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第1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讷尔苏点了点头,苦笑道:“当时只寻思着,他既主动送过来,要是拒绝,反而得罪了他。没想到,如今竟成了祸根。” 

   曹颙闻言,不由皱眉。 

   这些年下来,并不见讷尔苏与年羹尧有什么往来,没想到私下里还有这么一出。 

   曹颙想了想,问道:“这地面上有几眼井,每年的收益有多少两银?” 

   “交到王府这边时,有八眼井,后来又使人开了四眼……每年收益有六万两银子……”讷尔苏回道。 

   曹颙听了,只能感慨年羹尧的大手笔。 

   “既是在西北军中时给的孝敬,定不会只给姐夫一人,姐夫可知还有谁家?”曹颙有些不放心,问道。 

   要知道,早年跟随十四阿哥去西北的宗室中,还有曹颙的亲小舅子弘曙。 

   讷尔苏脸上露出几分讥讽,道:“年羹尧倔傲,旁人他未必放在眼中,十四爷那边指定孝敬了。要不然,他一个皇上的门人,如何能在西北战事时,与十四爷和乐融融,如鱼得水。” 

   曹颙听了,竟不知是该松口气,还是更担心。 

   人多的话,许是就有弘曙的份,可还有个“法不责众”这么一说;只有讷尔苏与十四阿哥两个,说不定雍正就要将钠尔苏视为十四阿哥一党。 

   讷尔苏的看着很沮丧,道:“若知会成了烫手山药,我早就使人处理了……之前是有些舍不得,年羹尧出事后,是不敢妄动,省得落在旁人眼中,反而越加显得欲盖弥彰。” 

   能让讷尔苏担心的,绝不会是仅仅一次送礼。 

   曹颙想起一件。事,平王府有几个门人在外做官,好像就有一个在四川。 

“皇上与先帝行事不同,我是怕了……”讷尔苏脸上只剩下迷惘,全无平素的意气风发:“年羹尧与隆拜多权臣清洗后,就当轮到宗室……我不能束手待毙……”说话间,咬牙切齿,脸上露出几分果决。 

   曹颙见他激动,忙道:“姐夫,还需三思……皇上登基三年,今时不同往日……” 

   后头一句,他却是压低了音量说的。 

   讷尔苏抬头看了曹颙一眼,自嘲道:“颙弟放心,我还不至于那般不识时务……我想要告病,避居盛天,将爵位让与福彭……即便我做错过事,无权无势,皇上想必也不会紧咬不放!” 

   曹颙闻言,却是一愣。 

   讷尔苏还不到四十岁,正值壮年,能够有如此魄力,实令人敬佩。 

   可对于一个打小就醉心权谋的宗室王爷来说,让他远离权势.也是   姐夫,‘告病’还罢了,让爵没必要吧?”曹颙斟酌着,说道。 

   虽说雍正对于宗室一直防范压制,可到了乾隆上台,诸事效仿康熙.可是厚待宗室。 

   讷尔苏再熬十年,也不过四十多岁,到时再入朝局,还能蹦跳个十几二十年。若是将爵位让于福彭,到时候站班都成问题。 

   讷尔苏看着曹颇.目光一暖。 

   他膝下四子都是嫡出,即便现下不让爵于福彭,往后不管哪个儿子继承王爵,都是曹家的外甥。 

   外甥做亲王,与姐夫做亲王,对曹家来说绝对不同。 

   曹颙却能全无私心,说出这样的话,讷尔苏很是感激。 

   “做了二十四、五年的王爷,也腻歪了。盛京虽不比京城繁华,却胜在清净。也有不少宗室在那边,往来应酬,不会寂寞.甚好。”讷尔苏的神色已经平静,语气带了几分淡定从容:“即便没有盐井这一出,皇上也不会用我。早年我年少情况,不将规矩放在眼中,得罪了不少人,现下能在这些年的起伏中得以保全,还是全赖颙弟早年告诫,也当知足。” 

   曹颙见他决心已下,便不再规劝,只道“那姐夫的意思,这盐井要小弟拿去给十三爷?” 

   讷尔苏点点头,道:“我没胆子这个时候,把这个送到御前。那样的话,皇上对年羹尧的余怒说不定会烧到我身上……十三叔对宗室事务向来避而远之,我去求他,说不定反而会被拒之门外。” 

   曹颙没有说什么,只是将那张地契收好。 

   讷尔苏从小养在宫里,十几岁承王爵,看似温煦儒雅,可实际上也是带了傲气。要不然,早年也不会同太子对上。 

   但凡有其他法子,他也不会将这棘手之事托付给小舅子……同讷尔苏说完话,曹颙直接回曹府,没有去见曹佳氏。昨日才来过,今日再去看她,反而容易引她担心。 

   平王府离曹府不远.曹颙骑马回府,脑子里想的全是四川的盐井。 

   同山东与江南的盐场不同,四川的盐井,多是私盐。 

   因满请入关后,四川人口不足,盐井开凿又是一番费工程的伙计。 

   有的时候,花上数万两银钱,也开不出井来,所以朝廷无力控制.多有各省的商人过去投资开凿。 

   讷尔苏不过得了一处盐场,每年进项就有六万两银子.这七年下来,就是四十二万两:年羹尧督抚四川十七年,在西北一手遮天,他私下的进项,不可预测。 

想到这里,曹颙心中竟生出一种古怪的想法。 

   皇上对年羹尧赶尽杀绝,连名声都不在意,“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的敏感言论都出来,到底是因为君臣摩擦升级,还是因为皇上看上了年羹尧的家底? 

