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角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些角儿-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的典范。
  6月2日,也就是常香玉去世的第二天,我应邀到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做嘉宾。节目快结束时,白岩松问我:常大师的离去,会不会成为豫剧的最后一位大师?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坚定的说:不会!我想,热爱常香玉、支持豫剧、关心戏曲的朋友都会和我一样怀着祝福,怀着期待盼望着新世纪涌现出更多的艺术家,更多的大师。
  这恐怕也是常香玉大师的愿望。
  常香玉照片由王惠提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胡炳旭:京剧交响〃第一指〃的情与爱(1)
hu bingxu
  著名指挥家胡炳旭,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他外表冷峻,甚至还有几分酷,其实生活中的他很热朗很幽默,内心深处更有不为人知的温情。
  他指挥的作品比他的名字更家喻户晓,像交响音乐《沙家浜》,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杜鹃山》,他指挥的影视音乐主要有:《西游记》《三国演义》《霸王别姬》《活着》《开国大典》《红楼梦》《大红灯笼高高挂》《秦颂》等等。
  胡炳旭指挥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除民族音乐、现代京剧外,还包括交响音乐、歌剧、芭蕾舞剧及影视剧音乐,是一位贯通中西、融汇古今的指挥家。对多种音乐形式的深入了解,也使他对民族京剧在现代的发展与创新有着更为深刻与客观的认识。
  京剧与交响乐的结合实属不易,前者唱腔随情起伏节奏自由灵动,后者严谨规整,一切依谱子而行,二者碰撞一起,反差巨大。
  胡炳旭比喻说:〃交响乐是工笔画,特别细致,京剧则是泼墨写意,要把两者方圆结合,刚柔并济,各自运作的同时又要对齐,很费劲。〃
  他将交响乐队与民族器乐和声腔的结合,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是一次大的创新与发展,为戏曲艺术发展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于是他收获了一个美誉……京剧交响〃第一指〃。
  胡炳旭告诉我:〃最初对京剧老戏一句不懂,但并不影响对京剧节奏上一张一驰的把握。现在搞指挥是在享受艺术,享受人生。有一位一辈子搞小麦研究的专家讲过一句话,他说'事业始于兴趣,终于意志',这也是我的追求,
  胡炳旭
  中国杰出指挥家,从艺五十余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执棒至今,涉猎广泛,集交响乐、民乐、戏曲、影视、合唱、通俗于一身,曾创排演出大型交响音乐《沙家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梅兰芳》《走西口》等。曾录制唱片、影视作品百多部。先后出任〃中央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的常任指挥及〃新加坡华乐团〃的第一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现任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是至今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并受到观众广泛爱戴的优秀指挥家。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对音乐对艺术不离不弃。〃
  白燕升:我知道您和京剧结缘,是从指挥交响音乐《沙家浜》开始的,您在这之前喜欢戏吗?
  胡炳旭:不喜欢。那个时候,我不理解,不了解,总觉得戏曲好像音也不准,一会儿那么慢慢腾腾的,半天也听不出唱的什么。
  白燕升: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甚至怀着几分抵触心理走上了指挥台?
  胡炳旭:对。
  白燕升:您不懂戏曲,西洋乐和京剧音乐,确实有些格格不入,怎么去协调?
  胡炳旭:就是一个字〃学〃,无条件地学。把西洋乐队最优秀的、最好的,最先进的方法,拿它和京剧结合起来。
  白燕升:那乐队协调好了,演员怎么办?因为传统的戏曲,是演员中心制,乐队一般跟着演员唱在配合,加入了西乐以后,演员的表演和演唱,我觉得,肯定受到了限制。
  胡炳旭:不会。
  白燕升:为什么?
  胡炳旭:戏曲界有一句话,干什么、吆喝什么,我就记住这句话。所以我搞这个戏,乐队里边当然是三大件了,演员和乐师都是我老师,而且我特别认真地学,好好体会他们的节奏,他们的感觉,不懂我就去问,然后我用交响乐来配合,有的时候在乐理上都讲不清楚的事情,我就想办法把西洋乐队融进去,合上了,就好了。

胡炳旭:京剧交响〃第一指〃的情与爱(2)
白燕升:您指挥的《智取威虎山》,当时在排练,在创作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您指挥的这个音乐作品,后来那么地受欢迎?
  胡炳旭:我想到了。因为它感动了我。你比如说,有一些演奏方面的问题,拿提琴来讲,它很难。我记得杨子荣的一段唱,在小常宝唱完之后,作曲家写上〃三大件儿〃停,小提琴进,结果小提琴一个音也不差,4521713,童祥苓说我张不开嘴,唱不了。这个时候,指挥要协调,指挥是二度创作,你要去体会作曲家的意图,要掌握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风格,再加上京剧的风格,然后再用现代的交响乐的手法,来配合它。
  ?白燕升:在您指挥的这么多现代戏当中,您最喜欢哪一个?
