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阿娘去过好几次了,都是我自己走的!”姜启闻言,立马挺起小胸膛说道。
姜启说的是,和姬女怀孕的时候去过西边的山上,姬女怀孕也抱不动他,都是他自己走着去,自己走回来的。
“呐,知道了,走吧。”姜婐轻轻的甩了甩他紧拉着不放的小手,说道。
姜启闻言,咧着小嘴笑的开心。
“姑姑,我们等会儿去看小娃娃鱼好不好。”还未走到西山的山脚下,姜启就惦记上了西山上那条小溪里的娃娃鱼。
不同于姜婐的害怕,小家伙对那娃娃鱼的叫声好奇得不行,每次去西边的山上都要去看一眼不可。
“好!”姜婐头痛的答应,心里已经有些后悔着把这小家伙带上了。
两人到了西边的山上,姜婐牵着姜启的小手,继续往山上走去。在两人的身后,有几株矮小的树丛,树丛上长满了黄色的果子。
姜启频频回头观望。
“姑姑,我们不是来这里摘果子的吗?”虽然刚吃过早食,但是小家伙见到好吃的果子就馋得不行。
“乖,我们回去的时候再摘。”姜婐寻着记忆,牵着小家伙往长有山药的地方走去。
“喔。”小不点闻言,继续乖乖的让姑姑牵着走。
挖好山药,姜婐打算牵着小不点就回家去。可惜,小不点虽小,但是记忆力还是很好的。
“姑姑,小娃娃鱼在那边!”姜启见姑姑走的方向不对,连忙拉住她提醒道。
姜婐无奈,只好调了头,往小溪边走去。
小溪的底部依旧是黑色的,里面爬满了黑色的娃娃鱼,有几只还爬上了岸边。
姜婐牵着小家伙不给他走近溪边。虽是如此,小家伙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见状,姜婐很是疑惑。她就不明白了,这娃娃鱼长得这么丑,为什么这小家伙就这么喜欢它了。
部落里的人们都把这娃娃鱼看做成灵鱼,每一个来到这溪边的人都不会去捕杀它,也不会去触碰它。
在二十一世纪,因为稀少,野生的娃娃鱼被列为二级的保护动物,是不可以捕杀的。
但又因为这娃娃鱼它肉嫩味鲜,还是大补之物,也是一味药材,所以市场上有很多人工养殖的娃娃鱼销售。不过却买得很贵,不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
姜婐在现代的时候没有吃过娃娃鱼,来到这里,即使这娃娃多得满地都是,姜婐也没有想过要吃它。很多东西都是大补的,不一定要吃这娃娃鱼。
而且,这里的人把这娃娃鱼看做是神物,如果姜婐抓了一条回去吃,肯定会被抓上祭祀台的!听说祭祀台上的惩罚可是非常恐怖的。
“好了没,我们回去了哦。”就过一会儿,姜婐就开口哄道,要回去了。
“喔。”见着了喜欢的小娃娃鱼,小家伙心满意足的让姑姑牵着回去了。
“姑姑,去摘果子!”走了还不忘记他的果子。
“好,我们现在就去摘了呀。”
摘果子姜婐还是挺乐意的,因为这里长着的果子她都喜欢吃。
最后,两个贪吃的小家伙摘了满满的一袋果子。
回去的路上却苦了姜婐,满满的一袋水果可不轻,还得加上她刚才挖的山药。
两只手都拿满了东西,姜婐没有多余的手来牵姜启,便让他走在前边。
“姑姑,给我拿些!”走了几步,小家伙发现身后的姑姑走的太慢,转头看去,才发现姑姑拿着好多的东西,便又走了回去,对姑姑说道。
姜婐闻言,便把一支小一些的山药递给姜启。她总共挖了三支山药,足够姬女吃好几天了。
之后,两人继续龟速的往部落走去。
回到部落里,姜婐先去了河边,打算先把刚挖的山药洗干净在回家去。
山药很粗,姜婐一只手只能握住一半,这两条山药是姜婐抱回来的。所以,姜婐的衣服上也染满了泥。
姜婐从旁边便扯了一把草握住手里,左手拿过山药,把它放进水里搓洗起来。
一旁的姜启见了,也有样学样,把他怀里的那支山药放进水里洗。
“嘿!嘿!向叔叔!”姜启小家伙刚搓了两下,见着了河下游的姜向后,便兴奋的举起右手朝他打招呼。
小家伙的手里还握着一把沾了水的草,被他这样一摇,水滴漫天飞,弄得身旁的姜婐满身都是。
姜婐抬头望去,却吓得她差点掉进河水里。
就见河下游的不远处,两个光裸着身子的男子站在河水里向她招手。姜婐爆红了双颊,距离不远,两个男子的重点部位她看得一清二楚,两只大鸟也在向她招手!
部落里虽然建了好几个澡堂,但是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部落里的许多男子都还是喜欢到这河水里来洗澡。
姜婐埋着头,可不敢再往下游看去,身旁的小家伙却还在兴奋的招呼着。
没过多久,小家伙的招呼声换了个人,也换了个方向。
“嘿!嘿!明叔叔!”
