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伴君txt-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就得回宫当差了,趁今天,大家饱饱眼福,不瞧白不瞧。
  一路叔叔、伯伯、大哥的叫下来,真是有点吃不消。好在那边儿传话过来,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皇后……叫呢
  两人告个罪,韩嫣迫不得已,连饮三盏,向大家亮了碗底,才被放行,与韩则回到了正厅。
  正厅里,两位母亲已经回来了,正在陪着说话,面上也没什么不妥。满厅和谐。
  见两人回来,刘彻道:〃别拘束了,快坐吧。〃
  〃喏。〃
  刚坐下,嫡母大人道:〃今日真是祖上积德,得见圣人,竟然连妾身和妹妹也得了赏赐。〃端起酒盏,便〃上寿〃简单直白的说,就是非常恭敬地敬酒,说吉祥话。母亲也跟着照做。
  两兄弟放下心来。不料,提起两人教育弟弟的事情来,不由大窘。尤其是韩嫣,没想到,这盗版被抓了个正着。他早发誓非到万不得已,不拿这些东西显摆的,没想到只拣易懂的教育宝宝也被会抓个现行,今天,又被拎上前台,心下尴尬。只得含糊其词,说是写着玩的,打浑了过去。
  吃完饭,刘彻非要到库房看看被允诺以后供自己取用的东西有多少。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大宗的,是今天到贺的人给的贺礼。因是新家,韩嫣又年少分居,钱帛,自是没有积累数年的人家多,就是珍玩,也不怎么入得了皇家人的眼。亏韩嫣还以为自己发了财了。
  刘彻叹道:〃居然这么少!〃刘彻觉得韩嫣家底子太薄,东西这么少,这日子要怎么过?之前一定吃了不少苦,想照顾照顾韩嫣,又为借口而苦恼……这家伙非常不识抬举,不领情啊。干脆不想借口了,皇帝高兴,算不算理由?
  阿娇同意:〃确实不多。〃她也是觉得这东西不入眼,有些可怜韩嫣了。
  这两个含着金汤匙降生、不知民间疾苦的人,得了韩嫣一个大白眼:〃全在这儿了,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多少啊?〃
  总的来说,这还算一次成功的社交活动除了主人家被吓得冷汗淋漓。
  对话(上)
  韩家新宅酒宴,东院,男人扎堆的地方,难免会有些出格的言论。今天的宴会主人,不幸成为这出格言论的对象。好酒好菜招待他们,还要被说,这世道,人心不古啊……
  〃这韩家看样子是要发达了。〃侯爷甲端着酒盏对周围的人说道。
  什么话?人家本来就是列侯好不好?
  〃这还用你说?瞎子都能看出来,两个上大夫呢。先给老大加冠,为的什么呀?〃乙大臣停下酒杯,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很有成就感,也就不卖关子了,〃还不是为了给那位加冠铺路么?〃
  〃这倒也是了,那位,颇得圣心呐〃丙笑得有些猥琐,哪有朝廷大臣的半点样子在里面?
  〃也是,生得那么好,又乖巧,让人怎能不爱?〃甲又掺和了进来,比划了个比较隐讳的比较下流的手势。
  〃就是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下场?〃乙开始争夺注意力,〃前头可有饿死的。〃
  〃你们知道什么?!〃一直旁听的人觉得自己更明智,不忍心再听这些白痴言论,开始发表自己观点,〃没见着皇后的大礼么?这陈皇后是个眼里能揉沙子的人么?要是有什么……哼,她会这么待见人?〃想到什么说什么,藏不住话的人,这位就算是有点脑子,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是啊!〃一拍大腿,〃怎么忘了还有她?!那可是个厉害的女人!〃再瞄瞄四周,代替父亲来的陈须兄弟被喊过去跟皇帝喝酒了,拍拍胸口,好险,没有被他们听到。一哄而散,新的结论传遍全院。大家别乱说话,瞧着都是熟人,好心提醒一声,当心传到上面的耳朵里,谁都得不到好。然后,开始八卦可怜的陈家兄弟。新话题堂邑陈家,女尊男卑呀
  所以,韩嫣到的时候,大家对他的看法,很〃正〃。真是个美丽的误会!人家阿娇这么大方,一是为了表现国母风度;二也是得了提醒,扎扎实实地送一份大礼,算是弥补一下送宅子被拦下来的遗憾。
  至于有没有人想〃既然陛下跟他没什么,俺会不会有机会……〃这就不知道了。
  韩家兄弟走后,又扎堆儿八卦,还派了放哨的谁说男人隐忍、不八卦的?做起来如此专业,他们都能组成大汉朝的宣传部了。
  〃看见没?他们兄弟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
  〃切!才知道啊,从他们父亲周年祭时就很好了。〃
  〃奇了怪了,听说以前这两人没这样好的。还闹分家的来着。〃
  〃长大了自然懂事了。分家是一回事,可毕竟还是一个姓不是?他们韩家人口又少……〃再瞄一瞄,襄城侯身体不适,没来,放心地继续八卦。
  〃也对。〃
  叽哩咕噜……
  总之,这是个红人,为人也还凑合,值得巴结一下下。
  夜,几家灯火不灭,暗自低语。
