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落了,明日就去跟着王义好好学学规矩,日后到乐宣公主那边时便不会处处出乖露丑,丢了我晋王府的颜面!”
萧冬儿几乎想甩一个耳光过去,但意志立刻冲上来阻止她的轻率举动。然而杨广似乎捏上了瘾,萧冬儿终于忍不住拍开他的手指,用力擦擦自己被捏红的脸腮,冷冷道:“乐宣公主在哪里?”
杨广挥手屏退了侍从,看着她红扑扑的小脸,越看越觉还是生气的时候标致些,遂喜滋滋道:“我这就带你去,不过你最好记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不许在公主面前胡言乱语。另外必须按时将公主的情形禀报给我,明白了吗?”
萧冬儿瞅了一眼地上的燕妮,无可奈何道:“奴婢遵命!”
杨广的手又无声无息的摸到了小丫头的脸上,滑溜溜、软绵绵的实在好捏极了,但不知为什么这回他并没有趁机肆虐,只轻轻拂了拂便收回手道:“走吧!”
萧冬儿狠狠瞪着他,满脑子都是杀人的念头,可最终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就在她叹息的时候,杨广已经拉起她的小手。萧冬儿用力去甩,却没甩脱,忍不住又叹了口气:自己简直倒霉透了!
乐宣公主这时候正在临仙阁里对灯出神。虽然没有人当着她的面说三道四,但是有些事情不需要听也能猜得出来:对于自己的姿色,她很清楚。而过往那些亡国皇室女眷的下场,就更了解,万万想不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正暗自神伤的时节,帘外侍女叫道:“晋王殿下到了。”乐宣公主心里一动:晋王杨广不但不像别的隋将那么粗鲁野蛮,而且非常的知书达理,处处照顾这些亡了国的王子皇孙,或许是自己的救星也说不定呢。想到这里,稍稍收敛了伤感,低头察看了衣装,确定不会失礼时才缓缓步出闺房,杨广正坐在外面的花厅里品茶,神色一如既往的温文有礼,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跟在身边的不是那个王义,而是一个小姑娘。
乐宣公主有点奇怪的看了萧冬儿两眼,随即发现她眼神灵动之极,一张小脸白得雪花也似,衣着却和一般的宫女无异。
萧冬儿也在看她:原来这位名传千古的宣华夫人也就是和张丽华同等级别而已,不由得低低叹了口气:苦命的公主啊!
杨广放下茶盏,微笑道:“那些奴才可曾尽心服侍公主?!”
乐宣公主淡淡道:“多谢殿下垂询,只不知深夜至此,究竟有何贵干?”
杨广转头瞧了萧冬儿两眼后,才道:“也没有别的事情,只不过大军班师在即,特地过来问问公主是否还需要什么?”
乐宣公主道:“亡国之人,不死已是万幸,何敢再劳殿下垂询!”
杨广仔细看了她两眼,见她清眸含泪,悲不自胜,比前些时看上去更美貌了,一时之间很有点心摇意动,暗忖:也就是江南山水灵秀,方能孕育出这样一个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张丽华、孔贵嫔自是不消说的姿容绝世,就连这位年纪尚小的公主也出落得风神如玉,甚至萧冬儿这样的宫女也卓然有风格,当真是大开了一回眼界。
萧冬儿狠狠瞪了他一眼,心里却在想:传说中不是讲的很清楚,他与这位公主娘娘一见钟情,继而酿成了日后的弑君惨祸吗?自己怎么瞧不出半点火花四射的感觉呢?难道那些故事都是骗人的?!
