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纳妾,若不是她不准,他早就想纳妾了。
文珠想他是想得美,就他那个鬼样子,娶了他这个如花似玉,身份尊贵的妻子还敢惦记着纳妾,她可不会轻饶。
钱生最是欺软怕硬,文珠恶狠狠的威胁不准纳妾,他也不敢,毕竟他娘去世后,屋子里能给他拿主意的也就只剩下她了,再说他害的倚靠她呢,又怎么刚得罪了人。
乐氏好言好语的安抚几句,告诉她多去送子观音庙拜拜,多去上香求佛,祈求平安,一定不会有事的,文珠将信将疑的点头答应,收下偏方。
陶若和文瑜说了好一会儿话,见她疲累了便起身告辞,说是改天有时间了再坐着说话,在乳母的陪同下,她走着走着,突然想去荷花池看看,乳母说哪儿不吉利,让她别过去。
她不信那些,非得过去看看,大片荷花池被掩埋填满,种着一棵棵的桃树,光秃秃的一片。
如今荷花池不见了,想来也不会有其他的危险了,她看着渐渐松了口气,在乳母的陪同下回了红芜园休息。
他们下午在王府坐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想起文瑜说文琬怀了一个孩子三个月不到便没了,想来,在后宫过得并不好。她就算有心想去看看也进不了皇宫,又听说王夫人给王恒之说的那个妾室是工部尚书的庶女,说是长得福气,好生养。
新年人来人往的上门拜访,或者去拜访别人,陶若除了王家,其他地方都不怎么出门的,再说她去了一趟王家回来整个人都奄奄的没生气,懒懒的睡了几日才好了些,司马玦可是不愿意她多出门的。
过了元宵司马玦就要去上朝了,他升了官职,可以站在大殿最后听朝事,要比以往气得早,陶若身子不便让他去书房或者偏房休息,他不愿意,非得和她一起,夜里有时也爱闹,最后难受了让她用手帮忙,陶若有时对他这点事情很是无奈,总觉得他是惹祸上身。不过有他热乎乎的胸膛,她夜里也睡得踏实。
三月初,司马夫人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把府上的人吓坏了,连忙找大夫,陶若听了消息过去瞧瞧,侍候的嬷嬷守在床边一直看着。
她去时其他人都已经在了,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陶若暗想不会是得了大病了吧。
二少夫人见她一脸茫然,说“娘坐着正准备起身,还没站稳就晕了过去,头也磕着桌角,婢女正在擦拭血痕了,等会大夫瞧瞧就知道了!”
陶若点点头,看着守在床边的婢女,并未离去,毕竟她们都在身边,她一个人离开一定会被说成不孝的。
在则,若是司马夫人有个三长两短。这后院的掌事还不知道谁来主事了,她是希望司马夫人平安无事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鱼收到了地雷,很开心,果断的更新一章感谢“轻魂”君的地雷!
正文 124第一二三章 抓周
大夫给司马夫人把脉。说是并无大碍;只需好生调养不要太劳累便可。众人听闻松了口气;陶若也暗暗松了口气;替司马夫人高兴。
司马夫人醒来瞧着这么多人守着,心里有些感动;安抚了几句让她们回去休息;她们关切的劝说了几句离开。
陶若回了自己的园子;听铃儿说司马夫人把大少夫人留下;她微微皱了皱眉,并未在意;喝了一杯水去看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长得很好;看见她来对着她笑眯眯的伸出手要她抱;陶若想抱也抱不了,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六七个月了;已经很沉了。
她在两个孩子脸上亲了亲,让奶娘抱着他们出去走走,这几日天气正好,海棠花开得灿烂,园子里也干爽着。
晚上司马玦听说他娘晕倒了,担心的过去问安,司马夫人安抚说是无事,又把大夫说的话说了一遍,她才松了口气,陪着他娘说了一会儿话回去。
大公子从衙门回来,照样去给司马夫人问安,问安后回去叫来大少夫人,道“娘身子不好,你也多尽尽孝心,你是长媳,别让人看了笑话。”
大少夫人点头,她当然会尽孝的,若是司马夫人没了,府上的事情可不会交给姨娘门掌管,司马老爷爷年纪大了,娶继室也是不可能的,府上的事情只能落在几位儿媳身上,她是长媳,可是得天独厚,她当然要在司马夫人面前讨巧卖乖了。
夜里司马老爷,司马夫人睡下,司马夫人想着府上的事情,说“老爷,妾身的身子自己有数,府上的事情太多,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年纪也大了,是该让儿媳们分担一点。”
“夫人说得极是,等我们百年之后,这个家业还是留个几个孩子,他们也得学会好好掌管了,这些年倒是辛苦了你。”
司马老爷说着宽慰的话,司马夫人听得舒心,道“敏儿是长媳,按照礼制理应是她管事,只是这孩子心胸狭窄,眼皮子浅,不知道她能不能胜任?”
“能不能试了就知道,难道让二媳妇,三媳妇?”司马老爷说“二媳妇也不是个能主事的人,三媳妇倒是看着得体稳重,面面俱到,可她那出身会管家吗?”
