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略 (完结)BL》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王略 (完结)BL-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看着他,一道闪雷划过我的心中,我怔怔地开口:“莫非……是楚王?可楚王性情孤傲……”
   
   想起历史上,韩信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后,有一次去拜访汉初第一名将樊哙。当时樊哙手握重兵,又是皇亲国戚,母后的妹夫;而淮阴侯韩信却有虚职无实权。
   
   樊哙知道韩信前来,仍是用对待诸侯王的礼节,跪在门口恭迎道:“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却嗤笑一声:“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同列!”可见其恃才自傲。
   
   张良却不紧不慢地道:“楚王确是孤傲,却好为帝王师。只要你真有帝王之志,楚王是武震天下的悍将,难道不愿立功勋么。”
   
   压抑着心中如江水般翻滚的躁动和喜悦,我颤声开口道:“那……”
   
   他笑了笑:“太子不惜以皇储之尊,数次跪拜于臣,臣定不负太子所托。如今楚王身边有小人,臣必须亲自去楚国一趟,向楚王声明利害,事不宜迟,臣现在就动身。”
   
   说罢他快速地走进方才的寝间,披了一件黄绸的袍子便匆匆走出,他嘴里咬着一根发簪,边走边双手将身侧的长发胡乱地往脑后一别,用发簪固定了,他走到我的身边:“借剑一用,臣会以此剑示明楚王,向楚王表明太子的心志。”
   
   我一把拔出了宝剑,有金石碎裂之声,我深深地看进他的眼睛:“先生请用,拜托先生了。”
   
   他忙垂了眼,将我的剑收入怀中:“臣定不负太子所托。”
   
   我郑重地道:“我送你出府。”
   
   走到外院,一阵劲风吹来,拂着张良的发梢扫过我的脸颊。
   
   那老仆竟已备好了车驾,在府外等侯,我有些惊异地望了张良一眼。他笑了笑:“今日臣久候太子不至,多有冒犯。”
   
   我微微一笑:“无妨。”
   
   见他要上车,我轻轻地握住他的手:“先生一路小心。”他的手温润如玉,我仿佛如在举目无垠的海面上,抓住了一柄浮木,手上不禁握紧了些……
   
   张良双眸在夜中更加闪动,像璀璨的黑宝石,他放轻了声音叮嘱我道:“太子对臣以自称不称孤,臣知道太子为人恭谦,并不以太子身份自恃,可若是楚王来,太子当有储君威仪,不可再如此了。”
   
   我谦和地笑着,点点头:“多谢先生提点,孤明白了。”
   
   只见那名老仆坐在执御的位置上,拉着缰绳的手青筋突起,我心中一动,张良似乎是看出了我之所想,笑道:“此人原来是秦皇宫侍卫长,又因得罪赵高而被贬斥,汉军破咸阳时投于臣。”这是那名老仆伸手入怀,将我给他的玉佩拿了出来,恭敬地递给张良,张良笑道:“不想萧丞相竟将此物赠予了太子。”
   
   我只知此物是母后拜访萧何后交予我的,原来竟是丞相助了我一臂之力。
   
   张良踏上了马车,衣缎在夜风中辄辄作响。
   我打起车帘子,深深地看向他:“此去楚国,路漫漫而修远,望君珍重。”
   
   他的眼微微地弯了起来:“多谢太子。”
   
   说罢帘子落下,我不再能看到他淡雅的容颜,一声马嘶,清夜中如同雷鸣,车驾轱辘辘地转了起来,我退开一步,车辙在我脚边落下重重的一条印记。
   
   马奔跑了起来,车驾摇摇晃晃地越行越远……我不住举目眺探。
   不久它消失在一片黑眼中,刚才的马嘶车响,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不知为什么,我心中竟有些许空落。
   
   就好像刚刚结识了一位知己,他却要远别一样。
   
   “太子殿下?”
   那名宦者在我身后恭敬地唤我。
   
   我叹了口气,转身向回走去,他亦步亦趋地跟在了我的身后。
   
   銮驾辚辚而动,我一路望着长安的夜景,回到了宫中。
   
   母后的未央宫,仍是明烛秋光一片,转过一道江山千里的画屏,却见母后正在烛光下绣一只手帕,上面雕着一条蜿蜒的龙,龙身竖起,张狂的骁悍。
   
   “母后?”我轻声唤道。
   
   母后手中一顿,针杵蛰到了她的食指;她抬头望向我,神色却沉稳的让人心安,似乎是等我开口。
   
   我笑道:“母后,留侯亲自去了楚国。”
   
   他助我,也许是因为我是太子,是一个新生的帝国不可动摇的国之根本;
   他助我,也许是因为萧丞相所托,他无法拒绝;
   他助我,也许只是为了他从此再也无法施展的智谋。懂得纵横谋略之术的人,就盼着天下大乱;通晓了兵法战略的人,就希望发生战争,古今皆然。我说我想荡平四海,这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新墓中的一缕生机?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局,只是当时我身在局中,不自知罢了。
   
