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上前福了身子,“大姐姐,晚个可休息的好。”
说完,秀娘双眼单纯的眨了眨,看向娟娘,脸上虽然遮了粉,细看下之那眼圆下是黑的。
娟娘轻轻一笑,“换了地方总是有些不习惯,二妹妹也是吧?”
秀娘之所以不怕这样问娟娘会尴尬,主要是她的眼圈也是黑的,昨晚虽睡的好,可她有个毛病,那就是只要一不枕枕头,就会黑眼圈。
在现代时,她睡觉就不老实,在睡梦中总是把枕头挤跑,所以睡的在好,早上起来眼圈也是黑的,不想灵魂穿越到这个身上,把这个毛病也带过来了。
秀娘笑的羞赧,“让大姐姐又给猜着了。”
平日里也就娟娘对秀娘没有什么成见,所以看着秀娘这害羞的样子,昨晚压抑的心情也一扫而光,似笑非笑的望着秀娘,“只怕我猜的也不全对吧?”
见娟娘难得语带调侃,秀娘只笑的更娇羞,这样子也惹来一旁的几个丫头也抿嘴笑了起来,这时罗氏在春竹和代荷陪同下走了过来。
“这是在笑什么?”罗氏笑问。
这一问,反而让娟娘的笑意更浓,几个丫头从抿嘴偷笑,也变成低声笑了起来。
“姨娘可算来了,不然大姐姐指怕还会取笑下去呢”秀娘嗔道。
罗氏望着娟娘,才笑道,“姑娘们的事,我这个做姨娘的可管不了,不过若真是欺负了二姑娘,我这个做姨娘的一定要说做姐姐的几句。”
难得几个人心情好,又说笑了几句,也不见慧娘那边有动静,之前罗氏接到大夫人派徐妈妈带来的信以后,就让代荷去慧娘那里看了,代荷回来后说三姑娘正在梳洗,她才放心。
只是这人都出来了,只偏她一个人不出来,暗下又担心起来。
正在罗氏担心不以的时候,慧娘在丫头的搀扶下赶了出来,秀娘只一眼便将慧娘的装扮全看在眼里,心下又明白了几分。
慧娘的头发上部分全盘在一起靠近头顶,剩下的头发也是拧成劲盘在靠脖子的最下端,一头用带着金坠的金贊子固定住。
上面盘起的发间靠右边的耳朵上方,同样是纯金打造的堆花插在发间,四条珍珠掉坠自然的垂落下来,盘起的发顶抠着纯金的珠花,发前是一朵巴掌大的三朵金子打造的石榴花堆在一起插在发间,更特别的是,在额头的正上方的发间,一个指甲大小的纯金花朵,中间配的蓝色宝石,在金花朵的下面引一条吊坠到额头正中间,一泪珠形的红色玉垂吊着。
耳朵上是黄金包蓝玉的吊子,黄色的袍子蓝花印的边,项间配带着纯金中间带红色宝石的项圈。
这样的装扮虽与秀娘不同,头饰的颜色却撞到了一起,秀娘微微一愣,迎上慧娘似笑非笑的神情时,才明白怎么回事。
昨晚在大夫人那里,慧娘的失礼,和今日的举动,显然是有目地的。
而她能出来是,只怕也是因为在装扮和自己一样的颜色上担务了,只是秀娘不明白她是怎么知道自己是一头纯金装饰的?
罗氏也是微微一愣,眼里几经变化,到底是见过世面多的人,见人都聚齐了,这才一行人往西跨院大夫人那里去。
娟娘只是对于慧娘的做法摇了摇头,显然也是不赞同的。
众人一前一后,秀娘才有时间回头看身后的芷巧一眼,见芷巧有意避开自己的视线,心下也明白了几分,眼里也闪过不悦。
她是一个现代人,对于这些撞色自然是不在乎的,只是这吃里扒外的,她实在不喜欢。
进了西跨院,早有徐妈妈带着丫头等在外面,不等徐妈妈说话,那边帘子掀开,正梅走了出来,笑道,“大夫人正等着姨娘和几位姑娘呢。”
没有停步,众人进了屋。
经次间直接进了内间,大夫人仍旧是坐在软塌上,身边站着薛氏,软塌隔着方桌的另一边坐着李兴健,薛氏的下方又陆续站着欢喜、茹雪、语嫣、梦洁,最后一个是薛氏身边的大丫头,其他三个都是大夫人身边的大丫头,算上正梅,大夫人身边的四个大丫头全齐了。
又是一番问安后,有小丫头搬来软墩,众人分主次坐下。
“昨儿可睡的习惯?”大夫人笑着问道。
罗氏笑道,“哪有不习惯的道理,让大夫人惦念了。”
大夫人就摆手,“都是自己家人,什么惦不惦念的。”
又说了几句,这才让丫头在次间摆了早饭,众人又移到次间分主次坐好后,大夫人才道,“老爷昨个回来晚了,等从皇城庙回来在见吧,大家都吃吧。”
各种小菜排的满满一桌子,特别是那上来还冒着热气的小笼包,让人看了就胃口大开。
等大夫人动了筷子,众人这才拿起筷子开动,秀娘在现代就喜欢吃包子,特别是这种小笼包,一屉十二个,她通常一个人能吃两屉。
但是此时这样的身份,跟本不允许她吃这么多,明明才三分包,就要一副吃多的样子,整个饭桌上慧娘是第一个放下筷子的。
今日不管从她的举指和神态上,都挑不出一点的毛病,真真正正是个大家闺秀。
罗氏对她的表现很满意,到是大夫人微怔,垂下的眼底闪过一抹冷笑。
秀娘随着众人细嚼慢咽,举止优雅,到也累得明明没有吃饱也饱了,才放下筷子。
吃完了早饭,众人又移到内间,丫头们上了茶,大夫人喝了一口后,才向薛氏交待,“你和健儿带几位表妹出去,不用急着回来,在外面用过午饭在回来也不迟,也让她们好好看看这京城。”