  胡炳旭:《智慧威虎山》《杜鹃山》。《智取威虎山》是第一出,《杜鹃山》是最后一出,《杜鹃山》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和提高。一是主题贯穿了,再有,它综合了很多手法。比如说它的念白是上韵,所有的台词,从头到尾,都是上韵的念白,所有的念白都有音乐来伴奏,所有的动作,比如说拍肩膀一下,都要拍到音乐的板上,要对得非常自然,当然它的唱腔也非常美。
  白燕升:几十年来,跟您合作的戏曲音乐人很多吧?
  胡炳旭:就说2004年,在湖北搞了一次京剧演唱会,有老戏,有现代戏,把咱们国家有名的老中青三代演员都聚齐了。戏曲音乐人嘛,拉琴的是燕守平,燕守平从头拉到尾。
  白燕升:您在排现代戏的时候,就已经和燕老师合作了。
  胡炳旭:《杜鹃山》我们是完整地合作,在《杜鹃山》之前,我在搞《智取威虎山》的时候,他们也在排《智取威虎山》,请我去听一下,我一听,这胡琴把我震了,拉的怎么那么好,我们一见如故。我跟燕老师开始了合作。后来他开独奏音乐会,把京胡作为音乐会的主奏乐器,独奏乐器搬上舞台,他恐怕是头一个。
  白燕升:八十年代中期,您还参与了南腔北调大汇唱,加进了电声乐队,当时发行的各种盒带,遍布城市乡村。尤其是黑头的唱段,加上电声、电鼓,很振奋。最近的大动作,应该是交响剧诗《梅兰芳》了。我听说前段时间,刚刚从德国回来。
  胡炳旭:对。跟柏林歌剧院的乐队合作,我去练了两次。
  白燕升:跟他们合作有困难吗?
  胡炳旭:太难了,因为说话的语言不一样,音乐的语言也不一样。他们是绝对的准确,如果你没有手势,他这小节线是不会往下走的。他说这小节线,就像高速公路上中间的隔离带,不能随便逾越,你只能一、二、三、四,你再打下谱,我才可以下去,可是我们有一些摇板,一摇摇三四节。怎么办?我说不通,所以这几天我就日以继夜改谱子,改到让他们能够看得懂。如果把这个谱子弄好的话,我相信我们的京剧,到各国演都可以。
  白燕升:胡老师今天的谈笑风生,让我改变了原先对您严肃的印象,但是我一直觉得,您是一个内心深处很孤傲的艺术家,想问问您,有没有崇拜的戏曲人?
  ?胡炳旭:戏曲影片《野猪林》和李少春先生,那是我最喜欢的。
  他的回答让我倍觉亲切深表赞同,我也一直觉得,仅一部《野猪林》就足已让李少春先生的艺术不朽。
  说到对胡炳旭老师的敬重,还因为一件事,虽说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我还是想告诉年轻的朋友。
  胡老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还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一直暗恋同校的一个钢琴女孩,快毕业的一个晚上,他鼓起勇气,约这个女孩见了面,两个人在琴房里边聊天,边弹琴,不知不觉就到了天明,胡老师还是不敢向这个女孩表白,没想到在分开的时候,女孩突然对胡炳旭说,我喜欢你。于是心有灵犀的两个人相恋了,非常的甜蜜和浪漫。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毕业的那个暑假,女孩从家乡青岛回到北京的时候,突然得了红斑狼疮,肌肉萎缩无力,生活无法自理。当时在中央乐团的胡炳旭,毅然担负起了照顾女孩的责任。他每天上午在乐队排练,中午就往住处赶,做饭,帮女友翻身,之后再回到团里去工作。
  他无数次地背着这个女友,四处求医,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够买药、看病用的。医生也劝他放弃,胡炳旭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最后,这个女孩还是被死神带走了。胡炳旭照顾这个女孩,或者说是恋人,整整五年零两个月。
  在采访胡老师的时候,当着他的面,我向电视机前的观众讲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我讲得很由衷,因为故事里透露出的真爱和责任我能感知且很熟悉,就像1999年我和妻子的遭遇似的。
  只是胡老师更加感伤,因为〃钢琴女孩〃飘然而逝,留下了难舍难分的牵挂和无法忘却的初恋。
  这个故事距离现在近半个世纪了,依然让我们动容。
  胡老师告诉我,他和爱人说起此事,爱人也不住地掉眼泪。
  这个故事关乎情爱,关乎人性,更关乎承诺和责任。
  我在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胡老师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望着年届古稀的胡炳旭老师,心想,他舞台上下的挚爱真情内外兼修,不就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吗?
  为我敬重的指挥家胡炳旭老师祈福,祝他健康开心美满幸福!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吴 琼:追赶什么(1)
wu qiong
  北京是个大码头,几乎所有想实现艺术梦想的人,都渴望到北京来发展,很多人离开了原来的单位,中断了原来的事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