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谁知今天竟在自己的家门口见到了这位墨家的传奇人物。
进了大营,众人各自散去,该干啥干啥。宝鼎、赵仪一左一右陪着乌氏保进了大帐。
三个人聊了会家常,宝鼎询问了母亲和浮浮的近况,又把此趟出使的经过三言两语说了一下。
“伯父可有北军出塞作战的消息?”
“一无所知乌氏保摇摇头,“北军何时出塞的?。
“应该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宝鼎问道,“大草原上有没有安现从河南逃来的人?” “林胡人和空同人即使要逃也不会逃到乌水。”乌氏保说道,“乌水两岸的草场是我们义渠人的,义渠人不会让他们过来。他们要逃只能向贺兰山方向逃亡说到乌氏保主动问道:“公子是不是打算攻击河南?”
“伯父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接到你的口讯后,我已经派人向各地义渠首领求助,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天各地的义渠人就会陆续赶来。”
“大概有多少人?”宝鼎高兴地问道。
乌氏保皱皱眉,掐指算了一下,“最少可以集结两千人,如果都能来的话,那可能超过五千。”
“两千人足够了。”宝鼎笑道,“我这里大约有四千人,伯父又带了一千人过来,如果再加两千那就有七千人了,足够了。”
七千人就跑去打河南?乌氏保望着自信满满的宝鼎,不知说什么好。七千人跑去打河南,看上去人是不少,但河南之地的诸种部落人更多,号角一吹就是好几万,七千人跑去纯粹就是送死。
乌氏保眉宇间的重重忧色落在了宝鼎的眼里,他急忙安慰道。“此次打河南是三路共击,月氏人在大河北岸予以堵截,我和北军则从东西两路联手夹击,所以七千人足矣。
”
“北军全部出塞了?”乌氏保问道,“他们哪来的粮草?上将军蒙武正在指挥大军攻打赵国,粮草武器和战马都送往河北前线,北军拿什么出塞作战?”
“大王下令攻打赵国了?”宝鼎惊喜地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赵仪黯然垂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宝鼎知道她的心情,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应该是上个月下达的命令。”乌氏保说道,“咸阳命令我在六月下必须把规定数目的战马送到晋阳。由此不难推测,大军肯定在七月初发动攻击。”
“河北战况如何?”宝鼎急不可耐地问道。
乌氏保摇摇头,“这是咸阳宫的机密,我怎么会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宝鼎笑道,“你在咸阳有那么多耳目,探听这点机密算什么?”
乌氏保叹了口气,眼里忧色更浓,就连脸上的笑容里都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苦涩。宝鼎敏锐地意识到乌氏出了问题,而且和咸阳有直接关系。
“伯父当真不知道北军出塞的事?”
“的确不知道。咸阳方面也没有北军出塞的任何传闻。现在大秦上上下下都在密切关注着河北战场,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攻克邯郸。”乌氏保望着宝鼎,郑重问道,“你肯定北军出塞了?他们正在攻打河南?”
宝鼎心脏骤然剧跳。北军难道没有出塞?秦王没有下令?他欺骗了我?那匈奴人急速撤退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北军没有出塞作战,王贲没有带着骑军杀进河南,那匈奴人为什么要撤退?
“我可以肯定北军出塞了。”宝鼎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秦王政,他实在找不到秦王政拒绝下令的理由。宝鼎把自己当初的谋划仔细说了一遍,“北军以骑军出塞,以战养战,不需要咸阳提供任何军需,只要大王下令即可。”接着他又把月氏王庭的危机做了一番描述,“月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西北疆的安危,大王没有理由接绝下达北军出塞作战的命令。”
乌氏保思索良久,忽然问道:“如果北军没有出塞,月氏能否度过这次危机?”
宝鼎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北军没有出塞,匈奴人撤退就是一介,陷阱。既然是陷阱,那匈奴人就要倾尽全力攻打月氏。从月氏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他们保住了王庭,也无法保住乌亭逆水一线,也就是说,匈奴人切断了我们和月氏之间的联系。将来匈奴人在西北疆完全控制了主动。”
“有这么严重?”乌氏保吃惊地问道。
宝鼎当即找来朱笔,就在案几上戈了一个简单的西北疆地形图 “伯父看到了吗?匈奴人一旦占据了乌亭逆水一线,西北疆就再无安宁之日,包括伯父的这个乌氏大草原都时友处在匈奴人的攻击之下,再也没办法像过去一样自由自在地养马了。” 乌氏保连连点头,似乎若有所悟,“公子,你的计策如果成功了,功绩太大。”
“我的功绩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老秦人东山再起。”
“咸阳有多少人希望老秦人东山再起?”
宝鼎脸色冷了下来,“咸阳发生了什么?”
“咸阳有传闻。”
“什么传闻?”
