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煤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欲望煤城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凉粉张接手后确实头痛了很久,煤矿一直到2003年才稍有起色。为了弥补损失,凉粉张让小舅子帮忙看着半死不活的煤矿,自己又重新干起了老本行,直到2002年底才停手。

  2003年三四月开始,煤矿突然值钱了,公路上排起了在中国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各种各样特大卡车长龙,煤炭被运到了山西、河北、 山东、天津,然后再转运到国内及世界各地。凉粉张的煤矿赢利了,这让他惊喜不已,利润远远大于卖凉粉。接着就有人要以50万的价格买他的煤矿。激动过后,他跟老婆仔细分析了一番,“拿这50万该干啥,难道去开个凉粉店吗?”这他可不愿意了。于是他没答应。2004年,他的煤矿值几百万了,还是没卖。2005年,有人竟然出 3000万,这时他心动了。不是要卖掉煤矿,而是要买。他以2千万的价格谈好了附近的一个小煤矿,拿手头的仅有的200万预付了定金,讲好一月后付1000万,剩下的800万2个月付清。当时整个煤城快要疯了,人人谈论入股煤矿,不管自己有钱没钱,都想着成为煤老板,煤矿随着这股风潮几乎天天疯涨。凉粉张签好合同后,便去拉人入股,说自己的煤矿是4千万买的,不到一个月就筹措到了2000万,而自己白白得了煤矿的一半股份。

  2006到2007年间,全球能源的紧缺使得煤矿的价格直线上升。煤城的煤是优质无烟煤,国内外许多大型企业点名只要煤城的煤,煤矿再也不会出现赊煤的情况了,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及煤贩子怀揣数百万现金来煤矿排队买煤。人们再也买不到亿元以下的煤矿了。此时的煤老板们都变成了投机者、二道贩子,根本看不上一天上百万元的煤炭生产利润,而是想着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上的煤矿翻倍或数倍卖出,尽快赚得数亿元。惟有凉粉张不是这样,他买但从来不卖,他仍然以低价(其实也不低了)买进,然后扩股,自己白赚一半。就这样,两三年时间他已经有10多个煤矿了,个人资产也该有几十个亿了。至于究竟有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不识字的他从来没有详细的财务帐目,也从来不给股东按年分红。但他会告诉股东你的股份应该是翻了几倍了,股东要是开口借个几万、几十万他也通常很痛快的批准了。同时他在幕僚的协助下已经开始向煤炭产品深加工方面发展了。

  现在,煤城及周围市县无人不知凉粉张。凉粉张也成了上至省里下至县里领导的座上宾,用他的话说,“没有我凉粉张的钱办不成的事”。但有人就当面调侃,“那你把天安门毛主席的像换成你大的,挂上三天。”(当地人把父亲称作“大”,音同“答”。)

  凉粉张无语。

三、我是刘疙瘩的煤老板
三 、哪儿的?刘疙瘩的! 

  刘疙瘩是煤城的一个乡镇,本来跟黄土高原上所有乡镇一样不起眼。祖祖辈辈靠天吃饭,雨水多了能多打点粮食,遇到干旱年头,连肚子也难填饱了。可上天偏偏特别眷顾这个被大山包围的乡镇,它成为煤城最早开发的煤炭基地,大多村镇都有煤矿卖,村民分到了一些钱。煤矿最初基本上都卖给了村里的干部,自然少不了乡里和县里相关部门领导的“干股”了。(“干股”就是不入股金,但年终分红,政府相关部门的各种收费就由这些领导们出面解决。)而村民分到的卖地钱也往往都作为股金入到了煤矿。当年的三万五万、至多也不过10多万,经过几年的疯涨,刘疙瘩乡便涌现了大批千万亿万煤老板了。

  52岁的刘翻身是刘疙瘩乡最大的村子………刘疙瘩村的会计,他和老伴共生育了五个儿子、两个小女儿,五个媳妇加上13个孙子,共有22口人。当年卖煤矿分红不少,加上头脑灵活,现在他家已经在四个煤矿有股份,自己还是其中一个煤矿的矿长。几个儿子也都从小焦粉厂发展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煤炭及煤产品深加工企业了。老刘给自己算了一笔帐,以他现在的资产计算,往后数五辈,每人每天花五千块也根本花不完。那要这么多钱干吗呢,吃穿是花不完了,也不能天天去旅游吧,累。怎么办呢,换车。把去年买的雅阁本田换了,底盘太低了,山路不好走。换什么好呢?小儿子见多识广,换成奔驰吧,150万一辆。好,那就给自己和五个儿子每人一辆,于是又联系了兄弟刘翻转父子,一行10人跑到北京去买车了。

  听说买10辆150万的奔驰,卖车的小姐笑了。一看这几个操着土话的人就知道是从西北乡下来的,谁不知道那是贫困地区呀。

  “大爷,您知道这奔驰多贵吗,一辆就是150万,不是15万。”

  “我知道,早就知道你们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出去看看,车上装着三百万,剩下的刷卡。”说着就气呼呼地背着手率先走到了自己的车后,司机打开后盖,两个大皮箱全是钞票。

  一大帮卖车的小伙姑娘们都看傻了眼,楞了一会,马上堆起笑容,

  “各位大叔、大哥,请到办公室喝茶。我去请我们总经理来。”

  刚进办公室,一个男人就气喘吁吁地跑近来,跟老刘一行 一一 握手。

  “不好意思,怠慢各位老板了。各位能到我们这里买车,我真是太荣幸了。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只有四辆这样的车,不知道你们选什么颜色,我马上给你们从别的售车点调车。”

  “颜色不用选了,就喝的吧,都说喝的气派。”

  “喝的?您是说褐色吗?这款车没有这个颜色。”

  刘老板不耐烦了,指着自己的皮包,

  “怎能没喝色的,就是这个颜色嘛。”

  “哦,我知道了。十辆车都是黑的吗?”

