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的红楼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贾敏的红楼生活-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觉得王夫人把宝钗抬出来,很有和贾母打擂台的意思。对于宝玉是否一定要娶宝钗为妻,其实她一开始并不是非常坚定。假设二房从大房手里把爵位抢了过来,宝玉承了爵位,宫里又有元春,王夫人就算再喜欢宝钗,难道真让这么一个商人家里出来的女儿作儿媳妇不成?只是后面贾府的衰落,让王夫人从一开始的犹豫而转为坚定。




☆、第六一章  还击

  王夫人刚在薛姨妈一家住在贾府的事情上摆了贾母一道,转头贾母就在府里为薛家摆的接风宴上还了回去。接风宴上东府的人也被王夫人请了过来;算上贾敏一家;女眷满满的坐了一屋。素来见不得二房好的邢夫人见薛姨妈一家被留住在府上不说;而且又治了这么一席酒接风;还把东府的人都请过来;将场面弄这么盛大;只当是贾母的主意;心中大不自在;暗自埋怨起贾母偏心。
  
  邢夫人本就不是胸有沟壑之人;因此席面上就很是淡淡的;开口说话,则是不阴不阳的。纵使贾母对王夫人这般作为心有不悦,也不能接受邢夫人这般不识大体,丢脸都丢到外人跟前去了。只是这种场合她不好出言训斥,只好装作听不懂。对王夫人来说,邢夫人尖刺也不是一次两次,若是计较的话,有不完的气生。况且她和薛姨妈此次姊妹相聚,心中欢喜,而且有事要商量,自然以当前事体为首要,根本无暇理会邢夫人,只在心中暗自记了邢夫人一笔。
  
  不甘心“一拳打出去无处着力”的邢夫人目光落到一旁的贾敏身上,眼睛一亮,凑到她身边,低语:“妹妹一家子到来的场面都没这么隆重,连东府的人都请过来帮着接风,真是尊贵。这薛家不过是二弟妹的娘家妹妹,哪里比得上妹妹和府里的关系亲密。……我真替妹妹委屈。”
  
  贾敏听邢夫人这么直白的挑拨,暗自好笑,难道她看上去显得那么眼皮子浅,去争这个长短。自己小气爱计较,当谁都和她一样呢。“薛家太太可不仅是二嫂子一母同胞的姊妹,还是大嫂子你们这边琏儿媳妇的亲姨妈。如今客人远道而来,殷勤待客本属正常,有什么好计较的。我是从府里出来的,算不得外人,回自家还客气什么。”
  
  不软不硬的将邢夫人堵了回去之后,贾敏懒得和邢夫人说话,歪过头和贾母说话去了。邢夫人吃了贾敏一颗钉子,对着贾敏的后脑勺撇撇嘴,漂亮话谁都会说,她才不相信贾敏心口如一。邢夫人看到在席下张罗,在薛姨妈身边说笑逗趣的凤姐,想起贾敏说的薛姨妈和凤姐的亲戚关系,目光暗了暗,心中暗恨。其实在邢夫人的心中,她从不觉得薛家和大房有亲戚关系,尽管凤姐是大房的人。
  
  王夫人拉着薛姨妈在贾母跟前不住嘴的夸赞宝钗,只是两人都不是心灵嘴巧之人,因此来来去去夸奖宝钗的话就是什么懂事、端庄、贤淑、大方、体贴……之类的言语。薛姨妈如此说,贾敏只会觉得她初来乍到,少不得要在大家面前表一表女儿的好,让众人对宝钗留下好印象,为宝钗日后的生活和姊妹相处中能够迅速的融入其中。可是王夫人也跟着帮腔,就不免让人怀疑她们的用心了。
  
  贾敏愚钝,一时之间猜不透王夫人姊妹两个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王夫人和薛姨妈如此这般作为绝对不会没有目的。贾敏不由得揣测王氏姊妹两个想要谋取什么。可是贾母一个暮年的老人有什么值得刚来的薛家谋求的呢?毕竟这会子薛家刚到,这“金玉姻缘”一说还没有传出来,薛家还没有这么迫不及待吧,她家不是还想着送宝钗待选呢!
  
  对了,待选!贾敏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薛家的图谋。宝钗的待选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攀高结贵,从而带挈薛家。薛家也知道以宝钗的出身进宫未必就能够被选中陪王伴驾。若是以前薛姨妈和宝钗对其才貌还很自信,到了贾家之后,见到三春和三玉,这份自信虽不至于消失殆尽,但是也不在那么有把握了。因此,就把主意打到了贾母身上。
  
  贾母是什么身份,那是国公夫人,正一品诰命,在国家的重要典礼中,是有资格列席的。贾家交好的圈子,“四王八公”中和老太太同辈的老人已经所剩无几。以其辈分和身份地位,只要她肯带着宝钗出去交际应酬,或者帮着推介,自然而然的就把宝钗的名声打响了。那个时候,有了名声,虽然出身差了点,可是一说人是经过贾母这个正一品诰命夫人掌眼的,才貌俱全的宝钗结门贵亲还是大有可能的。或者,就算宝钗不参加采选,只要贾母肯带挈她,就说明宝钗得到了贾母的认可,再说起金玉姻缘来,底气也足。
  
