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些闲话自是不必细表。今开红楼一书,是以林家黛玉为主线,许多繁冗之事也是后话。单说说这百花花主,林家黛玉,和婉郡主,转眼变周岁了,抓周这已大事自是不可忽视。就在生日前十几日,皇帝就派遣了北静王水天轩早早的带了为黛玉准备的礼物及一应事物以备抓周行事!
林夫人自生产以来,也接了其娘家的书信,也不过两封罢,这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虽则说荣国府史老太君膝下只余贾敏一女并已孙子媳妇重孙这几丝血脉。然纵使血浓于水也抵不过权势名利罢了!此些皆是后话,在此俱不细表。。。
就连外孙女的周岁也不过就打发人送了信并一些平常人家的小孩子玩意罢了!贾敏当初誓随了林海归隐这姑苏,自然早将名利置之度外了。因此也并未曾细看了贾府送来的礼物,只吩咐人抬了下去,拿了出去布施,给哪些个孩子顽去了!
黛玉自出生就与别的婴孩所个不同,只是有一点,这眼泪似是流不完一般,自懂事以来,若是无人时刻哄着逗着她,稍一个不留神就又是梨花带雨的模样了。偏生她又是长得那般让人心疼爱怜,若是平常人家有了哪个孩子这般,早早的就不耐烦了。可是众人见了黛玉的眼泪竟是先先怪罪了自己。竟然是惹得了这仙女般的人物哭了,说这林府上下谁人不待见了这仙女般的人物,因此这得罪了这小姐,没哄着这仙女竟是比得罪了老爷夫人还严重呢!
稍稍的不适,可就会被这众人埋怨的眼光杀死!黛玉也是聪颖无比的,自是知道这招有用,因此每次稍有事情不能依着了自己,就是泪光涟涟的看着众人,众人本来坚硬的心肠此刻也只是化作了心疼,万事都依着她。竟是个淘气无比的,只是谁不愿意见着这般天真无暇的快乐仙女呢,虽则黛玉自小身子弱,自吃饭时便要吃药,然则如此,众人不过更加细心照料了。
纵然她淘气了几分,只要身子健康,未曾生病请医的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
黛玉虽然是淘气了几分,自小被众人溺爱着,可是也不是那般丝毫不懂事情的孩子。见了爹娘有事时也定然只是瞧瞧的找了自己的乳母和小丫头雪雁等人陪着自己去玩的。要说这雪雁比黛玉虚长几岁,是林如海偶然在路上救得的一个孤女,见其可怜,便留下了她。陪了黛玉做伴,林府众人也只是把她当同了黛玉一般照看,只她自己定然要以奴婢自居,众人拗不过她也只得从了。
又见她对黛玉的照顾竟然是无微不至,体贴入微。不由的越发喜爱了她。再者这林家家主待下人是极好的,并不以主子自居。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林府上下,不论大小,不论身份,大家都是欢聚一团的。林海既然把他们当了家人,他们自然也真心的把这林府当成了自己的家。其忠心自是不言自明了。
又是一年花朝节了,这日家家户户依然是喜气洋洋的,因着今日是林家小姐黛玉的抓周大礼,大家不由的想起了去年今日黛玉出生的异象。因此也有甚者专门写了拜帖道:“恭贺百花主姑苏林黛玉生辰。”此间还联合了所有受过林家恩惠并感于林家济世之怀的世人联名恭贺黛玉生辰的拜帖。
纵使见着了皇帝命北静王带来的世间其宝,也未曾如此震撼。因此黛玉抓周这一日,林如海竟是然家人四下救济并赠礼与苏州父老乡亲。观其声势,竟是比皇帝女儿抓周还要有声名了。
到了这一日,黛玉早早的起来梳妆打扮好。待前厅一切准备好,王嬷嬷便引了黛玉往前厅去。众人见时,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娃娃,身着粉色罗裙,上面绣的却是百种花色,是姑苏最出色的绣娘赶制出来为黛玉庆生的,还是特特的在黛玉生辰的前一天送来。当时见着这件罗裙,众人无不惊叹,只道连百花也失去了颜色!
黛玉小小的身子摇摇的往放置东西的台前走去,众人未曾见她拿什么东西。只是四下不时的张望着,似乎在找着什么,饶是王嬷嬷和雪雁瞧了她也不知道想干什么。黛玉奶声奶气的咕哝道:“箱子呢?”那林海还以为黛玉又想淘气,只道:“玉儿。。。”刚出口,见了黛玉小嘴一瞥,泪眼汪汪的,又见了众人责怪的眼神语气一柔,道:“找来箱子做什么?”
黛玉才不管这么多,只道:“箱子。。。”早有小厮见了小姐的神色去抬了箱子过来,只见黛玉有条不紊的指挥了丫鬟把所有东西装了箱。当世之珍视名宝,无不在此,便让她这般装了箱了。众位看官你道那是何甚宝物,自有后话细表。
众人反应过来是只见着黛玉神气异常的做在箱子上,笑道:“这些可都是玉儿的了。”北静王不由的朗声大笑道:“这林家的女公子果真的是与众不同,我瞧来他日可又是一代才女了。”
黛玉听了这称赞只笑道:“娘亲永远是最出色的,没有娘亲,哪里来的玉儿呢!”林如海夫妇听了此言只在心内感叹:我加玉儿果真的是非比常人,出色的很呢!夫妻二人相视一笑,自携了黛玉请众宾客入座!
