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夫妻与邓厚一阵唏嘘:花树娱目,花香沁人。真真是好计策啊!
清瑜有些得意,她这想法,也是从后世百货商店经常在圣诞季布置圣诞树的创意引申来的,倒是应时应景。
清瑜见众人都不反对,继续道:“这屋子里头格局倒是不需要怎么改变,除了靠门那里,留给掌柜的结账之外。四外都做成架子,用来码放我们的货物,以后的店员便各自分派,负责不同的货架,专门在货架处介绍我们的脂粉。”
杨得广有些疑虑问道:“货架之前不放柜台了吗?那样的话,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手拿到咱们的货品?被偷盗了怎么好?”
清瑜解释道:“来咱们铺子的顾客大多数都是女眷,况且将来我们的货品定价,不是低廉的那种。这样的话,能进来买的起的,多多少少有些身份,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呢?丢人还丢不起!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顾客们能亲眼亲手接触到货品,减少了隔阂,从而增加了她们的购买。”
杨得广还是不放心道:“说是这么说,不过就我们预备请的人手,怕是还不够。要不,就把西面墙做成架子,用你的方法试一试。其他几面还是码上柜台。你看怎么样?”
虽然清瑜很想搞成全开放式的超市,但是步子还是得慢慢走,欲速则不达。清瑜想了想点头道:“杨大哥想得比我周到。那就这么办。至于我原先提到的照明与铜镜,可得按照我的计划布置!”
杨得广笑着点点头道:“现在我们手头多了些本钱,就按照你的想法添那些东西吧。只是我不明白,真的需要那么多镜子与灯吗?”
清瑜后世读过杂志上的文章,知道百货店的灯光与镜子,是利用人们爱美的心里,专门大规模添加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那些化妆品,衣服什么的,在店里试穿试用特别好,回到家里就打了折扣,就是这个原理。清瑜认真道:“是的!等到时候布置好了,大家一看就知道,效果会大大增强。”
杨得广细细记下,笑道:“这些我待会丈量了尺寸就去找地方订货。还有一件最紧要的,咱们的匾额怎么弄?毕竟是招牌。白底黑字虽然显眼,却有些严肃。白底红字,固然漂亮,又有些轻狂。这字体什么的,是找名家字帖来拓印呢,还是请个宿儒帮咱们题一下?”
清瑜自然都不满意,摇头道:“都不好,这商标,还得用美术字!”
三人闻言一头雾水:美术?商标?
('。divimage img')。error(function(){this。src = this。src。replace(/http://'^/'+//g; 'http://ps1。txt6/');})
正文 六十八、似是故人
清瑜知道多解释也没用。便依着从前做过黑板报的经验,设计起字体来。不一会儿,鲜活的“姿生堂”三个字便跃然纸上。杨得广仔细看了看,不禁有些叫绝。清瑜把姿生堂的姿字化成了一个美女的侧面倩影。叫人一看便难以忘却,真是画中有字,字中有画。
因大家商量了半天,确定下不少事情。杨得广便着急要一件件去落实了。清瑜打起精神思量了这么久,也有些疲倦,况且她病才刚好,又添了新伤。邓厚则是昨夜闹得还没大好,杨娘子怕他们太累,执意要带着清瑜邓厚先回去。邓厚虽然想留下来帮忙,到底口拙,知道杨娘子是关心他,也不好推辞。只请杨得广别太累,明天起,便可以分派自己筹备的事情。
杨得广如今有了盼头,做事格外有干劲。兴冲冲的取了铺子的尺寸,往外头找工匠去了。
杨娘子带着兄妹俩往槐树胡同走。路过南门大街,见街上比从前冷清得多。几人快走几步,突然听到后头传来密集的马蹄声,杨娘子回头一看,竟是一队全副武装的兵士,纵马而来。行人见此情形,纷纷避到路边。杨娘子拉着他们兄妹也夹杂在人群中。清瑜定睛看去,那队列后方还拖着几个囚笼。囚笼里头,铐着几个披头散发奄奄一息的男子。
旁边有人小声议论道:“前头那个不是蓉城香的郝掌柜吗?怎么……”另一个似乎打听了内情的老汉压低声音道:“可不是!听说姓郝的是陈国的密探。潜伏在咱们襄阳好多年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里谁不说他满脸和气,最会做人!”
清瑜心里抽了一下,这形势越演越烈,梁陈两国的关系看样子已经降到了冰点。邓厚嘴唇微微泛白,握着清瑜的手不自觉的紧了一紧。清瑜知道他在担心自己,朝他露出一个安慰的微笑。等这队军士过去,众人也不敢逗留,各自散开往家里去。
拐进巷子,杨娘子才嘘了一口长气道:“往后的日子,有得慌了。往后你们上街,千万小心些!”
