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西安唐三彩,黄绿蓝色为三彩。 胎用一种高岭土,高温素胎低温彩。
注解
汝窑产地在宝丰县,清凉寺,民汝在临汝一带,共生产150余年,(据考古界报道)也是汝瓷中宝瓷。
官窑在河南省,但是窑地没找着。 定窑在河北省曲阳县,唐晚期就有。
窑在浙江省乌龟山,窑为龙型窑,开片有出汗的釉光。(近些年报道)
钧瓷在河南的禹州,用窑在八卦洞,釉有窑变色。
龙泉在浙江省龙泉县,庆云县,从宋代一直沿袭至今。
耀州窑在陕西铜川、耀县一带烧出从清代后不出。
磁州窑在河北磁县,观台,艾口一带烧出。
影青在景德镇烧出多数有雕剔花。
唐三彩在洛阳、西安均有,黄绿蓝为三种主要彩,素胎温度1100℃烧成型 ,再涂三彩,低温500℃~600℃烧成,三彩经过烧后彩釉流淌的千变万化很好看。对十大名窑的地址要历史的看,比如古代的禹州包括现在的几个县:磁县、龙泉、耀州也不是现在的大小,当时区域很大。
276。瓷器作伪
补洞配盖截套口,磨底足款耳嘴手。
挂加釉彩珐琅彩,深刷釉彩缺点走。 仿釉仿字仿画工,刻雕阴阳诗花瞅。
假造出土泡损旧,煮旧碱茶是帮友。
高锰酸钾酸烟熏,药损也难过高手。
涂蜡抹油混得美,识货一眼定假丑。
注解
口诀中的各种手段都瞒不过有眼力的高手,只有学会可认新旧又可看出造旧、修补、作伪才能成为鉴别古瓷的好手,口诀中各种做法都成为做伪的帮手,学会口诀是速成高手的办法。也是最佳选择。
277。还原氧化烧
氧化还原两种烧,无氧气氛还原烧。
游离氧给知多少,百分之四普氧烧。
强氧化时八至十,窑温加氧色变高。
二氧化碳色变大,一氧化碳还原烧。
注解
氧化气氛烧是给百分之八到十的氧,普氧是百分之四以下的氧,在烧窑中给多少氧分子是看火候的重要技术,古时利用开通风口的时间长短、大小、开几个孔等等。通过这些办法达到火候的需要。给普氧以下的氧就相当于一氧化碳,给氧多就相当于二氧化碳。还原烧就是一氧化碳的过程,这一切要看烧的什么色釉、什么器件,在没有测温仪,没有测进风量仪表的情况下是很难控制的。
278、看画工
一看用料对不对,二看纹饰配不配。
三看画工时代气,四看用笔可到位。
五看画风时代感,六看神韵应到位。
注解
看胎釉的料对不对,纹饰与器物的情况相称否,和器物的形状、年代对否,用笔的灵活、画面的神韵对否,是否有当时的时代气息。这就要求记住每个时代的用料、胎釉、纹饰画工特征。
279。画工注意
历史发展有过程,笔黑釉料有不同。 一笔一画要分析,画风工艺各有情。
每个时代有不同,写意运笔看色层。
人物山水花鸟验,深浅工艺色料成。
记住关键和对比,眼观脑析自从容。
注解
在漫长的陶瓷发展过程中用的笔、墨、釉、色料在每个时期都有它的特点和不同,一笔一画、画风,施釉工艺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如:写意,还是工笔,人物、山水、花鸟每个时期都不同,深浅釉色,这一切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280。三种泡儿都一样
定瓷甜白康熙瓷,宋代明清三代瓷。
泡儿一样奇不疑,粒如苏子差不多。
亮度色度不一样,只是大小差不离。
注解
甜白的气泡和定瓷、康熙瓷很像,泡像苏子粒大小,也可以说像小蚂蚁卵的大小,只是色度和亮度不一样。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古瓷鉴定应知应会(三)
281。纹饰破假
剪纸吹色喷显均,假冒拖顿笔画闷。
没有运笔深浅度,呆板不活意不深。
注解
用剪纸吹,喷釉色为了仿真做的假瓷要注意,假的笔路发闷或发毛草,死板、无活力,无意境、无神韵,有的看似和真的一样,但无笔路的深浅的韵味和神、活感。
282。造旧辨认
釉脏污浊不是泡,那是尘粒釉中闹。
打出麻点无圆迹,认真用光斜着照。
胎釉之间造假精,细心识破打磨泡。
高科造假技艺高,老化造旧认真校。
注解
釉脏和表层泡多易破,有污渍时会给人老玩意的感觉,为了造假,有人故意这样作伪,釉中掺尘粒,故意烧成表层泡多的器件,再搓进污渍,但是只要仔细看就可以看出污渍和长时间老化和因年代长久沁入的沁渍十分不一样,存在釉里的颗粒和泡老化也不一样,当然用外力击出的坑点就更容易辨认了,击出的有放射式射出的裂痕,它没有圆形的迹象,是多边形的,用现代手法在涂釉时就将尘粒、污浊物造入釉里,也有用药泡、打、磨等法的,但是都是可以看出来的,加进的尘粒和气泡老化不一样。裂痕的老化侵蚀和故意弄污渍进去的不一样。
