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我大哥才回来袭了王位的。我自己也拜了师傅的。”
“没想到那个臭小子果真是个武林高手呢。啊,他和柳飞不知道哪个厉害?如果有机会让他们比试一下,最好被柳飞打个落花流水。”
是啊,自己的武功打不过他,柳飞应该和臭王爷有一拼吧。柳飞教自己功夫,那就是自己的师傅了,哪有徒弟受气师傅不出面的?对,就让柳飞教训这个臭变态!肯定打的他夹着尾巴逃跑!哼!
一想到苏离净被柳飞打的跪地求饶的样子,文玉不由“呵呵”的笑出声来。
离灿看着文玉一个人傻笑起来了,很奇怪的问道:“文玉姐姐,你自己在笑什么?”
两人正在说话,王妃一行人进了院子,中间还有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文玉赶紧施礼,只听王妃冲着那老头说:“张御医,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文玉姑娘。”
文玉一听御医来了,不由得头皮发麻,嘿,自己这算不算“李鬼碰到李逵”了呢?
张御医在前厅听了王妃对文玉的介绍,非常感兴趣,这不,专门到灿春院来了。一来看看小世子的病况如何,二来见见神奇的女大夫。
文玉赶紧谦虚的说:“小女子只是仰仗祖上留下的偏方,再加上小世子富贵齐天,自然吉人天相。文玉哪有能耐医治小世子。以后还请老前辈多多照应才好。”
张御医手捻胡须,不由自主的暗暗点头,心道:此女子年纪不大,已经有此本领,再加上为人谦虚好学,倒是个可造之才。民间女大夫极少,一些女性病人不方便治疗,如果能出一个女大夫,倒也是造福万千女子的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张御医已有计较,只是不知人家姑娘意下如何。
张御医说:“看来小世子已经大好了。不知文玉姑娘以后有何打算?”
文玉老老实实的说:“文玉还没有具体打算。”
张御医说:“姑娘小小年纪又是女子之身,在外漂泊实为不妥。既然文玉姑娘愿意悬壶济世,不如老朽推荐一家医馆给你如何?”
文玉正为以后如何谋生发愁呢,一听这样的好事,马上应承下来:“多谢前辈提携,小女子感激不尽。前辈推荐的医馆自然是极好的,只是不知是哪里的医馆?”
张御医高兴的说:“孺子可教。京城的回春堂乃我师弟所开,不如你就到回春堂去吧?”
文玉还没有答话,王妃就惊喜的说:“回春堂可是京城第一大医馆。文玉姑娘跟着那里的大夫肯定会大有成就的。文玉姑娘;你可要好好谢谢张御医呀。”
文玉赶紧拜倒在地:“文玉多谢前辈。”
张御医马上写了一封信,封好递给文玉,说:“姑娘什么时候想去,直接把信交给回春堂即可。我师弟会收留你的。”
文玉恭敬的接过推荐信,对张御医千恩万谢。张御医告辞不提。
文玉的生计问题解决了,心情大好。好吧,在现代没有当成医生,跑到这个时空当起了大夫,爷爷知道了肯定也很欣慰吧?
三天后文玉提出告辞,王妃见离灿已经完全康复了,就答应了文玉明天离开。晚上招待文玉吃了一顿大餐,算做告别宴。文玉也毫不客气的胡吃海喝了一通,出去想吃这么好的菜怕不容易呢。
宴席上没见那个讨厌鬼苏离净,文玉心情好了不少。听离灿说这两天苏离净忙着抓贼呢,黑天白夜的不在府里,让文玉放心不少。自从离灿的病有起色,讨厌鬼就没露过面,好像也没找过麻烦。
一大早,文玉就向王妃、刘侧妃、离文一个个告别,大家都对她依依不舍的。一圈下来,再不走就到中午了,嗐,谁让王府这么大呢。还好没有白白受累,不仅千两纹银到手,到谁那儿都有赏赐,衣服啊、银子啊、首饰啊、点心啊什么的,就连小离灿也赏了不少的东西。害的文玉的小包袱都装不下了,只好换了个大包袱。
文玉正发愁这回春堂不知道远不远,这么大的包袱可真够自己背的。王妃就吩咐管家套车送文玉姑娘,把文玉高兴坏了,一个劲的感谢。
这元卜城作为京城,繁华昌盛果然非丰城可比。文玉坐在马车里,撩开车帘一角,兴致勃勃的观赏着街景。
只见市区街道上热闹异常。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饭店、肉铺、青楼、药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只见一些较大的商店门头上还扎着彩色的绸带,悬挂店招旗帜,招揽生意。类似于现代的彩饰。
街市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站在门口招揽行人、挑担背篓的农人小心的穿行、骑马的官吏大声吆喝着路人注意、叫卖的小贩嗓门一个赛一个的响亮、身负背篓的乡下人在路边的茶摊上坐着喝水、背着包袱的外乡人行色匆匆、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猜拳的声音响彻耳边、街边行乞的残疾老人和乞丐让人同情……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文玉置身在这热闹的街市里,心里的感觉很是奇特,好像觉得这些是那么的熟悉,难道自己真的是常娴儿?