  “就黑的,我们那里好车都是黑的。”

  “那好吧,您看能不能先预付定金。这要1500万哪,万一您不买了。。。。”

  “说什么呢,我们刘疙瘩人还用骗人?太小瞧人了吧。老五,你去把那300万给他们带进来。”

  “刘疙瘩?刘疙瘩是哪个大城市?”一位小姐好奇地问身边的同事。

  “嘿嘿,不是刘疙瘩市,是刘疙瘩村,煤城县刘疙瘩乡刘疙瘩村。”

  一周后,刘家的奔驰车队由北京司机送回了村里。

  这些奔驰车着实让刘家人风光不少,尤其是到了县城和市里,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眼光。刘疙瘩乡的其他煤老板们也都纷纷飞到北京的奔驰4S店。不用说,卖车的小姐们听口音看形象就知道是刘疙瘩人买车来了。

  到了2008年,刘疙瘩人又把奔驰换成了越野悍马和加长悍马。

  刘疙瘩除了在北京车市名声大振外,北京的售楼小姐们也对刘疙瘩的煤老板肃然起敬。

  李家沟村的李二小也是个煤老板,虽然刘疙瘩人没把他归入最有钱人行列,但他在北京一高档楼盘买房的气派着实让那老板和售楼小姐惊喜万分。2007年夏天,李老板的老婆随旅游团逛北京。在逛王府井时听说北京某楼盘地理位置不错,销量特别好,人们都疯抢,就动了买房的心事。李老板老婆是第一次来北京,北京的繁华和北京人的气质使她有点不想回那个到处是煤灰的地方去了,就给老公打电话,说想在北京买房。李老板一听就说,那你在北京等我,我今天就飞过去。带着在煤城县政府上班的妹夫,不到半天就赶到了北京。看了看售楼处的规划图及样板房,李老板在8号楼的图纸上把一单元的801—1601一圈,

  “我就要这上面的一柱柱了。”

  年轻的售楼小姐吓了一跳,一套房180平米,每平米2万多,九套房四五千万哪!

  “您别开玩笑了,这房很贵的,一平米2万多,不是2千多。”

  刘老板生气地拿出一张银行卡,

  “女子,这卡上面有7000多万,够不够?不够我还有其他卡!”

  售楼小姐狐疑地看着这张金卡,带着李老板夫妻到了财务室。一刷卡,果然是7000多万。

  几个工作人员瞪着他们,不一而同地问到,“您是。。。煤老板?”

  “对,我是刘疙瘩的!”

  现在,刘疙瘩的煤老板们几乎人人在北京有不止一套房,但大多空搁着,一年也就住那么几天。刘疙瘩人不习惯在北京居住,就连李二小的老婆也很少去住。据说是北京太大了,不方便,而且北京人瞧不起他们的口音和穿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王老板的玫瑰花
四、王老板的玫瑰花

  王老板最近心情特别郁闷,办公室懒得去,电话懒得接,老婆孩子懒得理,整天一个人闷在房间看电视,可那遥控器也快被他摁坏了 。

  “妈的,连电视机也瞧不起我,好不容易有空看看你,还不给老子播点好的。”

  王老板其实并不总爱骂脏话,他的怨气也不是来自电视,而是来自一支玫瑰花。半月前,王老板跟北京客户敲定一笔大生意,在凯宾斯基宴请完后,王老板提议大家一起去酒吧喝酒。王老板虽然身家数千万,但还从来没去过酒吧,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城里人爱去,听说小燕子赵微还整夜泡吧呢。

  于是在北京客户的带领下,一行5人去了附近的一家豪华酒吧。酒吧的格调果然不同于歌厅,灯光虽然也朦胧,但还是能看得清楚人。男服务生很礼貌地把他们领到大厅右侧一个比较显眼的地方。王老板和他小舅子站在沙发前好奇地四周打量了一番。酒吧面积不大,还没有煤城的香港歌厅大呢,里面人也不多,大概30多个吧,都坐着喝酒,聊天,但声音都很轻,根本听不清楚人家在说什么。一些座位上也有女孩子,有的靠在旁边的男人身上腻腻地说笑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姐?斜对面光线特别亮处吧台里,一个男孩右手非常熟练地晃动着,估计在调酒吧,动作很潇洒。长长的吧台上爬着几个玩弄着酒杯的年轻男女,时而转过身来看着对面舞台。舞台也不大,几个长头发男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