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估世界的意义与价值-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我问你这么一个问题,我想你一定不会迅速就能告诉我答案,这个问题就是本篇的题目:你的自信在哪里?

  有很多人会回答,我的自信在我的心里,当然也有一部人会回答说,他的自信在他的身体里。不论是你的精神能量强一些,还是因为你是一个体育健将,这都不是我关心的要点。我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你的自己究竟在哪里?

  你的自信在空气里,在你的每一寸呼吸里。自信在食物里,在你细嚼慢咽的每一克卡路里里面。自信在你饮用的水里,在每一个水分子里面。……

  等等吧,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自信是一种物质,而且是量子级别的物质。自信并不是某种精神真的就存在于你的身体里。

  这也就是每一个人总有自信甚至自负的时候,同时这个人也会有自卑甚至自弃的时候。

  你的自信能力如何并不是关键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提取你所需要的自信来促进你的活力和激发你的能量,乃至使你成为你理想和梦想中的你。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一切周围的事物中、乃至遥远的另外一个世界提取我们的自信,用以构成我们自信来增强我们生命的活力和竞争力呢?

  我将在下篇把这秘密好好告诉你。

《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最高偏见
《学而第一》是《论语》第一篇,凡16章。

  下面,让我们看第一句,也是众所周知的一句名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见下。先听我如何理解这句名言里面的玄机的。在下如实立言。

  ①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

  但是,依据你的亲身体验,学习并且时时温习真的很愉快吗?不要说对自己进行长期自我催眠后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大家可以仔细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先问问自己,然后再问问其他人,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

  学习并且时时温习,获得的并不是愉快这种感觉,而是一种“自我欺骗和包藏祸机的裹足不前”。学习知识在于用,而不在于温习。温习的行动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行为,而实践才是快乐之源。我不知道,大家对背英语单词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就是你背完了英语单词之后,考试却考的相当糟糕,你内心除了气氛和怀疑“一再温习”的效果之外,内心并不会有快乐的感觉。

  说的更进一步,学习不等于机械的重复。学习更多的在于“对比和比较”,而温习是一种单调的曲线,温习这种行为只是在这个单调的曲线上来回,并不能真正获得发展。也就是温习其实是一个机械的“死循环”,学习并且应用才是快乐的事情。我认为获得快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过程中体验这种快乐,另外一种是期待的结果一定出现,而且果真出现了,我们才能体会到快乐。而实践中我们对比我们学习到知识和现实中所需要的有什么差别,而不是愚弄自己来回复习就是快乐的,告诉自己的快乐很方便,但是最终想要的效果,尤其是适应现在高更新速度的社会,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用来实践,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知识转换和变通,才能不被“条条”创造的“没有生产和创新能力”优美语感所欺骗。

  因此,时代过去了,这一半句多少是种偏见。要适应时代发展,就算语文,也要提高竞争力,而不是重复再重复,不然和英语竞争是很难有市场的。学习要务实并且使所学的“边际效用最大化”和最积极地拓展学习的“现实外延”,以丰富学习的内涵。

  脑科学研究表明,机械地重复能稍微增强记忆力,但这种增强也是相当有限的。而重复对增强创造力却有着阻碍作用。重复利于让人形成“固执、保守、呆板”的性格特点。所以,我鼓励大家把学来的知识用来现实化转换,而不是机械地温习,还不停地暗示自己是快乐的。我们不是想修仙,而且,我充分怀疑,神仙有没有“笨”到喜欢只重复一件事情的“笨蛋”。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又时常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吗?” 

《论语》朋友之“辨”
同行是冤家,志同道合者并非是最好的同伴。

  我不知道大家对志同道合者有何高见。但我的看法是反常规的, 我认为志同道合者除了有一方甘愿为对方领导的话,志同道合就是一种欺骗,而且是一种巨大的欺骗。

  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能力和情感也是有限的。是的,我们自己孤单一个人走在一条大道上是很不安全的。所以,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你对朋友的判断,是否高过你对陌生人的判断呢?

