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事件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事件薄-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知道那位名满京都的季燕然季大人罢?”
  “知道知道!就是那个只身闯入土匪老窝、以割自己血肉换取未央村村民性命的太平城知府季大人!听说他现在在城中可是出风头得很,上到王孙贵族下到街头乞丐无人不知他的那些个事迹!我前儿更听人说,现在太平城内的未出阁的女子们大多把他当做梦中情郎呢!”
  “啧啧!听你这丫头的口气,只怕你也是其中的一员罢?!”
  “哎呀你个烂了嘴的小蹄子!看我不把你那舌头割下来!”
  “咯咯咯咯!好了好了,先说正经的。恰如你所说的,这位季大人因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政绩杰出,是以深得圣上喜爱。他近日一直在府中养伤,未曾到衙门上任,待他伤好后到宫中向皇上汇报完未央村事件之后,加官进爵那是肯定的,他有如此能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因此在他养伤期间,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便已经开始行动了,纷纷带了自家未出阁的女儿登门前去探望他,一心想要同他缔下姻亲,这么一来无异于将来多了个强有力的帮手,才不至于在朝中各种势力的暗自较劲中落到下风。而除了朝中官员都在动此念头外,那位顾太师的大舅子贺员外亦打起了小算盘,因顾太师的女儿全都已经嫁人,遂只有通过贺员外的女儿来套住那季大人了,所以在他养伤期间,往季府上跑得最欢的就属这贺家姐妹了!先前连跑了两日,大概曾被季大人暗示过不必再登门,那贺家人竟厚颜到父女三人一同上阵!也正赶着那贺员外天天在家闲得无事可做,便天天带了自家女儿死乞白赖地蹭到季府去,季大人碍于他是顾太师的大舅子,不好谢绝他,便只得任由他作为。所谓日久生情,季大人独身一人在京为官,身边本就缺个贴心照料他的人,加上又有伤在身,天天被贺家那如花似玉的两姐妹伺候得周周到到的,难免不会动心哪!前儿我听张小姐说,那日她上绣坊挑缎子,正遇见贺家姐妹,姐儿两个正同她们的娘亲在那里挑带喜字的大红缎子呢!张小姐还亲耳听到贺老夫人说什么‘不知季大人的身量要用多少尺的布’——这可不就是已将亲事定了么!只差等季大人伤好后受封升官再办事儿了!夏红裳这一次将贺家姐妹请来只怕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拉拢了她们便等于拉拢了季大人,拉拢了季大人,她爹在朝中便可同顾太师那一党成为同一阵线……总而言之,用不了多久那些暗中仰慕着季大人的可怜女子们便要彻彻底底地失望了!”
  ……
  再接下去这两位小姐又说了些什么我已听不到耳里去了,轻轻起身离了那柱子,慢慢地站到一盏杏黄纱糊的大灯笼下,借由那灯芯所散发出的微不足道的热量去暖自己有些发冷的身体。
  我想我此时应该想些什么,可我却无法集中我的精神,思绪并不混乱,但却散得很,一会儿是大盗临死前的笑容,一会儿是季燕然黑黑的眼睛凝视我的样子,突然间觉得这两张脸都好陌生,就仿佛我从未与他们相识过,只是残留在脑海中的昨夜的梦的痕迹。
  梦醒了,难免空虚。我现在唯一盼望的就是尽快熬过这三天,回去自己的家中,回到亲人的身边,仅此而已。(非凡。弥雨昍音)
  

作者有话要说:·················【★公告★】····················
唔……我想我不能再厚着脸皮撑下去了,呵呵!——关于岳灵歌的问题,鉴于近十来章常常看到有亲提出她的性格越来越不招人喜欢的种种指责,身为亲娘的我实在是痛心不已啊!由于整篇文是以灵歌的视角来写的,所以灵歌这一形象塑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质量,因此本着要写一篇尽量不给自己留缺憾的文的目的,俺决定反思反思再反思,重新修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涉及的章节较多,工程较大,是以俺想了几个如何进行的方案,想听取一下亲们的意见,看看哪种方式比较可行:

第一套方案:全文上锁,从头大修,修好后解锁续更。
好处:以一个“改过自新”的灵歌继续后面的故事,让亲们看起来更为顺眼一些。
坏处:花费时间较长,亲们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看到更新。

第二套方案:一卷一更,即每写完一个事件更一回,一次性更N章。
好处:我可以不必赶着一日一更,从而避免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质量的弊端,并可以在写新内容的时候同时修改前面的章节,而亲们也能一次性看一个完整的事件,不会产生故事发展缓慢的疲累感。
坏处:就我个人而言,一边更新一边修改前面的难免会有点前后难以衔接的困难,而对亲们来说,一卷一更同样是有不定期的那么一段时间无法看到更新,因无法确定更新的时间,我会很心疼亲们天天上来看有没有更新的,白跑一趟的话我的心里会相当过意不去的。

第三套方案:固定一周一更或几天一更。
好处:因为有固定更新时间,亲们就不用天天上来看是否有更新了。
坏处:因我要边更边改,所以固定期间内不能够确定自己能写几章新的,有可能一周只能更一章,也有可能一周能够更N章,能更N章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但若只能更一章……那就太对不起等了一周的亲们了!

