追究到最后一定与几位皇女脱不了干系。牵扯在内的自然不想把关系放到明面上,没关系的自然也不会主动凑上去生事,毕竟没有一个是好惹的。只不过姬筠卿知道,殿上如此齐心的肃静还有些别的原因。
“吏部尚书刘‘大人’。”
李烨的声音几乎与平时一样稳定坚实,但是姬筠卿分明看到被点名的那个双肩一颤。
稍稍抬起头看了眼御座上的人,姬筠卿想起一些在她出生之前的传闻。
李烨毫无疑问是个勤政之君,登上帝位的十几年间不曾断过一日的早朝。只是比她的勤政更深入人心的,却是她的狠决。
异姓不封王是赤月的规矩,而本朝封王的只有一位晶王。这并不是说李烨只有一个妹妹,只是除了晶王之外的姐妹都在李烨登基之前过世了。尤其是李玥,这个与李烨同父所出据说手足情极深的妹妹,是李烨在这座大殿前亲手将她的脑袋砍了下来。
据说当时殿上也是一片鸦雀无声,连亲口下旨的先帝也久久不能言语,更遑论当时在场的诸人。
“臣在。”那位刘大人出列,恭声应道,声音总算还稳定。
“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臣……不知。”拖了长长的尾音之后,她立刻跪伏在地,“请陛下降罪。”她微颤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不知?”李烨冷哼一声,“刑部尚书。”之前还有刻意的大人二字,这回连个姓氏也略了。
应声而出的人看了眼跪在不远处的同僚,没有说她也不知道,沉了半晌之后道:“臣启陛下,此事应当彻查之后再行论罪。事实未明之前,臣不管妄论。”
这一次李烨未置可否,只是继续点名:“御史大夫……”
眼见着跪在中间的人越来越多,殿上的气氛渐渐沉重起来。李烨如果有句明白话,殿上众人也好猜测她的心思想法,她什么也不说便不知如何应对了。之前还抱着轻松看戏绝不会牵扯到自己这里来的人,脸上也开始露出惴惴不安的神色了。
与李烨花园小谈过的姬筠卿大概有几分明白她的用意。她抬头看向站在列首的几个人。
李烨共有三女二子,今日殿上就站了四个。
右边列首是皇长女李济乾,她身后站着李玥吟。而左边列首站的是皇次女李济彰,她身后的是皇四女李济安。
李济乾身为长女,与李烨相貌最为相似。只是她喜好弓马,身材也颇为健壮,比起皇长女倒更像个将军。她的父亲是钟阳大将军的弟弟,本来只是军营里跟在李烨身边服侍的人,只因为产下皇女才入宫,赐了充仪的身份。纵然他的姐姐后来成了当朝唯一的大将军,他依然出身最低的那个。
而李济彰则完全不同。她站在左侧列首,气质儒雅高贵,见之忘俗。她长的与父亲相似些,倒不怎么像李烨。在姬筠卿的记忆里,她从没有做过失仪的事情,总是举止优雅却冷淡疏远。永远偏于苍白的脸色和一直如温水般波澜不兴的眼睛,有时候会让姬筠卿觉得她并不是个活生生的人。李济彰的父亲是凤后,出自安阳第一名门刘家,被第一个点名的吏部尚书就是她父家的族亲。
李玥吟站在那里,依然如平时一般雍容华贵,只是皱着眉担心地看着殿中的一切。
站在李济彰之后的李济安因为偏了身子,所以姬筠卿看不见她的表情。身为皇四女的李济安似乎是个什么都“尚可”的人。容貌和父家比不上李济彰,武功的天分也比不上李济乾,甚至连李玥吟都能夺去她的光彩,但是姬筠卿却一直有些在意。这个小皇女总是从容镇定的,无论在什么事里她都表现得恰如其分,比普通略好些,却绝不出色。
“……筠卿。”
恍然间,几乎漏听了李烨的话。姬筠卿收敛了心神,出列应道:“臣在。”
“身为太女太傅,你怎么看?”李烨对着她,语气似乎温和了些。
但是,这太女太傅却不由得让姬筠卿心里一声冷笑。
所谓“太女太傅”是太女的老师。听着似乎尊贵,可惜李烨迟迟不立太女,也只不过是个空有其名的虚衔而已。
心里冷笑,姬筠卿脸上却是异常恭谨严肃。
“不可轻侮。”这句话牢牢地刻在她的心底。因为姬氏只剩下她一个人,更因为她想要做的事并不简单。
“臣以为,此事应视同谋逆,当依律严惩。”姬筠卿的话引来一片抽气声。
她是殿上第一个如此清晰表态的人,只是说话如此不留后路立时便遭了白眼。
“继续说。”
“臣亦知此中牵涉必然巨大,实应彻查,不能枉不能纵。”姬筠卿按照事先说好的话,一句一句说了出来。