  大家都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不安全,还有一部片子,写“换妻”的吧,说,不要和陌生人跳舞。哈哈,我们人类对远道而来之人首先拥有的是:判断他是否影响我们既有的安全。

  拿中国经济来说啊。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把中国大豆挤压出了市场,让我们吃着“转基因大豆”,貌似便宜了不少,但大家可知道,我们没了自己的大豆市场,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一部分的“农业生化危机的主动权”交到了美国人手中?这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可不是大炮和原子弹那么简单,而是基因层面的,灭族性的可能灾难。

  就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看到,有朋自远方来,我们的不加思考的包容到底有多么的危险!

  而且,大家警惕一点是,不要轻易炒黄金,黄金只会流入美国,你手中所得的美元数量的增长不过是他们像哄小孩子一般对你天真之心的巨大欺骗。要知道,美国从二战到现在,黄金数量一直增加,就是它掌控金融,运用吸金*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我极力反对人民币升值。如果美元贬值,说不定我还蛮喜欢。

  有朋自远方来,我们要知道是什么样的朋友?有没有可能成为朋友?如果可能成为朋友,他会挤占我的多少生存空间?我们要理性地对待“有朋自远方来”这个问题,这有时候可是性命攸关的问题。现在美国已经又盯上中国的玉米棉花了,中国除了为美国生产安全无比的大米之外,口里要吃的都是美国扮演上帝对大豆、玉米做了基因更改的食物,我们的安全可想而知。

  可这只是大象身上毛一点!

  有朋自远方来,一定要看这个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首先能不能成为朋友还是一个问题呢,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那么信任自己,我们为什么对别人抱有如此天真的想法呢?

  要知道,你有“容量”,并不是可以炫耀的道德成功,而是一个巨大的漏洞,你的容量是大,别人如果拿你的“容量”来装毒药,估计装不了多少,你就一命呜呼了!而如果人家用你的容量来装人家自己的货,那你就是像个没有大脑的奴隶一般了!

  我反对不加思考的包容,尤其反对别人利用善良人的包容来干坏事和完全自私的事情!

  但我并不反对善良而无害的包容。

  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论语在一些问题上的失效,还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和复兴。我是急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赶快强大和复兴起来的。

  我不反对善良。但我要求善良之前有理性的思考。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我们要“内修理性,道德外显”。意思是,我们要始终把理性放在前面,把道德用来做慈善等实践。而不是默默无名的道德善良这般的自我欺骗。

  如果你是聪明的,那么别急着让大家知道,先创造自己的财富;如果你是善良的,一定要让人知道,因为“双向性正义道德”首先不是默默无闻的自我欺骗。

  把你的道德的善告诉大家,把你的理性用来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挣得利益、规避风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君子小小在,定量向完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哈哈哈,商其言,我所知者,此乃“君子小小在,定量向完蛋”焉。

  孔子之学,在“为民当官”。而孔子此句“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令我十分的诧异!

  我没有听说过,别人不了解自己,这个人就会有对对方充满怨恨的倾向,我更不知道,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在宽容别人,好像别人都应当了解他!这是什么道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从孔丘开始的“心灵永远孤单”的文人和一些自以为是的各种大小官员!

  我在这句话里面看到的是,孔子自以为“我本身就是君子,你不理解我,我报你以君子的宽容,我是很有道德的!”的狗屁不通的强硬道理。

  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你不知道我没关系,因为我是君子,我怎么是这么容易就能被你了解的呢?这不就是一种中国文人的自视清高、傲视一切的所谓“君子”胸襟吗?这不正是中国古代那些自以为是为昏君效命、不惜穷杀百姓、亲人的大小官员吗?至于那些贪官污吏还用说吗?你不了解我,正是我想要的,而根据这个孔老夫子的言论,自己还真是个君子贤臣呢!??

  大家,应该明白了,君子被怎样定位了吧?君子毫无道理地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典范,别人不了解君子,君子给的是宽容,而不是平易近人的促膝交谈,更不是深入民间的沟通和思想的宣传!

  中国孔老夫子给君子所下的的定义永远是(并且真的被中国历代文人实践)有知识便是道德之典范,有知识便应入仕为官,但是聊不了解民怨,自己的思想得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