  这事除了贾母之外,在座的都做不了。虽然邢夫人也有诰命在身,可是邢夫人在京城贵妇中没什么地位。别看王夫人在府里赫赫扬扬的,可是出去之后她什么都不是,不仅没有诰命,在贵妇的圈子里也说不上话。尤氏远了一层,而且和邢夫人一样,都是继室,还是平辈。贾敏以她和王夫人的宿怨,王夫人也未必肯求到她的头上,何况她也才刚到京城,京中的权贵圈子自身还在熟悉中。
  
  王子腾夫人也是个合适的人选。可惜先不说薛姨妈和王子腾夫人之间的姑嫂恩怨,单薛姨妈不住在娘家,反而住在贾家就让王子腾夫人不会帮这个忙。王家是薛姨妈的娘家,贾家和薛家虽然也是亲戚关系,但是,贾府里承爵的是贾赦,实际上贾府当家作主的应该是大房,就算目前掌家的是王夫人,但是两房还没有分家,薛家就这么在贾家住下,先不说合不合适,单她这个举动就是在打王子腾夫人的脸。何况王子腾还是离任在外不在家的情况下。这摆明了就是让人觉得是她这个嫂子容不得小姑一家。
  
  纵使薛姨妈觉得和王夫人乃是一母同胞的姊妹,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事更方便,所以选择在贾家住下。那薛姨妈也应该先到王家,到她的娘家打个招呼,再来贾家,而不是先到贾家,安置行李后才去王家。本来就对宝钗待选一事不看好,又无形中得罪了对方的情况下,王子腾夫人自然不会揽事上身。如此一来,除了贾母之外,再无其他合适人选。
  
  既然贾敏都想到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的目的,贾母这个人精不可能想不到。只是贾敏看着贾母的模样神态,心中暗笑,恐怕未必如她们所愿。贾母功力高深,在那里和王夫人、薛姨妈两个云山雾罩的绕着,贾敏听了一会儿王氏姊妹和贾母“打太极”,她觉得没趣,就转移了目光。
  
  百无聊赖的贾敏目光落在了立在地下招呼的凤姐和可卿身上,重点关注对象是秦氏。秦氏生的鲜艳妩媚,风流袅娜,有国色姿容、天香丰韵。眉蹙春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眼中风情盈盈,唇瓣娇媚点点,偏又媚而不俗,艳而不妖。眉目之间流转中带有十分的灵性,又有一种柔弱的姿态,盈盈楚楚,我见犹怜。整个人娇怯袅娜,一动一静都有一种别样的风韵,举手投足间美得可以入画。十二分的容貌,十六分的风情,成就了他人眼中迷惑众生的绝色美人。
  
  曹公言秦氏身兼钗黛之美,可是贾敏看着眼前尚未长成的宝钗和黛玉,暗自摇头。容貌上,两人已隐见国色,和秦氏比起来不过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待到长成,甚至更胜一筹。但是风情上却拍马不能及。在座的迎春和宝钗年纪稍大些,身段上已有了几分玲珑曲线,可是比起身材纤秾中度,蜂腰隆胸,充满少妇靡艳,熟女风姿的可卿来说,还差的远呢。青涩幼小的毛桃怎能和鲜嫩多汁的熟果相提并论?不是一个类型怎堪比较?
  
  正如贾雨村这个奸雄生就一副骗人的正人君子般的相貌一样,秦氏虽然和贾珍有着苟且之事,但是仪态端庄,眼神清纯。若非早知道内情,贾敏怎么也不会相信她涉入到“扒灰”事件中去,并是其中主角之一。不要说在这个封建社会,就算在她来的那个开放的社会,“扒灰”也是一件社会伦理无法接受的事情。
  
  不管秦氏是被迫还是自愿,她和贾珍这种不正当的关系并不是一次两次,乃是长期的。否则以能力不输于凤姐,越过婆婆尤氏而管家理事的秦氏的手段,必然会遮掩住。正是因为天长日久,就算再怎么掩盖,必然会露出蛛丝马迹,从而传扬开来,到了最后,连宁国府像焦大这样已经被边缘化平时几乎不做事,更是根本不进宁国府大门的一个奴才都知道了。
  
  贾敏不知道秦氏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被逼迫而未死是懦弱,未被逼迫反而是自愿,则是无耻。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只要事情败露,秦氏难逃一死。书中秦氏正是这样的结局。既然左右不过是个死,何不在贾珍得逞前死去,也落个清白。既然选择了掩耳盗铃,忍辱偷生,那么又何必在事情传扬开来之后,选择死亡?有做的勇气,却没有面对的勇气!难怪前人叹息“千古艰难惟一死!”
  
  从收集的信息中贾敏得知,秦氏和贾珍相识于她未出嫁之前。其实是个俗的不能在俗的“英雄救美”的老套故事。秦氏待字闺中之际,于某日出门踏青因为美貌而惹来祸端,因得贾珍援手获救,从而入了贾珍的眼。自此贾珍频频上门拜访。
  
  秦家秦夫人秦夫人早亡,秦业虽然没有续娶,可是家中的姨娘在他五旬之上给他生了儿子秦钟。当年,本是因为无儿女,才从养生堂抱来一儿一女,可是如今秦业有了亲生儿子,这所谓的无儿女是怎么回事不言自明。因此抱来的一儿一女中儿子没有长大,只剩下女儿。这个女儿就是秦氏。
  
  贾秦两家联姻,自恃过高的贾家自然觉得秦家门第配不上自家,实际上嫁女嫁高,娶媳娶低,三品将军的儿子娶五品营缮郎的女儿也算门当户对。当时贾敏得知这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