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现在我过得好,有时候还能提点一下环弟。”探春叹了口气,又苦恼道,“可惜我娘竟一点不明白我的心,十次里见面,倒有九次是不欢而散的。”
“姑娘且放宽心,日后姨娘总是懂得的。”侍书也只能安慰。心里对赵姨娘,评价并不高。这一把年纪,还真是白活了,做人竟没有探春来得乖巧。
探春叹了口气,看来做人真难,做大户人家的庶女,更难。讨好了嫡母吧,得罪了亲娘。讨好了亲娘呢,又得罪了一大家子的当权派。两相权衡,也只得先顾了那头。
好在除此一桩外,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小女孩子家的,就算是功课,也不很紧,贾母也不许太太们拘着小姑娘,少了伶俐。探春心下正喜,倒一心一意地做起娇客来。闲时也不大去赵姨娘屋里,她还没这么贱,平白惹几场气受,反正又不是正经的探春,只是心里总觉得不大踏实,筹划了半天,还是决定从贾环处入手更简单些。
于是常常让丫鬟叫了贾环过来,平日里也费了心思指点功课。十来年的书毕竟不是白读,就算不是正经师范出身,但单教一个小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她指望着这个兄弟日后出息了,赵姨娘有个依靠,也算是没平白占了她女儿的身体。
正文 第九章 姐姐来了
又是花开春暖,便听得薛家上京的消息。薛宝钗!探春的脑袋里立刻冒出这个红楼里的第二号女主角的名字。因为与林黛玉感情甚笃,再加上先入为主,把她看成了抢黛玉老公的小三儿,心里便对薛宝钗没有什么好感。
侍书是个包打听,很快就把薛家的底细给打听了出来。薛家是皇商出身,如今只有薛蟠撑着场,却做亏了两宗大生意,还惹上了人命官司。这次进京,一为避祸,二则是为了薛宝钗上京都来待选。
“难不成她也想跟大姐似的进宫去?”探春不以为然,“那地方有什么好的?咱们好好儿的日子不过,竟想跳进那个坑里!”
“这话可不能混说的。”侍书白了脸,“若让老爷听见,少不得一顿教训!”
探春这才醒悟,这时代可不比自己的前世能自由言论,尤其是语涉宫廷,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薛家上京后便住在梨香院,那里原是贾代化暮年静养之处,在荣国府一隅,自成院落,又有角门直通街道,出入极是便利,倒是个适合亲戚居住的好去处。
“宝姐姐生得真是好看。”贾宝玉喃喃低语。
探春白了他一眼,果然是见一个爱一个,难怪林黛玉要为这个和他三天两头的讴气了。但凡有点智商的,也知道不该在女孩子面前夸奖另一个。果然,林黛玉在一边,脸色便有些不虞。探春怕她当场发作,捏了捏她的掌心,额上微沁冷汗。幸好这会儿彼此年纪还小,不过是一点朦胧的意思。不然的话,就凭着这一句,便能当场醋海泛波。
果然不愧是红楼里唯二的女主角,薛宝钗和林黛玉坐在贾母两侧,真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薛宝钗比迎春还大几个月,俨然在贾府诸女里居长。要说她的行动作派,倒还真不愧诸人叫她一声“宝姐姐”。一举一动,足可以作古代淑女的范本,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儿来。尤其是她家世代皇商,手里有不少新奇的小玩意儿,拿出来打点众人,阖府上下竟没有人说她不好的。
侍书也在探春面前嘀咕:“宝姑娘忒会做人。”
“是啊,未免太会做人了些,竟没有一个行差踏错的时候。”探春撇唇。
“姑娘不大喜欢宝姑娘么?”侍书惊讶地问。
探春哑口无言,自己的表现有那么明显吗?正想对侍书深层次地分析一下薛宝钗的思想和行为,外面却传来蝉姐儿的声音,原来是林黛玉使了人来请她过去解九连环玩。
“大约又是宝二爷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侍书理解地笑了笑,服侍她披了件坎肩,又低声道,“姑娘这一向跟林姑娘走得太近了些,得空也得往梨香院那里走动走动。”
“为什么?”探春不解。
侍书嗔道:“宝姑娘是太太的嫡亲外甥女儿。”
“哦。”探春答应了一声,还是有点懵懂,“可黛玉还是老太太的嫡亲外孙女呢!”
“姑娘真是糊涂了!”侍书有点恨铁不成钢,“太太可不大喜欢林姑娘,倒是对宝姑娘赞不绝口。就算姑娘与林姑娘交好,也要常去那边应承着,太太看在眼里也欢喜。”
探春这才理解侍书的“良苦用心”,换现代那就是个公关经理的绝好人选啊,从善如流地答应了下来,才扶着她的手往林黛玉房里去。
九连环果然是贾宝玉新送来的,通体玉制,十分玲珑可爱。作为红楼里最风行的玩具之一,探春自己也有一副,但只是金属所制,见了这一副,顿时爱不释手。两人才解了一半,紫鹃掀了帘子进来:“周瑞家的在门外候着,我着她进来?”
林黛玉正在费解,也没答腔,只敷衍地点了点头。
探春纳罕,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算是手底下最得力一个,在府里也颇有些地位,怎么会跑黛玉房里来?
