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坐在门前院坝里,一家人谈着话,说说笑笑,十分快活。有时候,奶奶搂着她,指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讲嫦蛾奔月和刘郎织女的故事。有时候,母亲搂着她,教唱:“月亮婆婆心肠好,照亮妈妈小宝宝……”。逢年过节,父亲和母亲带着哥哥和她到镇上赶场,在戏院子里看戏,买糖人,十分快活。大约在她三岁的时候,蒙古大军打来了,父亲和母亲带着哥哥和她逃难离开了家,母亲在逃难中生了病,没有钱医治,在一个荒野小庙里拉着她的手,叫着“小娟”咽了气,父亲草草安埋了母亲,带着哥哥和她继续逃难,后来遇到乱兵,父亲抱着她,来不及避开闯过来的一个骑在马上的乱兵将领,父亲被闯倒了,哥哥被乱兵冲散了,父亲受了重伤,不久就死了,剩下她一个小女孩四处流浪,直到被陈雄夫妻收养。
陈刚娃听了小娟妹妹讲述的悲惨命运,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打仗害得千百个家庭妻离子散,可是,恶人打来了,你不得不打啊!”
陈小娟说,哥哥的姓名记不清楚了,只记得父亲和母亲叫他“元娃子”,名字里边有一个“元”字。
陈刚娃安慰说:“小娟妹妹,我一定帮你找哥哥,也许你哥哥也在找你,你们兄妹一定会团聚的。”
陈刚娃要走了,他担心陈小娟一个人过小溪又摔到水里,不放心,护送着小娟妹妹往回走,扶着她过了小溪,看着她走上了回家的山道,回过头,顺着山路大步往南走了。
陈刚娃急匆匆往大江边上赶,饿了,拿出小娟妹妹做的干粮吃了,天晚了,找小旅店住下,有时候找不到小旅店,找一个荒野小庙或者山洞遮避风雨过一晚,天亮了又赶路。他既十分想念几年没有见到的月巧女,盼着和月巧女早一点见面,又挂欠着刚刚分手的陈小娟,希望陈小娟早一点找到亲哥哥,兄妹团聚,并且找一个合适的丈夫,有一个温暖的家,一辈子幸福。晚上睡觉,月巧女和陈小娟的影子老是在脑子里晃动,扰得他睡不好。
这一天,陈刚娃来到了大江边,合州钓鱼城的宋军和义军还在坚持抵抗,蒙古军队绕道到大江渡口设了哨卡盘查行人。陈刚娃想避蒙古兵军哨卡盘查,可是,茫茫大江挡道,只有从渡口过江才能去江南,避不开,无可奈何,只得往渡口走去,盘查的蒙古兵问得十分仔细,从哪儿来,干什么过江,还要搜查随身行李。陈刚娃撒谎到北方走亲戚,要回江南綦河边上的古剑山,盘问的蒙古兵相信了,可是,搜查行李时查出了银两和陈小娟做的衣服和鞋子。渡口盘查行人的蒙古兵个个都是贪财鬼,要抢走行李里的东西。陈刚娃急了,和盘查的蒙古兵争执起来,夺回了新鞋和新衣服,银两被抢走了。
陈刚娃过了大江,摸摸荷包,一点钱也没有了,带的干粮在争夺中不知落到了哪里,也不见了。肚子空空的走上了往南的路,本来,他可以拿新衣服和新鞋换饭吃,换干粮。可是,看到做得十分精细的鞋子和衣服,想起小娟妹妹在油灯下为自己做鞋子和衣服的情景,陈刚娃宁愿饿肚子,也不用新鞋新衣服换饭吃,好在曾经在古剑山住了多年,熟悉山林中的野果子野菜,大江边离古剑山只有两天的路程,饿了摘野果子、采野菜吃。陈刚娃把小娟妹妹做的衣服和鞋子叠好放进胸口贴肉的地方,顺着山路往南走,爬山坡,过溪流,离古剑山越来越近,想到和月巧女快要见面了,心情激动,心儿“咚咚”地跳。可是,离开古剑山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兵荒马乱年月,月巧女怎么样?还在不在古剑山?遇到坏人欺负没有?陈刚娃一颗心悬在嗓子眼,落不到肚子里。
天黑了,离古剑山已经不到五十里路程,天黑山路不好走。陈刚娃找了一棵黄桷树,捡了一些干柴烧燃了火,在火堆旁边躺下睡了。眼睛刚刚闭上,耳朵旁边响起月巧女呼喊的声音,他顺着声音找去,看到一队蒙古官兵把月巧女围住了,一个个凶狠的官兵张牙舞爪要扑向月巧女。陈刚娃急了,跳起身大步奔向围着月巧女的蒙古官兵,用拳头打,用足踢,抱着用牙齿咬,像疯了似的和官兵拼命,围着月巧女的蒙古官兵退开了,陈刚娃扑过去正要和月巧女会合,身后又传来陈小娟呼喊“哥哥”的声音,回过头,看到陈小娟被几个官兵抓住要带走,陈刚娃左右为难了,不知道该去救月巧女,还是去救陈小娟……
陈刚娃醒来,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再也睡不着了,他睁着眼睛望着黑黢黢的夜空,远处传来野狼的嚎叫声。陈刚娃脑海里反复出现着月巧女和陈小娟的身影,一直到天亮。
天亮了,陈刚娃找到一处清清的泉水,喝饱了肚子,又捧出水来洗了脸,在树林子里找了几个野果子吃了匆匆赶路。心里急,足步快,太阳落坡时赶到了古剑山足,正要从小路上山,忽然发现小路上有大队官兵,心里吃惊,不敢冒然上山了。陈刚娃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等到天黑了,绕过官兵把守的道路,上了山,他到了童子湾,几间茅屋上了锁,童子湾没有一个人,陈刚娃正感到奇怪,一个黑影来到茅屋前,陈刚娃仔细一看,原来是王晓琼。晓琼姑娘看到陈刚娃,又惊又喜,把他拉到密林中,告诉了陈刚娃走后发生的事情。
