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更新至210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 (更新至210章)-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窦明压根就不喜欢窦家,更瞧不上祖母的吃食,可看见窦明笑盈盈地站在一旁却目露威慑,她勉强地敷衍着祖母。

    祖母看着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让窦明回去休息之后对窦昭道:“你父亲把她送回来,多半是不想王氏把她养歪了,有些事,你这个做姐姐还要多多担待才是。”又劝她,“今生是姐妹,来世未必是姐妹,这也是你们的缘分。”

    窦昭很想说她已经和窦明做了两世的姐妹了……但她不想祖母担心,还是恭敬地应喏。

    祖母就笑着抱了抱窦昭,道:“我知道我们寿姑是个大度、明理的好孩子。”

    她也这么觉得。

    要不然,她刚才说话就不会那么客气了。

    念头闪过,她哈哈地笑起来,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回到屋里,窦昭把家里的大小管事都叫到了花厅,把家里的人事重新分配了一下。

    家里的灶上的、浆洗房的、马房、轿房甚至是值夜的婆子全都一分为三,东跨院的人服侍崔姨奶奶,正院的人服侍她,西跨院的人服侍窦明。东跨院和正院的人由高兴管,西跨院由周嬷嬷管,包括公中的开支也是如此划分的。

    周嬷嬷非常的惊讶,犹豫地喊了声“四小姐”,就被窦明挡住了话题:“你是祖母给我的人,有什么担当不起的?”然后又对窦明道,“算你识相!”

    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和窦昭说话。

    满屋子的仆妇都露出惊恐地低下了头,一时间屋子里落针可闻。

    窦昭端起茶盅,用盖碗轻轻地拂着浮在茶盅上面的茶叶,手上的翡翠镯子叮叮作响,如同敲打在人心上的擂鼓,气氛压抑而沉重。

    “窦明,你的膝盖疼不疼?”窦昭轻声问她,“你是不是还能跪半个时辰?”

    窦明脸上闪过一丝狼狈之色。

    给祖母请过问后,窦昭就让她去花厅里罚跪,她不以为然,却被窦昭身边的一个丫鬟强拽到了花厅里,跪了半个时辰,她到现在膝盖还隐隐作痛。

    “窦明,”窦昭道,“我把你当妹妹,让家里的仆妇把你当小姐,可你若是不尊重这份尊重,我也可以把你当成是陌生人,家里的仆妇也不必敬着你了。”

    窦明望了窦昭身后的素心一眼,噤若寒蝉。
 
第97章碰面
 
    窦昭私底下摇头:“以后还不知道要给她收拾多少烂摊子呢?”
  
  这样的话素心自然是不敢搭腔的。
  
  她服侍窦昭换了件衣裳,然后和窦明一起去了二太夫人那里。
  
  二太夫人看见窦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来了。”
  
  或者是小时候被二太夫人管束过,窦明在二太夫人而且十分的乖巧,恭恭敬敬地喊着“伯祖母。”问二太夫人腰酸的毛病好没有好一点,她这次给二太夫人从京都带了一种膏药来,据说对腰酸特别的有效芸芸,硬是把冷着脸的二太夫人说得满脸是笑。
  
  窑昭在旁边看了撇嘴。
  
  窦明还是和上一世一样,只要她喜欢,能让小猫小狗都喜欢她,可要是脾气来了,就是天王老老子也照样的闹腾。
  
  二太夫人就拉了窦明的手问她这几年都读了些什么书,针线女红如何。
  
  “跟着大舅母读了《女诫》、《烈女传》、《孝经》。”窦明笑容甜美,“针线还没有开始学,但我喜欢弹琵琶,大舅母就请了个人教我,这次也跟着我一起回了真定。”
  
  算她聪明,没有提外祖母。
  
  若是她敢提王许氏,二太夫人恐怕当场就要翻脸。
  
  说起来,二太夫人在窦家当老祖宗当的时候长了,忌妒之心日强,听不得旁的声音,容不得旁的人了。
  
  窦昭思忖着,就听见二太夫人对她道:“寿姑,你的针线好,明姐儿既然回来了,针线上的事你得好好指点指点她才是。”接着又夸了那几本书选得不错说了一大通妇德的重要性,让窦阴眼底的阴霾越来越深,直到脸上闪过一丝不耐时,纪咏来了。
  
  看见窦氏姐妹纪咏有些意外。
  
  看见纪咏,窦氏姐妹也有些意外。
  
  只有二太夫人,喜形于色朝着纪咏连连招手:“这个时候,你不和蕙哥儿、芷哥儿在屋里歇热,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来,到我身边来坐。”不仅随手拿柄团扇亲自帮纪咏打扇,还催着丫鬟快端碗冰镇的绿豆汤进来,像是自己的孙子来了似的不由让窦明恻目,强忍着才没有问这是谁。
  
  这家伙实际上也挺会讨老太太喜欢的。
  
  他从泰山回来给二太夫人带了块石头,石头上的纹理乍眼一看像个寿星翁牵了头梅花鹿,二太夫人非常的喜欢,专程让人用紫檀木做了个架子,把石头供在了自己的小佛堂。
  
  窦昭望了一眼小佛堂的方向,二太夫人已指了窦明道:“见明,你还没有见过明姐儿吧?这是我们家老七的次女,一直跟着老七在京都,今天才回来。”又对窦明道,“这是你六伯母娘家的侄儿你就随着寿姑喊纪表哥吧!”
  
