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于君宜写的两首诗,虽然只有两首,却颇受她的欢迎,被她给保留了下来。
其一
秋思
满地落英无人管,
衡山一带浮云闲。
高楼把酒谁惊艳,
枫树红侵桃花魇。
可憎世俗势利多,
凭档不见萍踪远。
缘来缘去一场梦,
多少风流幻为空。
何苦抱琴候知音,
此情惶恐已不信。
故园回首人不在,
风雨如晦我独行!
其二
湘江行
千古湘江千古梦,
九州风雨九州魂。
苍流但任狂浪卷,
精华犹与岁争辉。
雁留南岳禅意回,
石鼓钟声山头震。
两岸风光各旖妮,
沿江一带草色深。
有心何惧岁月久,
无志莫学侠者能。
我游湘江江似我,
湘江有我我似江。
滔滔滚滚流水声,
便去许多真难忘!
肖可嫣在看于君宜的那首秋思时,也作了一首诗写秋,只是写的又不怎么好,但是,她还是把这首诗给留了下来:
秋风秋云追秋水,
黄叶黄尘满黄昏。
不尽愁来谁似我,
无边已往难再寻。
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一长,于君宜看肖可嫣虽然个性率真,倒也并不任性,有时候,也就不再片面的恭唯她,而是直接抨击她作诗时所存在的一些弱点。比如,内容有时显得有些空洞,还有,就是明明年纪轻轻的,感情抒发上有时却显得太沧桑、太颓唐,甚至有点老气横秋的样子!
肖可嫣对于于君宜的批评倒也能够接受,因为,他这个人说话往往是十分注意分寸的,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的难堪。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她越来越欣赏他了。他懂得的东西多,为人却又挺谦虚的,尤其是性格比较豁达,既不拘小节,又善解人意。她想到自己到了这古代,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经常有孤独茫然之感,便动了心思,想要认他做哥哥,幸许将来还有些好处:因为,就她所知,古代的人,大多都是很重视结拜情义的。像三国时期,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可谓是千古佳话。
可惜,当她向于君宜提议彼此认兄妹时,并没有得到她所期待的马上回应。于君宜当时先怔了怔,似乎根本没有想到她会动这样的心思!尔后,也不知他是不想明确的拒绝她引起她的失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只是答应她先考虑一下再说。
他这样的态度让肖可嫣心中有那么一点不快。她可不觉得自己有哪一点不配做他的妹妹!她不能理解他只不过就是认个兄妹,还会需要去过多考虑。
想起在读中学时,同学之间彼此认兄弟姐妹也是挺多的,她自己就认了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不过,也不知她的这些兄弟姐妹是不是认得太容易了,他们有时候也会出卖她。
像有一次,她收到一个男孩子写的一封情书,与她的一个姐妹商量处理的方法,结果,她的姐妹瞒着她,把人家写的信贴到了学校的宣传栏里去,害得人家不但受到所有人的嘲笑,还被当成早恋的典型被教导主任在学生会上一顿狠批!因为这事,人家从此把她当成是魔鬼,一见了面就远远地躲开。
也许,于君宜慎重地对待认兄妹一事是件好事,这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有责任心的人。
肖可嫣这样一想,反而又觉得于君宜这个哥哥应该是非认不可了。
由于于君宜没有明确拒绝她的提议,她就一直在等待机会,再次提议。
下午,吃了饭,于君宜又来和肖可嫣一起看书作诗。
肖可嫣在于君宜看书时,故意一把把他的书给合上,上下打量他一番,没话找话地道:“于公子,我发现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于君宜很少看肖可嫣这么打量他,也有点好奇,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发现,你看起来很像我的哥哥。”
肖可嫣努力作可爱状!
“哦,你还有个哥哥么?”
于君宜有些不明就理。
“当然是、、、、、、没有的!”
肖可嫣故弄玄虚,有意拖长了声调说话。
“既然是没有,你又怎么说我像你的哥哥?”
于君宜仍然没有明白她的意思。
“嗯,我想要有个哥哥!就是因为没有哥哥,我才好想要有个哥哥。于公子,我怎么看都觉得你很合乎我心目那个哥哥的理想形象。”
肖可嫣耐心解释。
“难道,在你的心目中,我是适合做你的哥哥么?”
