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作者: 吱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 作者: 吱吱-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虼颂乇鸬目粗刳赡甑牧礁龊⒆樱庖彩俏裁蹿坪挖懦5郊依锢醋隹偷脑倒省�

    前世,窦昭只听说过邬善的名字。

    他擅长书画,和窦德昌是知己。窦德昌拐了纪家的表姐后,是邬善陪着他在纪、窦两家奔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仅说动纪、窦两家承认了这桩婚事,还把桩丑闻变成了一时的佳话。

    窦昭对此印象很深刻。

    她一向觉得能颠倒黑白的人都不是个简单的人。

    因而当邬氏兄妹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几个孩子走进来的时候,她好好地打量了唯一的男孩子邬善两眼。

    邬善感觉到有人在看她,回过头来。

    窦昭就朝着他礼貌地笑了笑。

    邬善回了她一个笑,和所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七岁小男孩一样,他的笑容干净又真诚。

    窦昭不由在心里感慨。

    再过十年,不知道这些孩子都会变成什么模样?

    已经三岁的窦明却是一进门就看见了低头站在一旁的母亲。

    她又惊又喜,挣扎着从乳娘的怀里下来,高声喊着“娘亲”,冲过去抱住了王映雪。

    王映雪脸色微变,声音急促地低声道:“我是怎么跟你说的?”

    窦明吐了吐舌头,娇憨着喊了声“姨娘”。

    二太夫人、纪氏和秀二奶奶都是经过事的人,一听就知道王映雪教窦明当着别人喊她“姨娘”,背着从却让窦明喊她“娘亲”,顿时眉头俱是一蹙。

    如果是从前,二太夫人早就训斥起来,现在窦铎正气恼窦世枢压着他分了一半财产给窦昭,有些事情东府到不好插手了,但这并不表示她就能容忍这种事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发生。

    “明姐儿,”二太夫人正色地喊着窦明,“柳嬷嬷是怎么教你的?”

    窦明忙放开了母亲,跑到二太夫人面前,恭恭敬敬地给二太夫人和纪氏行了福礼。

    二太夫人“嗯”了一声,对王映雪道:“明姐儿是不是规矩了很多?”

    这话很有些听头。

    王映雪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刚才女儿的称呼出了问题,但当着二太夫人的面前,正经的孙媳妇都没有说话的份,何况她一个身份未明的妾室?

    她不敢多说,忙恭谨笑道:“明姐儿能在您面前学规矩,那可是她的造化!”

    “你能这么想最好。”二太夫人何不客气地收下了王映雪的恭维,道,“明姐儿就留在我身边吧!”

    王映雪错愕。

    二太夫人已转过脸去对窦明道:“还有你姐姐呢!”再也没看王映雪一眼。

    窦明倒不是成心不给窦昭行礼,她长年生活在王映雪身边,除了王映雪,就再也没有什么管头,到了二太夫人这边才开始学着给长辈行礼,不过她年纪还小,分不清尊卑,还只停留在年纪大的人就行礼,年纪轻的只需要喊姐姐或是哥哥。

    她乖巧地喊着窦昭“姐姐”,像给二太夫人那样给窦昭行礼。

    窦昭还了礼,吩咐妥娘将刚才二太夫人打赏她的带骨鲍螺用水晶碟子装了:“……不知道邬家哥哥和妹妹会来,我就借花献佛,大家一起尝尝伯祖母的好东西。”

    一席话说的满屋生春,丫鬟们或找碟子或拿箸,气氛立刻热闹起来。

    二堂嫂更是笑道:“还是我们六婶婶有学问,寿姑跟了您几天,连‘借花献佛’这样的话都会说了。”

    纪氏心里很是诧异,但她娘家的侄儿纪咏不过比窦昭大两岁,却已经学完了《三字经》,她倒没觉得特别惊奇。

    “你看我们家的芷哥儿,我教了七年,也没见他有这样的心,”她谦虚道,“可见这是一个个的孩子。”

    “你们也都不用在我面前说客气话。”东西毕竟是二太夫人的,窦昭能拿出来给邬氏兄妹吃,二太人不仅觉得窦昭大气,而且倍觉得有面子,她笑容满面地道,“我们寿姑呢,不吃独食,是个好孩子;我们芷哥儿呢,小小年纪就知道用功读书,也是个好孩子。”说着,抱了邬雅,“我们雅姐儿,又乖巧又听话,也是好孩子。”

    大家都笑。

    仪姐儿很不满意,嘟了嘴道:“我呢?我呢?”

    “哎哟,把我们仪姐儿给忘了,”二太夫人笑道,“我们仪姐儿也是个好孩子。”说着,像想起什么似的,朝着窦明道:“我们明姐儿也是好孩子!”

    仪姐儿捂了嘴笑,很满意地样子。

    窦明则跟着仪姐儿笑。

    被冷落在一旁的王映雪心里又酸又楚。

    二太夫人身边这么多的孩子,有出身好的,有聪明的,有利害的,她的明姐儿才三岁,东窦又一向没将西窦放在眼里,明姐儿在二太夫人身边能讨什么好去?

