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遍-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脚无力,根本无法活血化瘀。 
   
  抬眼看着秦桧,他正看着我。 
  对他扬了扬眉,秦卿,帮朕揉一揉! 
   
  让他帮忙的后果,是什么,我心中很清楚。 
  那种时候,被他玩弄,我虽然恨不得去死,却在心底,不停的对自己说,不能死,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一定! 
  我要不停的这样对自己说,才能忍住咬舌自尽的冲动。 
  今日所受之辱,他日定然讨还! 
   
  他从背后抱着我,一面大动,一面带着叹息般的语调:陛下,臣喜欢你,臣真的,喜欢你! 
  呵,我冷笑,秦卿,朕浑身无力,只能任你妄为!你敢不敢,将朕放了堂堂正正的做一次? 
   
  他猛然停下,随即大笑声响起,笑的剧烈。 
  随后,他发泄完了,起身,整理好衣衫,看着我,玩味的笑了。 
  陛下,没用的,放虎归山,再捉可就难了!老实说,臣不敢! 
   
  被他捆紧,塞进箱子里去的时候,箱子盖合上的那一刹那,他看着我的眼,带着些寒意,笑了。 
  臣发觉,上九五之尊,比上其它人,就是不一样! 
  我心中泠然。 
  却见他眼中有着从未见过的可怖的焰火,咬牙切齿的像是对着我,又像是对自己,狠狠的道,所以,每当臣想起,陛下居然还在其它人身下呆过,臣就恨的牙痒痒! 
   
  秦桧果然每夜都回来,来之前,总是会有伪皇帝吩咐,不许任何人踏进此处。 
  我的藏身之地,亦有变化,从箱子变成了大殿中的暗室。 
  是我被囚禁期间,他特意修的。 
   
  秦桧有时候呆的时间长,有时候待得时间短。 
  只是,每天他都会带来一个又一个让我心惊的消息。 
  不出所料,李纲还走在奔丧的路上,朝廷便下了一道旨意,让他改做了江西宣抚使。 
  都堂所出的赦令,秦桧还特意带着点炫耀,示威一般的背了下来。 
  什么朝廷用人之际,国家危难,敌寇入侵,江西群盗又起,卿当以国事为重,及早赴任。 
  和我所料,没差太多。 
  我原本以为,他不会这么快动李纲的。 
  手脚被缚,被他按着,听着他的喘息,恨意一天比一天甚。 
  我若出来,定要杀光天下秦姓! 
   
  有时他会用催情药,有时他也会气急败坏的强来。 
  当他告诉我,岳飞接到皇帝的手札和枢密院的宣令,根本没回京,而是直接从河北老家启程,前去燕云迎敌的时候。 
  我正被他按在床上,情…欲在药物的催动之下,不可遏止的喷发。 
  头被秦桧按在被褥中,心一阵一阵的紧缩,缩得疼痛无比。 
  鹏举,你若回来,你若回来,只看一眼,就知道,那朝堂上坐的人,不是我…… 
  可你为什么不回来,为什么来回来看我一眼,也不愿意…… 
  那一瞬间,想哭,却生生的收回眼泪。 
   
  这绝不是我的命运!我会活着,一定会努力的,支持下去,一定会,在这昏暗的不见天日的暗室,用力的挤出一条缝,让阳光射进来! 
   




秦桧番外(1)若得良田三百亩,此番不做猢狲王。 

  白痴,都是白痴! 
  秦桧在心中骂道,一帮傻子,包括那个身穿龙袍的皇帝! 
   
  秦桧抬起头,看着坐在龙椅上的赵桓,心中所想,却并不如他脸上所呈现出来的恭敬。 
  在秦桧的眼中,这位登基不久的皇帝,平时不知励精图治,事到临头又没个主意,割让三镇这种事情居然还要大臣廷议,真是白长了一副皮囊! 
   
  赵桓看着殿下大臣,足足一百多人,七十人赞同割让三镇,剩下三十六人不同意割让。 
   
  他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开口:既然众卿都以为,那就命康王同王尚书一同,奉衮冕玉辂再次使金,割三镇与金人! 
   
  秦桧听了这话,看着站在自己对面的那七十名朝廷命官,范宗尹,孙傅,何粟……心中冷笑一声。 
  以为给了三镇,金人就会退? 
  真不知该说他们是愚蠢,还是天真! 
   
  下了朝,秦桧回到家中,妻子王氏疾步迎出,她见秦桧面色不善,于是便赔笑,官人何事烦忧,莫不是被扣了俸禄? 
  秦桧哼了一声,踱步进房,抓起一盏茶,只喝了一口,便将茶盏摔到地上。 
  王氏见状,收了笑,讥讽了两句。 
  秦桧怒意更甚,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帮傻子!我怎么跟这么帮傻子同朝共事! 
  王氏白了秦桧一眼,你不傻,你不傻怎么没见当丞相?别在外面受了气,撒到我身上! 
   
