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的那句……为何你唱的和我唱的总有些差别?〃那一句,无论自己怎么模仿,总是少了股该有的灵气,若是敷衍一般人还好,但是遇上心思细密的安王……恐怕会有不妥。
〃这该怎么说呢?〃被他这么一问,明若不禁有些烦躁,这该如何说起?有些东西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就比如这个吧,怎么和启枫说清楚呢?
〃启枫师傅,你小的时候,是怎么学唱戏的?〃思量一番,明若才想了个办法。
〃师傅一句一句教的。〃
〃就是模仿了对不?没错,调子,声音,神态……这些都可以模仿,但有样东西却不行,那就是感情!〃明若想到了自己学的时候,那个老头和自己母亲的那段争论,〃《红楼梦》在我们那里和其他的唱段不一样,原因就是它是根据一部很有名很有名的名著改编的。整个故事,自然比一般民间流传的故事来得生动,来得传情,其中人物的性格也是。记得当初我妈妈让我唱之前,曾经每天晚上都把故事一遍一遍讲给我听。今天那句话之所以唱得不一样,是因为你不了解宝玉这个人。那个人,初一看会觉得很风流,对每个姐姐妹妹都很好,甚至时常会做出些不合礼法的事。有个丫头就是因为他,最后被逼到投井。而他对林黛玉的照顾虽然比其他人要多,但是也不见得非常周到,对黛玉的感情虽然不一般,但初见之下……也不见得比其他姐姐妹妹来得深多少……因为除去黛玉,他对其他的女子也都非常疼的。多数时候,他都是在众多女子中游刃有余……启枫师傅一定是这么认为吧?〃
〃……〃
见启枫在那里默不作声,明若便知他是在沉思,继续道:〃但你错了。整个大观园里面,最无辜的人却偏偏就是他。他曾说过,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做的。听了这句,你就应该知道,那人对周围女子抱持的看法绝不同于一般的俗人。他只是单纯地对周围所有的人好,他不知道这么做会引人嫉妒,也不知道这么做会招致误会!
〃其实我也不能很确切地描述出那人到底是什么性格。宝玉的父亲贾政一直希望他好好读书考取功名,不只是他的父亲,当时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读圣贤书,然后出仕做官,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再生养一堆孩子。一个人的人生便被条条的规矩框死了,人的棱角也都会全部被磨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自己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也不用去想。只因为别人都是那么做的,所以自己也跟着做就行了。但那个人却不一样,他有自己的想法,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梦……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有些人虽然活着,但却已经死了。这篇故事的主人就造了这么一座大观园,死气沉沉的大观园!〃
〃而那人偏偏不是这样,那个贾宝玉……〃启枫有些意会了。
〃你明白就好,记住,撇去贾宝玉其他所有的性格,有一点却是最重要的,〃明若把两手搭住启枫的肩膀郑重道,〃就是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热爱生命,对人生充满了憧憬。记住,他是活的,不是死的,只要这样就行了。〃
〃对生命的憧憬?〃启枫发怔地看着明若。
〃对啊,难道启枫师傅没有?这可不行哦,因为只有一个对生命充满憧憬的人,才能演好一个对生命充满憧憬的人。〃
〃不就是唱一辈子的戏吗?〃启枫淡然地说道。
〃呃?〃明若有些傻地叨念道,〃是哦,也对,不过也不全然……想当初,我的梦想就是找个好工作,然后……嫁个好老公,有个幸福的家,对了,还要到欧洲啊,世界各地去走走……还有啊……〃
〃弄好了。一个时辰后开演,记住了。〃收拾完化妆的箱子,满头雾水的启枫撇下一脸幸福地想着人生梦想的明若走开了。
心里,多少有些明白为何红楼梦那么吸引人了……
因为终究……
这世上,死着的人要比活着的人多。
而被条条框框框死的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看着楼下已经纷纷入座摇着扇子等着看戏的人,心里不觉一阵刺痛。
〃枫儿你还愣在那里干什么?戏马上就要上了,还不快换衣服?〃莫爷在楼梯口唤道,〃安王和诚王马上就要到了。〃
〃哦,我知道了。〃敛了敛神,启枫从容地应道,〃凤儿她怎么样了?〃
〃早好啦。〃还没等启枫的最后一个音消失,一团蓝影便扑了上来,〃待会儿要去舞台摆PSOE,先你一步走啦。〃
〃你看你这没规没矩的样子,〃推开八脚章鱼般抓着自己的明若,启枫笑道,〃哪有半点黛玉该有的矜持?〃
〃嘿嘿,放心。等到了台上,我会连声音都武装起来的……众位大爷,请容小女子先告退,待会儿……〃明若一转眼便摆出了林黛玉标准的低头垂眉的样儿,嘴里却不合宜地调皮道,〃待会儿再来伺候各位大爷。〃
〃快走吧。〃莫爷拖着明若的手往后台走了,〃枫儿你动作也快点。〃
〃启枫师傅,〃才走了两步,明若又回过了头,〃记得我和你说的话哦……憧憬,憧憬!〃
〃行了,我知道。〃看着她手舞足蹈的样子,启枫淡淡地笑了。
就在此时,一记尖声的呼喝夺去了所有人的注意:
〃安王爷驾到,诚王爷驾到!〃
〃安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诚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起身拜倒,齐声道。
〃免了。〃只见一位身穿翡翠色锦袍的身影信步走进来,而另一位身穿白袍的则含笑跟在后面。
〃谢王爷。〃待两人坐定,周围的人才纷纷起来谢座。
店里的小二见状立刻呈上了今天的剧目,共三出……《贵妃省亲》、《读西厢》和《葬花》。
原来,自从上次在王府演出后,明若看赏赐颇丰,便向莫爷提了两个建议,其一便是把《贵妃省亲》这一出包给别家的戏班来做。
〃这出戏目其实说来非常容易,难的只是其中的排场。我们这里人手实在太少,不如让别人来演。反正这幕在整出戏中所占的分量就不大,而且走的台步比唱的词还多,根本不须担心别人能偷到什么师,让别人做也吃不了什么亏。更何况只要说这幕是演给安王看的,别的戏班一定肯帮……更主要这么一来,他们也不能开太高的价钱来为难。〃当时明若一边向莫爷这么提议,一边拨着算盘偷笑。从上次安王的赏赐就知道这位王爷是个冤大头,既然这样,这次当然要多演几出,如此……何愁银子不自发滚来乎?