周瑞家的跟在紫鹃身后进来,手里还捧着个匣子。
探春可不敢像林黛玉那样托大,不待周瑞家的开口,便替那位头也不抬的主人应付:“周姐姐一向忙,怎么得闲上林姐姐这里来?”
“是姨太太着我送两枝宫花给林姑娘戴。”周瑞家的也不拘礼,笑着回答。
姨太太便是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王夫人对自己这个亲姐姐果然好得很,倒真是常来常往,难怪侍书会提醒她要多往梨香院那边走动。
林黛玉就着紫鹃的手瞧了一眼:“是单送我,还是大伙儿都有呢?”
周瑞家的没会过意来,老实回答:“都有的,这两枝是姑娘的,三姑娘的花,已经让蝉姐儿收着了。”
探春含笑道:“烦劳周姐姐了,回头替我谢谢姨太太。”
林黛玉又低头把玩着手里的九连环:“我就说呢,别人不挑剩下也不能给我。”
周瑞家的一时被噎着,往常能说会道的嘴竟是张不来。探春急忙悄悄地在桌下踢了黛玉一脚,又笑着问候了王夫人,才免于尴尬。周瑞家的又说了两句,便告辞着去了,脸色便不大好。
探春叹气:“你可真正会得罪人,回头不知道人家会编排你什么呢!”
林黛玉负气把九连环一推:“我知道不如宝姐姐会做人,总能拿出些新奇的东西给人家玩儿!随人家说去,我只做我自己便是。”
探春大伤脑筋:“我跟你要好,才会跟你掏心窝子地说话。便是你不大待见旁人,面上应付的事儿还是得做。听说这两日她得了风寒,懒怠出门,咱们一同去瞧瞧。”
林黛玉老大不情愿:“宝玉才刚去呢!”
探春皱眉,什么时候得想法子提点一下贾宝玉,别为了宝姐姐冷落了林妹妹,三天两头地使脾气,她可不想被当成灭火器使。
“二哥都去了,咱们就更该去!”她眼珠一转,不由分说地拉了她便走,“心里便一万个不乐意,这会儿也得在面子上过得去,正好出去散散,也比闷在房间里好。”
到了梨香院,贾宝玉果然在坐,正与薛宝钗下棋呢!探春转首,见林黛玉面色不虞,急忙挽了她的手,先给薛姨妈请了安,又问候了宝钗,才团团地围坐了下来。
好在几人年纪相仿,薛宝钗又格外“贤淑”,众人相处得还算融洽。一场酝酿中的小风波,便被探春未卜先知地消弥于无形。
正文 第十章 蒙混出府
探春借着私下相处的机会提点了贾宝玉几句,他老人家还颇觉诧异:“三妹妹,难道你也糊涂了不成?我与林妹妹是姑表兄妹,与薛宝钗却是姨表兄妹,难不成还有姨表越过了姑表去的?”
他表来表去一解释,探春却被表得稀里糊涂。脑袋里打了两个结,好半天才解了开来:敢情人家心里清楚着呢,只是“爱红”的天性,让他忍不住亲近美丽的女孩子罢了,倒不是他早熟到对薛宝钗有朦胧的爱情,害她白担心一场,就怕红楼到了她这里,贾宝玉爱上宝姐姐。
“那你怎么不对林姐姐解释去?”
贾宝玉更诧异:“这理儿谁不明白,还用得着特特地解释?”
探春气得恨不能踹他一脚:“你不解释,我都不明白你心里的弯道道,林姐姐怎么会明白?”
不是说古代人早熟吗?这位就是晚熟的典型。好在贾宝玉还算听话,颠颠地跑去跟林黛玉解释了好半天,两人和好如初。
少了充当灭火器的功能,探春更是闲得发慌。古代的娱乐活动乏善可陈,好在探春前世也不是个好动的,最大的乐趣不过是擎着本书,摊一床的零食。到了这个时代,还有不少人伺候着,倒觉得这日子过得够腐败的,很有点乐不思蜀的样子。
如果不是对未来有点小担忧,探春对目前的生活,还是相当满足的。若是贾环能上进,赵姨娘那头,她也能少操一点心思,那就更加悠闲了。
别说没法子回去,就算现在发明了时光机,她还不乐意回去呢!吃吃睡睡,不事劳作,这日子简直跟神仙差不离了。如果能再掉两个帅哥下来,那就更好了……
要说贾府的孩子,大约是基因的关系,个个都长得不错。贾宝玉就不必说了,就是贾琏和贾珍,也长得相貌堂堂。只是这些堂兄弟平日也不大得见,每天就对着贾宝玉那张脸,很快便有些审美疲劳。
幸好贾宝玉是经常有出府的机会,家里原本请着蒙师,但这位爷自从见了东府秦可卿家里的那个弟弟秦钟,便借着由头要去学里。学堂在府外面,隔着两条街的样子。探春便抱怨着自己上学,都在府里,竟是一步也不得出去。
“二哥,你今天把我也带出去耍耍吧……”探春悄悄地央求贾宝玉。
“那怎么行?”贾宝玉急忙把头摇得跟小孩儿玩的那个拨浪鼓似的,“你一个女孩儿家的,哪里能随便出门?若是被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