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的售后服务等。
这些做法都让顾客充分感觉到消费的“科学性”、“专业性”、“可信可行”,而且方便、贴心,大大提升了消费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过程中,美容顾问也有机会与顾客建立友谊,取得信任,以便牢牢地抓住顾客。目前玫琳凯在全球拥有逾2000万名忠实的顾客。
玫琳凯很少在媒体上做广告,玫琳凯公司认为:“我们的销售人员是最好的广告,因为他直接跟顾客进行沟通,进行面对面的服务,直接面对客户,谈论产品,服务于客户。”
当然,为了保证公司产品的销售和公司对美容顾问利益负责的态度,玫琳凯公司对美容顾问的申请是有条件的: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均可以成为玫琳凯美容顾问(推销员)。但以下人员除外: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现役军人;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兼职经销的其他人员。
玫琳凯美容顾问的来源,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玫琳凯公开向社会招聘美容顾问;任何女性朋友在充分享用玫琳凯产品、了解玫琳凯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事业机会后,如果有愿望让更多的顾客了解玫琳凯产品的,也可以主动向玫琳凯提出申请;玫琳凯的其他销售人员也可向公司介绍合适人选。
无论是何种方式,要成为美容顾问都必须向玫琳凯递交书面申请,通过面试,在与玫琳凯签订《推销员协议》后,方才正式成为玫琳凯美容顾问。
——经销商
如果说,美容顾问是玫琳凯的市场先锋,专业的美容知识是打开市场的利器,那么经销商则是玫琳凯行销大军的后勤、军师。“玫琳凯的经销商必须了解业务,并且能给美容顾问提供业务指导,因此我们希望更多地从美容顾问中培养经销商。”玫琳凯大中华区总裁麦予甫坦率地说。从美容顾问到经销商,玫琳凯规定最少不能少于9个月的时间。
在成为经销商后,用玫琳凯某经销商的话来讲,“这就到了要培养人的阶段”。经销商有资深经销商、执行经销商、首席经销商等等级。经销商,是玫琳凯产品销售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按玫琳凯规范销售玫琳凯产品外,玫琳凯经销商还需设立一定的经营场所,用以陈列展示产品,为美容顾问提供上美容课的场地和提供必要的设施。经销商还要保持与公司的联系,积极参与玫琳凯举办的经销商会议和其他有关活动,及时领会并传达公司的销售政策;并应公司要求,经销商要指定专门的培训员为美容顾问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科学的培训,以共同达成玫琳凯全年的销售目标。
玫琳凯经销商是玫琳凯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经销商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美容顾问的业务能力,也间接影响着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所以,玫琳凯对经销商的条件也颇为严格,申请成为经销商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独立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须含有销售化妆品、服务咨询内容,且经公司审核通过,并与公司签订了《玫琳凯经销商协议》。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玫琳凯美容护肤化妆品在品牌传播与市场开拓上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尽管现在有许多化妆品企业在仿照玫琳凯的方法,但他们的“仿制仅仅是形式而已,他们永远无法达到玫琳凯的‘自然、真切、完美’,玫琳凯蕴涵的文化永远属于玫琳凯。从某种角度说:“美容顾问式营销是玫琳凯个性化生存与发展的制胜法宝。”
扎根南国,情系中华
1994年3月,一家日用保健品企业——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在广东中山悄然成立。它的创始人有三位,分别是来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裔青年——古润金、许国伟和廖宗明。
古润金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侨。回祖国之前,他在马来西亚从事直销和人寿保险达12年之久,颇有成就。虽然生于异域,长于异域,但他从小就爱听父辈们说起故土中国、故乡中山的诸般情况,对中国一直有种神圣的向往。许国伟是出生于新加坡的第二代侨民,祖籍在广东中山,曾留学美国多年,在成为完美公司领导人之前一直没有来过中国。第三位系统领导人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廖宗明,他的祖籍也在广东中山,是古润金在马来西亚的中学同学。他们在回到祖国创业之前都已经有了各自的事业。
当古润金回国探亲时,看到古老的华夏大地到处都是盎然的生机,到处都是建设者奏响的乐曲。强烈的爱国之心使他深深地眷恋上了这片热土。他凭着不泯的经商意识,在中山这片市场机制成熟最早的土壤上充足了底气,并构思着一个成熟的、报效祖国的事业计划。
当他激动地把回国创业的想法告诉同学廖宗明和远在新加坡的朋友许国伟时,他们一拍即合,都为能在祖国投资创业而激情澎湃。古润金他们三人选择了机遇,机遇也选择了他们,并从此掀起了人生转折的第一页。当初他们的父辈是为生活所迫漂泊南洋,也许他们比他们的父辈幸运,碰上难逢的机遇,有机会重返故土并在故土开拓了人生的另一番辉煌。
