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鬟(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丫鬟(完结)-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文 33、擦肩而过
  当云舒站在万福塔的顶端,她就觉得登塔与登山有相似之处,同样是吹着清风,站在高处远眺,颇有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塔上视野开阔,长安郊外的田埂、树林以及农舍尽收眼底。抬头望去,长安城中,地势最高的龙首原上,未央宫遥遥在望,宫阙层层叠远,气势恢宏。单看景致,还是相当震撼人心的。
  云舒正遥望着未央宫,忽听大公子在塔顶的另一边叫她,她赶紧过去,便看到大公子指着塔下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说:“看那里,清泉坊就在这座林中,那是我们中午要去的地方。”
  不远处的树林里,隐约看到有几间房舍,而从树林里,有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出,想必是酒坊旁的泉水汇涌而成。
  顾清贴在塔顶的内壁上,手上还牢牢的揪着大公子宽大的衣袖。云舒诧异的问道:“顾清,你在做什么?”
  顾清的舌头有些打结,他吞吞吐吐的说:“太、太高了……你们、当心、掉下去!”
  云舒忍不住捂嘴笑了,不知顾清是有恐高症,还是因为古人不习惯太高的距离?对于云舒来说,在几十层楼的大厦上都站过,又何惧这七层的小塔?
  大公子见顾清脸色苍白,也打趣道:“顾清你是男子汉,怎么比云舒的胆子还不如?这么高的围栏,如何掉得下去?”
  “我、我哪里怕了?”顾清强行挺直着脊背,说:“我只是担心公子的安危。”
  云舒见顾清是真的有些怕高,就不再打趣他,她记得有恐高症的人,在高处是会晕倒的,她可不想看到顾清真的晕倒,于是说:“若你觉得不适,我们就早点下去吧。”
  顾清求之不得,赶紧拉着大公子下塔。
  他们走在下去的楼梯上,正巧与上塔的几个公子哥儿迎面碰上。因楼梯狭窄,大公子侧过身子礼让,那几个公子哥儿倒未在意,冲大公子拱了拱手,继续爬楼梯。
  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少年,在经过云舒时,云舒听到他对为首的一个青年说:“窦兄,东方兄总是卖弄他的才学,今天登塔,我们可得让他多做几首诗赋才行!”
  为首的青年回首看着同伴说:“那是自然,他今天逃不掉了!”
  最末位看起来年纪最长的青年听了哈哈大笑,直接应承道:“窦老弟和韩老弟要求,不敢推辞、不敢推辞。”语气竟是相当的自信!
  电光火石之间,云舒和大公子对视一眼,他们两人心中已明白,这三人,正是魏其侯的三子,窦华及其好友。
  云舒心中忽生一计,以最末位的“东方兄”恰好能够听到的声音说:“‘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大公子,你刚刚做的诗听起来可真好,你同我讲讲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说着,便推着大公子匆匆下楼。
  楼上的“东方兄”听到云舒口中念出的诗,脚步一滞,眼睛晶亮的看着下楼的少年,心中默默琢磨着那几句诗,念到最后,不禁叫出一声“好”,可等他抬头再去寻人时,哪里找得到刚刚的那几个人?
  窦华和年纪最小的“韩老弟”见“东方兄”没有跟上他们的脚步,回头喊他,“东方兄”道了一声“可惜”,这才提步上楼,追上同伴的步伐。
  大公子被云舒急匆匆推下塔,心中也是疑惑重重,看向云舒的眼神格外诡异,带着点惊奇,也带着点欣赏。
  “你刚刚念的诗,为何说是我做的?”
  云舒见后面没人追来,这才说:“我刚刚听他们说话,其中最年长的那个人,好像很自负,我特用诗词来引逗他,等下次见面,那人必定会主动找公子搭话,这样的话,不会显得是我们主动靠近他们了。”
  大公子明白了云舒的用意,又问道:“那你念的诗,究竟是谁人所作?这个可不好随便往我身上推的,若被人知道,岂不是说我沽名钓誉?”
  云舒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这是我跟我爹以前登塔时,他所做的,没别人知道,公子就暂且用用吧!为了成大事,就不要拘这种小节了。”云舒心中暗暗忏悔,她偷用李白的诗,又乱认他为老爹,真是罪过罪过……
  大公子满是赞赏的说:“你的父亲必定是位归隐的大贤士,我听你说他的才能,着实让晚辈叹服!”
  “九九乘法表”、“表格”、“唐诗”,以及长安大人物的背景,这些知识都被云舒说成“父亲教的”,不得不让大公子做出了以上的推断。
  “大贤士?”云舒有些心虚,道:“不太清楚呢,我爹很少跟我说起年轻的事情。”
  这一句话,更加让大公子认为云舒就是“先贤之后”,对她越发看重了。
  在路上,云舒为了让大公子有个准备,把李白的《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完整的教给了大公子,大公子反复感叹道:“‘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好诗,当真是有才之人!哎,可惜他已……”
  大公子的话戛然而止,很担心自己提到云舒父亲的早逝,而令她伤心。但看她神色正常,这才松一口气,不过也揭过这个话题不再提。
  当主仆三人慢慢散步来到清泉坊门口时,窦华三人也从塔上下来,骑着骏马来到酒坊前。
  其中穿着黑底红纹锦袍的“韩老弟”将缰绳往小二手中一甩,说:“来给我们一个雅间,把最好的酒送上来!”