正胡思乱想,车夫说:“姑娘,回春堂到了。”回春堂所在的朱雀大街,离王府并不算太远。文玉赶忙抱着包袱跳下了车,赏了些碎银打发车夫回府。
抬头看见黑色的匾额上三个金色的“回春堂”的大字,古色古香,彰显出它的悠久历史,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病人看出百姓对医馆的信任,没有走到医馆内,就可以闻到若有若无的草药的味道。
走进大堂,迎面而来的就是靠墙而立的药品橱柜,一格一格的小抽屉放满了各种中药材,两个小厮正在抓药;大堂右边摆了一排连成一体的木凳,求医的病人和家属安静的等待;他们的前面坐着一个面色沉静、五十岁上下的老中医,正眯着眼睛认真的给一个中年男子号脉,老中医的左边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认真的盯着老中医的一举一动,老中医号完脉,让年轻人再号一遍,看来年轻人像是学徒。另外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也正在给病人问诊。
这古代的医馆,坐堂大夫常常将自己的家分出一些厅堂、房间来设作“医馆”,供诊病和重病病人休息之用。医馆大都是卖药、诊病为一体的药铺兼医馆。在古代,中医中通常只有艺业精且名气大的资深老大夫,才能被达官显贵请去府上为人诊病,那么报酬自然不少。
这回春堂是元卜城百年老字号的医馆,上代出过御医,经历了宦海沉浮,回春堂一度关门大吉,自此立下家规,后代子孙不得入宫。这回春堂经过赵家百年积累,已经成为除了皇宫太医院以外最有名气的医馆了。
因为上代的渊源,现任家主赵世贞大夫不仅继承了祖传医术,同时还本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古训,出门拜师。赵世贞大夫和张御医同门学习医术,和张御医关系密切。学成后张御医进宫成了御医,赵世贞回来撑起了回春堂。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切磋医术。
所以一看到文玉拿出师兄的推荐信,赵大夫喜出望外的收下了这个女徒弟,在后院收拾了一间小屋子给文玉居住,平时就和自己的家眷一起吃饭,俨然把她当成女儿一般看待,让文玉非常感激。
自此文玉在回春堂安顿下来,每天跟着赵大夫认真的学习望闻问切,偶尔和师傅一起给女病人做诊断和治疗,医术飞速进步。
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晃来到医馆已经十几天了,盛夏已经接近尾声。正所谓“三伏里头夹一秋”,夜里坐在院子里就有了初秋的寒意,这古代没有电视、电脑,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真是无聊死了,文玉回到屋里,随手拿起一本医书就着油灯看了起来。
正当文玉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听到窗户传来脚步声声,文玉马上警觉起来。
文玉住的小院子原来是用来堆放草药和柴禾的,还有一个厨房可以为远路的病人临时煎药,文玉为了安静,特意要求住到这个晚上不会来人的院子。
此时听到窗外的动静,文玉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壮着胆子大声喝问:“谁?”
第十五章 夜斗
第十五章夜斗
只听得外面一个男人的声音回道:“是我,柳飞。”
文玉惊喜的打开房门,一个男人的身影闪身而入,文玉定睛一看果然是柳飞,不由得喊了出来:“真的是你,柳大哥。我到客栈找你,店家说你早就退房走了。这么多天你都住在哪儿?你又是如何找到我的?”
柳飞看着文玉高兴的样子,听着文玉的小嘴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宠溺的笑了,“有那么多问题要问么?”
“是啊。”文玉高兴的说,忽然发现柳飞的面色有点苍白,脚步有些虚浮,左臂也好像有点行动不便的样子。只是柳飞掩饰的很好,如果不是自己的职业敏感,普通人可能不会发现。难道柳飞出什么事了么?
柳飞微笑着说:“傻丫头,我去王府一打听不就知道你在回春堂了?我在不远处的街巷里买了一个小院子,要不要同去看看?”
文玉很干脆的说:“好,我们现在就去。”反正也挺无聊的。再说,柳飞可算得上是自己在这儿唯一的朋友呢,朋友有了新家,真的是应该去拜访一下。
“抓紧了。”柳飞一把搂住文玉的细腰,提气跃出房门,几个跃纵,就出了赵府的院墙。来到后面的小巷里,才把文玉放下。
两人兴奋的边走边聊,刚一出了巷子,迎面走来一群巡夜的官兵。
柳飞一把抓住文玉的手就想转身回去,可惜官兵已经看见他们了,高喊一声:“什么人?”
柳飞也不答话,紧紧搂住文玉,提气跃上身后的房顶,只听得一声奇特的呼哨声在身后响起,好像在召唤什么。
耳边的风声呼呼直响,文玉心里紧张的不得了,柳飞为什么见人就跑?要不是带着自己这个大累赘,只怕早飞的不见影了吧。
突然身后传来“咻”的一声锐响,文玉还没反应过来,柳飞就搂着文玉猛的往右冲去,身后传来“叮”的一声,像是什么东西打到了脚下的屋瓦上,因为文玉接着就听见瓦片稀里哗啦碎裂的声音。
文玉一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暗器?
正在恐慌中,身后传来一个冷冷的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