第三回 初议终身
自黛玉抓周一事已过一年有余;当初闹的轰轰烈烈的抓周大会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皇帝对此事甚是热心。大手一挥;一卷圣旨便送到林府:〃林家黛玉司百花职;乃天赐贵女;惊艳绝才。特封和硕和婉郡主。食固伦公主禄。赐朝服冠。〃
黛玉虽则不过周岁;然而这个圣旨所代表可不仅仅是出于皇帝对一个孩子的喜欢。更多人看重的是皇帝和林海之间;再此之后会生出什么变故。虽则封和硕公主;然而食固沦公主俸禄、赐朝服冠。代表的更多的是皇帝对林家的看重。这也是皇帝借黛玉来早早逼林海出山的一个法子罢。
为了黛玉;林海必要加固防卫;保护爱女。而纵然手下有许些势力;也是不容暴露的。皇帝自然了解林如海断然不会将十几年的势力暴露出来。因此;林海只能苦笑道:〃宇这家伙;竟然用如此招数。我也不得不就范了。〃
贾敏拿着绣帕专注的道:〃咱们黛儿如今有了此等荣耀;怕不是好事呢。〃想起京城老母月月的来信;就不由的蹙起了黛眉。
贾史太君;荣国公贾代善之妻。“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一个女儿。然贾赦和贾政不过是国公的小妾所生;自古妾室子女不容自己教养;因此便记名作了贾母的儿子;实则和贾母有血缘关系的不过是贾敏一人罢!
自从黛玉蒙赐封以来;本来对女儿女婿极其冷淡的贾母一反常态。月月给贾敏寄信;希望能贾家能出个和硕额驸;甚至固伦额驸。虽然不过是名义上的;然终究也算攀上皇亲了。贾母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岂非只是个只懂享受的老太太。她不过是自己打着伪善的面具来做个假好人罢了。
得知林家获圣眷;也并非第一时间暴露自己的意图。她当然知道黛玉已封公主,其婚事必得皇家看重。只是此时年纪小,若通过贾敏,以林家和皇帝的关系,黛玉婚事未必不能自主。因此也不过从一个老者的角度来写信给女儿,说些女儿小时候的事情。贾敏远嫁十几年未曾回京看望母亲。作为孝女的她自然也时常被贾母所感动。觉得自己实在不孝,因此每回打点东西送于贾府总是比以前贵重许多,以此表孝心。
贾母便渐渐的将话题讲到儿孙辈身上,说到自己最喜的不过是贾政之子宝玉,不过三岁有余,已是少见的聪明伶俐。孙女辈又已元春最为温柔贤淑,探春活泼讨喜,惜春如今也玲珑可爱非常。前不久贾政之妾赵姨娘又添一子,取为环哥儿。不过多是借此来称赞宝玉。
宝玉名为宝玉,实则不过为被世俗所污染的一块顽石罢。同黛玉抓周不同,宝玉抓周也是闹的世人皆知。都道国公府出了为好色的公子。三岁便能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般话来。
贾敏那么一个聪明剔透的人怎么会不懂贾母之意呢。自己嫁给林家十几年来才得一女,自是视若珍宝。岂能轻易许人,莫说现在只剩一个虚壳的国公府,就是皇帝的儿子想取得自己的爱女也必定要是同夫君如海一般独一无二的绝世男子才行。宝玉自小便爱那么个胭脂水粉,如何配的上自己的女儿。
只是老母的意思也不能直截了当的拒绝。因此蹙起了黛眉叹息道。林海自是知道爱妻所烦为何事。随着一次次频繁的信件往来,越来越贵重的物品往京城送去。聪明如林海若是连贾母这点心思也猜不中,也不配被皇帝所倚重了。
对于此事,林海也不愿爱妻在自己、黛玉和老母之间为难。搂了贾敏的肩淡笑道:“黛儿那丫头古灵精怪的很,何况泽儿那小子此刻可是除了我们之外,连他父皇想见黛儿一面都难呢。”说罢、叹道:“我人到中年方有此女,自是爱若珍宝,不免娇纵宠溺了些。好在黛儿也并非那些不懂世事的千金小姐般,除了偶尔爱使些小性子捉弄人也未曾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众人也是打心底里来疼她。宝玉算的上什么、如何配得上我家黛儿。无论如何,黛儿所嫁之人必得是她自己所爱并且珍爱她之人。否则,就算是皇孙贵胄,也休想取得我黛儿。”话锋在最后不免凌厉了些。
又笑道:“我早就奏请了皇上,让他允许黛儿自则婚姻。就算是平民百姓,只要咱们的黛儿喜欢,就能嫁。”
贾敏虽则是当世才女、但一听此仍是惊异无比,自小接受女子三从四德之诫的她自然不敢有如此大胆的想法。但此时为的更多的是夫君和爱女。出嫁从夫、再说这也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着想。也不过感叹一时罢!
第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