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瓷家女-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及石灰石。三种原料如长石,石灰石及球土,以及四种原料如长石,石英,石灰石及高土组成。至於其它原料也可以用来调配透明釉都是勿庸置疑的。从所调配釉的种类来看,有长石—石灰石系,或者其它种助熔剂如硬硼酸钙,锂等。一般添加物会对釉的透明有影响,所以我就按照这个理论开始研制。”
  “红釉主要形成的内在动因是通过窑温调控、色异交配和焰性变化而自然流淌形成的艺术钧釉一类。红釉适应日用中、高温瓷的立式形坯体。经过我不断研制和琢磨,大概配方是这样的,它需要百分之三十五的长石粉,百分之三十八的石英粉,百分之十的混合泥,百分之八点五的方解石氧,百分之二点五的化硼,百分之二的碳酸锂,百分之四的氧化锌粉。”
  赵栓讲的头头是道,听的林初因目瞪口呆,她不敢想象民间居然有如此高深的制釉师傅。
  她不住地点头称赞,“没想到赵大哥连比例都算的那么清楚,果然很厉害。”
  “厉害什么啊!”赵栓谦虚一笑,“就算比例算的在精细,但是还是制作不出好的红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都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
  “赵大哥别急,要不我们现在再试一次,咱们一起研究研究。”林初因给他一个鼓励的笑容。
  “好!没问题。”难得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赵栓很有干劲地卷起了袖子。
  就算眼下立马调制出红釉,也需要在瓷胚上上釉烧出以后才能看得出好坏,试用的瓷胚赵栓家倒是有很多,只是烧一次窑需要好几个时辰。琢磨一番之后,他们决定先按照各种比例调制出几种,然后上釉后坐上标记一起烧制,等烧制好了还好对比。
  只是林初因在担心今天晚上能不能赶回家中。
  越州,这个风景如画、碧波荡漾,有着大街小巷、羊肠小道的地方。不仅有着赞不绝口的美景,还有工艺精湛的越窑。
  这几年,随着饮茶风尚,逐渐出现了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喜爱的青瓷。
  大大小小的窑厂也在越州建起,有的传承了几百年手工艺的陶瓷世家,也有刚兴起的大大小小的作坊。
  越州青铜口的段家就是陶瓷世家之一。
  段老爷家有一子,名叫段夜言,今年二十一岁,此人精明能干,短短三年就把段家的陶瓷产业做的相当红火。段家蒸蒸日上的青瓷生意也是他一手经营的。他几乎每年都行走在京城、邢台、越州这三个地区之间。
  段家的青瓷多售于京城的达官贵人,很多甚至都进贡到皇宫里做御用品。所以每次进贡皇宫的瓷器都由他亲自送去。
  邢州乃是白瓷的发源地,邢窑的工艺也位列前茅。在生意往来上,临城县的林家与越州的段家曾有过几次接触。
  段夜言很是欣赏林家的白瓷手艺,曾经去过府上讨教,因着林家手艺从不外传,于是就没能亲眼目睹一下白瓷的精湛做法。
  而至于临城县徐家,虽然这几年不如往年景气,但是段夜言却有打算收购徐家窑厂的心思。
  段夜言是个有野心的人,在制瓷方面一直想成为全国最有名的佼佼者。这两年来越州青瓷的垄断他越来越不满足,开始把眼光放在临城县的白瓷上面。
  每次去京城宫瓷的时候,段夜言都会多带一些越州稀奇古怪的瓷器,然后途径将军府,把这些瓷器送给他非常敬重的舅舅把玩。
  段夜言的舅舅乃是朝中一品大将军何铭源,此人威武勇猛,是皇帝钦点的国家之将才。
  何铭源虽然长相粗壮勇猛,但他却是一个喜爱陶瓷珍玩的人。他的府上不仅有众多越州的青瓷上品,并且还有许多临城县上好的白瓷。
  就在前不久,他还在临城县的徐家定制了几件上好的白瓷。但是前几天徐家却送来了几件青花瓷。
  这样的瓷器他从未有见过,白底蓝花的特征,看上去漂亮至极。
  这日,段夜言与往常一样,每次来进宫都会拐到将军府里一趟。
  他手里提着一套青瓷茶具,满心欢喜地来到将军府上。却不想舅舅一个人正坐在前厅打量着一件瓷器蹙眉叹气。
  “舅舅,近日可好?”段夜言进门给何铭源行了一礼。
  何铭源一看是自己的外甥,立马起身迎道:“夜言来了?一路上辛苦了。”
  “奔波习惯了,也不觉得辛苦。”段夜言谦虚一笑,然后把手里的茶具放于桌上,“舅舅,这是我刚烧制的一套茶具,造型奇特,是我亲自设计的,所以就拿来给舅舅品茶用。”
  爱瓷如痴的何铭源闻言眸光一亮,急忙打开茶具的包装。
  他审视了好一会这套造型精美的茶具之后,连连赞道:“美啊!甚美!茶壶的造型融入荷叶的特征,壶盖做成莲蓬的形状,看上去确实很别致。夜言的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
  得到舅舅的夸奖,段夜言却是谦虚一笑,“舅舅过奖了!”
