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个世界之上,大约百分之五的男女是不能生育的。至于生物学的原理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搞清楚,但是统计学的数据的确是如此。各位看官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你周围的人群,做个小小的统计,肯定是不会错的。
不知是命运安排,还是天意如此,这李传富夫妇两个,恰恰就在这百分之五的范围之内,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虽然后来吃偏方,求菩萨,始终没有得到一子半女。哪知,这坏的运气一个接一个。到了李传富三四十岁的时候,这李传富又双双得了大病。这李传富的老婆先死了。个把月之后,这李传富情绪忧郁,心力憔悴,也是奄奄一息。
就在这李传富夫妇得了大病的时候,夫妇两个经常在家谈心,诉说自己这辈子命运不济,没有生下一子半女;现在,夫妇两个身体又不好,看来这辈子就这么悲惨的过去了。
话说这中国古代讲究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古人所说的‘三不孝’,是指那些呢?第一是:如果父母长辈做了错事、坏事,这做子女的要用‘委婉的语言’去规劝他们。如果不去规劝,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做错事、坏事,甚至让他们因此而犯法,就是‘一不孝’。第二是:不管你穷富与否,都要尽自己的能力去赡养父母长辈。这其中还特别强调一点,仅仅去养活父母长辈还是不够的。还要敬重父母长辈:言语上要尊敬,态度上温和,内心上要真诚。因为孔老二说过,猪子猫子狗子,你也是喂它饭的。如果仅仅是供养父母长辈,只是给他们吃饭穿衣,而不敬重父母长辈,与养个猪子猫子狗子有什么差别呢?孔老二的原话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个人如果不能赡养父母长辈;或者即使赡养,如果不敬重父母长辈,就是‘二不孝’。第三是,人生在丗,必须生儿育女。特别是一定要生个男孩,这样才能把这个家族的血脉延续下去。如果是一辈子不能生育,特别是不能生个男孩,不能延续家族后代,就是‘三不孝’。
在子‘三不孝’中,最大的‘不孝’就是‘无后’,即没有男丁。所以在中国古代,一个做儿子的,前两个‘不孝’做得不好,但是你如果生了个儿子,那做爷爷奶奶的,看在孙子的面子上,认为你尽了最大的‘孝’,也会容忍你的其他的过错的。在特殊时期中,把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批得狗屎烂臭,认为这是孔老二的反动思想。其实,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这‘延续后代’不仅仅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假如人人都不生育,这个民族不就灭亡了?这个国家不就灭亡了?这个人类社会不就灭亡了?至于生男生女,那是另当别论了。
却说这个李传富夫妇一辈子没有生育,觉得愧对列祖列宗,这‘三不孝’中,自己独独沾了个最大的‘不孝’。这李传富夫妇两个前思后想,觉得这辈子没有做什么坏事,肯定是上辈子做了不好的事情,这辈子得到了报应。这夫妇两个商量商量,现在两个人身体都不好,估计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就‘不修今丗修来丗’,把家里的二三十亩土地都捐到和尚寺里去。
再说在中国古代,自从东汉平年佛教传入中国,民间是佛道两教并行,而在农村中,佛教更占些上风。所以在大一点的村庄,都是有和尚寺的。这李家庄因为村庄较大,也是有和尚寺的。这李传富就与当家的和尚商量,写了个捐赠契约,等李传富夫妇两个都归天之后,将自己的二三亩土地捐献给寺里,充作寺田。
哪知李传贵知道了这件事,就到李传富家大吵大闹,拍桌子打板凳的,把个李传富夫妇两个骂个狗血喷头。因为根据当时的习惯法,如果李传富死了,这李传富的所有家产就天然是李传贵家的。现在,李传富把二三十亩土地都捐给和尚寺里,那李传贵当然就得不到了。
这李传贵大声骂道:“你这个不懂事的、没出息的东西。上辈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土地财产,你竟然就这么白白地送给寺里了。你犯痴啊!你这个活畜生啊!”
这李传富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死以后,土地捐给寺里,但房屋是要送你的。我今生今世命运不济,不修今丗修来丗,修个下辈子子孙满堂。”
这李传贵一听,火冒三丈,把个桌子一拍,大声吼道:“你做梦吧!哪个真看见过什么菩萨神仙的。你这个痴货啊!脑子里面灌水了!”
