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第1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六阿哥接过折子,眉头皱得紧紧的。道:“这折子我能帮你递过去,但,功夫紧,你也别太指望”明日中午要是还没消息。就叫老十七使人去银行支。” 
  这个结果,曹颙并不意外。 
  他看了园子门口一眼,宿卫还同过去差不多,没有加派人手。 
  看来,还能太平两日。 
  就算两人是好友,曹颙也晓得避讳。他点了点头,道:“晓得了。近日天寒,十六爷也要好生保重。” 
  十六阿哥明白他话中所指。点了点头,看了看西边落日,道:“回城是来不及了,回南苑更远,你今晚如何安置?” 
  曹颙道:“在我家园子安置一晚,明日中午过来等十六爷消息可哪好。” 
  他看出来,十六阿哥现下说话不便宜,试探着问道。 
  “就这样吧。”十六阿哥露出几分疲惫,说道。 
  曹颙看着十六阿哥进了园子,才慢慢踱步到停马车之地,上车离开。 
  自然,这动静之间,也落入旁人眼底。到底如何揣测,就不是曹颙可知的“ 
  不说曹颙。就说八福晋,猜测了一路,寻思皇上传召会说些什么。 
  若是前几年传召,或者她会忍不住,为八阿哥问过公道;如今隔了多年,怨恨依旧在,火气却没有那么足。 
  高声几句,即便不问罪,也不过同小丑似的。对去了的与或者的人,都没有什么益处。 
  没想到进了园子,她与弘旺等到掌灯时分,都没有见到圣驾。 
  等到有小太监过来传旨时,也不是召见他们的旨意,而是让他们立时出园。 
  八福晋险些气炸了肺,却也不敢抗旨不尊。 
  等出了园子,北风渐起。吹得马车车窗哗啦啦之想。回城也回不了了,总不能在马车里安置。 
  八阿哥府在海淀是有园子,但因是八阿哥殒身之地,八福晋这些年来都没有踏足一步。 
  如今,却是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之际,来到伤心地,八福晋再也熬不住,悲声痛哭起来” 
  这一夜,曹颙睡得很不好。 
  曹家园子这边。这几年很少住人,只留了家仆下人看守打扫。尤其是曹颙的住处,更是几年没有住过人。 
  屋子里阴冷。被子也有种霉味。 
  管事送了几个炭盆,又拿了几个羊毛毡子铺在褥子下,收拾了一番。才勉强能住人。 
  曹颙失眠,并不是因这些。 
  巡捕营虽会来城北巡视,但是畅春园附近,驻扎的是满洲上三旗,天子亲掌的亲军。 
  即便隆科多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去。 
  若是四阿哥真是篡位,那在史书外,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曹家兄弟四人,两个在京,两个在外。都扯不上干系。 
  可是,却是莫名让人心惊肉跳。 
  辗转反复,直到东方破晓,曹颙才昏昏沉沉睡去。 
  睁眼时,天已经大亮。 
  虽与十六阿哥约的是中午,但是南苑那边也要往回送信。 
  用了早饭,曹颙就唤来小满。吩咐两句,让他回南苑给十七阿哥回话。 
  早饭后,他又眯了一会儿,看到快要到午时,就再次往畅春园去。 
  到了院子门口,没等寻人传话给十六阿哥,就见赵昌从园子里出来。他的手上,捧了一份黄绫包,看着大小长短,像是圣旨。 
  不远处,已经有几个侍卫牵马等候。 
  见曹颙在,赵昌停了脚步见过,而后问道:“曹大人是寻十六爷?” 
  曹颙面上应着。心里却是多了提防,不明白他一个传旨内侍关注这个用意为何。 
  “奴婢方才听到十六爷吩咐人过来察看。才多嘴问曹大人一句,曹大人莫怪。说起来,还要恭喜曹大人。”赵昌哑着嗓子说道。 
  若是魏珠,平素同曹家有些交情,这个赵昌平素基本没什么往来,此玄却刻意寒暄,,曹颙的视线扫过那张圣旨,, 
  “皇上有旨,公塞什图为正白旗满洲都统。”赵昌小声说道。 
  满州都统,这是武官中的大员,从一品高位。 
  可是,曹颙如何能欢喜得起来? 