  然后他又望了一眼桌子上蓝底白花的瓷器,惊问道:“舅舅,如此精美的瓷器,你是从哪里所得?”
  “这叫青花瓷。。。。。。”何铭源拿起这件让他疑惑好几日的瓷器,“这是临城县徐家制作出来的!”
  “哦?青花瓷?”段夜言不解地皱起了眉头,“临城县的徐家不是都做白瓷吗?怎么突然做出这么一件瓷器来?这青花瓷色的泽和花纹看上去比青瓷还要漂亮许多。”
  “是啊!确实很漂亮,也不知道徐家怎么突然间烧出这么几件瓷器来。我也找了朝中几位官员一起欣赏,他们都说此物乃是瓷中精品。。。。。。”何铭源一阵赞美。
  段夜言接过舅舅手里的青花瓷器,仔细端量瓷器上的花纹和釉色。心中一阵惊叹,这等瓷器,确实要比他烧出来的青瓷精美许多。
  “如此,徐家是开始烧制青花瓷器了?”段夜言轻问道。
  何铭源摇了摇头,“还没有,我听说他们徐家只赶制出了几件,现在还在继续赶制白瓷。况且我之前要的是白瓷,他们居然拿了这东西过来。”
  “哦?这么说,他们徐家有高手指点。。。。。。”段夜言把瓷器放回桌子上,对此事极为好奇。
  “这个我也打听过,但是徐家并没有新加陶工。”何铭源也很纳闷。
  “舅舅你先坐下。。。。。。”段夜言拉着何铭源坐下,然后又道:“舅舅,我时下有一个想法,不知你能否帮助我。”
  “哦?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我这次进宫,听一位大臣说,皇上最近在彻查一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只要涉及到行贿的商家都会跟着遭殃。而这些有问题的大臣里,其中就有临城县的方大人方楚仁和穆川海大人。”
  “哦?这等事情夜言居然也知道?”何铭源惊讶地皱起了眉头。
  “舅舅这么说,自当也是知道的。我这是出宫的时候正巧听到两位大臣商议。”段夜言回道。
  何铭源微叹了口气,“是该整顿了,这几年,有几位官员勾结敬王爷,屡次弹劾太子,为了能够晋升官位,不管是大官小官都巴结敬王爷。这些官员私下里也贪污受贿,无论官场上还是商场上,都不安生。你说的这两人我也都知道,不过,这与你说的事有什么关系?”
  “我听说方大人与制瓷的林家是至交好友,并且两家还有婚约。而徐家徐凌天的远房表叔正是慕大人慕川海。虽然这两家血缘不近,但是却来往频繁。徐家的生意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慕大人打点。若这次彻查方大人和慕大人,林徐两家必然会遭殃。那么林徐两家的产业也会跟着土崩瓦解。但是林徐两家落魄之后,临城县的白瓷商业定然会受很大影响,朝廷也会重新整顿。所以,我想让舅舅在这件事情上上上心,看看能不能在林徐两家落败之后,让我们段家来接管林徐两家的窑厂。”
  段夜言果然是个精明之人,在短短时间内居然能把此事分析的如此透彻,不愧是商家出身,就连身为将军何铭源都感到十分佩服。
  这有关段家与将军府的兴旺,何铭源自然也不会推辞,连声赞道:“夜言真是聪慧过人呐!不想竟然有这样的厉害的头脑。这件事情也并非小事,不过舅舅定会全力以赴的。”
  一听舅舅答应,段夜言急忙起身行了一礼,“那夜言就谢过舅舅了。”
  然后他又指着桌子上的青花瓷器,道:“如此漂亮的瓷器定然不能因为这场波澜消失。我觉得我应该先去拜访一下徐老爷。”
  “夜言说的对,舅舅也极其喜爱。那你今日在府上歇息一晚,明天就去临城县跑一趟。
  “好的舅舅!”段夜言兴奋地急忙点头。
  如此,段夜言就这样带着激动的心情在将军府里住了一晚,翌日一大早他就坐上马车赶向了临城县。                        
作者有话要说:  此章提到了釉的制作,花花一直觉得这种东西很神奇,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制作,但是各种各样的颜色釉还是有见过的。
  一般呈糊状(但是又不是很浓稠那种,像稀饭的感觉),颜色也很粉,看上去还挺漂亮,不过烧制前和烧制后颜色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因为这个东西上到瓷胚上以后,高温烧制出来,就很神奇的变化了!

  ☆、第三十二章:制釉成功

  
  这日一大早林初因就来到徐志琰的家门前,她在门外徘徊了许久,看门小伙硬是不让她进去。
  林初因此刻的心情激动而又忐忑,昨日在红叶村与赵大哥研制的红釉瓷今日正好出窑,她很想与徐志琰一起见证这一时刻。
  正在她还在踱步不肯离去的时候,只见徐夫人从院里缓缓走了出来。
  她上下打量了一眼林初因,面上看上去有些冰凉,似乎不比先前对她那么热情。
  “徐夫人,志琰可是在家?”林初因很有礼貌地给她鞠了一礼。
  徐夫人轻叹了口气,蹙眉道:“初因呐!志琰不在家,早早就与他父亲去了京城。咱们临城县要刮起一阵大风,眼下还是各自看好各自的家门比较好。虽然我不反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