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趋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大趋势-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观点:中国应该坚持思想解放,应该承担一定风险、继续改革,不要受到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争论的束缚。
  但是,直到1992年春天*的着名南巡和一些继续改革的指导方针出台之后,人们的争论才逐渐平复:“经济发展是硬道理。”1992年10月,*十四大举行的时候,*的强硬态度和南巡讲话已经使得党内观点达成一致。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讨论逐渐淡去,一个新的概念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将来某个时候,中国需要再次回顾这段历史,西方国家也需要不再以1989年作为否定中国今天成就的理由。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政治状况误解太深,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解释也太少,以致让西方以为中国人民渴望西方*。西方国家总是喜欢指责在几十年前刚刚开始走向自由和文明社会的中国,而忘记了自己的历史。要知道,从约翰·德·维特(Johan de Wit)领导自由贸易开始,欧洲花了3个世纪才建立了*的市场体系。美国几乎花了200年的历史才消灭了奴隶制与种族隔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重新审视中国的时候到了
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的过去耿耿于怀,似乎并不怎么想重新审视这个国家。但是,如果中国不断指出西方*推选的政治家们在当选后多次食言,他们该如何回答呢?如果中国质疑西欧一些联合执政的政党之间的诚信,它们又该如何应答呢?要知道,它们在一个星期之前还在指责彼此的无能和判断失误呢。如果西方的自由*模式并不是人类治理的“历史之终结”那该如何是好呢?
  中国政府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再苛刻的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我们提到的所有迹象都表明,中国各方面的自由度都将继续提高,自下而上的参与也将继续加强。纵向*虽然有一定的框架,但是它的优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会因政治党派之间的争斗、政治作秀而浪费资源,而且符合中国人对于和谐稳定的追求。纵向*模式不是急功近利的,不需要向特殊利益集团低头,也不需要担心选票、游说与幕后操作。只要存在任何可能会影响国家长期利益的因素,中国政府都会毫不犹豫采取行动。
  

西方民主并非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人都认为资本主义*是国家发展最成功的模式。现在中国的纵向*虽然并不完美,而且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正在逐步发展为另外一种可选择的模式。有一个城市已经证明,西方和中国模式共存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那就是香港。十几年前香港回归中国的时候,许多人对于“一国两制”仍然心存疑虑,他们担心香港会变得越来越像大陆。但事实正好相反,大陆正变得越来越像香港。
  香港被称为世界上经济制度最自由的地方,但是它所拥有的也并非西方意义上的*。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一直有机会在香港建立*体系,但是它从未打算给与香港人民真正的西方*。甚至最后一届港督都不是香港人民自己选举出来的……彭定康(Chris Patten)爵士由英国女王任命。而且,英国众议院中从来就没有过香港代表,甚至在1980年英国与中国谈判归还香港的时候都没有。
  但是,香港也从未出现过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运动。香港人民从未感觉有必要建立独立的*体系。他们想要的是良好的基础设施、赚钱与消费的自由。他们发现,没有西方*政治模式的经济繁荣也很不错。资本主义和一党制体系似乎也能很好地共处。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西方*并不能保证经济繁荣,比如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就能证明这一点,印度也是如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步步迈向民主
胡主席在*十七大的开幕式上所做的报告再次显示了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决心。他还重复了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讲时的部分内容,称中国不会采纳西方*,但是欢迎任何经过实践检验的*形式。“相比较而言,*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一篇题为《*是个好东西》的文章中写道。该文章发表在*中央党校所主办的《学习时报》上。
  事实上,试验已经开始。四川和湖北的200多个乡镇正在进行党委书记选举试点。龙兴镇党委书记陈国华就是重庆市第一位*党委书记,他承诺在3年内使当地GDP翻两番,从而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但是,现在他必须接受每年一次的政绩评估。如果遭到三分之一以上人民的质疑,他就会被解职。政治家们可以自上而下设立实现目标的框架,但是判断权在人民手中。
  在中国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纵向*体系中,行使领导权的并不是个人,而是领导集体,所以在中国难有像罗斯福、布什或者奥巴马之类的人物。恰恰相反,大家提到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只是*或者*。在中国,人们所特别看重的领导者素质并非个人智慧与魅力,而是能够为大家营造通向成功的大环境的能力。
