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您别担心,我们不是来查您住的这个房子的,我们只是来打听刘巧云这个人的,那老人家,您能告诉我她的妹妹嫁到什么地方去了吗?”
“她的妹妹啊,这个我还真是知道,她的妹妹嫁给了我们这个乡最有名的铁匠。就住在村子的东头,在街面上,是有名的铁匠张,你一打听,就能找到。”
“那好,老人家,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了,您关好门,我们这就走了,谢谢您啊!老人家。”李玉手一伸,随从立刻递给他一锭银子,李玉将银子塞到老人的手里,一拱手,转身上马,直奔街东头的铁匠铺而去。
这个铁匠张在这个小小的金萍乡是很有些名气的,哪家要打个菜刀,要打个铁铲或者是要打把锋利的宝剑,都会来找这个张铁匠,加上夫妇二人为人也很和气,所以他的生意特别好,每天都忙不过来,媳妇刘氏也得来帮忙招呼。
燕王李玉几乎是丝毫不费周折地就找到了这个张铁匠,看到铁匠铺子里还有一个女人帮着张罗着,李玉断定那个女人就是刘巧云的妹妹刘彩云。
燕王李玉走进了这间打铁的铺子,张铁匠一看李玉的装束,就知道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准是个京城来的大官,那气势都不同寻常。
张铁匠小心翼翼地问:“请问客官,需要打制点什么物件?”
燕王李玉却并不言语,只是自顾自地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向他的随从伸出了手,随从又递给他一锭银子,可是李玉仍旧伸着手,随从再递上一锭银子,李玉还是没有收回手,等到第三锭银子递到李玉手上的时候,李玉才把手上的三锭银子递到张铁匠面前说:“这个算是你今日的所有的工钱,你现在就关门收工,张铁匠,你看够了吗?”
张铁匠接过燕王李玉手中的三锭白花花的银子,还真是有点不太相信,别说是今天一天的,就是一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的银子啊!他用牙咬了咬,银子上显出了一个压印,张铁匠满意地笑了,赶紧冲着在里屋忙着的媳妇刘氏叫到:“媳妇,关门打烊,今日收工了。”
刘氏有点纳闷,这日头还高挂着呢,怎么突然就要关门收工了啊?她出屋来,刚想问张铁匠,抬眼就看见了默默地坐在那里的燕王李玉,心里琢磨着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也就没有再多言语,走出去挂上了打烊的牌子,把门关上了。
燕王李玉见铁匠铺的大门已经合上了,就对刘彩云说:“刘氏,本王爷就是京城的燕王李玉,本王今日来访是有些事情向你打听一下。”
刘彩云一听是京城来的燕王,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说:“王爷,有事情您尽管问,只要是我知道的,一定都会如实告诉王爷的。”
“恩,那好,我问你,你可有个姐姐叫做刘彩云的?”
“有啊!是有个姐姐叫做刘彩云啊!”
“那么你的这个姐姐十六年前可曾在宫中做过产婆?”
“是啊!做过啊,怎么了?王爷?”
点击这里发表。
正文 第一三八章 寻觅(3)
“那就对了,那我要找的人就是你了。”燕王李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刘彩云却颇有点纳闷,自己的姐姐十六年前在宫里当过产婆又和这个年轻的小王爷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这个小王爷是自己的姐姐接生的?今日来这里报恩?
刘彩云疑问地望着燕王李玉,李玉又接着说道:“听说你的姐姐刘巧云被皇上逐出宫去不久就得了一场暴病死了?”
“是啊,王爷连这个都知道了?”
“恩,本王爷也是刚刚打听到的。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的姐姐是怎么得的病?又是怎么突然就死去的吗?”
“王爷,要说起来呢,也真是觉得特别的蹊跷,姐姐被逐出宫三个月之后,有一日的中午,她自己到街上去买了一个烧饼吃,可能那日她是饿了,所以还没有走回家就把一个烧饼给吃完了,我和娘都没有吃到,到了下午,姐姐就开始闹肚子,肚子疼得厉害,是泻个不停,我娘看到那个状况,觉得再拖下去就不行了,于是就带着她到达仁堂药铺去看病,顺便就抓了二副药,谁知这两副药熬好喝下去之后,姐姐不但是没有止住腹泻,反而是更严重了,直到最后拉出来的都是淤血,再请大夫过来看的时候,就已经晚了,大夫赶过来的时候,姐姐就已经断气了,当时,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过去都是靠姐姐在宫里当差补充家用的,这会姐姐被逐出宫,而且治病又借了银子,娘就让我嫁给了张铁匠,然后把姐姐给埋了。虽说我和娘都觉得姐姐死的有些蹊跷,可是我们也没有能力去调查整个事情的经过,我出嫁后,娘就一个人,年纪也大了,姐姐的死对她老人家的打击也大,所以不久也去世了……”
“哦,是这样,那你刚才说的是你姐姐去买了一个烧饼,吃了以后就开始闹肚子,而你和你的娘却没有闹肚子,对吗?”