“关于公子和乌氏的传闻。”乌氏保不再隐瞒,把咸阳最近发生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咸阳有人要灭我乌氏。”
“他敢?”宝鼎勃然大怒,一拳砸到案几上,“他敢灭我乌氏,老子就灭了他九族。”
赵仪骇然变色,乌氏保也是一脸惊骇,但心里却是心花怒放。好,宝鼎这孩子有良心,他没有抛弃乌氏,他也不会抛弃乌氏,咸阳那帮鸟人有难了。
曝布在帐外听到宝鼎的怒喝,匆忙跑了进来。
“把宗越给我请来。”
“宗越还在北岸。”曝布说道,“此刻北岸军情紧急,他恐怕一时过不来。”
“叫他即刻渡河。”宝鼎用力一挥手。怒声说道,“有人要灭我乌氏,老子就灭他九族。叫宗越渡河,叫他马上回咸阳。”
,
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
曝布在临时渡口接他,神色十分焦急,看到寄越急切说道,“快随我去大营,公子已经催问数次了。”
“什么事催得这么急?。宗越疑惑地问道,“河南那边有消息了?”
曝布摇摇头,“没有北军和左更王贲的消息,不过乌氏家主带来了咸阳的消息
咸阳?宗越立刻明白了,咸阳的对手乘着公子宝鼎出塞的机会展开了报复,而与公子宝鼎关系最为亲密的乌氏首当其冲,惨遭打击,估计现在的形势乙经非常糟糕,否则公子宝鼎也不至于如此着急。
宗越不再询问,飞身上马,与曝布纵马疾驰,在暮色降临之前赶到了宝鼎的大帐。
大帐里坐了一圈人,乌氏保、琴唐、司马断、司马昌、白公差、王离、唐仰、暴龙和两位墨者姜平、马骗霍然在坐。宝鼎把宗越介绍给了乌氏保。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宗越当然久闻乌氏保的大名,而乌氏保却对这位昔日的燕国虎骑统率非常陌生,他甚至不知道宗越何时成了宝鼎的亲信,但宝鼎既然对其非常重视,并让其即刻返回咸阳,那显然在宝鼎的反击谋划中,这个人至关重要。
。咸阳有很多人不希望我回去,甚至期待着我死在大漠。”宝鼎冷笑道,“可惜的是,我不但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这大概出乎他们的预料,接下来他们的的手段肯定愈发狠毒。好,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最狠,谁能笑到最后。”
“咸阳出了什么事?”琴唐实在忍不住了,急切问道,“是不是楚人乘机报复?。 “如果单纯是报复,那形势就没有现在这样危急了。”宝鼎忿然说道 “楚人在我离京后,利用大王急于攻打赵国。而咸阳财赋又难以为继的机会,向大王提出奏请,即刻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改为官营,如此咸阳既节约了购买战马和大兵的费用。减少了财赋支出,又完全控制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确保了王国的安全
琴唐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战马畜牧是乌氏的主要财源。大兵制造则是琴氏和墨家的最大收入来源,如果咸阳把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收归官营,禁绝私人涉足,那乌氏、琴氏和墨家就等于被人挖断了根基,必将迅速衰败。
此计堪称是绝户之计,正好击中三家的要害,而三家的衰败则意味着公子宝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势力瞬间倒塌。
“小这怎么可能?”乌原叫了起来,“公子不是说官营之策要等到大秦统一之后才会实施吗?怎么现在咸阳就动手了?咸阳凭什么要夺我们的基业、抢我们的钱财、断我们的生路?。
这话公子宝鼎的确说过,而且不止一次说过,他叫乌氏逐渐改变经营方向,叫琴氏利用冶炼技术的提高飞速赚取大兵之利,把乌氏、琴氏和墨者三家联合起来建立联合商社就是为了未雨绸缪,以便抢在朝廷改变国策之前把自己做大做强,利用财富和实力反过来影响朝廷的决策,以延缓或者阻止朝廷推行“重农抑商。官营垄断”等诸多策略。然而。宝鼎这话网刚说完还不到半年,三家联合商社刚刚建立不久,朝廷就突然传出了要将战马畜牧和大兵制造收归官营的传言,这虽然再一次证实了宝鼎的深谋远略小但也把三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形势之危急可想而知。
“统一,在统一这个大前提下,在增强国力这个大前提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宝鼎的口气显得很无奈。
他轻视了楚人。更轻视了右承相昌平君。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楚人竟能拿出此等绝妙好计。以“强国。来实现“大一统。是自己所推崇的国策,现在楚人就拿这个国策来挖坑设陷阱。秦王政雄心壮志,他一门心思要“强国。”要 “统一天下。”凡是有利于增强国力的计策他都会采纳,楚人这个计策投其所好,正中秦王政的下怀。
。怎么会出现这种事?。琴唐望着乌氏保。吃惊地问道。“这是务底抽薪啊?楚人怎会想到此等恶毒之策?你们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乌氏保摇摇头。他一直待在乌氏,对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不甚了了,再说乌氏现在正饱受打击,他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去探寻咸阳宫里的秘密?
“根子还是出在我的那份奏章上。”宝鼎叹道,“当初为了拯救墨家,万般无奈之下我奏请大王小让少府出面筹建三家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