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吃了一惊——她可不想被蒙古人追杀,忙让何足道一定要保密,说自己不想出名。
何足道对她更加敬佩起来,连连赞叹道:“不为求名,真英雄也!我不如你啊!”
杨过笑了笑,心想——最好你能说出你配不上她,那就最好了!
三人之后又寒喧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帐。
杨过还想跟着郭芙一起去她的帐蓬,但是这次被郭芙拒绝了——上次已经是越礼之举,万一真被别人撞见,那真是羞死人了!
杨过无奈,只得回了自己帐蓬,临去前还丢下一句:“上次只是初体验啊,经验技巧都不行,要多多操练才行啊!”
郭芙看着他的背影,恨恨地想——自己要去找十个八个的帅哥来操练,看他还想不想这事了!
第二天,贵由的死讯就传到了郭侃营中,郭侃大惊之下率军拔营,前去与贵由的亲军会合。
在到了贵由的营帐后,杨过随着众人祭奠了贵由,便告辞回了漠南。而郭芙与何足道,却也是准备要辞了郭侃,转道向南,准备从天竺走海路去大食。
但是郭侃却告诉她们,天竺的海路并不直通大食,路上艰险,不如跟着他,再回古尔都苦。
作者有话要说:由于出现了盗文~所以我将存稿全部发了上来~以后由于没有了存稿~也就不存在较稿和修文了~以前至少每章会有三稿~所以后面的文的质量会有下降~请大家谅解~
第十九章 山中老人
“贵由大汗虽然亡故,但是旭烈兀王爷的命令却让我不必回军,让我继续西征,并且增了我两万兵,不日就到,你们与其单身去大食为四王爷刺探军情,不如跟着我,我正好要一路打到黑衣大食那边去的!”郭侃的提议倒很真诚。
郭芙想想也是,就答应了郭侃的提议。
因为虽然看上去郭侃的行军速度要慢一些,但是很安全,不会有什么意外——按历史所说,他可是横扫整个中东一直打到欧洲的!
所以郭芙最终还是决定跟着郭侃西进。
只是现在贵由死了,旭烈兀的军队主力不能赶来,而是由拔都的军队暂时赶到西域,镇住了各国。
而郭侃也征发了西域诸国的一部分士兵和牛羊,等会集了旭烈兀派来的两万骑兵,再次踏上了西征的路。
这次有拔都的军队在西域地方驻扎,算是暂时解除了郭侃的后顾之忧,郭侃就能够专心地攻打古尔都苦了。
这次回到乌浒水边后,居然摩尼教的人仍然在这边传教,不过他们并没有与郭侃的部队起什么冲突,郭侃也对这种没有实际掌握城市的教团组织不感兴趣,双方井水不犯河水,最后由摩尼教的人奉上一些钱财和畜口而作罢。
但是这一次,古尔都苦城聚集了五万人,比之半年前增加了足足三倍还要多。
但是郭侃这边也一样增加了数万人,而且在攻城战中,人数的多少,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关键的是士气和勇气。
郭芙与何足道虽然在郭侃营中,却没有相助的意思——何足道并不以为与郭侃是自己人,所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相助于他;至于郭芙,她是想要看看传说中的名将,到底是怎么创下这番事业的,所以也绝口不提要助他攻城的事。
不过,在郭侃再次进兵波斯后,木剌夷教接连派来了不少刺客,可惜都被郭芙与何足道干掉了——对于这些异族人来说,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神奇的武功。因为山中老人留下的武功,只有木剌夷教派的高层领导者才有缘得见,能练上一两套武功的,更是少之又少,普通的木剌夷教众,只是像几百年后的恐怖分子一样,坚信着能够上天堂,所以就凭着血肉之躯来作决死的行刺。
郭芙与何足道,甚至遇到过一点武功也不会,只凭着一腔血勇来行刺的人——也不知是怎么躲过盘查严密的蒙古卫兵的,这一点倒让郭芙很佩服他们了!
而在郭侃的眼中,一两个人的作用,在大军团的作战中,就是武功再好,也是起不以什么作用的,况且郭何二人是忽必烈的宾客,来此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监视自己——他毕竟是个汉人,虽则郭芙与何足道两个,也一样是汉人。但是在郭侃看来,这秀有可能是忽必烈为了不让自己生疑,而故意派了两个汉人来。
而且,对付这样的城池,郭侃并不觉得怎么困难。
古尔都苦城并不是个坚城——对于一个以暗杀而闻名的教团来说,他们在波斯地区制造的是恐怖气氛,让别人对他们心生恐惧,敬而远之,所以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对于木剌夷教来说,他们的成名,在于刺杀了霍山的师兄尼若牟父子,从而使得全波斯震动,而最著名的一次刺杀,就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行刺了这次十字军三大统帅中的两位——法国国王菲力普?奥古斯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冯?斯陶芬,前者重伤,不得不退兵,而后者被行刺致死,所部溃败。而处于劣势的波斯地区,只是在损失了塞浦路斯地区后,与十字军议和,在极端不利的局面下保住了圣地耶路撒冷在穆斯林的手中。
木剌夷教自此成为波斯地区在与十字军对战中的英雄,波斯地区的各势力为了与十字军对抗,也就很少与他们发生争执。
这次郭侃率蒙古大军前来,木剌夷教见他不攻古尔都苦而去,以为他不过尔尔,这次听说他又挥军复来,只是增加了几万军队,于是也纠集了全部主力五万人,准备在古尔都苦与郭侃决一死战。
正史中郭侃在古尔都苦苦战了多时,但是这一次,木剌夷居然与蒙古人野战了。
这样一来,郭侃的胜利简直来得不费吹灰之力。
而在古尔都苦陷落之后,原本与木剌夷教就一直不和的基督教公国也纷纷派兵助战。
——原来痛打落水狗的事,西方人比东方人毫不逊色的啊!