于君宜看起来有些不怎么开心:通过这几天的相处,他隐隐觉得自己已渐渐地喜欢上了她。他是一个曾经有过恋情的人,心里很清楚喜欢一个人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但是,他又不能把这种感觉告诉她,因为,其一、看得出来,她还是一个很单纯的姑娘,甚至还有些孩子气,根本不懂得如何去面对感情;其二、她的身份不明,他虽然已能够很清楚地感觉到她是一个善良、活泼、可爱、单纯的姑娘,但是,凭他多年的江湖经验,越是像她这样的姑娘,越容易被人利用。从她当初向他问登月计划一事来看,个中就是颇有疑点的。所以,他很难预测他和她之间是否能够有所发展。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下意识里不想跟她认兄妹,因为,义兄妹、师兄妹不得通婚是衡山派的门规之一。
可惜,肖可嫣不理解他为什么要不开心。她以为他是不喜欢她呢!
“难道,你就不想要认我这样一个妹妹?”
肖可嫣学于君宜的样子反问,心里颇有些失望。
“如果你喜欢,那就认吧!”
于君宜看出肖可嫣眼里的失望,本来心里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来:也许,他们无缘?就像丽娘,既使是彼此心灵相通,最终还不是劳燕分飞!也许,他们有缘。因为,她的到来,让他重又有了幸福的感觉、、、、、、
看来,他还认的有点勉强?真是奇怪!肖可嫣发现于君宜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像她想像的那么开心,略怔了怔。只是,她正在兴头上,可管不了那么多,目的达成,便要付诸行动!
她摊开一张纸,让于君宜跟他一起写声明书。
于君宜倒是没有想到认兄妹还有要写声明书的。他觉得她这样的提议很有趣,心里颇是想知道她会让他写出一份怎样的声明书来。
认亲声明
兹有于君宜与肖可嫣于元武元年七月十二日结拜为异姓兄妹。两人从此当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团结,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患难与共;同心同德,相亲相爱!
声明人签字:于君宜肖可嫣
声明人按手印:?;;?;;
元武元年甲午月申酉日
这则声明,后面的那句“同心同德,相亲相爱”是于君宜提议写上去的,虽然肖可嫣觉得那句念起来总让人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暧昧的意味,但是于君宜却解释说,“同心同德,相亲相爱”是做兄妹的基础,肖可嫣想了想,认为也不无道理,就同意了。
而像“不求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这样古代结拜者常用的一句话,他们俩个人倒是达成了共识,谁也没有提出来要写上去。
肖可嫣至所以不提,是因为她不想与于君宜“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她觉得这句话又假又不符合她做人的一贯理念:不就是认个兄妹么,为什么非得要跟生死扯上关系?难道因为一个先死了,另一个好好的还要去寻死不成?她是不可能有那么傻的。
不知道于君宜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该不会跟她想的是一样吧?
当她让于君宜跟着她煞有介事地在草庐一侧供奉的佛像前,从形式上正式性地各斟了一杯酒在手中,互相按照声明中的内容起誓拜认兄妹时,她就在想着他为什么也不想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这句话!
第九章 人心难测
肖可嫣的心情最近是越来越好了。
自从她跟于君宜认了兄妹以后,她在于君宜面前就更加无拘无束。
她从来就不是一个默守成规的人!她也从来不会甘心于让自己受任何人的控制或者是摆布!
想当初,娄紫娥给她喂毒药逼她答应做于君宜的使唤丫头时,她内心是多么的无奈和愤恨!
现在,既然已经跟于君宜认了兄妹,她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让自己翻身!
当然,她所想要的这种翻身,并不是指她要闹罢工,什么都不干了。她只是要把她个人的立场表达清楚,要让于君宜明白,她现在所做的一切已经不再是在服从娄紫娥的命令,而是在以一个妹妹的身份来照顾自己的哥哥,这是一种完完全全出自于自觉自愿的个人行为。
她在吃早饭的时候,就跟于君宜说了这件事。
“于大哥,”肖可嫣装做有点困惑的样子,道,“我们昨天已经认作兄妹了,那么,我以后还要不要按照娄姐姐的吩咐给你继续做使唤丫头呢?”
“小妹,我从来就没把你当作是什么使唤丫头,”于君宜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正色道,“以前,我也是把你当自己人看待。所以,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是你不想做的事,你都可以不做。”
“嗯,谢谢你能这么说!”
肖可嫣没有想到于君宜会这么回答,心里很感动,道:“于大哥,早知道你是这么想的,我刚才就不问你了。我并没有什么不想做的事!你现在要练功,我身为你的妹妹,在这样关键的时候,于情于理,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做人,只有在懂得尊重别人的时候,才能蠃得别人的尊重!”于君宜想了想,道:“小妹,不管你曾经有过什么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