当完美公司刚创立时,直销公司的数量已经比较多,直销公司的制度也更是五花八门。投身直销业的人都拼命地在这条快速致富的独木桥上往前冲杀。找机会、求暴富几乎成了他们的共同口号。有些公司大肆宣扬直销是一种快速致富的捷径,是一种搭车乘船的机会,千万别错过,只要你加入就有丰厚回报。
于是,由此诞生的种种教育手段也就围绕此而展开。其主旨即强化机会,淡化企业色彩;强化收益,淡化风险;强化不劳而获、一劳永逸的情结,淡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理。这一切对正当的直销或直销教育显然是一种扭曲。对于这个时期,中国的直销理论研究者们把它称为泛滥无序期。
这是完美公司事业刚刚起步时所遇到的一种来自行业的挑战,也使满怀激情的完美公司事业的三位系统领导人面临了一种困惑中的痛苦抉择。令人钦佩的是,创业伊始的完美公司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却没有选择当时许多直销企业“快速致富”式的急功近利道路,而是坚持从中国的现实和直销运作的本来理念及技巧出发,建构完美公司事业和它的直销王国。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一些保健品大腕们正忙着进行地毯式的广告轰炸。他们的做法极具中国特色——在居民楼发传单,同时在广阔的农村雇佣廉价劳动力书写类似政策标语式的产品宣传语,试图以此来打响自己产品的知名度。这些企业庞大的销售大军,前仆后继地向所有的中国人贩卖所谓的保健品和各种健康名词。
但是完美公司的创业者们不同。作为保健品企业,他们没有效仿当时流行的做法,而是找了很多人来做直销工作。这些人不是推销员,而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他们对加入完美公司销售的人说,你们只要按照我们的方法来销售产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而我们也会兑现我们的承诺!于是,这些人坚定不移地跟着这三个从外国回来的年轻人干了起来。
完美公司初创时,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还在香港。在公司成长的日子里,身为企业领导人的他们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亲自设定公司的市场计划、事业手册和公司的经营理念,亲力亲为,东奔西走,频频来往于深圳、江门、顺德等地亲自授课,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左一袋右一袋地提着产品帮员工送货。
当时,尽管古润金有足够的能力购买私家车,但他和他的伙伴们约定:在公司没有正常运作前,他们决不买私车。从中山到广州他们从来都是打车或坐大巴,风风火火,乐此不疲;上下班也是安步当车,与员工一起挤公共汽车和中巴车,有时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摩托车穿行于大街小巷,成为了中国直销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古润金事必躬亲,从设定公司的市场计划和事业手册,到确定“建立完美事业,拥有完美人生”的经营理念,无不倾注着他的热情和心血。在他的词典里,没有“星期天”这个概念,一天工作16~18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持续熬夜的眼睛总是布满血丝。他和他的伙伴们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磨炼中,收获着胜利的果实。
正是这种扎扎实实的创业精神,也正是这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创业豪情,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得以发展。依靠在马来西亚的团队建设和管理经验,他们的销售业绩很快得到了提高。而完美公司,也很快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在这段时间里,完美公司没有投放任何产品或企业形象广告,也没有让产品进入任何一个商场或商店,但它的销售业绩却节节攀升。
闯过了创业阶段的暗流险滩之后,完美公司的运作渐入佳境。1995年,完美公司与石岐制药厂联营,转为生产型企业。1996年4月,完美公司成为国家工商局首批批准的41家直销企业之一。1996年10月,在横栏镇建立了生产分厂。1997年3月,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建立金融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全天候的销售、结算、咨询、信息等服务;5月,购进了58亩土地,规划着一个宏伟的永续经营的生产基地;6月,位于中山市北区的完美大厦落成,完美公司拥有了自己的营运和办公基地;9月,顺利通过国家工商总局重新核准成为合法多层次直销企业……
回想起这段创业的日子,三位系统领导人都仿佛历历在目。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他们和经销商一样跌打滚爬在一起,一块砖一捧土地建造着完美事业的大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位一体,珠联璧合
众所周知,完美公司的三位系统领导人都是来自海外的侨胞,他们都拥有十年以上的直销实战经验,并且都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