郭芙看着不断来投奔的基督教士兵,心里不由得感慨——日后蒙古人也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这么卖力做什么!
古尔都苦一战,木剌夷教损失了近一半的军队数量,而且几乎全是精锐的主力部队,这一下山中老人在自己的都城阿拉莫德城中也感到了危险,于是把各地的部队又集中起来到他们都城。于是这等于是把木剌夷所控制的地区拱手让出,郭侃轻松地获得了大批的土地,在这一年的年底,就进达了阿拉莫德。
这一代的山中老人,也不知是当年的霍山的第几代子孙或徒孙,反正是比之之前的几代木剌夷教教主是大大不如,在郭侃轻易地扫荡了木剌夷教全境后,他们没有一点反应,而在阿拉莫德被郭侃围困后,他居然派了他弟弟沙歆沙来请降。
郭侃接见了沙歆沙,但是要求山中老人必须亲至蒙古营中,才能谈战与和的事。
同时,沙歆沙被郭侃扣下,没有能够回到阿拉莫德城中。
两天后,山中老人的儿子带着三百名士兵来请降。
郭侃再次将他扣下,仍然命山中老人亲自前来。
但是自此之后,山中老人就不再有讯息传出。
看来山中老人是要依靠重兵拒险固守了!
郭侃于是命令蒙古军中工匠就近采伐树木,制造投石机,并且沿着城墙架于阿位莫德四周的山腰和山巅上。待到各处俱备,郭侃下令军阿拉莫德城的四周同时大举进攻。
而城中的守军只能用弓箭和岩石还击,所以在强大的投石机和回回炮的攻击下,城堡的墙被轰塌。蒙古军趁势冲入城中进行巷战,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山中老人被迫出降。
郭芙终于有幸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教主,只见他年约五旬,身材瘦长,一双眼睛深深陷在眼框里,虽然在苦战之后精神不济,但仍然精光四射,两撇八字胡向上翘着,皮肤黝黑,双手却是很大,依身材比例来说,比正常的要大了一圈。
由于是城破之后再投降的,所以山中老人依然被五花大绑地送到了郭侃的面前。
郭侃通过翻译问道:“你就是山中老人么?”
山中老人点了点头,反问道:“你就是蒙古统帅么?”
郭侃的回答是:“不,我只是前锋的指挥。”
山中老人的眼中精光闪了一下,道:“我愿意投降,请让我拜见贵军的统帅,请他不要屠城,宽恕我的信徒。”
郭侃是什么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的用意,便道:“既然如此,你先去让仍然没有投降的城市投降,表现出你的诚意。”
山中老人皱眉看着郭侃,沉吟不语。
郭芙知道他是在考虑,是索性忍辱偷生直到刺杀蒙古军的统帅呢,还是现在就起而发难,要了这郭侃的性命。
从山中老人的脚步声和眼中的神采,以及呼吸声,可以判断出,他的武功不弱,大概相当于霍山一个级别。但是现在的郭芙与何足道,无论是谁,单打独斗都不会输给他。
郭芙看着这山中老人,心想你现在动手,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得手的,而这阿拉莫德城中的居民,可是要遭殃了,本来就没几个能活下来的,你再一动手,只怕是全城尽没了!
于是顺手抢过一个押着山中老人过来的士兵手中的刀,然后用拇食二指,一点点一点点地把一把刀拗下来,拗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碎片,一把普通的长刀,足足拗成了有近百片碎片。
山中老人看到郭芙这样的实力,自忖不能一击而中,只得忍下一口气,答应了郭侃的条件,跟着蒙古军队一处处地去劝降自己的领地。
这些领地有愿意投降的,那就全了居民的性命,抵抗的,往往全城屠灭。
郭芙虽然对暗杀教团的人没什么好感,但是看到屠城,仍然于心不忍。一开始郭芙与何足道都劝郭侃不要屠城,屠城会激起百姓的同仇敌忾,使得以后的城市更难攻破。
但是郭侃说,现在孤军在外,屠城可以提高士气,提升凝聚力,断绝士兵们日后在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下所产生的投降念头,也可以打击敌方士气,而最生要的是——在屠城中最卖力最血胜的,不是蒙古人,而是那些与木剌夷教有着不同信仰的基督徒。
——果然,基督徒和伊斯兰教派,都是最极端的人啊!
郭芙对此也只有感叹,而何足道,在对蒙古人的豪爽刚刚产生一点欣赏之情后,再度被他们的残忍激起了一腔怒火。郭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