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踏入清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你踏入清朝-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乾清门,与诸王同列,立于御前。你想啊!那么早,哪里起得来啊,又是每日如此。不是爷夸口,你起来的肯定没爷早,当爷真是累。记得那时我年幼个矮,难以跨越乾清宫的门槛,往往由内侍抱进门内。进得门里,还需学那起大臣,亲贵们,都得站的直直的,学的气宇轩昂,仪态万方的样子哪怕眼皮都累的睁不开。 杨天兰听得点头,又问“那今天怎么得空了?” 皇十四子胤祯笑道“今儿巧了,皇阿玛说我念书念的好,赏我今天散散,我就到你这儿来了。” “噢!” 不过走过一条街,二条胡同什刹海,就现在眼前了。 什刹海要是搁现代那是酒吧一条街啊!  杨天兰五一节去的时候,还特别的上那儿转了一圈。新兴起的酒吧群落是什刹海可观可赏的一景。一家挨一家的酒吧;设计上别出心裁。异国风情的不举;因为占压倒多数的还是中国风。比如说她去的一家酒吧;门把儿是做旧了的铜制佛手;椅子是后背加高两三倍的传统中国太师椅。玻璃展柜五光十色;里面摆着各样儿的外国名酒;酒的包装却又很中国;用的是竹签和白底蓝花儿绵纸制成。更有趣的是那家的门前悬挂着若干硕大的竹编鸟笼;门里放着几把藤椅;可见那家店主精神上追求的还是东方传统的情致。杨天兰最喜欢的伸向湖中的平台是一个露天酒吧;如果一个人坐在藤椅上望着湖面;就那么望着;大概忽略了时间;忘却了空间;躲避了世间的一切纷扰。杨天兰那次是晚间的时候听导游的介绍去的,夜晚的什刹海在灯火的姗澜中特别的有情调,唯一的缺点就是东西贼贵贼贵的,那价钱不是平常人消费得起的,她被那黑导游给涮了,小小的损失了一把。 古代的什刹海没有酒吧一条街,但还是很热闹的,卖小吃的,叫卖的,玩的人,特别的多。什刹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这个“味儿”;不光是说有老北京特色;还含着一层韵的意思。就是杨天兰这么不懂的,也很能欣赏叫卖的人吆喝的那么一嗓子,有味。 什刹海的韵;藏在碧湖绿柳间的清新里;藏在灰砖黛瓦间的严整里;藏在鸟笼棋局间的闲适里。这个韵;可说是气度非凡;丝丝入扣而又从容不迫;是非历经千年洗礼的古都所不能得的。    杨天兰去过所以知道,这什刹海又称十刹海、十汉海或石版海,由西海、后海、前海组成,为一自西北斜向东南的狭长水面。什刹海与钟楼、鼓楼遥相呼应。东部又有银锭桥横跨湖上,站立桥头可饱览西山秀色,故有燕京小八景“银锭观山”之美称。 她和皇十四子胤祯来的早了一点,还没到 夏日呢,所以湖上的游人并不多。杨天兰曾在网上看过图片,夏日里的什刹海  夏日波平如镜,垂柳依依,荷花盛开,对于南方人来说这里算不得什么,但在北方这样的地无,无疑是一个亲水的平台,好一个美景的去处了。 杨天兰和皇十四子胤祯踏上长堤,波光溶溶的碧水,婉约披拂的垂柳,环回宛曲的栏杆,花木葱茂的中央小岛,尽收眼底。海子中有小艇可划,岸旁有石椅可坐,海子中绿荷相间,别有情趣。 杨天兰很兴奋一直跑在前面。 皇十四子胤祯是看惯了皇家的山水厅台楼阁的,这里哪能入他的眼,他只是淡淡的随着。  “明代的李东阳称赞什刹海为城中第一佳山水,果然不错。”杨天兰这句话是导游的导游词,导游说了一次她就记住了。 “你还是知道李东阳?你读过书的?” 皇十四子胤祯大奇。要知道女子无材便是德,读书读的她的女人,他还不常见到。 杨天兰皱皱鼻子说“小看人。大爷可是学富五车的!” “你敢在爷前称大爷?” 皇十四子胤祯气道。 “怎么,你看不惯啊!”杨天兰大笑。 “算了,爷忍你” 皇十四子胤祯一甩袖子。 “坐船吧!”杨天兰跑向有小船处。 老远一个人挥手道“十四爷,格格,小的在这儿候着呢。” 原来是皇十四子胤祯的下人买了东西以经等在那儿了,腿边放在两个大食盒,看来东西买的不少。 坐在不大的小船上,看着这湖光越发潋艳,水清的很,非现代可比。宽阔的水面;四面种着高大的柳树、槐树、杨树;风景好极啦。聆听远处悠扬顿挫的墓鼓晨钟别有一种沉静的心情。什刹海因水而秀美;沿岸杨树参天、柳树低垂;湖水缓缓流动;安静而怡人。 杨天兰轻啜一口青花盖碗茶,是花茶,很香,有一股子茉莉的味道。 “这是什么茶啊!” 皇十四子胤祯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 下人道“爷出来的急,没有备上你喜欢的银针。” “你不知道去买啊!” 皇十四子胤祯斥喝道。 “你又乱叫什么啊,这茶还不错!” 杨天兰道。  皇十四子胤祯怪叫道“这样也叫不错,你的口味真低。” 杨天兰不理他,打开食盒。 皇十四子胤祯看到对下人道“你还不侍候着格格,要格格自已动手啊,没眼色的东西!” “嗻!” 杨天兰对皇十四翻以白眼,心道果然是皇子做派,大少爷一个,等人喂你呢。 下人把一个个格子都打开了,一层一层的放着。 果然有她要的大八件,小八件。杨天兰以前只是听别人说过,并没亲见过。 故而细细的看了一遍。 大八件、小八件。