  纪咏大方地给窦明行礼,儒雅谦逊如翩翩佳公子。
  
  窦明曲膝行礼,显得有些惊讶。
  
  纪咏是来辞行的:“家祖有个好友在保定府,这次出门,家祖曾嘱咐我去拜访。”
  
  二太夫人忙道:“怎么不过些日子再去?这几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语气中满是关切。
  
  “我准备过了中秋节和蕙哥儿、芷哥儿一起去京都。”他笑道,“我有几年没见到伯父和父亲了,又正好可以随着蕙哥儿和芷哥儿一道去拜访拜访姑父。”
  
  窦昭从纪氏那里听说过,纪家目前入仕的有六个人。除了纪咏的伯父在工部任侍郎,父亲在通政司任右通政,还有几个堂伯和堂叔都外放各地,或是做知府,或是做按察使,或是做布政使,前程都不错。这本应该是窦家最大的助力,但因纪、窦两家政见不同,纪咏的伯父也有意宣麻拜相,两家反而走得不太亲。但能有这样并驾齐驱的姻亲,颇此间却也不由高看一眼,并不影响两家私下的交往。
  
  “去京都看看也好。”二太夫人笑呵呵地说着,吩咐贴身的嬷嬷去拿些蓿香丸、仁丹之类的药丸给纪咏:“天气太热,带在路上用。”
  
  纪咏连声道谢。
  
  二太夫人还不放心,拉着他的手这啊那啊的嘱咐了半天。

 待到回去的时候,窦昭发现窦明悄悄地问二太夫人身边的丫鬟:“纪家表哥好像很得伯祖母的喜欢?”
  
  “那是当然了。”那丫鬟满脸的艳羡,“您别看纪家表少爷年纪小,可人家是南直隶的解元郎呢!太夫人怎么能不喜欢?”
  
  窦昭发现窦明的眼睛闪了闪。
  
  每当她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露出这样的眼神来
  
  重活一世,难道窦明的目标会从王楠转移到了纪咏身上?
  
  她一直认为,窦明未必喜欢王楠,不过是王楠是人人称道的青年才俊,前程远大,最得王家的重视,却喜欢上了气质高华的高明珠,她心有不甘而已。
  
  窦昭想起前世王楠趴在高明珠棺材上无声痛哭的情景……
  
  如果窦明因为纪咏的出现而转移了视线,未必不是件好事!
  
  相比王楠,纪咏有主意多了。
  
  窦昭思忖着,和窦明在二门口分了手,一个去了东跨院,一个去了西跨院。只是她刚刚踏进院子,就看见三、四个被分配在了西跨院的管事嬷嬷正围着红姑说着什么,见窦昭进来,几个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
  
  “四小姐,您还是让我们到东跨院来管事吧?”
  
  “是啊,四小姐。我们都想到东跨院来做事,就算是不管事当值也行啊!”
  
  窦昭冷冷地问她们:“五小姐是当着其他人的摔脸色给你们看了?还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惩罚你们了?”
  
  几个管事嬷嬷都低下了头。
  
  “这样的话,我再也不想听到。”窦昭训道,“你们万事只要照着规矩来,就没人能为难她们。可若是你们若是不守规矩就是到哪里当差也是一样的。”
  
  几午人战战兢兢应是。
  
  窦昭昂首进了祖母的屋子。
  
  红姑欲言又止。
  
  窦昭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可不管怎么说她也是这个家的主子之一,我要收拾她就收拾她,还用不着让这些迎高奉低的人作贱她。”她说着,语气微顿继续道,“而且这样,最容易把家里的风气带坏。”
  
  想当初她在济宁侯府管家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把这风气扭转过来。
  
  红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是我想左了。”
  
  窦昭揽了红姑的肩膀:“不是你想左了,是你的心向着我。”一句话把红姑说的眼泪都出来了。
  
  几个人笑嘻嘻地进了祖母的内室。
  
  ※※※※※
  
  窦明只带了十几个箱笼回来。照她的想法,等这风头过去了,母亲自己会想办法让她回去的她用不着带那么多的东西,因而栖霞院的陈设之类的都是从前的东西没什么好收拾、整理的,周嬷嬷带着人不过半个时辰就将院子布置好了。
  
  待到窦明洗漱一番后,周嬷嬷见半空中只留太阳的余辉,长廊下凉风阵阵,她搬了个锦杌放在了庞廊,在长廊下帮窦明擦头发。
  
  “窦家的景致可真漂亮。”她委婉地劝着窦明,“你一个人住一个跨院,可比在京都的时候宽敞多了。多好啊!”
  
  在京都,窦明住在王许氏后面的暖阁里。
  
  “京都居,大不易。”窦明是不允许任何人说一句她外家不好的“真定是乡下地方,自然地大院宽了。”
 
  周嬷嬷顺着她的话说:“是啊!你就当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