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知道,贾元春这个贾家上至贾母、下至仆妇,个个都称赞不已的大小姐,进宫以后,也是宫女,而晴雯现在只要她点头,她也会是宫女;贾元春是太子的妾,晴雯也接到过几位皇子递上来的橄榄枝。
晴雯现在已经不再将袭人视为对手了,在她的眼里,袭人也不过是一个贾母拿来哄孙子的京哈吧。晴雯认为,她的容貌不输给荣国府任何一位小姐,这将来自然也不会输到哪里去。不过,晴雯也知道,她如今最大的倚仗,便是贾瑾,就是那些皇子们,对她如此礼遇,也是因为她背后站着贾瑾。
所以,晴雯打着小算盘,趁着自己还年轻,继续在贾瑾跟前伺候,顺便借着矜持抬高自己的身份,等将来自己年纪大一点,再做打算。
贾瑾跟林黛玉说体己话的时候,没有避开晴雯,让晴雯觉得自己的小姐很不容易。不过,晴雯觉得以自己的小姐的能耐,肯定会将此事处理得当,根本就不用自己担心。而自己跟小姐同岁,时间有的是,不怕将来没有结果。
不知道为什么,晴雯对贾瑾有一种盲目的信心。就算林黛玉在贾瑾跟前,为贾瑾流泪、替贾瑾担心的时候,晴雯依旧对贾瑾信心十足。
晴雯认为,这世间,最可怕的是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了就不可怕了。晴雯没有进贾家,甚至更早的时候,当她还没有碰到赖嬷嬷的时候,她跟很多小孩子一起,被装在一架小小的骡车上,摇摇晃晃地来到京城。那个时候,晴雯是最害怕的,虽然晴雯因为相貌好,人牙子特别优待她,多给了她半个窝窝头,可是晴雯还是害怕,她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是沦落风尘,还是为奴为婢。
进了贾家以后,晴雯就不怕了,因为她认为这世界上最苦的日子,她已经都经过了。在家的时候,她怕饿肚子;灾荒来临的时候,她怕哥哥将她跟邻居家的孩子交换,成为别人的口粮;进京的路上,她也害怕,怕人牙子对她的优待会让她被人欺负,人牙子和人牙子交易的时候,她依旧害怕,她怕下一个人牙子会打她。
到了赖家的时候,晴雯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不用天天干活,就可以过着穿红着绿、锦衣玉食的日子;等进了贾家,晴雯才知道,原来她心中的高高在上的主子,也不过是别人家的奴婢而已。
在贾母跟前的时候,晴雯和袭人一样是外头来的,可是,她却比袭人升的慢,还被更多的人看不起。因为她是赖嬷嬷送给贾母的,哪怕她比所有的人都出挑,可是她的人缘、她的口碑始终比不得袭人,哪怕贾母很喜欢她。
后来,袭人成为贾宝玉房里第一人的时候,她,晴雯,也被贾母送给了贾瑾。当时,贾母的心腹大丫头红绡,还告诫她和司棋两个,要求她们记得,她们是贾家的奴才,而老太太始终贾家的老祖宗,还要求她们将在大房听说的话记在心里。
晴雯不知道司棋是怎么想的,可是晴雯却知道,其实当时自己很想笑。堂堂荣国府的太夫人,居然跟她邻居家的老婆子一样,偏心得没了边了,不但样样偏着小儿子,还用孝道,强压着长子,让长子将正房大院儿让给小儿子,还让小儿媳妇儿当家、拿着家里库房的钥匙。
晴雯对贾家的事情知道得七七八八以后,就对大老爷贾赦的脾气佩服得紧。这样的忍功,可不是没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然后,晴雯开始在二姑娘的院子里当差。渐渐地,也知道了一些事情。
老太太偏心,大老爷大太太碍着孝道,只能顺着老太太,可是二姑娘却可以借着孝道,做大老爷大太太手里的刀剑;大老爷大太太不可以不听老太太的话,二姑娘却可以借口年纪小、听不懂,对老太太的话阳奉阴违;大老爷大太太受了委屈,二姑娘可以胡搅蛮缠,让老太太不得不忌惮她三分。
后来晴雯在自己姑娘贾瑾跟前伺候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姑娘不是不可以用更高明的手法,赢得更好的名声的同时,也更漂亮地处理这些事情。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姑娘却在很多时候,表现得跟一个二愣子没什么两样呢?