杨广又客客气气询问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
乐宣公主送到门口,眼瞧着二人去了才回房伤神,因为她想说的话一句都没能说出口。
萧冬儿跟在杨广身后,有一眼没一眼的打量周围的环境,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她都没有机会仔细观赏一下史书中记载的人间仙境: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沈檀香木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廉,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近古所未有。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杂以花药。
以萧冬儿的眼光看来,若非初经兵变,这偌大的陈宫后廷倒还真有点书中描绘的氛围,只不过这时候自然看不到那些珠光宝气的好玩意了,大约是早已被隋国的兵丁们当作战利品打包了。
杨广微笑道:“你生活在这里应该也有些年头了吧,怎么此刻的表现倒像第一次进来似的。”边说边仔细打量她的脸,似乎想从上面找寻蛛丝马迹,可惜的是萧冬儿早已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不交睫的本事。
杨广失望的收回了视线,但心头的疑虑却更深。虽然平陈之后算是结束了过去三百多年的诸侯混战,天下大一统,但是北魏皇室的余威仍在,父皇对于昔日以战功著称于世的八大柱国后人非常的头痛,却又不得不加以委任重用,此外便是江南这些以门第出身自矜自贵的世家豪族子弟了,数百年来早已形成了一套非常严格的门阀体系,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五大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至于昔日的南朝则有“八大姓”,虽早已式微,但民间的影响力仍不见得比北魏“五大姓”小多少,分别是: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八大家。
第三章千年小妖
作者有话要说: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场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千般沧桑、万种风流,全溶进了她几十岁的生命历程,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的红颜女子不计其数,然而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却是寥寥无几。
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此女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那绝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从下面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大致可以领略出她倾国倾城的风韵来。
就在萧皇后出世的那年,北周杨坚接受静帝禅位而作了隋文帝,八年以后隋军攻入建康,统一了全国。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在平陈战争中功绩显赫,为了表彰他,文帝除了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统统将家中未出嫁女儿的生辰八字呈报朝庭,以便为年方二十一岁的杨广选相配的王妃。谁知挑来送去,年龄相当的姑娘们这个不合。那个又相克,最终唯独刚满九岁的萧氏女的的八字与杨广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于是选定了她。因为女方年纪太小,接入宫中后并未马上成婚,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欢,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并为她请了许多师傅,教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聪明过人的萧氏女学什么象什么,往往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她不但出落成一个明艳秀丽的小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晋王杨广这时正驻守扬州,按朝规他每年进京朝觐一次,这一次他便能见到他将来的妻子萧氏女,见到萧氏女一年年长成,又出落得如此动人,他的心为之荡漾不已。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在开皇十三年杨广入朝时,为他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杨广这年是二十五岁,新娘才刚满十三岁,以现在的习惯看来十三岁的新娘似乎太小了一些,但在古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
··································
为了铺陈本篇,所以不得不将萧氏入宫的时间提前,读者千万不要认真与史实比照!
所以杨广得知这丫头姓萧后,就很有点猜疑:她会不会是那个萧家的后人?处处留意观察下,这丫头的言谈举止真的不像一般卑微的贫民女子。如果自己冒冒然将她派在乐宣公主身边服侍,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萧冬儿淡淡道:“我们平日里只顾服侍主子,哪里有闲情逸致欣赏风景。”
杨广忽然停住脚步,扭身行向不远处的游廊厢房,那里烛火摇曳,隐约有女子的痛苦呻吟传出。
萧冬儿扁了扁嘴,抱定作壁上观的主意,随后跟上去。
杨广已经一脚踹开了门户,立刻惊动了里面的人。
萧冬儿冷冷看过去,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狼狈万状的从锦榻上站起身,而那榻上还有个衣衫不整的女子,美丽的脸上已经是泪痕斑斑,状甚凄楚。
杨广道:“你是谁?”
年轻人没好气地打量他,眼见此人衣着简素,不像什么达官显贵,最可恨的是撞破了自己的好事还那么义正言辞,早已经是火冒三丈,顺手抄起旁边的兵刃,狠狠道:“想知道大爷的名字?先问问这把刀答应不答应!”
杨广冷笑:“好大的胆子!”
年轻人道:“怕了是不是?省事的趁早滚出去,否则休怪刀下无眼,破了你这张兔儿爷的脸面!”
杨广活了二十年,还真没听过这般污蔑的言语,一张俊脸早已气得铁青,沉声道:“你是那个营的?”
年轻人声音更冷:“你小子还真有种,居然还敢盘问老子!想必是活得不耐烦了,既然如此,大爷索性成全了你!”边说边挥刀急砍那张让人讨厌的脸面。
杨广退了半步,轻轻松松避过了那一刀,但对方显然是动了杀心,一招不成,第二刀又袭了过来,速度比方才更快。杨广皱眉道:“刀法不错,可惜为人却不怎么样,真是可惜了!”
边说边挥袖拂去,手指重重敲上刀刃,那年轻人如遭雷轰,立时踉踉跄跄倒退出数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