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角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些角儿-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省艺术学校,如果当初我的父母不阻挠我,我自信也能考上,没准儿还和胜素同学呢!
  在河北省艺校的7年中,李胜素拜刘元彤等名师为师,学习了《孟丽君》《红线盗盒》等剧目,奠定了基础。1986年,李胜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河北省邯郸市京剧团。1987年,李胜素向王(瑶卿)派名家刘秀荣学习了《白蛇传》等剧目。1987年10月,李胜素参加首届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她良好的艺术潜质,引起了评委梅葆玖先生的注意。
  1991年,李胜素由河北调到山西省京剧院,在齐兰秋老师的辅导下,学习了《武家坡》《春香闹学》等剧目。1996年李胜素正式拜梅葆玖先生为师。
  一路走红的李胜素成为山西京剧院的当家旦角,曾担任山西京剧院梅兰芳青年团团长,那时我随《九州戏苑》栏目来到山西京剧院,在排练场采访过她。看着满头大汗素面朝天的老乡李胜素,实话说,她让我眼前一亮,继而感叹:河北怎么没留住这么好的人才?
  她先后跟梅葆玖先生学习了《凤还巢》《宇宙锋》《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用李胜素的话说:〃梅先生教戏以认真细致闻名。他对每个细节都抠得很细。像《宇宙锋》《生死恨》等剧目,他都是手把手地教我〃。
  李胜素
  河北柏乡人,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她的扮相俊俏,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行腔舒展自然,表演洒脱,功底深厚,有大家风范,颇得梅派神韵。从骨子老戏,到新编剧目,她都能驾轻就熟。和艺术搭档于魁智合演新编剧目《大唐贵妃》《走西口》《梅兰芳》《袁崇焕》《赤壁》,均受广泛好评。
  她绝对的雍容,又绝对的温和。〃以情动人〃是她对梅派始终如一的诠释。舞台上,她挥洒了天女的熠熠灵光,尽展了洛神的翩若惊鸿,闭月羞花的醉酒之美亦呈现得恰到好处,那正是梅派一切的妙韵。
  ?2001年,李胜素由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眼界宽了,见识多了,对梅派的理解更透彻了。她曾跟我说,梅派的唱和表演是非常难的。〃运密入疏,寓浓于淡〃,听来平易近人,可又不是〃大路活〃的粗唱。急功近利地模仿,是绝对学不会的。不要急着去找味儿,不能急着去研究造型来比划。一招一式,把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再在人物里找内功,老老实实地一字、一腔,甚至一个音、一口气地反反复复地练。这是唯一的康庄大道,梅派没有速成的小道可走。
  如今李胜素已然成了梅派当红明星,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候开始盛行武打片,李胜素差点改行去演影视。
  李胜素在学校拍的第一出古装电视剧是和唐国强一起演的《天下第一关》,是程之导演的。电视剧里的表演讲究
  ?生活化,但对电视剧一窍不通的她老觉得还带着水袖,胳膊放下了,手就不知道该怎么放。再比如,主人公一出门看天气挺好的,她还不由自主地来个〃一望两望〃,闹了不少笑话。后来程之导演给了她很多启发。除了《天下第一关》,她还拍了《侠女除暴》《江侠女盗》等等,以她的良好天赋,如果当初改行做影视,一定要比梅派青衣更火爆更风光,没准儿会成就一个内地的打星〃杨紫琼〃呢。

李胜素:不爱侠女爱青衣(2)
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京剧,婉拒了很多片约,我们的谈话从此展开。
  白燕升:风华正茂的花季年龄,面对更具诱惑的影视,为什么没改行?
  李胜素:当时确实想过要改行,但是我觉得见老师没法交代了,培养了我这么多年。
  白燕升:今天回想起来,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吗?
  李胜素:没有。我觉得不管接触哪门艺术,对你的舞台艺术都是有帮助的。
  白燕升:也许就是胜素性格当中的这种率直和简单,才成就了今天的你。我觉得人越活应该越来越简单,要做减法,在你身上我感觉到了。
  李胜素:其实我挺不善言谈的,朋友在一起,大家熟了说话还多,还爱热闹,但是一有生人我肯定是自己坐在那儿待着。后来我就跟于魁智说,有什么新闻发布会,你就多说,旁边我给你做陪衬。
  白燕升:96年的时候拿了梅花奖,当时在北京举行了一个专场,演出了《游园惊梦》《廉锦枫》《红线盗盒》《孟丽君》等四出折子戏,不光有京剧,还有昆曲。为什么选择昆曲?
  李胜素:我觉得一个京剧演员学点昆曲,对于身上的表演非常重要。
  白燕升:从96年获了梅花奖后,98年来到京剧研究生班,我看了李胜素的毕业论文,其中发现你对流派继承的观点其实是很开放的。说到梅派的演唱和它的表演,有这样的评价,通俗一点就是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非常之完美,但是也有人说梅派的唱腔有些陈旧,有些太平实了,你怎么看?
  李胜素:到现在为止,我不追求现场的效果。
  白燕升:不追求现场的火爆?