  长乐宫里,窦太后、馆陶、阿娇,聚作一堆。
  窦太后木着脸不说话,馆陶和阿娇也有点怵。还是阿娇胆子大些,上去抱住窦太后的脖子:〃外婆您怎么不说话呀?〃
  〃你还有脸说!〃窦太后开始训话,〃前头是怎么跟你说的?明明说好了,要有点国母风范,你倒好,又给人难看!〃
  阿娇想着原因,原本平息下来的心情重又翻了起来,开始生气了,嘟嘴。窦太后自是看不见的,馆陶却看得见,有些急了。替女儿辩解:〃阿娇怕是发酸了,彻儿对阿娇也没像对韩嫣那样啊,居然放开了内库。〃
  〃就是啊。〃阿娇小声附和。
  〃你也跟着煽风点火!〃窦太后连女儿也骂上了,〃听说韩嫣进言加封的时候,是谁跟着夸的?让阿娇送庄子当是补礼的不也是你么?〃
  〃一码归一码,赏庄子是赏他进言,如今说的是陛下待他太过了些。再说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陛下待他虽好,可也没像如今这么出格啊。又是冠礼又是大宴的。待重臣?也没这么做的。韩嫣虽然瞧着比别人好,可也没重要到要这样。女儿瞧着,有点儿不大对头,怕是,陛下瞧上他了……〃馆陶说出自己的观察,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把在晚宴上因为韩说一番〃自知之明〃的言论而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真的呢,这个混蛋,平时看着老实,居然敢这样!〃也不知道阿娇口中的混蛋是说的谁。
  女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心思千回百转,让人琢磨不透。打定主意的事情固然死都不会回头,更多的时候却是摇摆不定。拿过来一件事情,一时觉得事情是这样,一时又觉得事情是那样。尤其是在涉及到与感情有关的问题时,一会儿自欺欺人,一会儿又冷静得可怕。正过来想,也对,反过来想,也没错。于是就开始左右摇摆。上半句还是支持甲方观点,说着说着,说到下半句,又改主意了。这一刻,你觉得劝得她听了你的,松了一口气,下一刻,她又反悔了,把你气得个半死。越年轻的女人就越容易这样,年纪大了,见得多了,反而能够稳重些。
  男人却相反,血气方刚之时,是极易定下主意的。年纪渐长,经的见的多了,心思反而会变得多疑了起来。
  〃你发的什么酸啊?你是正正经经的皇后,韩嫣只是皇帝的臣子。从小就在一起,待他好点,也是应该,没事儿别瞎琢磨。〃窦太后总结,〃今天支开大人,咱们问他弟弟的话,你们也听到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韩嫣,自是还过得去。就怕陛下有那个心思。〃大长公主还是不放心。
  〃小孩子爱玩,你越逼他,他逼跟你拧着干,本来没这心思的,也给你逼成有了。顺着他呀,他自己就先觉得没意思了。再说了,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一个没这份心,光陛下愿意也没那么容易成的。〃
  〃臣子能强过皇帝?咱们刘家,可出过不少这样的事儿呢。〃馆陶为了不刺激窦太后的神经,换了个迂回的说话方式。窦太后的丈夫、馆陶大长公主的父亲,有名的汉文帝,对邓通的宠爱,可不是一般的手笔。
  窦太后有些沉默,继而道:〃不用避讳些什么。邓通,濯船贱役之人。韩嫣,侯门之后。出身就不一样,心气也不一样。再说了,邓家本不是什么大家,经靠个男宠,一家子也是乐意因此登天的。哼,只是想不到又落到地上摔死罢了。韩家,一门两侯,他们自己家就不会答应!皇帝也得顾及他们的看法。〃
  窦太后这是带上个人情感了,人家邓通出身也没有那么低,更不是贱役出身,好歹够了自备干粮为皇家服务的标准,虽然做的是濯船的工作。不过,比起韩嫣家来,却是差得太、太、太远了。韩嫣的家谱能追到战国韩国王室,再往上是晋国大夫,再往上,跟周文王是一家,这支韩姓源自姬姓。就算不追得那么远,从韩姓开始,他家的家谱上有确切记载的代数,与大汉朝几乎所有功臣家立家的年数,两个数字比起来,还是韩家代数的数字大些。
  〃也是。〃想着窦太后的话,再比较一下邓、韩两个的实际情况,馆陶有些动摇。
  阿娇越发不答应了:〃要是彻儿真是心里对他好,可怎么办?我不许!〃
  〃越来越不像话了!一个男人,就算皇帝真是心里爱他,又能翻了大天去?!在皇帝身边站住脚,靠的不光是宠爱!还要有子嗣!〃窦太后终于发怒了,〃以前你还小,我也不说什么了,现在,是时候了。〃
  阿娇母女俩一时有些吓住了,静听怎么个〃是时候了〃。
  〃没有嫡子的皇后,是站不住脚的,想想阿启的薄氏,她也是薄太后的侄孙女。还不是废了,她要是有个儿子,太子之位一定是她儿子的,谁能废了她去?!朝臣们也不答应啊!〃
  〃是呢。〃馆陶开始深思。
  〃皇家与别家不同,列侯之位之能由嫡长子继承,庶子再多,也是枉然,无嫡子,便是无后,要除国。除非皇帝开恩,且这家有大功于国,才可由庶子绍封。可皇家,只要是皇子,无论嫡庶,都可承大统!〃窦太后语气开始转向阴森,馆陶和阿娇没了声音,不知是被这语气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