却说这个李传贵两眼一瞪,如凶神恶煞一般,把个李传富家里的东西打得‘噼里啪啦’的响。而这李传富的夫妇本来身体就不好的。特别是李传富的老婆,又是个女人,本来就是胆小的。那李传富的老婆被李传贵这么一惊吓,两眼一翻,鼻子不来气,竟然死了。
不知这李传贵还要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发】
古代剩女相亲记----外一篇
第四十回
上回说到,【为得遗产逞凶恶,传贵吓死亲嫂嫂】。这回说的是,【李传另立假文书,无良讼师出奸计】。
却说这个李传富夫妇一辈子没有生育,而李传贵夫妇见此情景,心中暗暗地高兴,因为根据当时的习惯法,这李传富一死,那一大笔财产自然就是李传贵的。哪知节外生枝,这李传富夫妇竟然商量商量把土地捐到和尚寺里去,要修来丗子孙满堂呢。这李传贵夫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盆凉水浇到脚后跟,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就到李传富发脾气,大吵大闹,拍桌子打板凳,搞得是鸡飞狗跳,乌烟瘴气。这李传富的老婆,本来就有病的,是个急急的要死的人了,哪里吃得消这么地恐吓,往下一瘫,一口气接不上来,竟西去也。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李传富去告个李传贵‘逼死人命’,李传贵是跑不掉的。但是,李传富自己身体也不好,当时老婆又死了,无暇顾及,只顾办理老婆的后事了。至于外人,虽然觉得李传贵太过分,但终究不是自己家的事情,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再说,这李传富的老婆死了。按照道理,她是李传贵的亲嫂嫂,李传贵应该主动去帮助打理后事的。但是因为这亲嫂嫂的死与李传贵的大吵大闹有些联系,实在是说不清的;再加上李传贵心中不满,所以,李传贵也不去吊唁。不仅如此,他也不允许他的家人去吊唁。
却说这个李传富,本来身体也不好,被这弟弟李传贵一顿臭骂,也是气得不轻。再加上料理老婆的后事,烦神劳碌,病情急剧加重,也是到了急急临危的时候了。
这李传贵看到李传富即将也要死了,心里特别地着急。因为李传富是写了捐赠书的,死了以后,那二三十亩土地就要兑现承诺,要划归和尚寺的。于是就到处找人商量,有什么挽救措施。
却说这个李家庄是紧靠无锡城的。这李传贵就到无锡城里找了个‘讼师’,这‘讼师’相当于现在律师。再说,这历朝历代的‘讼师’都是不讲良心的,谁给钱就为谁说话的。这李传贵奉上银钱若干,求讼师出一妙招,看看能否将哥哥李传富写出去的捐赠书,来个无效作废。这讼师得了钱财,就昧着良心为李传贵写了一份‘捐赠更正书’。只见那纸上写道:
捐赠更正书
兹因本人考虑不周,先前所写的捐赠书,意将本人的土地遗产,待本人夫妇归天之后,悉数捐赠于和尚寺的。经考虑再三,这二三十亩土地,乃我祖辈辛勤劳动所得,又考虑到我弟兄情深,先前写给和尚寺的‘捐赠书’不足为凭,就此作废。今日重写此书,本人实实在在地愿将所有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等,在本人归天之后,悉数为我弟弟李传贵所有。立此为据。
虽说这个‘捐赠更正书’是写好了,但是却遇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这落款怎么办?按照规范的文书格式,这文书的最后,要李传富签名画押的。如果现在叫李传富签字画押,估计是不会同意的。
再说这个讼师本姓芈,双名‘良星’,人称‘没良心’。这芈良星祖祖辈辈都为讼师,积累了很多的诉讼经验,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做了不少的‘鬼摸道’、‘没良心’的事情。
却说中国历史上‘第二大恶魔秦始皇’惨无人道,无恶不作,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那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掀起了推翻‘第二大恶魔王朝’的革命运动。俗话说:“粗糠搓绳,难在开头之人”。这话的意思是说,那粗糠是没法搓绳的,如果有谁能开个头,把那粗糠搓起个绳来,以后的人就知道怎么搓了,就不难了。在任何时代,推翻罪恶王朝的运动,最可贵的就是领头之人,因为这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却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人们纷纷响应,一时间,中华大地上风起云涌,反秦革命如火如荼。后来,经过战争兼并,只剩下了刘邦项羽两支大的队伍,从而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局面。在这‘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韩信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为这韩信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他先是投靠项羽,不被重用;后又投靠刘邦,成为一代名将;所以,这韩信在‘楚、汉’两边都有些瓜葛。而这韩信又是个军事天才,不仅如此,当时韩信还拥有重兵。他出兵帮谁,谁就有可能胜利。于是这刘邦就假意封韩信为齐王,实实在在地收买了韩信。这韩信率兵围剿了项羽,在垓下把个项羽打得大败,从而定鼎了大汉王朝的基础。
但是因为韩信拥兵自重,要挟刘邦封王称侯,这刘邦时刻放心不下,生怕韩信造反,就由萧何与吕雉出面,设计捉拿了韩信。这韩信自知性命不保,只可惜满腹的军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