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史料最需要的。
■ 震撼
经过胡佛的多方动员后,蒋家后人也绝大部分同意,可以将日记分期分批陆续公开,每整理多少就定期开放多少。因为蒋家后人大部分在台湾,而此时宋曹琍璇也正在胡佛审阅宋家的档案,于是,蒋家便委托宋曹琍璇在胡佛继续审阅蒋介石日记。
宋家离胡佛有一个多钟头的路程,宋曹琍璇每天开车往返就要两个小时。宋曹琍璇看过宋子文的档案后,对于宋家升起了信心,这反倒让她在接受蒋家委托时,少了很多负担。
不过,她当时有的是另一种紧张。拿到蒋介石日记的时候,她手心冒汗,紧张得要命。她告诉自己,眼前即将要看的,是一个从小即尊为“蒋公”的,高高在上的,在神位上面的人的日记,而自己只是个“是要鞠躬敬礼、恭敬磕头的小百姓身份”。怀着对高不可攀的人物无比崇仰的心情,宋曹琍璇打开了蒋介石的日记。
然而,那一刻,她震撼了。“那时候我简直真的是从椅子上掉下来!”“简直疯狂了!”“我心里的那种震撼啊,是真的无言可喻啊!”她激动地说道:“怎么这种人当‘总统’啊?怎么是这个样子!”
宋曹琍璇自言因为是基督徒的缘故,她对道德的要求会比较严格。然而,蒋公日记里面所写的事情毕竟太过分了。她惊讶地看到,一个年轻人荒诞无度的过日子,那样的纵情、纵欲……
她想,这个我是不是要马上全面地*,不能公开呀?她说:“我觉不对劲了嘛,这怎么是蒋公呢?因为我小时候的观念,人家都说‘总统’多好多好。怎么搞的?见了女人就心动,见了女人就起欲心。”这跟她小时候接受的蒋的形象差距太大了。 。 想看书来
宋曹琍璇:寻找历史的共识(4)
■ 日记的开放
蒋介石日记带来的巨大震撼,另一方面,却激发起宋曹琍璇无比强烈的好奇心。她越看越多,简直入迷了。一天天过去,她开始渐渐理解了,日记中那个青年人的*行为。
在那个时代,男人有三妻四妾,纵容自己本是极为寻常的事情。那时,国民党秘密*的地方不是在妓院的后面,便是在赌场的后面。他们每一天都从那里经过,一个年轻的男人每天要经过灯红酒绿的地方,要经过那些莺歌燕舞的场所,看得眼花缭乱,尤其蒋介石是个刚从溪口上来的乡下小孩,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怎么会不心动呢?
宋曹琍璇这样想后,又在日记里发现,蒋介石还是个具有自省精神的人。1915年,蒋介石从老师那里第一次见到日记,当时他不知道日记为何物,便问老师,老师说,这是一个自省的材料。受理学影响的蒋介石,满是克己省身的道理,觉得非常有意思,自己也开始写,一写就是五十多年。
宋曹琍璇认为,蒋介石一日一日的所记就是为了自省而写。她说:“他在做任何一件坏事的时候,都要自省。他都要说,我要戒欲、戒色、戒什么……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
日记里那种心理的挣扎让宋曹琍璇看得入迷,她说:“那时根本是连饭都不要吃了。”在胡佛研究院,有宋曹琍璇专门的办公室,她不受上下班的限制,每天晚上都看到九、十点钟,舍不得回家。她说:“因为太吸引我了,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转变成一个伟人的,从早期那个样子。”有学者则跟她讲:“Shirley,我们只要看到上面有灯,就知道你在继续为我们努力,因为你看得越快,日记开得越快嘛。”
开始时,胡佛研究院跟她介绍了几个原则:对原文不能删,也不能销毁。以下情况家属可以做一些处理:一、涉及个人隐私部分;二、个人健康问题;三、家属方面的财务问题;四、对外人不甚友好的批评。然而,即便有这样的条例,宋曹琍璇还是经常地陷入一种矛盾的心态。她说:“一方面,我赞成史学家的立场,希望越透明越好、越多开放越好;另一方面,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我的亲人,我又在犹豫是否应该有选择地保留一些内容?”