以上是我自己目前所能想出的三套方案,发上来想看看亲们偏向于哪一套,咱听从多数亲的选择,同意第一套方案的亲请在1楼回复;同意第二套第三套方案的亲请分别在2楼和3楼回复,如果有更好方案的亲请统一在4楼回复,5楼是意见箱,请认为灵歌形象塑造得有问题的亲们把文中灵歌表现得并不妥当之处摘出来,以帮助笨作者俺更清楚滴知道何处当改,所谓当局者谜、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这篇文进行了如此长的时间,我想它已经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了,亲们都是它的干娘,所以请不要不好意思,尽情的指出它的缺点吧!——当然,考虑到种种因素,亲们指出缺点及提出意见就可以啦,因为这一次只是针对灵歌的塑造问题,诸如建议将她的性格改成如何如何的,就不用发上来啦,否则小作者我会混乱兼性格分裂哒,哈哈哈!

PS:特别要声明的一点是,我知道亲们一向对我爱护有加,常常会像母鸟护小鸟一样的站出来保护我,对此我真是幸福到无以复加感激到无从表达!——但是,因为这一次是我主动要求被砖砸的,所以如果有亲提出灵歌的种种不妥之处,就算有不同的观点,也还望母鸟同学们不要激动,因这些亲也是出于好意,为了帮助小鸟俺完善文章,所以这一次只请亲们提意见,想要表扬俺、力挺俺的可以留待更新时或修改后留言,呐哈哈哈哈!总而言之,亲们能明白俺的心就好,大家以和谐为本,莫要因为俺这本出于虚心学习的良好初衷最终却搞得大家唇枪舌箭不欢而散,那俺的罪过可就大啦!大家千万千万要和谐哈~!




132烧桥·绣针

  一时夏红裳回得大厅,含笑站定,待所有人渐渐安静下来后方才娇声道:“往年我们绣艺精社的绣题皆是大家绣了相同的花样儿后再拿出来比较,这一回红裳想要变通变通,千篇一律的花样儿既枯燥又无味,大家既然来了,便该当好好享受刺绣的乐趣才是。因此今年的绣题很简单,便是这孤峰四围的景致,描有绣样儿的绢子及针线已经放在了诸位的房中,姐妹们若想自行润色,只需启开轩窗便可照景绣来,只是这山里夜间风凉,睡觉时记得关窗,切莫着凉。如此,大家可以自便了,午时正于飞仙阁二层用午膳,届时丫环们会提前去房内请诸位的。”
  话音落后,众人便各自起身去寻写有自己名字的房间,我四下找了一找,见我的房间被安排在了北面由西往东数第三间,门上挂着一块长方形的绢子,上面用红线绣了“灵歌”二字。再向旁边打量了一眼,见我的东邻绣的是“惜薇”,西邻则是“筱识”。
  推门进房,但见屋内陈设十分简单,靠西墙的是一张新的月洞床,窗户开在北墙,窗下是一套新的几案和椅子,案上只有一套茶具,东墙是一个新的脸盆架子,架着木盆和一块干干净净的擦脸巾子。显然这些新家具都是夏红裳为了这一次的绣艺精社添置的,果真是够浪费的,不过三天的聚会,每间房都要添一套家具,散会后这些家具岂不没了用处?除非夏家别苑从此改成旅馆,倒可以物尽其用,还能赚钱……
  把手中小包袱随手扔在床上,却见褥面上已然摆了一只藤条编的小篮子,篮子内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块绢子和针线,我上前将绢子展开,见那上面早画好了一幅山水,于是拿着它行至窗前,下了窗闩,推开窗,但见远山含黛映入眼帘,正与这绢子上的景致相似。看来这夏红裳倒是个心思玲珑之人,对窗绣花,人在景中,景在情内,身景合一,是绣花时最高的享受。
  可惜可惜,这样的享受我只怕是无福经历,索性在房内闷头睡个三天,赏赏景发发呆,应付过去了事。
  于是将那篮子放到了几案上不再多看一眼,懒洋洋地歪身躺到床上,睁大着眼睛盯着屋顶的一角走起了神。
  茫茫然时间过了许久,直到有来请吃午饭的丫头敲门才拉回了我的思绪。整整衣衫,开门走出房去,见其他屋中也正陆陆续续地走出人来,分别由四扇大门旁边的木制楼梯往二楼而去。(非凡。弥雨昍音)
  飞仙阁的二楼布置得有些奇怪,“回”字形的中央也是个大大的厅,然而四周却用厚厚的白底儿绣有百竿翠竹的幔帐围着,厅内摆有四张嵌着大理石的黄花梨木圆桌,坐在这里吃饭虽说也能给人一种身处竹林的感觉,但气氛上却总觉得有些压抑。
  无意中听见旁边有人正议论这些幔帐,却原来这上面的翠竹皆是夏红裳一手绣的,如此浩大的工程也不知费了多少力气花了多少时间,且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