  这个时候任上三旗都统,是好是坏,就要听天由命。 
  他面上却是不显。随手将一个鼻烟壶塞到赵昌手中,笑着说道:“真是大喜事,如此就劳烦领大人。不知。这回除了家妹婿,还有别的大人高升没有,我好早些叫人预备贺礼,省得怠慢了。” 
  赵昌笑道:“还真叫曹大人说着了,皇上钦点,十二爷为镶黄旗都统。公吴尔占为镶白旗都统。奴婢奉了旨意,这就进城给三位爷传旨去。” 
  等在远处的侍卫见赵昌出来,过来问询何时出发。 
  “如此,曹某就不耽搁首领大人。”曹颙见状。对赵昌道。 
  赵昌倒是没有着急走,而后回来唤了个小太监,吩咐去帮曹颙请十六阿哥。 
  曹颙少不得谢过,赵昌这才同曹颙别过。上了马。在几位侍卫簇拥下远去。 
  乍一看,皇帝新任命三旗都统,好像并不显然,但是在十月底,康熙刚更换完正红旗与正黄旗的都统。 
  如此一来,五旗满洲都统都是新任。其中,上三旗三位,都是宗室。 
  想着塞什图,曹颙真是跟着悬心。 
  偏生这个时候,一句话也不能多说。要不然,说不定就埋下祸患。 
  少一时,十六阿哥漫步而来,看着倒是比昨日轻松许多。 
  他身后跟着两个内侍,手中也捧着黄绫包。 
  十六阿哥摆摆手,打发他们去了,方从袖子里抽出折子,递还给曹颙道:“还好,方才皇阿玛瞧了几个折子,我就将这个递过去了。” 
  曹颙接过,打开一个”朱笔御批,一个“准”文。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九十一章 日落(四) 

  方家胡同,国公府。 
  前厅,塞什图穿着蟒袍,摆着香案,跪接圣旨。 
  接到圣旨那一刻,他面上不胜欢喜,接旨的时候胳膊都哆嗦着。旁边的管家伶俐,早已预备了银封,双手奉到赵昌面前。 
  这是赵昌传旨的第二家,还有吴尔占处没有传旨,他便没有耽搁,又说了两句恭喜的话,就同侍卫们匆匆离去。 
  塞什图亲自将赵昌送到大门外,返回府内时,脸上却没了笑模样。 
  因为赵昌颁完旨意后,没有将圣旨留下,塞什图就晓得这不是传给他一个人的旨意,状似随意地问一句,知道十二阿哥与吴尔占亦承旨。 
  “恭喜主子,您看何时置酒?圣旨明发,最迟明儿大家伙就都晓得主子高升的消息,府里是不是提前预备着?”管家躬身跟在身后,问道。 
  塞什图停下脚步,道:“摆什么酒?多一事。。。。。”说到这里,他却是改了口:“就明日吧,不清外人,除了本家的几位爷与夫人,只请几位舅爷、舅太太过来,热闹热闹。” 
  管家低头应了,下去准备不提。 
  塞什图脚步匆匆,直接进了二门,而后往西北去。 
  西北这有个角门,同西邻的宅子相通。西边宅子里,住着他生母喜塔拉氏。 
  刚到角门,就同曹颐对个正着。 
  曹颐见了他,有些意外:“爷,不是说有内官来传旨么?这会儿就走了。” 
  塞什图去西宅,正是为寻妻。 
  国公府的次子福哥儿百日后,就让他们夫妻两个送到西宅老太太处。这两日天气转冷,福哥儿有些不自在,曹颙白日里就过去照看。 
  “已经走了”塞什图说着,夫妻两个转回正房。 
  “这次换了都统,都是宗室。加上上个月换的,八旗满州都统换了大半。有点不对头,正好明日要摆酒,你去大舅家送帖子。看看大舅有没有什么话交代。”塞什图道。 
  曹颙听丈夫这样说,也带了几分忐忑:“是要八旗点兵么?” 
  康熙龙体不豫之事,还不广为人知;西北打不下、谈不拢,僵持数年,曹颐却是晓得的,所以这般猜测。 
  她并不是有野心的女人,家中婆母年迈,两个儿子还小,实不希望丈夫远行。要是像平郡王讷尔苏出兵西北那样,一去就是七、八年,老太太哪里受得了。 
  “若单单是出征是就好了!”塞什图心中感叹着,怕妻子担心。没有说出来,只道:“谁知道呢,大哥在南苑,同十六爷、十七爷他们也近,消息许是灵通些。” 
  见丈夫郑重,曹颐没有耽搁。使人预备了马车,换了件出门的氅衣。往曹府去了。 
  初瑜得到消息,知道三姑奶奶来家时,正对着两个八寸长的小木匣呆。 
  这两只木匣是小满奉了曹颙的命令,才送回来的。总共送了两只。曹颙还专程嘱咐一句,曹颐爱吃这个,让初瑜使人送一匣过去。 
  这匣子里,并不是稀罕物,不过是饰饼儿。这是常见的蜜线,家家都有,大喇喇地送到国公府去,初瑜总觉得不妥当。 
  她没有想太多,还以为是丈夫昨日去了海淀园子的缘故。那边园子宽敞,栽了不少果木,出息除了鲜果。还有蜜饯。 
  “咦?”初瑜听说曹颐这会儿来了,有些奇怪,看着那两个木匣越疑惑起来。 
  这么巧? 
  心里疑惑着,她起身去兰院见客。 
  兰院,上房。 
  李氏拉着曹颐的手,满心欢喜:“国公高升了,这是大喜事,当摆几日酒!” 
  曹颐陪笑道:“我们爷不爱招摇。说只请亲戚热闹一下就成了。母亲可要同弟妹们过去溜达溜达,我们老太太早上还念叨母亲来着。” 
  “这是好事儿,你不叫我,我同你兄弟媳妇也要过去凑趣的!”李氏笑着说道。 
  等初瑜进来,听了这个好消息,少不得又道贺一番。 
  她存了心事而来,不禁多看曹颐两眼,发现其说笑之间,带了几分忧色。 
  初瑜寻了个由子,请曹颐去梧桐苑小坐。 
  李氏晓得她们姑嫂有体己话要说,到是也不恼,只是使人预备曹颐最爱吃的两样奶饽饽送过去。 
  回到梧桐苑,初瑜将丫鬟们都打下去,只留下姑嫂二人说话。 
  曹颐脸上的笑模样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