   母后嘴角一弯,又低头刺绣,半晌,她缓缓地开口道:“如此,大事可成。”
   
   就在她对着明晃晃的烛光穿针时,忽然注意到了铜镜。她刷的站了起来,手执一盏蜡焰,一手抓住了我,耀眼的火光照在我的脸上,有些滚烫的焰火熏得我微微虚了眼。她睁大了眼,哑声道:“盈儿,你看,你眉间……”
   
   我疑惑地朝铜镜中望去,却见耀眼的烛光下是我酷似母后的面庞,眉间的一点痣竟像长大了一般,清清楚楚地能判断菱形的轮廓了,中间还变了颜色,在烛光下……是炫耀的朱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
 
 
 刘盈虽然内心有决心,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他去学习,他会慢慢地变强!
 这就是小攻的成长之路~灭哈哈~
 
 这一章很肥吧~求花花~
 
 
 
 
 6
 
 6、第六章 宫务 。。。 
  
  
   母后慈爱地看着我,我这才发现,这两日她眉间的细纹似乎又深了些。
   以前她全身上下一直蔓延着肃穆庄严的气势,我竟没有发现,她深沉的双眸中隐藏的疲惫。
   
   我不禁唤道:“母后……”
   
   父皇的冷落无法压垮她;戚夫人的攻击也无法摧毁她;儿子的指责尽管能伤害她,却无法毁灭她。这么多年来,她如同寒风中的一株大树,独自伫立在里,品着霜雪的严寒。
   
   她轻轻地放了我,欣慰一笑,起身坐回了木塌,又开始低头刺绣了,表情宁静而柔和。我向她告了安,她又嘱咐了我衣食上的一些事,我答应着,便径自去了。
   
   蓦然回首,只见烛光下,一个孤单单的背影,在黑夜中拉出长长的影子。
   心下不禁叹了一口气。
   
   她没有盖世的武功,没有娇媚的容颜,却只有跟着刘邦奔波十载的沧桑。
   
   她在沛县从一个贵族之女变成一个下层小混混的妻子,整日辛劳,却从不曾抱怨,在家相夫教子,何其温厚。可是生活不断打磨她,丈夫不断背叛她伤害她……在心理的岔路口上,她也许只差一步就变成了日夜等君王的怨妇,但她没有,她走向了另一端——坚韧、顽强、深沉而果断。
   历史指责她不是一个美好的女人,可历史可曾给过她一丝一毫的机会,让她做一个美好的女人。
   
   放缓了脚步,我不禁驻足在她的寝宫门前,回首望去,阁道走廊,巍峨而大气,不像是一个女人的宫殿。
   
   这才发现……我从异世而来,本是惊惶无措。
   竟是一个对命运不低头的女人,无形中影响着我,缓解了我心中如黑洞般的空虚,让我不再迷茫不再犹豫。
   
   在她的身上,我看见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磨灭的希望。每次从未央宫走出,我都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她就像酷夏的烈日,燃烧着她的隐忍的热情,迸发着决绝的希望。
   
   是她让我强打起了精神,迎接未知的明日。
   
   作为一个儿子,我难道不应该为她而骄傲么!
   
   我微微虚了眼……抬步迈过脚下高高的门槛,走出母后的寝宫。
   
   今年……是刘邦建汉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他打败项羽称帝的第一个年头,这一年我九岁已过,母后三十又二,父皇五十又一,姐姐已嫁给张傲为妻,韩信二十又七……
   
   历史的车轮尚未隆隆开转……我……还有时间……
   
   母亲——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独自面对险境;
   母亲——我不会再失去帝国,让我的弟弟刘恒继位文帝,给你写上骂名。
   母亲——等我刘盈登上皇位,我会送你天下的瑰丽,甚至和父皇一般并称双圣的称号,但我不会让你的手上沾上一滴脏血,屠刀——请让我代你挥下。
   
   新的清晨很快来临,我在宫娥的服侍下更衣净面。迈过一道道门槛,走过一条条阁道,昨晚一盏盏明烛还未熄灭,在黎明的星辉中,发出微弱的光。
   
   我来到母后寝宫,却见她早已梳妆停当,整个外厅上却摆满了各色物品。她正在堂中踱步,身着一件青花的古朴长裙。
   
   我走近母后身旁:“母后……这些是?”
   
   “这些都是各诸侯王进贡的物品,昨夜到的京城。”
   
   看着满堂的各色珍宝,我有些花了眼:“就只有这些了么?”
   
   母后抬眼看着我,勾唇道:“盈儿真是长大了,会问事儿了。如战马等辎重等,进贡上来的皆送至丞相处,留我此处的,都是些后院之物,金银器重,细软珠玉。”
   
   我点了点头,边转边大致地看了一遍这次进贡上来的贡品,边笑嘻嘻地问道:“母后这是要收入国库?”
   
   母后眼中似有深意:“自然不是。有来才有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