晴雯若有所思地发愣。就在这时候,一个小宫女悄悄地跑来告诉她,林黛玉想见她。
晴雯赶紧收拾了一下,确定自己身上的衣裳首饰没有出格的地方之后,便跟着来人去了。林黛玉其实是听了有关贾家的传闻,才知道,因为自己父亲的婚事,这位二表姐又跟外祖母起了冲突。
林黛玉很不安。如果是因为她的缘故,让贾母和贾瑾祖孙二人起了嫌隙,那就不好了。谁知从晴雯的口中,二表姐居然是有意这样做的。
林黛玉有些想不通。不管怎样,贾母毕竟是贾瑾的亲祖母,若是惹急了贾母,贾瑾也难逃不孝的罪名。可是,这次进京,林黛玉居然听到,有人对贾母下药的流言,矛头直指贾瑾。林黛玉知道,若是这样的事情被人挖出来,贾瑾绝对难逃罪责。
林黛玉千方百计地打探,想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形,可是千头百绪,没有一个是靠谱的。林黛玉只好趁着贾瑾也在宫里,向晴雯套话,得到的信息,也着实奇怪。
林黛玉只好自己摸索着这二表姐的意图。林黛玉上次一进京,就跟贾瑾住在一起。当时,贾母的意思,分明是想让自己跟她的孙子,贾宝玉一起住在她的正房里面的。林黛玉知道,若是自己住在了贾母的屋子里面,就不可能为母亲守孝。因为贾母年纪大了,忌讳这些不吉利的事情。
女孩子名节要紧,若是自己跟那个贾宝玉一起住在贾母的屋子里,哪怕是隔了一块木板,也会有人说闲话的,因为贾宝玉比自己大几岁,而自己马上就是七岁,当时又是刚刚丧母。固然有人会说贾母老糊涂,可是会有更多的人指责自己的父亲,也会有人指责自己,堂堂探花郎的女儿,又通读四书,怎么连起码的礼都不知道。
那样,自己除了嫁给那个忘恩负义、看不起自己父亲的贾宝玉,就只有出嫁或者是死了。
想到这里,林黛玉发现,其实那个时候,贾瑾已经跟贾母唱反调了。自己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到时候,自己的母亲刚刚去世,按理说,贾母念着母女之情,应该给自己安排屋子,方便自己为母亲守孝祈福才对。可是自己到了荣国府,又用了饭,看过茶,屋子还没有弄好,还是自己的乳母发问,贾母才给自己安排屋子的。
那个时候,二姐姐贾瑾就是借着孝道、借着规矩礼法,逼贾母让步的。
后来,每次去给贾母请安的时候,贾母会特意留下她,让她跟贾宝玉对相处,还说什么都是亲戚,正应该多亲近。
林黛玉一想到这个就觉得难受。男女有别,礼教大防,这些连她当时才六岁的小女孩都知道,可是贾母却故意装傻。也只有贾瑾在家的时候,不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去贾母那边,贾瑾都会陪着她去,这才缓了她的尴尬。
林黛玉一想起贾宝玉的言行,在想到贾瑾的维护,对贾瑾更是担心。
回家以后,在父亲和继母的教导下,林黛玉才认识到,自己与贾宝玉的身份差距,以贾宝玉的身份,他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林家的女婿,更不要说,贾宝玉一贯看不起那些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而自己的父亲却是科举出来的探花。
林黛玉很不喜欢贾宝玉的对文臣武将的那些论调的。可是她是客人,而贾宝玉是主家的正经嫡出公子,又是在贾母跟前大的,而且父母俱在。若是林黛玉教训贾宝玉,要求贾宝玉不要说那些奇奇怪怪的话,那就是对贾母的挑衅,也是对贾政王夫人的不敬了。
林黛玉,作为表妹,是不可以对贾宝玉的教育问题说三道四的。
林黛玉想起贾瑾在此事的处理上,也是一再违逆贾母,最后,还是将贾宝玉交给了二舅舅,由二舅舅亲自教导贾宝玉。为此,贾母曾经几天不与贾瑾说话。
林黛玉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好笑。不过林黛玉也知道,这件事情若是真的较真起来,贾母是占不到道理的。所以,在贾宝玉的问题上,贾瑾软硬皆施,终于将贾宝玉挪出了姐妹日常活动的小圈子,维护了姐妹们的名声。
不过,林黛玉亲生经历过的,贾瑾与贾母的冲突,就是那次为了御赐首饰,贾瑾执意搜贾母的屋子的事情。
正文 188数后路黛玉伤有心 谋前途元春叹无力
收费章节(8点)
188数后路黛玉伤有心 谋前途元春叹无力
PS:求评。不管你是在哪里看的,都来起点冒个泡吧。没评没信心呀。
林如海发现了女儿的忧心忡忡,不过,之前在宫里,父女二人也不在同一处住着,林如海也不好问。等回到家,林如海就盘问女儿了。
林黛玉看看边上的继母,不知道如何开口。黄氏夫人见林黛玉的样子,便笑道:“老爷,这几天我的腿肿得厉害,我先回去躺躺。大姑娘的屋子都已经收拾妥当了,老爷跟大姑娘一起去看看,若有不合意的,尽管改了去。”
林如海点点头,目送妻子扶着下人的手,慢慢地走了。
等黄氏夫人离开了,林黛玉又屏退了下人,才跟父亲说起自己听来的流言,和贾瑾的处置方式,然后又道:“父亲,女儿一直觉得很奇怪。二姐姐那般能耐,怎么会用这等粗暴的手段?女儿曾经见过二姐姐安排庄子上的事情,不说远的,就说这次黄河边的那个人工湖好了。二姐姐的安排那是一环套一环,方方面面都主意到了。可是,偏偏在自己家里的事情,却一团乱麻似的。”
林如海捋着胡子,想了想,道:“其实,为父这几日也在想,这些事情,会不会是你那二表姐故意这样做的。”
林黛玉瞪大了眼睛。
林如海道:“多年以来,我自认自己出生名门,又是进士及第,日日都赞我是名副其实的探花郎。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