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夫人在旁笑道:“代善哥儿,我也是常见的,那孩子确是好,而且是贾府的长子,将来是要世袭爵位的。”
“只要上进,就是从科举出身,也没什么难的。最要紧的是姐姐盼着你们白头到老,和和顺顺的。”
“涵儿和代善哥儿也算是青梅竹马了,秋天涵儿病了一场,那贾家的哥儿几乎没急死。现在涵儿的心恐怕早已不在家里了,早等不及要嫁人了呢。”史夫人开着玩笑说。
慧嫔满脸笑容;“这样就好,姐姐就放心了,等你出嫁了,到过年的时候再来让姐姐看看。”
我忙笑道:“自然要来给娘娘请安的。”
正在说笑,忽然一个宫女进来说;“回娘娘,锦乡侯,平原侯夫人进宫来了,方才从佟贵妃娘娘那里出来,还要来给娘娘请安。大约半个时辰后能过来。”
“知道了,你们下去预备茶罢。”慧嫔淡淡地道。
“既是这样,我们这就回去罢。”史夫人忙说,一面就要站起身来。
慧嫔忙亲自起来扶住道:“母亲和妹妹再坐一刻,不防事的。一天到晚总有人来请安,明日又是卫家夫人,大后日是定城侯夫人。人人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力眼,看我如今在宫里得势,都一盆火似的上前来,再不然就是有些什么事要求你,烦也烦透了,不见又不好,母亲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我听了这话,忽然心里一动,想起雅润和卫公子的事来,默默打算着。只听史夫人劝道:“你也别说这话,让人听见可怎么得了?能蒙皇上恩宠已经是福气了,你看这宫里有多少人一辈子不得出头呢。况且你还是一宫主位,不必在别人手下受气,这已经是不容易了。”
我记得,从前在史书上看到过,**各宫都有一位地位最高的妃子为一宫主位,主管一宫之事,其余地位低的妃子只能听从,自然是处处不舒心了。此时慧嫔其实地位并不算最高的,居然能独为一宫主位,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这话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宫里人心叵测,举步维艰,也有许多为难之处。”
“娘岂能不知道,猜也猜得到,不管怎么说,凡事小心谨慎些,不出大错就是,如今皇后娘娘贤惠,到还好些。”
“女儿都知道的,已经在宫里了,总得应付着过日子,又能怎么着呢。”慧嫔微微一叹,继而脸上又做出笑容,转了话题,拉着我的手问了许多史府的事,又道:“三妹妹也不小了,可定亲了没有?”
正是个机会!我趁机笑着说道:“正有件事要求娘娘恩典呢。三妹妹如今也大了,老爷也张罗着给说亲呢。娘娘想也知道,潘姨娘也有些着三不着两的,哥哥一直说卫家的公子甚好,说和三妹妹是天生的一对,只是因为三妹妹是庶出,恐怕说不成,所以一直拖延着,我大胆请娘娘个恩典,和卫家夫人说说,若是成了,也是件大好事呢。”
慧嫔听了笑道:“原来还有这件事,倒是件好事。也罢了,等明日卫家夫人进宫,我向她提提,也是成人之美。”
我忙下拜笑道:“多谢娘娘。”
慧嫔忙扶我起来,又回头向身边的宫女说:“把东西拿来吧。”
那宫女答应一声,进去端了一个紫檀雕花的盘子出来,只见上面放着四样珠宝,一支玉如意,一对赤金镶祖母绿的耳环,一副红玛瑙手镯,一条珍珠项链,那项链中心的一颗珠子极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慧嫔笑道:“妹妹出阁,是一辈子的大事,做姐姐的也没什么好表心意的,就送这几件首饰,替妹妹添妆吧,别嫌粗陋才好。”
我忙下拜谢恩:“怎么敢受娘娘这样的重礼,妹妹真是不知说什么了。”
“都是姐妹,客气什么,虽说你出阁时还要照例赏赐东西,但这算是做姐姐的私下给的一点念心,意思不同的。”
“妹妹知道娘娘的心,只是觉得当不起。”我忙说。
旁边站着的一个宫女,模样虽然不出挑,却穿着打扮不同。看来是慧嫔带进宫的贴身丫头,这时笑着说:“二姑娘,这条项链,可是我们姑娘的心爱之物,带进宫来的嫁妆,昨天晚上特意叫我找出来,要送给二姑娘呢。”
这时史夫人也凑上来看了一眼道:“可不是,这颗大珠子是合浦明珠,不可估量,是你姐姐进宫的时候,我们已过世的老太太给的。既然你姐姐的心意,就收下吧。”
我只得谢恩收下,史夫人也准备起身离去,慧嫔亲自把手镯替我戴上,道:“你成婚的时候姐姐不能亲自去,就祝你们小两口儿和和顺顺,白头到老罢。”她满含笑意,我心里也暖暖的,道:“借娘娘吉言,只愿应了娘娘的话就好了。
出了储秀宫门,依然是四望雄浑巍峨的宫殿楼阁,积雪白晃晃地刺人眼睛,更平添了深深隔绝的感觉,人在这里,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只是我却不再是来时的好奇了,初见宫廷,即使贵列嫔妃,也有许多的为难,窥见轻轻掀起的一角无奈,我又怎能不心怀担忧。
第二十三章 前夜
出了宫门,史夫人要留我一起回镇国公府,吃完饭再回去。我只说家里还有事,在宫门口便向史夫人拜别,上轿回去了。
一到家,我便问:“三姑娘呢?“
丫鬟们回说:“在姨娘房里呢。”
我想了想,还是先到刘夫人房中请安。刘夫人正等着我,我便一一说了,刘夫人不觉喜形于色,道:“娘娘从小就疼你,可见还是心里没忘了你,日后你出阁了,这宫里也是你的依靠。”
又看着慧嫔赏的珠宝说:“这颗珠子确实稀奇,你小心收着,不要轻动。”
我惦记着告诉雅润这个好消息,又说了几句话,便推说有些累了,就回房去了。一回去便命云晴去请雅润来,云晴答应着刚要去,只听雅润已经远远地说笑着过来了。她总是这么欢乐的样子,就是现在心头有事,也不改本性。我一见到她,也不禁被感染,不由自主地愉悦起来。
果然,她一进门就亲热地扑到我身边,笑道:“姐姐,今天进宫去了这么半天,慧嫔娘娘还好么?”
