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外慧中(作者:蓝惜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绣外慧中(作者:蓝惜月)-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俞宛秋让人把自己面前的吃食拿给在座诸位分享,皇后笑着劝阻:“你别听她们胡扯,她们哪里少了吃的,回回来了在我这里又吃又喝又拿,我的好东西都快被她们骗光了。只有你常年在外,难得来一趟,母后才摆出来给你尝尝的,亏她们好意思跟小辈争。”

李昭仪看着张贤妃说:“嫔妾今儿才知道,原来娘娘您是骗吃骗喝的‘嫌妃’。”

“嫌”字咬得格外响。

张贤妃哀怨不已:“我们这些讨人嫌的还是赶紧走了吧,免得耽误了人家娘儿两个说体己话。”

一番戏谑下来,人人做“乐不可支”状,直到辰末,这伙人才陆陆续续地走了。

皇后带着俞宛秋移坐到里间的小茶厅,命人给她端来桂花凉糕,晶莹剔透的一团,颤巍巍地倒扣在色泽殷红的缠丝玛瑙碟里,糕团中甚至隐约可见几个小小的桂花瓣,煞是清新诱人。

皇后做了个“请”的手势,目光温柔慈霭:“你吃吃看,这是银莲新捣鼓出来的小点,如今正值秋燥,容易上火,很该吃些解毒祛火的东西。只是银莲做得不多,招待不了那么些人,便叫她迟点再拿出来。”

“多谢母后疼惜,难怪贤妃娘娘说酸话的,原来真地藏有体己”,俞宛秋先起身道谢,然后拿起小银匙挖了一小块送进嘴里,果然入口即化,冰凉舒爽,吃完余香满口,遂点头赞道:“真是好东西,银莲这手艺,御膳房的点心师傅只怕都赶不上。”

说话时扫了素琴一眼,素琴会意地从袖子里掏出绿松石手串递给银莲。

银莲跪下谢赏,满心欢喜地接过,皇后身边的曾尚宫说:“银莲,这回你赚到了,咱们太子妃随太子殿下征战南北,经过了多少座州府,每到一地,降官降将们哪个不是捧着金银财宝上来巴结?咱们太子妃手里的,件件都是宝贝。”

另一位胡尚仪一幅识货的样子,啧啧称叹:“瞧这蓝色纯的,是瓷松吧?外头店里摆出的那些跟这没法比。”

俞宛秋笑谓:“我不懂宝石,看着漂亮,就叫素琴拿来了,这边的嬷嬷姐姐都是侍奉母后的人,怎敢怠慢。”

坤元殿里,下人们的眼睛俱都一亮,皇后乐得做顺水人情:“你们还等什么,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管呈上来,若能讨到太子妃的赏,可就发了。”

俞宛秋微笑低首,皇后和她的女官一搭一和,话里话外,无非是想打听她从北地归来,到底带回了多少奇珍异宝。看来,无论她给皇后送多重的礼,都填不满她那颗贪婪的心。

赵佑熙领兵在外征战一年,作为占领者,即使不掳不抢,照样得到了许多东西。大部分他都上交给国库,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不过的确如皇后所言,件件都是宝贝。像绿松石手串这种寻常饰物,哪里就是战利品?分明是赏人的玩意,再值钱也有限,皇后的女官故意夸大其词,不过是想引出后面的话。

皇后二十年不掌权,手里可能真没存下多少物事,但如今太后瘫痪,聂怀袖卒逝,后宫银库的钥匙应该早就到了她手里,怎么还这般眼孔浅,公然打探起媳妇的家底来了?

俞宛秋在现代时就听人说过,有些极品婆婆连媳妇的嫁妆都要霸占,眼前这位婆婆不是一向表现得很慈善很开明吗?这才装了几日,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可惜皇后打错了算盘,俞宛秋或许不够精明,却从不是逆来顺受的包子。无论皇后和座下女官如何旁敲侧击,她始终淡笑以对,即使开口,也是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心里好笑地想:你们就别做梦了,我婚前的嫁妆也好,婚后的收益也好;东宫的家底也好,带回的战利品也好,你们都别想染指。

不是她吝啬,而是有些人招惹不得,你越慷慨,她越欲壑难填,控制了你的财产,接下来就要控制你的人。

当然,在没彻底撕破脸之前,贸然得罪皇后是不明智的,所幸俞宛秋别的本事没有,装楞充傻一流,皇后枉自浪费了许多口水,什么也没探出来。

又收了几件精致绣品,打赏了几样别致首饰,说了一箩筐废话后,看着窗外宫墙上的日影,俞宛秋决定进入正题:“母后,再过几天便是重阳佳节,往年这个时候宫里都要大宴宾客,可今年,太后病成这样,您看……”

皇后敛起笑容,正色道:“越是如此,越是要过节,太后最喜热闹,到那天咱们好好热闹一番,太后一高兴,说不准就醒了呢。”

俞宛秋颔首:“还是母后想得周到。那天的筵席,是摆在锦华宫呢,还是摆在慈懿宫?”