水滴又开始飞舞起来。
姜婐闻言,抬头望去,就见姜明从河的对岸向她走了过来。
姜明先向河下游的姜向打了招呼后,才向姜婐走去。
“君女,你的蜡烛做好了吗?”姜明弯着腰,满脸的阳光,就连声音里也带着些温暖。
看着眼前的两个泥娃娃,姜明忍不住弯了嘴角,明亮的双眸里染满了笑意。
昨天中午,姜明留在酋长家吃过午食就回去了,他下午还要去制器屋做活,所以就没有看到蜡烛制作出来。
部落里,只要是满了十二岁的人,都要开始做活了。小孩满十二岁后,姜母都会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制作屋去学习做活。
“做好了,明哥哥要去看吗?”姜婐笑道。
“明叔叔,姑姑做的蜡烛可好看了!”一旁的小家伙闻言,兴奋的说道。
“是吗,那明叔叔一定要去看看了。”姜明哄道,心里也期待着,想看看姜婐做的蜡烛是什么样的。
回去的路上,有姜明帮着提东西,姜婐感到轻松了很多。两个小家伙两手空空的走在前边,毫不客气的把所有的东西都丢给了走在后边的姜明拿。
到了家后,姜婐便把她做好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了给姜明看。
姜婐见姜明很是喜欢,等他回去的时候大方的送了他十几支蜡烛。毕竟姜明他也有辛苦的去帮她收白蜡虫。
正文 第七十七章 我让你胡说!
从夏季进入秋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空气中吹的风变了。每个季节吹的风都是不一样的,秋天的风是最特别的,风里总会带有些萧索的味道。
入秋后的这几天,部落里的人都在忙着收割水稻。
这几天,姜婐都是待在家里和姬女一起照顾两个还不会爬的小娃娃。
屋内的矮床上,两个小娃娃头挨着头睡得正香。屋门半掩,姜婐坐在屋门前削竹子。
姜婐手里拿着三哥新帮她做的一把骨刀,切竹子就像是切豆腐一样,刀口特别的锋利。也因为这样,姜婐特地用厚厚的兽皮给她的新骨刀做了一个刀鞘。
结果,她的几个哥哥见了,都要求她帮他们的每把爱刀都做一个刀鞘。直到昨天,姜婐才把所有的刀鞘都做好。
哇哇,哇娃娃,哇哇哇…
此时,小娃娃的哭声从屋里传来,姜婐一惊,急忙丢下手中正在切的竹子跑进屋去。
小月儿已经有六个月大,还不会爬但是会翻身了。
姜婐进屋,就见小月儿趴在床边,哇哇哇的哭得好不伤心。
屋内的床很矮,床下还铺着一层厚厚的兽皮,姜婐倒是不担心小家伙会掉下床摔疼了,不过,就怕惊着她。
小月儿还趴在床边哇哇大哭着,见到姜婐进来后,哭声更大了。而一旁刚满三个月的小姜点却是躺在床中间,睁着纯净的大眼睛安静的看着姜婐跑了进来。
姜婐进屋后先是把哇哇大哭的小月儿抱在怀里,才去看床上的姜点醒来没有。
结果,却看到了一双纯净乌黑的大眼睛。
小家伙就这样不哭不闹,十分安静的睁着他的大眼睛看着姜婐进来抱起姜月儿,双眸一眨也不眨,黑黑的眼珠子也不见转动,小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十分的严肃。
姜婐摸了摸怀里小月儿的小屁股,发现并没有湿,便猜想这小不点肯定是饿了。
用过早食,姬女便去河边洗衣服了,这几天家里的人都是在田里做活,每天回来衣服都是脏兮兮的,每天都得换一套。所以,这几天,姬女洗衣服也洗得特别的幸苦。
姬女每天去洗衣服前,都是先把这两个小家伙喂得饱饱的,哄睡着了才出去。
小月儿比小姜点大上三个月,吃得比较多也饿得比较快。
六个月的小娃娃也可以吃一些其他的食物了,平时的时候,姜婐都会熬一些迷糊或者做点蒸蛋给她吃。
今早做早食的时候,姜婐就做了一些蒸蛋在厨屋里暖着,就等这小不点饿了的时候给她吃。
姜婐抱着小月儿哄了一会儿,见小不点不哭了,便把她放回床上,准备去厨屋里拿蒸蛋来喂她吃。
姜婐把小月儿放回床上,低头就见一旁的小姜点还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也不知道是在看什么,特别的有精神。小模样看起来特别的可爱,姜婐忍不住嘟起小嘴凑过去亲亲他的小脸蛋。
姜婐刚走出屋子,身后就立马传来小月儿的哭声,不由加快脚步往厨屋跑去。
急忙赶回来后,就连一直安静的小姜点也开始哭闹了。
姜婐头大,不知道该些哄哪个好。
还好此时姬女回来了。
姬女刚进院子,便听见屋里传来小娃娃的哭闹声,便连忙放下手里洗好的衣服跑进屋内。
见姬女回来,姜婐不由松了一口气。刚个小娃娃一起哭闹,姜婐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哄好。还好,小姜启一般都很安静,不怎么哭闹。
有姬女在,两个小不点一会儿就哄好了也睡着了。
姜婐端着陶碗,跟在姬女身后走了出去。
走到屋门口,姬女这才注意到姜婐放在屋门口的竹子。
“婐儿,你切这些竹子是要做什么吗?”姬女看着屋门口摆放着两条被切得薄薄一条的竹片子,不由开口问道。
“我在给启儿做一个好玩的小东西呢!”
姬女闻言,瞄了一眼地上的骨刀,不放心的说道:“你先别切了,等大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