本来私人的健康情况,是可以不公开的。宋曹琍璇说:“蒋公早期的时候得过淋病,那个时侯,我真的想删掉,后来人家告诉我,老早大家都已经都知道了。”她挣扎了半天,又看了好多书,发现已经太多人知道了,便决定不保密了。
蒋介石日记的前面部分开放时,宋曹琍璇几乎没有拿掉任何东西,全部开放了。但面对的阻力也十分强大,台湾“保皇派”的学者,曾经的“总统府”秘书秦孝仪就很是紧张。宋曹琍璇回台湾时,跟秦孝仪讲:“孝公,我觉得日记是可以开的。”秦孝仪连连摇头,说:“你在冒险啊,绿营的人会见缝插针,会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秦孝仪反对全部开放,据说有次曾拍着桌子说:“我们不能做蒋家的罪人。”
宋曹琍璇无力去化解,那些政治、历史的争执。但作为一个专修过神学的基督徒,宗教的情怀却影响着她对于历史的立场。她认为,“没有人能够还自己的罪债,只有神借着他不罪的儿子死在十字架上他才可以把你的罪给赎掉。”
因而,宋曹琍璇对秦孝仪说:“我是一个基督徒,我只信一个神,没有人可以变神,我们今天不在历史里造神运动,没有造神运动。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一个人,我们就把他原貌显示在众人面前。”
宋曹琍璇:寻找历史的共识(5)
一个年轻人为自己荒唐无度的行为一次次的自省,一个领袖为了战乱中的黎民与国家的苦难常常跪祷神灵,看到这些,宋曹琍璇开始觉得蒋介石是了不起的。在她看来,尽管蒋介石早些时候对于基督教的看法,简直是胡说八道,但1939年的时候,“他开窍了”。她说:“我在蒋介石日记里面发现,他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这个对我来讲是个极大的安慰。”也许正是这些,给了宋曹琍璇开放蒋介石日记的勇气与自信。
■ 出版
2006年3月底,胡佛公布消息,开放整理出的第一批蒋介石日记。2009年,最后一部分蒋介石日记也在胡佛解密。与此同时,宋曹琍璇负责审阅的,还有2005年落户胡佛的孔祥熙档案,2009年9月,已整理出47箱,向公众开放。而蒋经国日记,因涉及到太多隐私的内容,何时开放还在讨论之中。
蒋介石在日记里面,经常会骂宋子文卖党卖国,违背革命原则,把宋子文骂得狗血淋头。这些内容,宋曹琍璇也都留了下来。有学者说:“Shirley,你是宋家的人,怎么搞的?人家骂宋家人骂得这么厉害,你都会开。”她说正是这种坦诚,让她这个史学界的非专业人士,赢得了学者们的厚爱。
蒋介石日记的开放,为学者提供了无比丰富、宝贵的资料,而胡佛研究院也只是提供材料,对于使用档案的人,并不限制他们的立场与观点。
然而,即便这样,“凡去胡佛研究所查阅蒋介石日记的学者,无不叫苦连天”,那里不允许带电脑进去输录,更不允许拍照影印,只有最原始的笔录和抄写。况且查阅的多是大陆、台湾和日本的学者,远赴美国,实在过于不便。
因而,蒋介石日记的出版成了学者们最翘首以盼的事情。宋曹琍璇说:“很多人到胡佛来,写的东西都不一样,我们同看一样东西,你写的是非常负面的,他写的非常正面,他写的又很公正,那么到底蒋的日记里面写什么呢?”出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全中国的人都亲眼看到这个日记,看到事实是什么。
因为蒋介石日记,全部用毛笔繁体写成,不分段落,没有句读,很不便于阅读,因而在影印版外,还会出打字版,即校正版,对其中人名字号也会做出注解,同时对历史背景稍作解释。没有意外,自2010年底,蒋介石日记便可陆续出版问世,全部日记,将分55本,略作处理,延后开放的仅有二十几处。
■ 认同
宋曹琍璇说,上中学的时候,国民党还要继续*,念的历史地理都是大陆的历史地理,从上古到现在,新疆甘肃,什么都念。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她对民国史很少了解。
三十年前,她嫁入宋家。她记得,第一次见婆婆的时候,婆婆很严肃地说:“你知道你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么?”她说:“宋家,是蒋夫人的亲戚嘛。”婆婆说:“你错了!你知道这个家庭的重要性么?没有宋家就没有*!”宋曹琍璇点头说是,但一出来,她就对先生宋仲虎说:“你妈真嚣张啊,讲些什么话呀!”
一直以来,宋曹琍璇都觉得,婆婆讲那些话太骄傲了。可是,等她在胡佛看到越来越多的档案,跟学者交流的增多,这个被历史迷雾包裹的家族,开始在她的心中清晰起来,她慢慢了解了自己家族的历史。
去年,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有位学者发言,她一听,“怎么和我婆婆讲的一样!”她说:“那一段话,让我真的是非常感动,我才真正地认同我婆婆讲的那句话。”
“当我之前未踏入历史界的时候,我不了解。当我看到了真正的史料的时候,我发现,跟我耳闻、眼睛所看的新闻完全不同,为什么不愿意真相大白呢?”
宋曹琍璇说:“我觉得一定要把历史更正过来。不管是两岸的中国人,或是全世界的中国人,我相信都要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我们未来的路就比较好走。”■
我眼中的蒋宋家族(1)
——专访宋曹琍璇
本刊记者┃何书彬 刘永峰
宋曹琍璇近来引起史学界的关注,是因为她不仅是宋美龄的弟弟宋子安的儿媳,而且是胡佛研究院蒋、宋、孔三家档案的“把关人”。2003年,她进入胡佛开始审阅宋子文档案;2004年,“两蒋日记”落户胡佛,她作为特别四人小组成员,最先看到全部蒋介石日记;而且迄今为止,她是仅有的几个看过蒋经国日记的人。她眼中看到的蒋宋家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