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有〃太狮〃、〃少狮〃两种。〃太狮〃即由双人合作表演的狮子。舞〃太狮〃的时候一人擎狮头,另一人撑狮被,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形态,如跳跃、翻滚、踩球等。〃太狮〃的造型一般是身长头重,身上无毛,血盆大嘴,翻鼻孔,大碑额头,窝窝眼。舞〃少狮〃即单人表演的狮子。舞〃少狮〃时,舞狮的人一手擎狮头,狮被披在身上做各种动作,主要的动作有洗面、舐足、捋须、搔痒、打滚等。
舞狮也有自己的套路,如〃小三相〃、〃长五相〃、〃单团式〃、〃对头〃、〃龙抱柱〃、〃香炉角〃、〃金钱章子〃、〃旱船大赶〃、〃戏水〃等。最精彩的是狮子登高台表演翻筋斗、竖蜻蜓、倒立等,动作的技巧性较强。
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吉首市矮寨都要举行〃百狮会〃。来自吉首、保靖、凤凰、花垣等市县的〃狮子〃多达100多头,场面甚是热闹。
〃玉氏山房〃的大厅没有按照常规把它隔成一间一间的,而是全部打通。至于为什么这样设计,先生说可以画画,如果有老乡过来拜访还可以在大厅里乘凉烤火什么的。事实上,这个大厅主要是围绕这棵〃阴沉木〃来设计的。〃阴沉木〃是远古的树木因地质变动,沉埋土中,经过上千年的浸泡和磨压,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珍贵木材,被称为〃木化石〃。〃玉氏山房〃的〃阴沉木〃为三峡〃阴沉木〃,质地坚硬,色泽黝黑,重达吨,需三四个人合抱。它是一个朋友送给先生的,把它运到了凤凰,放在大厅的中间。先生把大厅设计成现在的样子,我想可能是为了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这个〃镇宅之宝〃。
先生很喜欢狗,先后养了几十只。为了养这么多狗,自然也修建了不少狗屋。在先生眼中,与人相比,狗单纯得多了,它会真正天天想你,而人就不知道了。人一回家,狗马上就会跑过来和你亲热。狗有各自的脾气,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一样。先生在北京有一条老狗,当先生要离开它时,它知道先生要走了,就用脸贴先生,以示留恋;凤凰的一条狗,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咬先生。虽然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可以感觉到它们的感情很真挚。狗的最大特点是忠诚,它是不会嫌贫爱富的,即使是讨饭它也会紧跟着你。在这一点上,人就很难比得上狗了。狗与狗之间没有明显的利害关系,虽然在争领导权的时候狗也会打架,但得到了领导权之后就不再打了。
先生喜欢设计。提起他的设计,人们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猴票和〃酒鬼〃酒瓶,这只是他设计成就的几个方面。先生的设计作品远远不止这些,大到他的几处宅子,小到家里日常用的瓷器、灯具等,先生把自己对生活的体会留在了这些作品上面,而设计也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玉氏山房〃在先生八十大寿的时候正式落成,为了自己的这所房子更有自己的特点,先生自己设计了一些灯,这些灯虽然是一些现成品……方形,楞角分明,灯笼的框架用花梨木做成,四个侧面是用传统的方式用纸裱糊,先生在其上画十二生肖、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水墨画。晚上,里面的电灯点亮,透出的白光把水墨画反衬得格外醒目,有破纸而出的感觉。
11月[凤凰](2)
中国人比较注重灯的设计,从古至今有各式各样的灯,其中的灯笼不仅是实用的一种灯具,而且也是中国民间工艺品中的一种。中国的民间工艺品大多含有祈求神灵降福,祝愿家庭幸福、事业兴旺、四季平安等美好意愿。中国民间彩灯品类样式极其丰富,按其功能可分观赏灯(如宫灯)、玩耍灯(如龙灯、花鼓灯)和俗用灯;按造型可分为肖形灯(如鱼灯)和几何形灯(如圆纱灯、四方灯);按结体样式可分单体灯、字母灯和集合灯。有的地方会在元宵和中秋的时候举行灯会,各种造型各异的彩灯汇聚在一起,流光溢彩,富丽堂皇,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欢笑和喜庆。先生绘灯承接了传统制灯的一些审美方式,同时将文人把玩的一些内容融入到现时的一些功用之中,这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的古典意义也有着不同于一般的价值。它很容易让人们想到历史上文人的刻竹、刻铜等一些把玩的技艺。
玉氏山房是黄永玉先生在老家凤凰修建的第二座房子。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在家乡修建了一座住所……夺翠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荣归故里和叶落归根是很多漂泊异乡的人的一种自然的选择。既然是荣归故里,不是立牌坊,就是盖房子。凤凰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富了,相继盖起了很多外墙贴着白瓷砖的〃洋房〃,在凤凰的自然山色中显得特别刺眼。见此,先生找到当时的政府领导,希望他们能引导市民保护古城的风貌,一定要保存沿河一带房子的格局。那个时候政府的领导本身对城市规划和定位都不是很清晰,对城市的发展缺乏预见性眼光,虽然政府领导也非常赞同先生的建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睁只眼、闭只眼,不是很重视这个事情。新式的〃洋房〃还是一栋栋盖起来。先生看到这种景象,心想坏了,真是坏了,这怎么办?先生就在当地的电视台上,连续7天讲解了保护古建筑风格的意义。