薛氏微怔,很快收敛了情绪,笑着应道,“娘 放心吧,几位表妹难得来京城,定是让她们玩的开心。”
大夫人点点头,见时候不早了,这才让李兴健带着几个人去外院,那里早让徐妈妈备了马车,又是行了礼,几个人才退出屋。
大户人家出门都是有男子跟随的,这样才不能显得随变,李兴健会跟随,是秀娘预料到的。
到是慧娘眼里闪过欢喜,与薛氏出来后就有些勉强的笑容,有些不搭配,况且秀娘也注意到娟娘似乎表现的太过平静的。
坐着软轿到了外院,上了马车,每个人身边两个大丫头,还有府里配的八个小丫头,两个粗使婆子,十八个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府,向皇城庙而去。
皇城庙(中)
马车走的并不快,因为是在京城,出了胡同,一拐就是热闹的街道,街道上早挤满了行人,马车内很宽敞,坐了四个人,还空得慌,李兴健则是骑着马。
马车的帘子是白纱,透过可以看到街道上的场景,而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就是为这些闺中女子设计的。
有薛氏在,谁也没有敢透过帘子往外看,到是薛氏笑道,“皇城庙是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院后有一棵姻缘树,许多未出阁的姑娘和公子想求姻缘的,都会去那里许愿,一会让梦洁带你们去许个愿。”
娟娘脸红的低下头,秀娘也羞赧一笑,到是慧娘眼里闪过惊喜,“表嫂说的可是真的?”
薛氏笑眯了眼,“看来三姑娘更急着嫁人,莫不是有了心上人了?是谁说出来,若要是人家好,早让人找媒人去。”
慧娘神情一顿,“表嫂莫要说笑,上面的两位姐姐都没有出阁,慧娘怎么能跃居呢。”
薛氏也不在深说,这才把话带回来,“京城里的姻缘树很准的,有些大富人家的小姐都会从远地特意过来,不过也只是传说,我却是没有去试过的。”
慧娘仍不觉得自己问的这些已失态,继续问,“那我们能不能先去那看看。”
秀娘这时看娟娘的脸色微霁,知道她已不高兴了。
薛氏似早就了解慧娘的心情,眼里闪过讥讽,面上神情不变,“到了皇城庙总是要先摆过城皇爷才去看姻缘树的好,这样才能显出心诚来。”
这时,娟娘也开了口,“是啊,出来有一天的时间,也不差一时,三妹妹也不必着急。”
慧娘听了望向娟娘,平日里娟娘是极少在众人面前开口的,眼睛动了动,才转看向秀娘,秀娘对她淡淡一笑。
秀娘不知道自己这一笑,让慧娘的脸色暗了下来,暗怪自己还不如不笑了,这慧娘平日里就与她不合,只怕又多想了。
其不知慧娘看到的并不是秀娘的笑,而是看到秀娘的安静,那份静中透中让人无法比拟的气质,是人想学也学不出来的。
一时之间气氛沉下来,薛氏也不好意思开口,只装没有开到,睁上眼睛,随着马车慢慢的摇晃,坐在马车里只能听到外面街道上的人群声。
秀娘则过身子,透过白纱往外看,来到古代也有二十天了,对这个世界她了解的是少之又少,看着人们的发型和服饰,和清朝有些相像。
她们走的显然是京城里最热闹的街道,马车走的慢不说,有时还会停下来,显然人很多,不过对于她们这样的排场,似乎对于京城里的百姓来说,并不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
果然,京城就是与小地方不一样,连百姓的见识也是广的。
娟娘闭着眼睛也小歇息,慧娘暗下却静静的观察着秀娘,见秀娘看向窗外,眼里闪过得意,原来她也是按奈不住寂寞的啊。
这样一想,也就觉得秀娘也不是那样完美了。
然后也侧过身子看向外面,只是她没有发现,她的举动与秀娘的比起来,总是有些小家子气。
正当这时,马车停了下来,外面梦洁隔着马车帘子禀道,“少奶奶,表姑娘,到皇城庙了。”
然后就见帘子撩了起来,梦洁站在外面,靠边上的娟娘先搭着梦洁的手下了马车,陆续是慧娘然后是秀娘,最后是坐在里面的薛氏。
下了马车,看着慧娘激动的神情,秀娘不由得啼笑皆非。
抬头望去,皇城庙门远远在半山之上,看着修得整齐的石头台阶,上山的人很多,多是女子,及少有几个男子的身影。
李兴健已派人找来了抬椅,薛氏也上前去,笑着说先拜了神在去后院看姻缘树,李兴健听了就往秀娟她们这边看。
慧娘见他看过来是兴奋的,却也小女子娇羞的低下头,秀娘也被看的不好意思,怎么弄的像她急着嫁人一样呢。
薛氏那边和李兴健笑的很开心,眉目间带着少有的风情,过了一会才不紧不慢的走过来,“咱们就坐抬椅吧,这离皇城庙看着近,可要真走起来,也够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