“是的啊!怎么了?”
“那你们为什么没有怀疑那个烧饼有问题呢?”
“怀疑过啊!也去找过大烧饼的吴大啊!可是他说那天吃他烧饼的其它的人都是好好的,没有问题啊,我们也看了看,其它的人是没有问题啊,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再找下去了,心里觉得也许是姐姐的手不干净,或者还喝过什么水。”
“哦,那本王再问你,那个打烧饼的吴大还在吗?”
“在啊,吃他烧饼的人可多了,不过也没有再发生拉肚子的事情啊!生意好着呢!”
“恩,再想想,还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让我想想,对了,后来来的那个大夫说姐姐吃的药不对,不是止泻的药,还问娘是不是熬错了药呢。”
“哦?还有这样的说法?”
“可是娘当时抱着断了气的姐姐就只是知道哭了,也没有那么在意那个大夫说的话,只是说药只有那两副,是不可能弄错的。后来那个大夫就走了。”
“是这样!那当年的那个大夫,也就是最后准备救治你姐姐的那个大夫现在还在这个乡给人看病吗?”
“在啊!一直都还在给人瞧病呢!大家都喊他是华佗在世呢!他姓于,大家都叫他于大夫。”
“恩,那本王再问你,你姐姐死的时候,你可在场?”
“在啊!一直到断气,我都在啊!”
“好,那我问你,你姐姐死的时候,可有什么物件留下让你保管?”
“姐姐出宫是被皇上突然逐出宫的,宫里的东西是一件都没有拿回来,她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就是留下了一屁股的债。”
“再想想,不是让你想那些值钱的物件,还有些什么别的没有?比如一片纸或者是一句什么话?”
“王爷,您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了,姐姐临死的时候,指了指她的胸口,意思是让我去那里找东西,当时我以为那里藏着一块玉佩呢,就去翻,结果怎么着,根本没有发现什么宝贝,只是找到了一小片纸,好像是一张纸的一个小角,不知道姐姐藏着这个破纸做什么?而且还一直放在贴身的地方。”
“一张纸的一个小角?是张什么纸?那张纸还在吗?”
“我和娘当时都是觉得怪,姐姐也去了,也没有留下什么念想,既然她觉得那张纸那么宝贵,可能就是姐姐的心爱之物吧,所以我就一直保存着,没有扔掉,想念姐姐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燕王李玉的心里是一阵惊喜,幸好,幸好,好保存着这一片纸。
“刘氏?你去把那片纸拿出来让本王看看。”
“这……这个也要……”
李玉伸出手,随从又递上了一锭银子,李玉将银子递到了刘氏面前,刘氏还没有接,张铁匠就迅速地接了过去,对刘氏说:“还不快去给王爷找去?”
刘氏转身进了里屋。
李玉没有和张铁匠说话,一双眼睛四处打量着这间不算太大的铁匠铺子。随从则密切地注视着窗外的一切动静……
等了一会,刘氏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张黄色的粗糙的小纸片,只有一个角落,可是这种黄色似乎是在哪里见过?李玉一时也想不起来这种纸是用来做什么的?拿在手里反复地看着,然后对刘氏说:“这个小纸片就卖给本王吧,不要再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否则会有杀身之祸的。”
李玉从随从手里这次接过的不是一锭银子,而是一锭金子,递到了刘氏手里,刘氏哪里见过整整一锭的金子啊!跪在地上不住地谢谢燕王的赏赐。
李玉平静而沉稳地对张铁匠和刘氏说道:“今天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如果有人问你们是否见过我燕王李玉,你们知道该怎么回答?”
“知道,知道,我们会说从来不曾见过……”
“恩,很好,还有就是不要再和任何人提起这块小小的纸片,记下了吗?”
“是王爷,小的都记下了。”张铁匠赶紧答应着。
点击这里发表。
正文 第一三九章 纸片(1)
燕王李玉带着他的随从走出铁匠铺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午膳时分,一帮人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起来,燕王李玉就带这他们找了家干净而体面的小酒馆坐了下来。
店小二看到这几个人进了店,忙上来招呼这位看起来就不同寻常的大爷,李玉要了些牛肉、花生、猪舌、猪耳等下酒的小菜和一坛子上好的杏花村老酒,坐在那里边品边想着刚才刘巧云的妹妹刘彩云说的每一句话,盘算着是否要去找那个打烧饼的吴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