  秦桧眉头皱起,去了帽子,转身出去。 
  这个景象看来,京城迟早是保不住的,要提早打算。 
   
  秦桧不觉到了南边,高高的宣化门,青灰色的笼罩在残阳之下,他握紧了手指。 
  苍白而修长的手指,骨节突出,紧紧的攥到一起,秦桧觉得手心微寒。 
  秦桧看着那城门,不由得就想到了今天早晨的事情,康王赵构早上,就是从这里出城的吧?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康王真是好计策,知道汴京保不住了,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溜了,只可惜自己这个御史中丞,却是不能溜,也溜不掉的。 
   
  正如秦桧所料,金兵得了三镇,根本毫无停滞,直逼汴京。 
  钦宗召集众人商议,往往是议论半晌,毫无对策。 
  秦桧笼着袖子,一言不发。 
  坐在龙椅上的赵桓,猛然看到秦桧,对他微笑:秦中丞怎么沉默寡言?秦卿可有对策? 
  秦桧躬身,礼数周到:臣愚昧,但凭陛下吩咐。 
  赵桓颇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枢密使孙傅,孙枢密所荐郭京,果真有奇能,朕当厚赏!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秦桧在肚子里,又将赵桓骂了一百遍。 
  这大宋,不亡于他手,那真是老天都不开眼! 
  然而这话,也只能是在心中想想,金人不日就能破城,秦桧也不是傻子,在这种关键时候,说多错多,不是惹恼金人,就是惹恼皇帝。 
  还是少说话,想法自保的好。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四日,天降大雪,风一阵比一阵猛烈,跪在雪地中,祈晴的皇帝,终于体力不支,软软的昏倒在地。 
  众臣闻声而至,皆涕下,陛下忧国至此,臣等该死! 
  秦桧站在圈子最外面,心中不以为然:可笑九五之尊,号令天下,却将希望,寄托在什么天兵天将的身上!这皇帝,等不到破城那一天了。 
   
  一阵风吹来,秦桧拢了拢领子。这天真冷,若是老家江宁,那里会有如此天寒地冻呢? 
  这个时候,秦桧有些想念家乡的温暖的风。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看着众内侍七手八脚的将刚刚舒醒的皇帝扶上御撵,跟着众人一道,缓缓前行。 
  走了两步,秦桧猛然听见刚刚醒过来不久的皇帝说了句奇怪的话:你们刚刚说的那人,可是郭京? 
  秦桧朝皇帝看去,赵桓双眼迷茫,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不会是昏过去了一次,脑子坏掉了吧?秦桧心中暗想。 
  这个念头刚刚在秦桧心中一转,他便看见皇帝的目光,朝自己看过来。 
  秦桧在心中暗自揣测,皇帝看自己做什么?是想要问自己么? 
  这个时候,秦桧对于赵桓,有些不屑。 
  不屑虽归不屑,可毕竟多年饱读诗书,基本礼节还是有的。 
  秦桧躬身,低头,双臂平举,手合抱在一起,礼数丝毫不差:回陛下,正是郭京郭大人! 
  他说完,心中有些不甘,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又接了一句:郭大人在半个时辰前就已出发,带着七千神甲,去了南边的宣化门,这会,恐怕已经同 金兵交战了! 
   
  秦桧说完这句话,偷偷的抬起头,去看赵桓的脸色,却没想只看到了一个背影,向着风雪中冲去。 
   
  秦桧心中有些诧异,他去做什么? 
  终于明白郭京是个骗子了么?那也不用自己亲自前去,派名侍卫前去,不就成了? 
   
  同留下的众位同僚面面相趣,都不知皇帝此举,究竟是何意。 
   
  何粟犹豫了半晌,才向着秦桧试探的问道:秦中丞,要不,一同前去看看,陛下到底做什么? 
   
  秦桧心中暗自揣摩,皇帝刚刚走的方向,定然是去南边的宣化门了,那里兵火正盛,去了,估计是有来无回! 
  秦桧摇了摇头,神色郑重,孙相公,下官以为,还是派诸班直前去保护陛下安全妥当一些! 
  孙傅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秦中丞高见! 
   
  秦桧看着孙傅远去的背影,不屑的哼了一声,这就叫高见?只要是个人,就能想出来吧?也是,相信郭京能够退敌的人,你指望他能有多高的智商? 
   
  消息不断的从南门传入宫中: 
  皇帝亲自督战, 
  陛下中箭受伤, 
  圣上英勇斩杀金人, 
  宣化门转危为安。 
   
  秦桧听到这些消息,心中的疑团,一阵更甚一阵。 
  那个白痴皇帝,平常恨不得吃个饭也要犹豫半晌的,什么时候竟能如此了?? 
  似乎,事情有了一丝的不同,且前去看看。 
   
  策马赶到宣化门处,老远就看见一人,龙袍袖子裂了一半,冠帽也没了,撑着剑,站在夕阳之中,身体略微单薄,红色的龙袍,和远处的夕阳混成一团。 
   
  疾步走上去,却只看见那人,身形晃了一晃。 
  伸出手,将他扶住,赵桓回过头,对着这名自己不认识却略有好感的官员微笑点头,表示感谢。 
  秦桧只看了一眼,就立刻挪开视线。 
  扶着皇帝一步步的走上城墙,帮皇帝传达那句:汝要战,我便战! 
  心中亦在暗自琢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