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势时代-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我们羽翼尚未丰满的21世纪,我们已经依稀看到了所面临的独特挑战。过去500年的基本发展让人们深信科技能够为人类的利益服务。现在的人口是公元1 500年的15倍,人均GDP翻了50番,这都要归功于快速而又非凡的技术进步。不过,在21世纪,技术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将超过以往的任何时代,我们对此很关注并表示焦虑。技术有重新创造自然界的能力,甚至能够改变人的含义——类固醇和干细胞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科学使我们正面临着伦理困境,也给我们提出了相当棘手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进行深入的对话和系统思考,不过我们还远远没有做到。
  我们跟着时间走向未来,我们将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被创造,也会看到历史被复原。500年前,彼得鲁奇认识到历史正朝着深不可测的、复杂的新时代飞速发展,并哀叹“这个时代比我们的头脑还强大。”今天,当发展了500多年的“自然秩序”开始松动时,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像彼得鲁奇那样采取有事做事、适时调整、日复一日地安排事务呢?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因为风险太大了:我们这个时代太复杂,面临的挑战太大,前景太广阔,发展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我们来不及反应。因此,我们必须武装自己的——个人的和整个社会的——头脑来适应新形势。
  如何学会主动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学会理解它那错综复杂和丝丝相扣的联系、学会从“全景”着眼而不是只看到上千个转瞬即逝且毫不相关的微小影像,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而正是这个挑战激发我写了这本书。我写《强势时代》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现在并更好地期待未来。我知道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这些,我在日常工作中与全世界的组织及政府接触时对此深有体会。我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所有人了解无秩序出现之前的表现,给我们提供自我思考的手段,想象一下未来是什么样子。
  幸运的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能力了解这个复杂的时代。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来了解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拥有新的方式来分享知识、思想、见解和观点。最重要的是,我们渴望拥有知识和理解能力,也就是了解世界和预见世界发展趋势的欲望。不过,在我们开始以崭新的角度看待“全景”之前,必须首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个“全景”?
  

费解的话和大猩猩
人类是具有理解能力的动物。我们喜欢模式,也很善于识别模式,有时甚至是无意识做到的。看看下面这段令人费解的话。这是最近在全世界的电子邮箱里广为流传的文字:
  根据剑桥大学做的一项调查,字母在单词中的顺序如何并不重要,只要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的位置正确就可以了。
  通篇可能都乱七八糟,不过你读起来依然没有问题。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读的不是每个字母,而是整个单词。
  有意思吧?
  我们的感知能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很多人有很强的直觉,比如说,他们通过细微的线索就能够感觉到危险在即,或者能读懂一群人的情绪状态,或者能够察觉出别人是在说谎还是在讲实话。多数人能够把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且能很快并连贯地叙述出来。我们特别擅长发现不寻常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符合我们的理解模式和整体结构,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大致猜出它们的含义。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技能,几千年来人类把这些技能有效地运用到了日益复杂的制度和现象中,使人类的知识和理解力得到了惊人的发展。
  然而,我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也有着非凡的曲解能力。我们常常遭遇认知方面的严重挑战,我们的感知能力也因而受到了制约。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则与我们的关注点有关:我们没有看到重要的变化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注意范围太窄。我的一次亲身经历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几年来,我多次在演讲和研讨会之前放一段30秒钟的录像,里面有6个人在玩两个篮球。其中,3个人穿着白色的T恤,另3个人穿着黑色的T恤。每个“队”都有自己的篮球,而且只在本队的队员中传球。