  酒坊的小二牵着缰绳,神情尴尬的说:“客观,可真不巧,我们楼上的三间雅间昨日就被客人订下了,您看,能不能在楼下将就一下?”
  正文 34、酒坊相识
  从马背上跃下的三名青少年俱是一愣,一脸不相信的看着店小二,问:“生意这么好,一间雅间也没有了?”
  酒坊的小二赔笑说道:“昨天来了一位公子,包下了楼上三间雅间,并订下酒席,所以今天的位子十分紧张。几位客官不如在楼下将就一下吧,我们一样好酒好肉的伺候!”
  正在这时,大公子带着云舒、顾清出现,店小二看到大公子,立马对那几人说:“正是这位公子包下了三个雅间。”
  说话间,窦华三人都朝大公子看来,他们只见一位明眸皓齿、气质卓佳的少年向他们缓步走来。观他的气度,并不像寻常人家的少年,可是窦华等三人自允交友广泛,也并不曾在长安的达官贵人中见到这样一个少年,一时间,三人心中都有些狐疑。
  大公子靠近他们,对店小二问道:“我订的三桌饭局可已备好?”
  店小二忙说:“早已准备好,就等客官您过来了。”
  大公子点点头说:“可惜我的几位朋友一早有急事远行离开,白白浪费了好好的饭菜。”
  店小二神情一慌,问道:“客官,那饭菜怎么办?您可是预订的,我们不能退呀!”
  大公子抿嘴一笑,说:“放心,我既然预订,自然不会反悔,只是我们主仆三人吃不了三桌饭菜……”他眉眼一转,看向旁边的窦华几人,说:“这几位仁兄可是要用饭?相请不如偶遇,今天我请客,还请各位赏个脸吧?”
  窦华一行人和店小二都很讶异,没想到这个公子这样大方,竟然请陌生人吃饭!店小二自然是愿意,这样既不用退还订金,也不用得罪没有位子坐的客人,于是赶紧对窦华说:“几位客人运气真好,还请上楼用饭吧!”
  窦华想了想,摆手说:“罢了罢了,今天原本是我做东请朋友出来玩,怎么能白吃这位小兄弟的。走,我们回城里上‘遍香楼’吃去!”
  身穿青衣的“东方兄”自大公子出现,眼睛便在他身上逡巡,小心观察他的言行。待他听到窦华说要走,忙开口说:“我们现在回城,只怕要到下午才能吃上中饭,既然这位公子盛情相邀,我们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何况我之前在万福塔上听的这位公子做得一手好诗,正想请教呢,不知公子可否赏脸与我等共坐一席?”
  大公子听到他这样说,心中大喜过望,脸上却努力控制着,只露出淡淡的笑意,说:“桑某来长安时日尚短,并没有什么朋友,如今遇到几位朋友,是我的荣幸,怎敢不从?”
  另两人听他们已经攀谈上,自然不好再说要走,于是一行人鱼贯上楼。
  他们进了一间雅间坐下,大公子将另外两间雅间请了酒坊里另外两桌客人,一时满堂皆欢。
  云舒和顾清帮众人布箸斟酒,而大公子则跟众人攀谈起来。云舒听他们谈话,得知与窦华同行的两个人,那恃才傲物的青年叫东方朔,那黑衣少年叫韩嫣!
  东方朔,西汉鼎鼎有名的“狂人”才子,足智多谋,胆大却不乏风趣,是汉武帝刘彻又爱又恨的一个臣子。而韩嫣,则是跟刘彻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因跟刘彻有些“花边新闻”,被后人骂为“宠臣”,被记在了《史记》的佞幸列传之中。
  知道了他们的名字之后,云舒端着酒壶的手都有些发抖。她努力深呼吸淡定下来,可是一想到自己被围在历史名人之中,她就没办法不震撼!
  除了有些紧张,云舒更多的是好奇,东方朔和韩嫣啊!特别是韩嫣,一想到韩嫣跟刘彻可能是……云舒立即不纯洁的多看了一下正襟危坐的黑衣少年,他长的很好看,脸上略有点婴儿肥,却脱不去骨子里的傲气。
  云舒手脚忙着做事,耳朵忙着听他们谈话,眼睛又忙着看人,真是忙的不亦乐乎。而大公子则是一脸的淡定,他并不知这些人更深层的身份,只是与他们正常交谈,想着该怎么通过窦华与他父亲魏其侯相识。
  得知了对方的身份,大公子对他们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洛阳桑弘羊,今日有幸与长安的几位朋友同桌进餐,我敬大家一杯!”
  云舒听到大公子的话,心中又是猛的一跳,同时又松了一口气。她长久以来的推测终于被证实,大公子的名字的确叫“桑弘羊”!
  在她被大公子所救,跟随他回到洛阳的这段日子里,身边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