先生言传身教,不遗余力。虽然在电视上讲了那么多,但人家未必听他的,只有用事实来证明,才能使别人折服。他在县城沱江边的沙湾一带,买下一块坡地,建造了如今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夺翠楼〃。夺翠楼这个地方,原来也有点历史的底蕴,后来败落,曾经做猪栏养过猪。因为这里是个斜坡,发生过猪掉到河里的事件,所以,再也没有人养什么,后来,被人改建成厕所。先生要在这里建夺翠楼,很多人听了就笑:〃你要这个地方干什么?〃夺翠楼建成后,成为当地的一处独特的风景,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
夺翠楼完全是按照当地古建筑样式修建的,而且用料大多取自当地。石头板的地面、火炉塘、桌子、椅子等等,都是地方风格。在〃夺翠楼〃的影响下,政府部门重新对沱江两岸的建筑进行了规划,古城凤凰渐渐恢复了它往日的风貌。
黄永玉先生设计的房子一般都强调它的独特性,特别是在功用上,既注重实用的功能,又讲究各种功能所反映出的美学意义。拾级而上,回廊、门楼,映入眼帘,处于制高点的塔,更是玉树临风。屋内的天井,连接主屋和厨房,其中花木扶疏,鸟语虫鸣。
〃玉氏山房〃里的家具有传统的,如太公椅,有当地的,如火炉塘。其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我想非那四张螃蟹靠椅莫属。这几只〃螃蟹〃四对小螯屈起跪地支撑〃蟹身〃,〃蟹身〃被巧妙地制成椅身,椅背刻着螃蟹的面部,张牙舞爪,两只大螯举在半空在向人示威。这使我想到了一个名句: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提起黄永玉,人们肯定会联想到沈从文。很多人说先生从小就受到沈从文的影响,这种说法不确切。他早年主要是受左翼影响,当时他接触的木刻界的人很多都是左翼人士,而且沈从文曾让他〃失望〃过。先生在福建德化的一家小瓷器作坊里做小工时,有一次,老板破天荒给了他一块钱让他去理发,他花了三角钱理了发,剩余的七角就买了本沈从文的《昆明冬景》。他是冲着沈从文三个字去买的,钻进阁楼上看了半天,结果一点也看不懂,弄得先生十分懊恼。许多年后,先生拥有一个小小的书库,收集了沈从文的几乎全部的著作,明白了他书中说过的话,对先生以后创作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1950年,先生才正式见到沈从文,把关系结起来。1952年,沈从文给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回来中央美院任教。当时先生也想回来,于是就回来了。这样先生和沈从文相处的时间就多了,也逐渐了解了他尊敬的表叔。
有一年先生在森林,他把森林的生活告诉沈从文,不久就收到一封很长的毛笔蝇头行草回信,他给先生三点自己的经验:一、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二、摔倒了,赶快爬起来往前走,莫欣赏摔倒的地方耽误事,莫停下来哀叹;三、永远地、永远地拥抱自己的工作不放。多少年来,先生一直在实践着这三句话。
后来,〃文化大革命〃发生了,他们都成了被批斗的对象。〃文化大革命〃动荡高潮时彼此难得见面,一次,他们在街上碰到了,沈从文装着没看到,擦身而过。就在这一瞬间跟先生说了一句话:〃事情真的来了!要从容对付啊!唉!〃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也是家乡亲人通过他的嘴巴对他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的长城,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190公里,被称为〃苗疆万里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2000年4月22日,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在考察凤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发现此长城。参加考察的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认定,这就是中国南方长城!
11月[凤凰](3)
南长城沿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边关、营盘和哨卡,以防苗民起义。如亭子关、乌巢关、阿拉关、靖边关等,如今这一线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它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了苗汉的贸易和文化交往。南方长城,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文化实体遗存,它表现了一个朝代的特征,涵溶了那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现象,构架了那个朝代治国方法的精神实质,是研究明清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征服统治鲜活的历史资料。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1月[万荷堂]
十多年前,黄永玉先生回到湘西老家。当时,湘泉酒厂刚研发出一种新品种的酒,酒厂的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为他们的新酒设计一种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