  在开始播放录像之前,我告诉观众,他们的任务就是数一数白队有多少个成功的传球。我还小题大作地把“成功的传球”界定了一下,即球从一名队员手里传到另一名队员手里,可以从空中传也从下面不落地地传。我让同一组的参与者商量答案并形成一致意见,最终,最接近正确答案的那组获胜。
  放完录像并听完他们的答案之后,我问他们是否有人注意到屏幕上有奇怪的事情发生。仅有一小部分人(很少超过10%,从未超过20%)注意到了。他们看到录像放到一半时有人打扮成大猩猩进入了画面,走到球场中央,停下来,脸朝前,使劲捶了几下前胸,之后溜溜哒哒地走出了画面。当你第二次再看录像时(这次不要分散注意力去数传球了),这个场面简直太明显了,大家都不相信第一次居然没有看到。有一次,我把这个录像放给40名公司的高管,他们没有一个人看见大猩猩。他们反而指责我第二次和第一次放的不是同一个录像。
  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我们常常只看到我们要找到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本应该十分明显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关注范围总是很窄,我们可能注意不到全景。在一个无法预期且充满巨大变化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睁大眼睛来理解这个逐渐展开真面目而且常常出人意料的现实。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心理感知地图和荒谬的发展必然(1)
有很多制约因素妨碍了我们的理解能力。实际上,人们已经知道有将近100个认知偏见严重曲解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其中的一些已经根深蒂固了。我的同仁彼得?舒瓦兹(Peter Schwartz)是一位知名的未来学家,也是全球商业网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北美洲的原始地图,是荷兰制图师赫尔曼?莫尔(Herman Moll)在1701年制作的。根据西班牙探险家的报告,莫尔和其他十七、八世纪的制图者一样把加利福尼亚当成了岛屿,用一个很宽的海湾把它从美洲大陆分开。这些错误的地图现在是收藏家追捧的对象,然而在别的方面他们只不过是历史上的奇事罢了。但是,他们肯定了有关地图力量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一,错误的地图导致了错误的行动。传教士拿着显示加利福尼亚是岛屿的地图去了新世界。当他们在今天的蒙特利尔附近登陆时,他们把小船拆开,包好,放到了骡背上,拽着它们走过了加利福尼亚,爬上了内华达山脉。这时,他们放眼望去,只看到眼前是一片广阔的“沙滩”,这才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根本没有大海,地图是错的,他们的船只没有任何价值,他们的所有付出都是徒劳。其次,在地图绘制出来后,需要相当大的意志力才能对地图进行修改。传教士们报告说,加利福尼亚不是岛屿,但消息传到欧洲几十年后很多制图师依然拒绝修改地图,直到1747年西班牙国王颁布法令,那些人才不得不修改了地图。
  当我们今天和这个充满变数而又飞速发展的世界进行角力时,这个故事对我们有着重要启示。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不管是企业做出的还是政府做出的,亦或我们个人在生活中做出的决定都会逐渐地实施。这个决定是受知识(主要根据我们已知的事实和经验)和判断(主要根据我们的感知或者“心理感知地图”)的影响。如果地图是错的,我们的判断也将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的知识也深受心理感知地图的影响。这些地图不仅反映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看到的事物以及我们选择搜集的事实。故此,心理感知地图充当了强大的过滤器。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发现重要的事、做有意义的事,而且还能抑制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的能力。它们极其抵制变革。实际上,心理感知地图限制了我们观察的事物,而且也制约了我们对观察到的事物的解释,它们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感知,以至于不折不扣地变成了自我强化的手段。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会如何让心理感知地图发挥作用,如何让我们的设想更加清晰。此外,要不断地进行检验,敞开胸怀接受更多的、不同的、可能引发争议的观点。我想不会有多少人对此提出异议吧。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让人雾里看花,越来越充满变数,我们往往倾向于相反的方向,对那些在世界的状态和命运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而且极端的认识听之任之。“不是……就是……”的逻辑在政治家、媒体评论家甚至一些学者那里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但却时常造成激烈的争论,不过,这些争论也没让我们增长多少知识。如:全球化不是好就是不好;中东不是渴望变革而且到了变革时,就是一种危险的、保守的威胁;美国要么拥有神圣的职责把*推广到全世界,要么,它是一个与历史发生冲突的国家;基因工程不是使我们衣食为安、远离疾病,就是恰恰相反将摧毁我们。

心理感知地图和荒谬的发展必然(2)
这些争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展台,它们过于简单化的定式让人看起来可能感到很舒服,但我认为它们没有用,而且也越来越危险。这些争论引发了噪音和批评,因此,很难从中得出什么信号和信息。它们助长了过于简单的模式化思维,妨碍我们了解前不久和现在的深层模式,而这种了解能够帮助我们对未来进行预期。与此同时,它们唤起了我们最懒散的本能而不是我们的进取能力。简单、清晰以及确定性毫无疑问是优点,但却很难做到。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