光是想着,明若就仿佛能看到一盘一盘的银子向自己招手……反正《葬花》的前半段是黛玉的独唱,撇掉启枫那段再凑个大半幕,正好可以把戏拖到下午,这样一来……
安王爷和诚王爷是肯定要在这里吃午饭了……自己早一步就和这里的老板说好,若是能把安王爷和诚王爷留在这里吃上一顿饭,给他们聚英楼这个彩头,以后他们戏班在安临的饭菜就由他们包了……这也是明若挖空心思加戏目的重要原因。虽然总觉得自己这样的想法不免有些小农意识的嫌疑,不过爱财之心人皆有之,而且自己到了古代无依无托,还是银子比较实在。
所以,幕布拉开前那一刻,明若花了好大的心力,才让自己没有笑出声来。
第一幕大多都是一帮人在一起走来走去,不过每个人的走台都如同军训的列队一样,所以列队中的明若也只能在〃薛宝钗〃等人后面跟着。说穿了这一幕只是一群一群的人在那里拜啊拜的,出彩的也就那个气势,不过那些权贵们喜欢的不也就是这个?
看着台下那一张张理所当然,一点都不奇怪的脸,明若眼中不禁划过一丝轻蔑。
〃这戏能演出这样个排场倒也挺新鲜的。〃白衣男子抿了口茶叹道。
〃平日看那些下人在面前摇头晃脑就罢了,没想到连看戏都要瞧见那副惺惺作态的样子,看来这《红楼梦》倒也没想象中那般好。〃翠衣男子放下手中的茶杯不客气地评价道。
〃若是王弟不喜欢……〃
〃无妨,既然来了,也不差这点时间。而且……〃风冥之敲了敲桌沿笑道,〃本座看大家兴致也挺高的,就姑且看看传闻中的明月明玉到底有何能耐吧。〃
〃累死了,累死了!〃一幕下来,明若累了个半死。一边坐着让丫鬟换衣服,一边对启枫大吐苦水,〃早知道这样,我才不自作聪明,为了弄那个鬼排场让所有的人有事没事都站在那里。若是上一个出去拜一个,那我至少可以在后面休息个大半场!你们先拜的拜完就可以走了,哪像我?到那么后面才轮到我……真是他妈的吃亏。〃
〃好了好了,待会儿马上就是你的戏了。〃把书递给明若,启枫笑着催促道。
〃知,道,啦。〃明若心不甘情不愿地爬起来往台上走。
第二幕是《读西厢》。
这一幕呢,就是古代人谈恋爱的场景了。
说起来,明若演起这出戏真是如鱼得水。记得演戏的时候,老师一直告诫自己要入戏入戏,说得简单点,也就是把自己当做戏里面的人。
对于这一点,明若向来得心应手。以前每每都是自己一个人唱两个角色(老妈的逼迫),而今天,有启枫和自己演对手戏,一边把自己的小女儿心思发挥到极限,一边想着宝玉是如何的俊俏,怎么个玲珑心思,再看看眼前这位赏心悦目的〃同事〃,一位沉醉于幸福中的小女儿马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那贾宝玉只要微微靠近,那小黛玉的脸马上红了那么几分,这头也低了那么几分。
而明若一入戏,顺便把启枫也带了进去。看着这个一直好事的小妹子现在这副羞羞答答的样子,启枫在唱那句自己一向不擅长的〃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的时候也比平时多了分调侃的味儿。
公子和小姐谈恋爱本身就有其独特的情味……不同于一般世人的粗俗,又不似青楼女子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