听他这样一说,司马夫人心中有数,第二日她们请安时,司马夫人把大少夫人留下,大少夫人心中一喜,恭敬道“娘找媳妇有什么事?”
“敏儿啊,你进府也有七八年了,府上的事情你也清楚,娘一年一年的老了,府上的事情很多是力不从心,你作为长媳是应该分担一点了!”
“媳妇愿意为娘分忧解难。”大少夫人暗自嘀咕,可不是她不愿意,老早她就想学着点管家了,要不是她一手抓着不松,也不会没她的机会,不过现在好了,她自己提出来了,也不用自己开口,心里顿时高兴。若是那两位知道了,还指不定怎么眼红了。
“你有这个孝心就够了!”司马夫人看了嬷嬷一眼,嬷嬷会意拿出一个账本给大少夫人,大少夫人接过去不解的看着司马夫人,她说“你先看看账本能不能看懂。”
大少夫人会意,打开账本一看,她只看见一串串的字,云里雾里的一大串数目,看了半天,她一点都没看懂,又见她娘盯着自己,顿时不知道怎么办,生怕她娘觉得她看不懂不让她掌管,她翻了好一会儿,合上账本道“娘,媳妇看好了!”
“可看懂了?”司马夫人问道。
大少夫人毫不迟疑,点头“看懂了!”
“那好,你说三个月的进账是多少?出账是多少?”司马夫人盯着她,不动声色的问。
大少夫人顿时被问住,心虚不已的看着司马夫人,支支吾吾半天,道“娘,媳妇看得不太懂,还望娘指点。”
司马夫人心中有数,暗暗叹了口气,心眼小就算了,还不诚实,如此让她怎么放心把后院的事情交给她?
见司马夫人皱眉,大少夫人道“娘,媳妇想给娘分忧解难,媳妇虽然愚笨,但是好学,还望娘能躲指点,媳妇一定不会让娘失望的。”
听了她这番话,司马夫人暗暗叹了口气,这个府上没了她,以后也要人好好主事的,她是长媳无可厚非,就算二媳妇再优秀,也不可能让妾室出身的儿媳掌事,至于若娘,她这又怀着孩子,平时看得挺好的,若是敏儿实在不行,她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有你这番话,娘也就放心了,看账本一事以后慢慢的跟你说,你先回去用早饭,等会管家会过去给你说府上的情况,你暂且就先管管厨房的事情吧!”
大少夫人欢喜点头“是,媳妇明白,一定会好好的学着的。”
司马夫人点点头,示意她退下去。
陶若刚把两个孩子哄着睡午觉,二少夫人来了,说是找她说话,陶若有些好奇,这大中午的她不午睡来串门子实在是让人想不通啊。
她一露面,二少夫人道“打扰弟妹休息了,二嫂也是有些事情想跟弟妹说说,弟妹听说娘把厨房的事宜交给大嫂掌管了吗?”
“倒是没听说!”陶若说谎道,铃儿消息灵通,早就跟她说过了,只是在二少夫人面前,她还是不要太精明的好。
“你呀就是一心守着这个园子,也不打听打听外面的事情,以大嫂那个脾气,她掌管了厨房的事情,我们这些可就要吃亏了。”
“二嫂严重了。大嫂不是那样的人!”她淡笑说。
“就你好糊弄,等你吃亏了就知道了,大嫂她啊最是手紧了。厨房可是个好差事,她要是随意一抓,还不知道得了多少好处了!”二少夫人说“二嫂也是看你亲厚才跟你说的,这话你可别对别人说,免得引起祸端。”
“二嫂放心,若娘不是嘴碎的人,听了就忘了。”这个二少夫人是嫉妒了,嫉妒大少夫人能管家,不过人家是嫡子长媳,让她管家也是应当的,只要不让自己吃亏,她也就不多说。
“那就好!”二少夫人松了一口气,说“若娘啊,你可看着吧,若是她徇私了,可不要隐瞒,娘可是会给我们做主的,你要知道二嫂也是对你好,以后有什么事你可得帮衬着二嫂一点。”
陶若敷衍的点点头,什么帮衬不帮衬的,也得看什么事,她可不是随意能利用的。
二少夫人又叮嘱了几句,瞧着陶若一脸疲惫,她也不好多说,起身告辞。
她一走,陶若打了一个哈欠,转身去了里间,乳母放下珠帘,又侍候着她躺下,陶若困得不行,倒头就睡了,倒是没把二嫂夫人说的话放在心头。
沐雪得知司马夫人身子不舒服,第三日匆匆回来,司马夫人看女儿回来,心里高兴,安抚她不用担心。
沐雪瞧着她娘气色不错,倒也松了口气,陪着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用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去了玉玦园,乳母把陶若叫醒,陶若梳洗了一番出来,沐雪已经喝了一杯茶了,看见她挺着大肚子笑了笑。
她的来意陶若是知道的,无非是让她多替她尽孝心照顾司马夫人,她现在怀着孩子还得别人照顾,倒是有心无力,和沐雪说了几句,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