  《危机时代的领导》(Leading in Times of Crisis)以及其他许多管理与领导书籍的作者斯蒂芬·莱因史密斯(Stephen Rhine*ith)是我们的好朋友。在与他交谈的时候,我们曾多次探讨过中国的纵向*模式与企业领导艺术的相似点。事实上,斯蒂芬提出的宏观引导式领导与中国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评论说:“宏观引导式的CEO更关注决策的大环境,而不是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他们为企业营造价值观、提出总体目标、建立高效的领导队伍;他们重视员工,为员工的参与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文化;他们坚信恰当的程序会产生最佳决策,而且一旦做出决策就会坚决执行。”
  任何一个CEO如果能使企业发生像中国这种成功而且彻底的转变都会得到众多赞誉。但是在政治领域就不一样了。2009年1月12日的《时代》周刊中一篇关于*的封面报道中有这样一个大标题:“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实行选举制,但是真正的*仍然遥不可及。”现在西方国家仍然认为自己有权利来评判世界任何国家的“真正*”。
  但是对于以政绩来考量纵向*的国家来说,中国模式很有可能会成为它们摆脱贫穷落后、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良方。
  中国的纵向*是建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之上的。西方人理解中国*的困难就在于他们从来不会注意到自下而上力量的存在。但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一个偏远的村庄中的18位农民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农业政策……从集体农场到个体耕种……的故事。
  从农业迈出第一步起,中国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直在持续壮大,而且还将继续壮大。这样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相互作用的体系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体系:政府信任人民,人民也信任政府。这一模式适合中国历史、中国人的思维以及对于和谐稳定社会的追求。而且,随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的开放,反对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西方*制度不是一代人建设完成的,而是经过几百年才逐渐成熟的。中国仅仅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还将继续前进,不断增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力量之间的平衡。
  我们相信,如果西方国家认同中国逐渐演变的纵向*和经济发展,而不总是着眼于中国改革成熟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那么整个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民,都将大大受益。
  

引言
在中国当今的纵向*体系中,国家的长远目标是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程序形成的。政府制定政策和优先发展重点,而人民各尽其责,在保持和谐与秩序的同时允许多样性的存在。
  30年前,中国就像是一片大森林,所有的树木都必须是一样的,不允许标新立异。但是事实证明,这种高度一致的森林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允许多样化的存在,为中国的生存与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步重新造林,看看哪些树木能够存活,哪些不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让森林里的树木自由生长。
  想把寒带针叶林改造为热带雨林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西方国家就是以这种方式对待中国的。它们也想改造中国这片森林。
  “中国的政治和法律体系从来就没有倾向过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瑞士比较法研究所(Swiss Institute for parative Law)的中国法专家胜雅律(Harro von Senger)教授在《战略》(Supraplaning)一书中这样写道。他指出,中国21世纪的政治体系仍然在遵循传统的金字塔模式。
  *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并不是要三天两头把森林中的树木连根拔起,或者改变森林的生长地。他也没有想要改变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等级关系。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规则的舒适性
历史上适用于中国社会的东西现在仍然适用。在一定规则内行事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都是遵循一定规则的,包括一些我们自己所制定的规则。但是,一个纵向*体制的规则是不同的,它建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之上,而且要努力维持它们之间的均势。
  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开始体验自由,但是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责任。规划森林,使人们可以栽种新树苗、进行新试验,固然很重要,与此同时,*坚持了大的政治框架……社会主义,在这一大的政治框架内制定新的经济框架。对于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有些矛盾,但是以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来看这再正常不过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重塑价值观与文化
中国的总体经济目标是在201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政府并没有就具体步骤给出详细说明。越来越自由的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