  李胜素:只是给观众留下回味就可以了。
  白燕升:2002年的时候,你和搭档于魁智参加了《大唐贵妃》的排练,我听说当你看剧本看到马嵬坡那一场戏的时候,哭了。
  李胜素:确实是。
  《穆桂英挂帅》李胜素 饰 穆桂英
  ?《贵妃醉酒》李胜素 饰 杨玉环
  ?白燕升:为什么?
  李胜素:被感动了。
  白燕升:演的时候哭了吗?
  李胜素:极力地克制。
  白燕升:为什么?
  李胜素:因为杨贵妃临死前有这么一段念白:我为大唐而死,我为真情而亡。我觉得杨贵妃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每次演到这儿,我真是在克制,我特别佩服地方戏的演员,他们在台上眼泪下来,还能唱,我就不行了。
  白燕升:今天胜素在说的时候,眼睛湿润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呢?是不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触动,或者说把自己生活当中的经历感触带给了这个人物,有没有?
  李胜素:怎么说呢……我看电视剧都跟着掉眼泪。
  白燕升:于魁智曾经这样评价过你,说胜素是一个心里长牙的人,心里长牙是什么意思?
  李胜素:我理解应该是在私下暗暗较劲,不是表面上去跟人家争抢,而是舞台上见,其实大家都是这样的。
  白燕升:大家看到的李胜素非常坦然非常自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脆弱的一面,或者说有没有难过的时候。
  李胜素:少!本来人活着挺累的,在舞台上演出也比较累,所以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我真的很少往心里走,还是简单一些比较好。
  白燕升:老辈人说,学戏要先做人,胜素做人的原则是什么?
  李胜素:一切顺其自然。
  白燕升:从1998年开始,你开始跟于魁智合作,到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了你们在舞台上的这种和谐,有没有争吵的时候?
  李胜素:排一出戏每个人的意见肯定不都统一,但不会吵。
  白燕升:我听说处理《四郎探母。坐宫》那段快板对唱的时候,你们俩就有一点点分歧。
  李胜素:对,这个坐宫唱段,好像观众也希望你唱得快些,唱得要激烈一点,但是我觉得应该从剧情出发,因为
  ?是小两口,是话赶话,不是吵架的感觉,魁智还是挺接受意见的。
  白燕升:父母兄弟姐妹对你的从业道路是个什么态度,支持你吗?
  李胜素:支持,我不管干什么,我父母都永远是支持的,因为我从小就出来了,我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于是他们就觉得我干什么都对。
  白燕升:老人看过你的现场演出吗?
  李胜素:看过。我在邯郸的时候,在山西的时候,在北京都接过来看过。我妈也是11频道的忠实观众,在家天天锁定11频道。曾经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什么时候演出,哪天晚上你可以看,但是那天没有播,她一直等到11点。
  白燕升:我也是这样,父亲在世时,刚开始主持戏曲节目的那些年,我某种意义上是为了父亲在做。我的节目经常被推迟到半夜,我的父亲就一直坚守到半夜,第二天再打电话告诉我,你今天穿的怎么样,今天说话怎么样,父亲是我最忠实的观众。我做节目的最初动力来自于我的父亲。父亲去世了我觉得特别遗憾。
  李胜素:老人岁数大了,身体不太好,像我父亲做过脑瘤,前一段昏迷,正好赶上《袁崇焕》去广州演出,当时也不可能找人替。我只能电话遥控,那边就安排人照顾。
  白燕升:平时闲的时候,有些什么爱好?
  李胜素:爱好挺广泛的,体育、电影都挺喜欢的,这两年进电影院少了,我在学校的时候,《大众电影》刊物我一直订阅。
  白燕升:我也一直看它。
  李胜素:那时候的电影演员,我全能叫上名字来。像张瑜、龚雪、斯琴高娃、潘虹。
  白燕升:体育呢?
  李胜素:我爱看足球,世界杯,晚上也熬夜看,还有比较喜欢打羽毛球,我曾经在学校得过女子双打冠军。得了一支钢笔,拿回家给弟弟了。
  李胜素台上温和素雅,台下随和感性。如此安静和纯粹,没有丝毫的张扬和火气,但我相信她的内心一定有波澜,一定还有属于自己的梦。至少喜爱她的观众有梦:希望她恢复上演更多的传统骨子老戏,除此之外,也希望有一出属于她的、也属于京剧的、更属于观众的新戏。
  刚刚获悉,胜素主演的数字电影京剧《白蛇传》正在炎炎夏日紧锣密鼓地拍摄中。导演孙桂元告我,胜素的搭裆于魁智虽然在这出戏里〃没戏〃,但也没闲着,担当起了操心繁琐的〃统筹〃角色,为顺利拍摄提供全方位保障。影片预计2009年国庆期间和观众见面。
  《四郎探母》饰 铁镜公主
  ?京剧《赤壁》李胜素 饰 小乔
   。 想看书来

时白林 金芝:往事并不如烟(1)
shi bailin jinzhi
  2008年1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