   外头都说年羹尧家资过数百万.这二百万也数百万.九百万也是数百万。 

   又想讷尔苏,真要是能放下权势去盛京,未必比在京中差。 

   回到曹府,早有恒生与曹元在前院等着。 

   恒生从宫里带回年羹尧已身故的消息,曹元等着曹颙示下,是否使人往年府送奠仪。 

   “先等等看,明日使人过去打听打听再说。”曹颙吩咐道。 

   曹元应了,曹颙与恒生两个进了大门。 

   “四阿哥、五阿哥怎么说?”曹颙一边走一边问恒生道。 

   恒生道:“宫里处处都是眼睛、是耳朵,哪里敢说什么,只能装糊涂。” 

   恒生心中,最是尊崇父亲。怕是在他心中,就是宫里的皇上,也未必有父亲出色。 

   父亲而立之年,就成了封疆大吏,恒生这个做儿子的,也是有荣乃焉。现下,见征了封疆大吏的陨落,少年心中也跟着添了几分忧愁。 

   “皇上重礼,父亲大人往后陛见时,就算皇上优容.也要小心。”恒生小声道。 

   曹颙听了,不由莞尔。 

   年羹尧获罪后,京里有闲话,说君臣之间的裂痕,是从年羹尧去年陛见时开始的。年羹尧不仅让沿途地方官员跪迎,而且到了皇上面静.也是大喇喇入座,全无臣子之心。 

   不管雍正到底为何处置年羹尧.在京城权贵眼中,这位皇帝的形象,都同“喜怒无常”、“睚眦必报”联系到一起。 

   曹颙柏了柏儿子的肩膀,道“我知道了,你也要记得,伴君如伴虎。即便四阿哥现下不是君,也是少君,不可因相伴亲密,就失了恭敬。” 

   恒生点点头,道:“父亲放心,儿子心里省得。四阿哥不是十六姥爷.只会是主子,成不了儿子的朋友……” 



第1167章 为难 

   一年一次内务府银行的拍卖会在这里举行,曹颐同十六阿哥一起过来瞧热闹。原本相约同来的还有十七阿哥,可到了拍卖的时辰,也不见十七阿哥过来。 

   对于已经贵为和硕亲王的十六阿哥来说,宅子、庄子这些,外人眼中的好东西,他已经看不上眼。 

   他专程过来,是想要淘换几件好物件,给密妃娘娘布置屋子用的。 

   十五阿哥已经开府,密太妃还没有出宫。 

   原本按照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的意思,是希望生母也出宫就府的。密太妃虽不能入住庄亲王府,却能入十五阿哥的贝勒府。 

   可皇上要“尽孝”并没有答应让两位太妃就府,不过却允许两位太妃、太嫔,年节寿辰出府与儿孙团聚。 

   十六阿哥本是兴高采烈地等着接密太妃出宫,没想到临了临了,又有了变故。只能等到来年端午,才能接密太妃出宫。 

   曹颇原是要买几个小庄,分赠给妞妞做嫁妆,给左住、左成兄弟做成亲礼,没想到来参加“拍卖”的人多,银子也富足。 

   小庄还有宅子,又是送礼赠人的热门,所以价格抄得较高,已经不比市价便宜多少。 

   曹颇见状,便不再关注小只陪着十六阿哥,留些那些贵重的古董摆件。 

   一会儿的功夫,十六阿哥便买下一架玉石福寿插屏,一尊蜜蜡观音。虽说花费了将近一万两银子,不过十六阿哥很满意,原本有些抑郁的心情看上去也好上一些。 

   曹颐也跟着凑趣,拍下一柄金累丝万年如意,还有一套金恭花八宝餐具,打算分赠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作为给两位太妃、太嫔的暖屋礼。 

   明年端午的时候,他多半不会在京城,又不好专程为此打发人送礼回来,便趁这个机会送了。 

   礼多人不贵,总是不会出错便是。 

   这金晃晃地摆在眼跟前,倒是引起十六阿哥的兴趣。 

   他一会儿打开八宝餐具,看一眼镶嵌了宝石的碟子、勺子,一会儿拿起那柄沉甸甸,分量不轻地金如意,笑眯眯地看着曹颐道:“你倒是实惠,真金白银,不来那些虚的。” 

   曹颇笑道:“十六爷不觉得粗鄙就好,那些摆设物件,外头的哪里又比不上内造。好不容易有个插屏能入眼,还让十六爷截胡,我只好来这些俗的,留着给太妃娘娘赏人使,” 

   两人正说着话,便见内窗前走过一个人影,随后有人推门进来。 

   曹颇与十六阿哥望向门口。 

   只见那人披着披风,带着皮毛帽子,低下头看不清楚脸。等他去了帽子,才露出面孔,正是面带愠色的十七阿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