283。泡泡辨
气泡水泡辨泡泡,百分二六硬瓷泡。
细瓷百分二到八,十二三八彩陶泡。
精陶十二到三十,坯泡胎泡是一泡。
观察泡泡有绝招,胎泡都是空心泡。
釉泡细小在釉面,釉泡俗称叫水泡。
提炼不严内夹水,有机介质成水泡。
蒸发不干玻化早,可熔盐类成水泡。
注解
气泡、水泡、干泡,各种泡要分辨,气泡占可观面的2%~6%上硬瓷,2%~8%是细瓷,12%~38%彩陶器,精陶是12%~30%,泡还分坯中泡,坯上泡,釉泡,胎泡等等。但是主要分胎泡,釉泡。空心的不鼓而且显干涩是胎泡,釉泡亮而泡型好看,大中小都有,常叫水泡。这些泡的形成是因练泥不严,含有机介质造成的,如:可熔盐类成水泡,蒸发不干,烧制中釉面形成玻璃化强时也可以夹生出水泡。看泡是一个真本领,但要从泡分出窑口和年代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会有经验。
284。观泡层
胎泡釉泡不一泡,大小扁鼓密散泡
硬瓷二六细二八,十二三八彩陶泡。
老瓷泡层有层膜,膜层光散不透彻。
十二三八精陶泡,观泡多少查折射。
注解
胎泡釉泡是不一样的,大、小、扁、散,几层泡都要注意,泡与每种釉的应用和朝代都有关联,每个朝代用釉不一样。观泡要查清折射程度,才能看出瓷的老化程度和时代长短,什么瓷什么泡,泡的型、样、老化,都是瓷器的年轮。硬瓷泡是26%,细瓷泡是28%,彩陶泡是12%~38%,这也是精陶的泡。(用三四十倍数放大镜看)
285。老泡腐蚀辨
老泡不亮层褐黄,腐蚀泡儿褐灰黄。
老泡新泡色不同,开片腐蚀灰褐黄。
泡腐再重圆形在,釉脏颗粒圆不强。
辨认土沁要细心,看得多了眼力强。
注解
泡老化后不亮,釉下层面也不那么洁净,出现褐黄色或灰色,开片的裂痕也有不同,那就是沁色包浆不同,泡是圆形的,如果是釉脏那是立体颗粒不是泡破的平面,只要通过实践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的。新必干涩,老必有像松油脂一样的胶状物,人工抹进的胶脂物,在泡或线的周围不是豆状物,而是涂抹的不规则状态。
286。出土类型辨
海水淡水垢不同,墓出窖出也不同。
山川平原和洼地,黄土黑土又不同。
窖中有水或无水,所受腐蚀太不同。
藏位若好恰似新,釉面好坏果不同。
味道沁色垢土旧,鼻闻手摸眼看成。
注解
海水的垢生长牡蛎,淡水是污泥味,长淡水蛤蜊,小墓出沁多,泡腐蚀也重,窖出腐蚀要小,保护的也好,沁不大重。山川的黄土多味小,污不大。平原的是污泥味大,色灰黄、是灰、黄土还是黑土是明显的,遇到无水,沁的瓷器只是老化无沁,窑藏墓藏,如果放的位置好,没有入水,那就除了时间老化外就和新的一样,但釉光还是不一样,眼观、鼻闻、手摸要细就可发现。
287。闻古瓷
土味腐味和朽味,三味都有古墓味。
土味新造是假的,朽无腐味非古味。
腐朽一出是古老,腐朽土味防愚昧。
还要看摸听相认,单靠一着不实惠。
注解
用鼻子闻瓷器的底及内部,这种古老多年的气味与新的或用土等造假的气味不同。
由海里出土、河里出土、干坑出土,水坑出土、砂土、黑土、黄土都有不同,这要常闻才能弄清楚。当然一定还要看其他的,如型纹、料、胎、釉等,但闻也确实不能丢掉。
288。呵一口气
闻器可知新老器,出土窖藏传世遇。
呵一口真人气,用鼻一闻心落地。
注解
古瓷有传世和出土之分,出土又有窖藏、墓出、河、海出、洞出等,但往往首先称出土,然后再分出自什么具体地,如果鉴别出土器时,除了用放大镜看底及器身外还可以呵吹一口气后,再用鼻子闻其味,可以帮助断定是墓土味还是其他土味。
289。说开片
开片釉裂样式多,裂痕内出真的多。
金丝铁线见裂隙,汝官哥裂看不摸。
有色裂线从内出,先裂后搓假的多。
釉有小裂放大看,小裂有痕色不多。
细心观察有渗入,可看真假渗和搓。
自然沁渍有包浆,造旧水泡和揉搓。
老瓷虽有外沁入,线如内出沁非搓。
开片可辨真和假,历代鉴瓷有裂说。
康熙粉彩有裂隙,珐琅亮釉细裂多。
洪武小裂釉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