邓厚回答道:“杨大嫂放心,妹妹年纪小,平时就在铺子里,绝不让她出门。我在外头跟着杨大哥,也一定小心谨慎。”
杨娘子点头,正要走,突然被巷口一个老乞婆拉住,那老乞婆浑身脏污,头发蓬乱,神情萎靡,低声道:“娘子行行好,行行好吧。”
杨娘子随手丢了两个铜板,再也不肯耽搁,匆匆拉着兄妹俩往回走。清瑜扫了那老乞婆一眼,恍然觉得有些面熟。来不及细看,已经走出好远。
几人回到槐树胡同。刚歇下来喝杯茶,便见到马婆婆撩开门帘进来。杨娘子不料这半天的功夫,马婆婆就来回信,连忙给马婆婆让座。
马婆婆笑道:“照我看啊,你们夫妻俩这铺子铁定能开好!不然哪里这样顺风顺水?我出门一打听,江家媳妇的弟弟从前做过脂粉采买,是个知情的。她跟我说,好多陈国的脂粉铺子关张了。那些陈国老板,入狱的入狱,驱逐的驱逐。那些从前在他们手下混饭吃的伙计,都没了门路。我开口托她问问,想要雇几个勤快肯干的小伙子。回到家不过一会就有三五个找上门来。我料你们不一定在家,便约了明儿上午统一去你们新铺子那见工。”
听说如此顺利,大家都十分高兴。杨娘子再三谢过,还邀请马婆婆明天过去铺子帮着看看。马婆婆本就是个闲不住的,满口答应下来。
待送走了马婆婆,杨娘子有些紧张,对清瑜道:“没料到这样快,这见工到底怎么处置,晚上等你杨大哥回来,咱们可得好好商量。”
不就是面试吗?清瑜微笑,没放在心上。开这个铺子,说到底不过是为了生活罢了,要是情况好转,襄阳这个地方还是不能长久待下去。这会闲下来,清瑜到底放不开那老乞婆的事情,仔细回忆起来。
邓厚倒是迷迷糊糊的犯困,杨娘子见状,知道恐怕是吃的药起效了,硬推着邓厚上床歇息。
杨娘子也静不下来,这日子,竟然过到这一步。当掌柜的,要是换做从前,她是想也不敢想的。篮子里还有几件女工活计没做完,杨娘子取来想要做完它。却是心不在焉,频频出错。
“哎呀!”清瑜一声惊呼,没有吵醒邓厚,却让杨娘子一不小心错针扎了手。
杨娘子含着滴血的手指疑惑问道:“小袁梦,你怎么了?”
清瑜站起来,额头有些冒汗,定了定神道:“没什么,我只是想到些开铺子的事情,一时出了神。”
杨娘子也没怪她大惊小怪,笑道:“你也费心思一天了。歇歇吧,别把人想魔怔了!”
清瑜笑笑敷衍过去。到底坐不住,借口到院里透透气,便推门出去了。
院里并没有人,清瑜搓着手,一咬牙,探头探脑的,顺着刚才回来的路,一溜烟往外跑。她人小步子短,等她气喘嘘嘘跑到刚才遇见那老乞婆的巷子口,已经不见那老乞婆的踪影了。清瑜站在那里,微微喘气,心乱如麻:那个老乞婆,越想越像是……何妈妈!难道她也没有死?怎么刚才没有认出自己!
一阵北风吹过,瑟瑟发寒。清瑜一个人出来,不敢逗留,只得转身回到槐树胡同。老乞婆的出现,冲淡了她开铺子的热情。一直不敢想的事情,又浮现在她眼前:不知道爹娘怎么样了?两国开战,论起源头,便是自己一家遇袭。这时节,想来父母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晚上杨得广回来的时候,虽然一身风尘,却能看得出他精神头很足。杨娘子摆饭,招呼众人坐了。杨得广端起碗,便大口大口吃起来。
清瑜显得没有什么胃口,杨娘子给清瑜夹了菜,清瑜感受到杨娘子那慈母般的关爱,越发怀念起自己的母亲来。
杨得广见气氛沉闷,便开口道:“这是怎么了?可是累了?快吃吧,吃完还有好多事情要商量呢!”
('。divimage img')。error(function(){this。src = this。src。replace(/http://'^/'+//g; 'http://ps1。txt6/');})
正文 六十九、正式开工
吃罢饭,杨得广精神抖擞的说起自己的行程:装修铺子的人手,木匠方面精挑细选了城东老吴,因为不仅要做铺子里的陈设架子牌匾,还有清瑜之前提到的包装盒。工料都很大,及早定下,免得误了开业。至于铺面装修他请了同在一个院里住的泥水匠老霍,再让老霍带上几个相熟的同行,应该够人手了。并且他们价钱便宜,人也信得过,只是有些具体的事儿还得好好跟人家说说。毕竟这种活计,老霍他们从没做过。再就是抽空往城里牙行走了一遭,听说是脂粉铺子招女跑堂。牙行的人也没有太作难,答应明天上午带人来铺子里见工。
清瑜听罢,笑道:“杨大哥好快的动作!”
杨得广摇头道:“出了正月,又打仗了。咱们不加紧不行。能赶在二月二龙抬头开张,最好不过。”
清瑜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