第二十六回 刘世元讨好上官 谋古剑化装上山
刘世元投降了蒙古人,被安排侍侯一个叫桑马的小头目。桑马脾气暴躁,性格粗鲁,张口就骂,动手就打,刘世元受了不少屈辱,流了不少伤心的眼泪。他清晨起床,喂马,侍奉桑马起床,到草地割草准备马料,早饭只有一个小得可怜的包谷粑粑,吃不饱,干活没有力气,忙碌了一天,晚上要打洗足水给桑马洗足,侍奉桑马睡觉。桑马喜欢看人打架,常常让俘虏互相殴打,俘虏们打得遍体鳞伤,头破血流。桑马和一些蒙古头领在一边观看,拍着手“哈哈”笑。桑马让刘世元和其它俘虏打过两次架,挥着拳头打向和自己一样可怜的俘虏,刘世元不忍心,高高举着拳头打不下去。可是,不用力和对方拼杀,自己就要挨打,刘世元没有办法,只得狠着心和其它俘虏拼斗,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
刘世元不愿意做奴隶,他渴望改变给桑马做牛做马的命运,晚上睡在马棚里,他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人要适应环境,作了俘虏,当了蒙古人的奴隶,要想改变命运,过上好生活,只有讨蒙古人喜欢。宋朝的气数已尽,汉人的天下已经被蒙古人取代,只有讨得了蒙古人的喜欢,得到了信任,才能改变命运。刘世元想起了小时候听人讲过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汉朝开创时有一个大将叫韩信,青年时家境贫寒,受人欺辱,几个流氓无赖硬叫他从胯下爬过,韩信照着吩咐做了,后来成了大将军,称了王。
刘世元开始想方设法讨桑马喜欢,向蒙古人表示忠心。有一次,桑马洗了足,异想天开地把几个俘虏叫到洗足盆前,让一个俘虏喝一碗他的洗足水。俘虏们你望着我,我看着你,再望望脏兮兮的洗足水,心里充满怨恨,迟疑着不愿意喝。忽然,刘世元站出来大声说:“将军让我们喝他的洗足水,是给我们最大的荣誉,喝,我先喝。”说着拿起碗盛了一碗洗足水,大口大口吞进了肚子。刘世元受到了桑马的称赞,其他俘虏被罚一天不准吃饭。
还有一次,蒙古人抓住了一个义军的头领,是一个宁死不屈的硬汉子,蒙古士兵把义军头领绑在军营大帐的木杆上,用皮鞭子狠狠抽打,打得身上鲜血淋淋,没有一块好肉。蒙古士兵打累了,让俘虏们接着用皮鞭抽打。很多俘虏敬佩义军头领有骨气,不愿当凶手折磨过去的战友。刘世元挺身而出,拿着皮鞭子十分用力地抽打。终于,义军头领死在了他的皮鞭下。一些俘虏暗中骂刘世元是蒙古人的走狗,心甘情愿当奴才。刘世元听了不以为然,仍然处处讨蒙古人喜欢,帮着干坏事。
刘世元变了,再也不是当初在古剑山跟着师父学习武功的纯洁青年,他坏了良心,成了帮助恶人为非作歹的帮凶。
有时候,刘世元也很苦恼,看到蒙古兵在一些城镇乡村烧房杀人,奸*女,他心中也恨,特别是想到曾经教授自己武功,爱护自己的师父,还有失散多年的亲妹妹也许就是被蒙古士兵杀害的时候,很想找机会逃出蒙古兵营,逃回古剑山,可是,蒙古人守卫很严,逃走要冒很大的风险,他放弃了。刘世元继续处处讨好蒙古人,想用自己的表现改变蒙古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次,蒙古大军和义军作战,桑马战死了,刘世元被安排侍奉一个叫忽哥的蒙古将领,忽哥看到刘世元听话,做事情肯出力气,十分喜欢他,让刘世元住进军营大帐,吃饭时和自己一起吃肉喝酒,倒洗脸水、洗足水一类的脏活粗活不让他干了,只让刘世元教蒙古士兵学习武艺。
刘世元在蒙古军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侍奉人的杂役成了教练,他受宠若惊,非常感谢忽哥将领,做事情更加卖力。有一次跟着忽哥攻打一个义军山寨,刘世元挥舞大刀奋勇在前,冒着义军射出的密密的箭矢,抢先攻上义军的山寨,挥着大刀砍向义军,砍倒了一个又一个,忽哥看到眼里,喜在心里,事后论功行赏,刘世元被提拔做了蒙古军中的一个小头领。
刘世元彻彻底底变了,他忘掉了父亲母亲就是因为蒙古大军进攻逃难时死的,忘掉了自己家破人亡的惨剧,忘掉了曾经被师父带领参加义军、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
终于,渝州、钓鱼城先后被蒙古大军攻陷,刘世元随着蒙古大军过了大江,向江南进军,来到了綦河边上的綦市。
蒙古大军占领了大江以南大片土地,改变了宋朝时的行政区划,南平军被撤消,在原南平军所管辖的区域建立了渝州府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