皇后略做思索,便有了决定:“就慈懿宫吧,太后的身体不宜挪动。”

俞宛秋想到康熙晚年的千叟宴,抓住皇后新掌权,急于立威,急于出名的心理,含笑提议:“既然要热闹,臣媳倒有个想法。”

皇后端起茶盏,吹了一口道:“你说说看。”

俞宛秋脑子里的词儿早就组织好了:“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高寿之人,向来是一乡一里的祥瑞,我们不如请些健康的古稀老人进来共度重阳。一来,昭示皇上的恩典,皇上仁孝,费心取悦太后,惠及民间耆老,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二来,也可为太后积福。”

皇后闻言,先喜后忧:“主意是好主意,但有一点……”

俞宛秋以眼神示意,皇后挥退仆从,俞宛秋起身走到皇后跟前问:“您担心那天太后无法出来见客,会让民间对太后之病的议论更剧,对不对?”

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何况太后病瘫,带累得慈懿宫上百宫人变成了哑巴,其中不乏心怀怨望者,只要有人存了心,再防备也挡不住消息走漏。

见皇后点头,俞宛秋嗓音更低了:“太后接见宾客,总是高据宝座,臣民跪伏阶下,轻易不敢抬头,这世上看清了太后真容的,恐怕没有几个。”

皇后惊问:“你的意思是?”

俞宛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着反问:“您不觉得,这是个避谣的好办法么?”

皇后尚存犹豫:“就怕皇上不会同意,即便是民间普通男子,也不能容忍别的女人冒充他娘。”

俞宛秋轻笑:“多少皇帝,自己还有替身呢,都是为大局着想,这跟冒充不一样的。”

皇后脸上出现了松动,俞宛秋趁机进言:“要不,您现在就过去问问皇上,此法可行得通?只剩几天时间了,真要办‘千叟宴’,得马上知会礼部着手准备才行,请古稀老人进宫,须礼部统一派车马接送,方显出太后和皇上与民同乐的诚意。”

皇后的眼睛里霎时闪现出少女一样羞涩又兴奋的光芒,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这个时侯去……去打扰皇上……合适吗?”

俞宛秋继续鼓动:“最近之江两岸暂时相安,朝中无甚大事,就快下朝了吧?你这会儿过去,跟皇上说说话,正好是午膳时间。”

皇后眼里光彩更甚,俞宛秋暗自叹息,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刻她理解了赵佑熙多年来对母亲的怜惜。一个极度渴望却始终不得夫心的女人,不想尽办法掌权,你叫她依靠什么?

————————说明的分隔线

前两天缺下的章节,会慢慢补起来的,这个月,至少会保持每日1更,只是四月结文可能有点困难,原来准备这月双更的,唉。

同人卷 第二百八十七章两难选择

还在坤元殿的时侯,俞宛秋就发现素琴心神不宁,手指时不时攥紧衣角。回到东宫的柔嘉堂,眼瞅着屋里没外人,素琴忧心忡忡上前谏言:“太子妃,皇后那边的东西,求您以后别再吃进口了,做做样子就好。”

俞宛秋淡淡一笑:“应该没问题的,而且之前摆的那些我都没吃,唯独桂花凉糕,皇后眼巴巴地盯着,这才抿了一小口。”

茗香急道:“要是凉糕里有什么,不就糟了?”

两个丫头的话说得俞宛秋心里毛毛的,不过她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你们放心,皇后今天没在食物里做手脚。”

“您怎么知道的?”

“我的眼睛会看。”

因为昨天刚经历了一场谋杀,今天她一直都在悄悄观察这个心目中的嫌疑犯。在她看来,一个人若做了亏心事,在面对受害人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自在,会以超乎寻常的热情来掩饰,或弥补。

皇后的表现正切合了这一点,掩饰的意味很浓。暂时,她应该只想到了掩饰,继续为恶,尚需要时间准备。

素琴疑虑未消:“那她为什么要摆出一大堆东西给您吃?若说特别心疼您,岂不是笑话。”

茗香直撇嘴:“太子妃明明都说用过早膳了,她还不停地让人上点心,甜的咸的,冷的热的,加起来怕没几十样?热情是热情,就是热情得叫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大清早的,刚用过早饭,谁吃得了那么多啊,又不是饭……”

素琴笑瞪了茗香一眼,茗香吐吐舌头,俞宛秋却陷入沉思中。

也许她的确托大了一点,两个丫头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如果行刺真是皇后主使的,她连杀手都敢用,下毒更是小菜一碟,皇后手里是有些隐蔽势力的,不然小福子不会死得不明不白。

又或者,皇后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她习惯在那边吃东西,吃一万次没毒,那么一万零一次下毒时,便没人会提防。

最终她点点头应承道:“你们说得有道理,以后去皇后那儿,我尽量不吃什么。”

这时知墨在门外禀道:“太子妃,好像是太子殿下回来了。”

如果是平时,俞宛秋会起身相迎,可今天她不想动,她和婆母斗智斗勇,身心俱疲,这些委屈,老去人家的儿子跟前诉说,真的合适么?

这个时侯,她特别羡慕那些有娘家的女人,最起码,有个吐苦水的地方。

坐在屋里等了好一会,还没见到赵佑熙的身影,她不安起来,派个小太监去打听。

小太监回来时,身后跟着圆脸阔鼻头的曹公公,打着千告诉她:“太子殿下去体仁殿了。”

体仁殿是中院的西配殿,那里有个室内练功房。自从赵延昌称帝,赵佑熙不是忙着练兵备战,就是领兵出征,很少有时间去那里消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