“照爱卿的意思,应该谁来彻查?”李烨的声音一径温和了下去,甚至用起了“爱卿”。
“臣,推荐三殿下。”
才有了些低低的嗡嗡声,瞬时又死静一片。
皱着眉的李玥吟猛地转过头来看向姬筠卿,一脸的不可置信。
姬筠卿神色恭谨地站在殿中间,对他的目光仿若毫无所觉。
“陛——”
“陛下,不可……”
“朕就准你所奏。”李烨说,“着皇三子李玥吟彻查换官一事,不得枉纵。”
李烨答应得如此快,殿中众臣任谁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之前要劝阻的人立即改口,成了“陛下英名,三殿下定能胜任”之类的话。
李玥吟在最初的怔愣过后,也出列应道:“儿臣玥吟领旨。”
沁雅相谈
“水——副总管……”
沁雅阁里,承墨抬头看见才走进来的殷碧涵,扁着嘴心不甘情不愿地改口。
“叫什么副总管。”才做完手里的事情过来的殷碧涵失笑,“跟以前一样就好。”
“真的?”承墨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顿时一亮,嘴上却仍犹犹豫豫地说,“可是她们说现在还跟以前一样,你会不高兴……”十三岁的小丫头说话时,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殷碧涵,声音里满是委屈。
“喜欢怎么叫,随你高兴。”殷碧涵走到承墨身边,不由伸手用力揉了揉她的头发。
“姐——”殷碧涵宠溺的举止换来承墨小声的抱怨,“人家不小了,都……”
“都十三了,我知道。”说着,殷碧涵一笑置之。
承墨扁了扁嘴,终于还是继续低头磨墨。
殷碧涵自从升任皇子府的副总管之后,就在莞梨院替她预备了房间。上午她会在那里处理,下午还是依照旧习惯会来沁雅阁。她看承墨在磨墨,便顺手收拾起李玥吟的书桌来。
深秋的阳光从窗口斜斜地照进来,让站在桌边的承墨沐浴在一片明亮的温暖里。到底是年纪小,承墨的肌肤细腻得几乎一点瑕疵也没有,只除了眼睛下面的乌青。
“眼睛下面怎么青了?”殷碧涵伸出手指抬起她的下巴,“晚上做什么去了?怎么弄成这样。”幸亏承墨不是少年,这近似调戏的举止反倒添了几分亲昵。
承墨脸上飘起似有若无的粉红,“没……没什么啦。”
“难道,”殷碧涵嘴角一勾,突然起了戏弄她的心思,“去青楼玩了?”
“轰”地一下,承墨的脸瞬间涨红,“什……什么——青,青——”
看着承墨手足无措的样子,殷碧涵笑出声来。
门口传来一声轻响,李玥吟推门而入。殷碧涵很自然地松了手,承墨也收敛了微恼的神色。
李玥吟才从早朝回来。
他因为没有官职,所以穿了一身玄色的深衣,看上去甚是肃穆。他双眉紧锁隐有忧色,甚至没察觉到房里的两人向他行礼,就向自己的座位走了过去。
殷碧涵和承墨对视了一眼,知道事非寻常,都收起玩笑嬉闹的表情。殷碧涵从壶里倒了茶出来,而承墨匆匆告退去了厨房。
“殿下。”殷碧涵轻轻走到李玥吟身侧,将茶杯放在他边。
李玥吟茫然地抬起头,这才发现了殷碧涵的存在。他脸上的表情如水面的涟漪般渐渐消失,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带着暖意和清香在嘴里弥漫开来,李玥吟双手捧住茶杯,看着暖暖的水气在阳光下氤氲腾袅。如此的安宁和温暖,似乎连那些烦扰也远了许多。
李玥吟抬头看了眼殷碧涵,她果然如眼前茶杯上的热气一样,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笑得浅淡又宁静。
李玥吟生辰过后,路悠便建议将殷碧涵擢升至副总管的位置。而理由,是“殿下身边几无可用之人”。李玥吟起初有些不想答应。他隐隐觉得不能给殷碧涵这个人太多机会,虽然她从没有在皇子府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甚至也没有一双野心勃勃的眼睛。
但是他最终还是把那种莫名的感觉隐藏了起来,首肯了路悠的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