    她一心一意想着怎么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来。

    二太夫人存心要教训王映雪,安排了得力的婆子、丫鬟照顾窦明,还特意从世仆中找了几个和窦明年纪相当的孩子陪她玩。

    孩子就是孩子,没几天功夫,就不嚷着找自己的乳娘了。

    大年三十窦家的人回北楼祭祖,跟在三太太身边的王映雪好不容易瞅了个机会找到了窦明。

    窦明正和仪姐儿几个站在灶前等着新熬出来的麦芽糖。

    听到有人喊“明姐儿”,几个孩子都回过头来,仪姐儿还问:“这是谁啊?”

    窦明迟疑了片刻,踌躇地道:“她是我姨娘……”

    仪姐儿立刻拉窦明的手,道:“不过是个姨娘,理睬她干什么?我们走开了,就抢不到麦芽糖了。”

    窦明还有些犹豫,仪姐儿不高兴了:“那好,你走吧!走了就再也不要和我玩了。”窦明闻言忙道:“好吧,好吧,我和你一起抢麦芽糖。”

    仪姐儿高兴地笑了:“等会我和你一起去找寿姑玩。六伯母那里,有很多窝丝糖。”

    窦明听得直流口水,扭了头对王映雪道:“姨娘,我等会和你玩。”

    王映雪的眼泪忍不住落下来。

    庞氏来给她拜年的时候,她忍不住向庞氏抱怨。

    庞氏不以为然,道:“你现在有什么资格向窦家叫板,他们想养着明姐儿,你就让他们养着好了。正好趁着这机会好好地养养身子,想办法生个儿子。”又道,“七爷应该回来了吧?”

    王映雪脸色微红,赧然道:“还早呢!”

    却把庞氏的话听了进去,悄悄请了个大夫,开始调养身子。

    到了四月份,京都那边传来消息,窦世英中了二甲第六名,入选庶吉士。

    ※

    看书的姊妹们,请多多包涵,无线网卡不时掉线,我只好匆匆贴文再说。

    PS:貌似只需要加更一章了,请有粉红票的姊妹们积极投票,我可是卯足了精神准备双更的!

    O(∩_∩)O~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十二章拒绝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二章拒绝

    前世,父亲春闱二甲十三岁,今生,是第十六名,没有上一世的成绩好。

    是不是因为这一世王映雪的事牵扯到了他更多的精力呢?

    窦昭胡乱猜想。

    二太夫人却很遗憾。

    她对窦世横道:“万元的运气真好!如果你今年也去参加春闱,说不定也是能金榜提名。”

    自从出了王映雪的事之后,窦世英在窦家人的眼里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能之辈。他虽然考中了进士,擢选了庶吉士,但二太夫人还是觉得他靠的是运气而不是才学。

    有这种想法的,窦家并不只是二太夫人一个人。

    窦世横不免有些恼怒,道:“万元读书向来聪明,只是没有像别人那样读死书,死读书。谁靠着运气考过了会试、殿试又选了庶吉士的?”

    二太夫人默然,但心中却始终不以为然。

    窦铎则是喜出望外。

    他将喜报张帖在了自家的大门上,享受着行人仰视的得意与自豪的同时,写了封信给王行宜报喜。

    王行宜的日子过得有些苦闷。

    去冬今春,他先后几次击退了蒙古人的进犯,在西北,威望一时无二,房师也很高兴,皇上甚至提出让他任陕西巡抚,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他怀疑是因为上次窦世枢回乡的事让房师觉得他还不够沉稳,还需要磨练两年。

    王知柄呶嘟道:“早知道这样,当时您就应该赶往京都跟曾大人解释一番的。”

    “事实俱在,一解释,我们就落了下乘。还不如就这样,让大家都知道我王行宜磊落坦诚,敢做改当。”

    话虽如此,他还是写信给自己在京都最好的朋友,也是曾贻芬女婿的翰林院侍讲郭颜:“……家贫至如此,女儿失足,每每想起,泣不成声。万幸归于北楼窦氏七子,嫡妻病逝后,有意将女儿扶正,我虽觉不妥,但想起女儿受我不教之苦,纵是苦胆,我亦饮之。”

    现在看来,这封信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很明显。

    想到这些,王行宜不由背手在屋里走了两圈,吩咐儿子:“就把日子就定在这个月吧!”

    扶正和娶亲不同,不用采征纳名,也不用下聘订期,在家里摆上几桌酒,请了亲戚,让穿了代表正室的正红色吉服给来喝酒的亲戚敬酒,重新定下名份即可。

    王知杓应喏,代父亲回了封信,盖上了王行宜的私章。

    窦铎将日子定在了五月二十二。

    窦昭压根没准备给王映雪磕头敬茶喊母亲。

    她让妥娘给祖母带信,说要去看祖母。

    祖母那边迟迟没给回信。

    窦昭手时有银子,让妥娘悄悄地雇了辆车:“……让车夫五月二十二日的卯时在西府后面的巷子口等,那个时候三堂嫂正好带着东府帮忙的人过去,王映雪的正日子,她不能随意出门,丁姨奶奶、胡嬷嬷都会出面接待三堂嫂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