以八块不同品种糕点配搭一组为一斤称大八件,一般作送礼用最相宜。小八件也是八个品种分十六小块为一斤。八种不同糕点的名目,大八件为:一、翻毛饼,二、大卷酥,三、大油糕,四、蝴蝶卷子,五、幅儿酥,六、鸡油饼,七、状元饼,八、七星典子。小八件比大八件小一号:一、果馅饼,二、小卷酥,三、小桃酥,四、小鸡油饼,五、小螺丝酥,六、咸典子,七、枣花,八、坑面子。这两盒子的点心制做的非常精致,小巧。 下人介绍道“格格,这些点心都是仿内造的,口味还不错。你要的桂花糕也买了。 这么多,是不是点太多了,这哪儿吃的完啊。杨天兰暗暗有点后悔。 下人又拿一个盒子出来讨好的笑道“这是牛羊顾家的烤肉,估量着格格喜欢吃,牛肉的,羊肉的各买了一些,还有那家店的特色菜清酱肉,香肠,烤鸭子也买了一些,格格请用。” 杨天兰看着满桌的吃的,东西一多,她就没味口懒得吃了。 皇十四子胤祯道“你吃啊!”看你怎么吃的完,他暗笑到内伤。 杨天兰拿起一块蝴蝶卷子来咬了一口。 杨天兰打算转移话题,于是她问“你和你们家老四的关系好象不大好啊,听他们说你们可以一母生的,为什么呢?” 皇十四子胤祯一见她提道他四哥,脸色就沉了下来。 皇十四子胤祯道“不要提他。我不想提他。” “为什么?” “你就那么想知道?” 杨天兰暗道八卦谁不爱听啊!她点点头。 皇十四子答道“他一落地,就抱给了死去了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所以一直和我们不亲。我想他最大的憾事就是孝懿仁皇后早去了吧。孝懿仁皇后是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又是皇阿玛的表姐妹,地位至尊至贵。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又册为皇后,哪知她是没福的,册后第二日就去世了。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是在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也是个没福的,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了。也就是说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至康熙二十八年的时候,四哥应该是过的最舒心的。那个时候孝懿仁皇后已经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没有人可以比肩的。如果她多活几年,怕是四哥以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未可知。那时母妃是个什么品级?不过是个为嫔,微不足道的。可怜的母妃直到康熙二十年才委委屈屈的进位为德妃。 皇十四子胤祯用力一顿桌子,到吓了杨天兰一跳。 皇十四子胤祯气道“四哥一向以嫡子自居,我们这样的人,怎么亲近的上?”  “就因为这个吗?” “当然不是,有很多,数之不尽。” “你为了这个远他吗?” “有一天,十二格格哭着跟我说,在宫里好不容易见到四哥了,四哥竞不认识她,一径过去了。我不太相信,哪有亲哥哥竞然不认识一母同胞的妹妹的。我带了十二格格从四哥跟前再过,四哥果然是不认识。也是啊!他在宫里的时候,鲜少到母妃处坐,一年不过是一次而已。见了面也不过是请安,问好,没有多的话。妹妹那儿,见的就更少了,不过是年节行礼的时候远远的望一望。哪里是认得的。 “你就全都认得吗?”杨天兰就不相信皇十四子胤祯能全认得。 “也不是都认得,宫里的规距大,见的也少。但一母的妹妹我怎么说也是认得的。虽说规距多,但规距是死的,人是活的啊!只要有心,联系是断不了的。四哥的心不再这上面。” “他总有走的近的人吧!” “对啊,只有老十三和他走的亲。” “他只有老十三吗?” “四哥是一个不多话的人,他比我懂得什么时候该说,该做,什么时候不该话,不该做。我总是忍不住,所以常被皇阿玛,八哥他们说我急燥。他就是因为为人世故的多,露出的真性情少,阿哥们看他的时候,就觉得不太知心了。如果是平常老百姓家,没有什么。但是这是在皇家,皇家中阿哥们多是互相防着的,他又这样淡淡的,在交往的时候会有距离感。大家在一起长这么大,打小起,我从来没看见过他大喜,大悲过,没有见到他流过泪,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可怕,我不喜欢他。别的阿哥也没有特意要结交的,所以阿哥中和他亲近的到无话不说的人,依我看来,只有老十三。 杨天兰奇道“老十三为什么会跟着他呢?”  “爷开始也想不通为什么。后来才想明白了。老十三的母妃是章佳氏,一向无宠。在宫里就这么回事,母妃得宠的或是品极高的,儿子也就自然的高人一等。老十三小时候,又小又不会打。他母妃护不住他,连小太监都能欺负到他。老十三上书房的时候就常被明里暗里的打板子,阿哥们都看笑话。但有一次不同,别人欺负老十三的时候,四哥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