我拉她在身边坐下,笑道:“娘娘一切都好,还问起你了呢。”
“娘娘问我什么?”雅润那双水灵灵的眼睛扑闪着,急不可待地问。
我故意笑着不说,逗得她上来缠着我,我笑道:“看你急得,衣服都弄皱了,坐那里好好听。”
雅润只是催我,我便含笑把向慧嫔求情的话告诉了她,雅润立刻喜不自胜:“我就知道只有姐姐最疼我,到底帮了我了,我要怎么谢谢姐姐才好?“
“娘娘也只是答应说说,到底怎么样也未可知,只能等着了。”
雅润忽然换了一副沉思的面容:“姐姐,这样我已经很感激了。你不知道,方才娘又把我叫去,说又要给我说亲,还是二太太说的,什么仇家的公子,也是极富贵的,我正发愁呢,这下好了,也许就有转机了呢?”
“姐姐也没别的法子了,这也看你的造化了。”
“姐姐,我若是如愿了,定会终生不忘姐姐的恩德。”雅润抓住我的手,十分认真地看着我说。
我望着她那清澈的目光,想起周绣,德润的凄惨命运,何尝不希望这个可爱的女孩能够称心如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腊月十四,这一天是过嫁妆的日子,清早起来,史府就是一片忙碌。我的嫁妆其实早已准备的差不多了,听说比德润出嫁时还要丰厚,共有一百二十抬,德润是一百零八抬,可能是史家二小姐在家比较得宠吧。我看着院子里堆得满满的东西,心里暗想:这些,可就是我出嫁后的资产了。
我照旧待在房里,外面人声鼎沸,络绎不绝。直到傍晚,宾客们陆续散去,才渐渐安静了些。
一天的喧嚣过后,我一个人在窗下坐着,望着外面白皑皑的冬景,正在想心事,忽见寒晶来说:“二姑娘,太太找你呢,想和你说几句话。”
我忙来到刘夫人房中,屋里只有她一个人,好像刚刚哭过的样子。一见了我,眼圈就又有些红了:“涵儿,快到娘身边来。”
我顺从地坐在她身边,刘夫人抚摸着我的头发,仿佛有几滴泪水落在上面:“明天就要出嫁了,娘真是有些舍不得。娘心里放不下你,想叫你来嘱咐几句,可是一见了面。又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微笑安慰刘夫人:“母亲,别为我伤心,女儿到了那里,一样会好好过日子,母亲只管放心就是了。”
“话是这么说,只是你不知道这做娘的心,只怕女儿到了婆家受委屈。贾家虽然是个诗礼人家,到底也是公侯门第,人多口杂的,他家的国公太太也不是老实的人,二弟媳妇还没进门,还有几个小姑子,你千万要谨慎,凡事多想想,别叫人家挑出不是来。”
“我看代婕妹妹还是很和气的,应该没什么事。”
“这是一件,代婕那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脾气秉性倒还知道,不是那挑三窝四的人。娘倒还不大担心。只是代善哥儿已经有两个屋里人了,娘最担心的就是你那脾气,受不得半点委屈,咱们这样人家的小姐,最忌讳的就是叫人说不贤良,因此娘格外要嘱咐你。你是三媒六聘,明媒正娶的,也犯不着和她们这些丫头一般见识,只要她们老老实实,你也别往心里去。只要把家管好,这是最当紧的。”
我想,这恐怕是刘夫人多年侯门媳妇的经验吧,怕女儿年纪小,不知分寸,故此苦口婆心,也算是掏心窝子的话了。
我点点头:“母亲,这些女儿都知道,女儿到了那里,自会处处留心。”
“唉,你自小身子就弱,出了嫁不比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又有爹娘照料。到了那里,自己的身子可得当心,别人哪里能管你这些呢?云晴那丫头我看她还妥当,还有灵芳她们几个,也都是自小在你身边服侍惯的,叫她们陪你过去,娘还放心些。只是你自己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