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禛心俜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禛心俜玉-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宝琴冷笑:“听你的意思,倒是竟是我们的不是了?可惜你们忘了的,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件婚事是琏二爷和琏二奶奶答应了的,也请的是官媒婆,一应五礼都是俱全的,并不用你们来操心!”

见宝琴竟不给留丝毫情面,探春也不好言语,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过了半晌,邢夫人傲然道:“可是我们这做父母的,养了一个闺女十几年,竟然不曾得到一丝儿聘礼,如何说得过去?这也是你们薛家的规矩?你们薛家的社教?你们薛家的诚心?”

“哦,竟是要聘礼来了不是?”宝琴沉着脸,毫不客气地道:“看着你们三不五时地登门,今儿总算说了来意不是?”

见邢夫人坏事,探春急忙含笑道:“太太并没有这个意思的,只是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嫁出去心里怪舍不得,言语上竟是有些失礼,还请琴妹妹莫在多心。再说了,我们的的确确只是来瞧瞧二姐姐的,并没有别的意思。”

宝琴挥手道:“既然没有别的意思,就请回罢,我们家也高攀不上你们贾家!”

“哟!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在外头就听到了?”湘云一面说,一面扶着丫鬟的手进来。

贾家抄家,薛家也完了,就剩下湘云一个人好生寂寞,心里想着旧日亲戚,可是却又不敢违拗婶娘的话,这些日子听说迎春嫁了,探春等人又有小铺子,便出来看看,可巧见到探春过来,便跟了进来。

探春有些惊喜地道:“云妹妹,好些日子不见了!”

亲热地拉着湘云的手,眼中带着泪,道:“这些日子,老祖宗想念你得很,宝哥哥也天天念叨着你呢!”

言语间尽是亲热之意,让湘云心中一腔热血迸发,豪气陡生:“我也想念你们得很,快走,我也要去看看爱哥哥!”

倒是一阵风似的,撮了那邢夫人和探春回去。

与史家至今还有些家业,爵位尚在,还是权贵,自是比薛家二房更好得多。

这样一来,迎春这里倒是清净了些。

黛玉身子越来越沉,也不敢再出门玩耍,或者探望迎春,只得在家中万事以宝宝为主。

春去夏至,夏去秋来,展眼荷叶将残,莲蓬饱满。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随着一道星子划落青空,一声清亮亮的哭声划破了雍亲王府焦急的上空,催开了漫天的桂花雨。

花如繁星,浓香四溢。

疲惫的黛玉来不及看一眼新生的宝宝,便陷入沉睡。

坐在黛玉的床沿,胤禛心疼地抚着黛玉苍白的脸庞,再看着小小的婴儿不由得喜极而泣。

大红缎子襁褓裹着小小的婴儿,眼瞅着胤禛只顾着黛玉,也没看小阿哥,便抱到了外面焦急等等的康熙面前。

“快,这是朕的小孙子啊?让朕抱抱!”康熙一见到孩子抱出来了,急不可耐地就走了了座。

黛玉难产,历经一日一夜方生下孩子,南宫风早就心疼得了不得,见到康熙抱着孙子,蒙着面纱的脸上还是带着浓浓的恨意与不悦,伸手就抱过小孙子,轻巧而小心,宛如珍宝一般,冷冷地道:“你孙子可多了去了,在这里假惺惺做什么?”

南宫风斜睨着他:“我的孙子,自然是像我的儿子,老四出生的时候,你又在哪里见过的?”

一说起当年的事情,南宫风就来了气,那年是有人抢走了胤禛,就算是送进京城,也好好长时间,已经能睁开眼睛,皮肤也没有褶皱了,他能见过胤禛出生的模样才怪呢!

小馒头围着南宫风蹦蹦跳:“奶奶,奶奶,小馒头要看包子妹妹啊!”

南宫风不禁为之莞尔,忙弯下腰,好让小馒头看得清楚:“小馒头,这是包子弟弟,不是妹妹!”

小馒头满是失望地盯着襁褓里的婴儿,哭丧着脸:“奶奶,为什么不是包子妹妹啊?包子弟弟真丑,皱巴巴的,就像一粒褶皱分明的小包子,只不过没有小馒头白嫩!”

扯了扯南宫风的袖子,小馒头仰头:“奶奶,阿玛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丑?”

“是的,刚出生的孩儿都是丑巴巴的,过十天啊,这些出生褶皱就会慢慢退去了,会变得又白又嫩。小馒头你看啊,你这包子弟弟小脸很像你阿玛,眉眼也像,是一双天生的凤眼,鼻子也有些像,高高挺挺的,就是嘴巴和耳朵像你额娘。”

南宫风心中暖暖的,总算在有生之年,抱上了她亲生的孙子,真是好啊!

康熙一旁含笑看着他们,沉吟道:“弘晖的名字已经赐给馒头了,弘旺的名字赐给了老八家张氏生的儿子,这个小孙子,得取个好听的名字才是,叫弘什么好呢?”

南宫风还没说话,小馒头立即自告奋勇地道:“不用费心啦,就叫小包子!”

眼儿里有些得意,包子啊,可惜不是妹妹,不过是弟弟,也可以欺负欺负。

小婴儿在南宫风怀里吮了吮小嘴巴,长睫颤动两下,睁开了一双清亮的眼睛,惊天动地哭声登时从襁褓中传出来,吓得小馒头立即往后面倒退几步,满脸惊讶:“包子弟弟比小馒头哭得还响啊?”

南宫风口内轻声哼着柔和至极的江南小曲儿,如同江南最温和的一场春雨,催开了如霞的桃花,哄着哄着,小婴儿似乎感受到了她满腔的慈爱之意,便渐渐止住了哭声,缓缓沉睡。

康熙想了想,道:“历经风雨,方能见彩虹,做大事者,更要历经磨难,这个娃儿,就叫弘历罢!”

越想这个名字越是好,兴高采烈地吩咐李德全来,亲自料理弘历的生辰八字登记宗人府等事,又道:“娃儿生孩子不容易,竟是吃了大苦头了,传朕旨意,赏赐东珠百粒、绸缎百匹、珠宝首饰二十件、有什么人参燕窝补品的,挑拣些好的送过来。还有,朕这个小孙子啊,长命锁、金项圈、各色小玩意儿,挑拣些精致地送过来。”

李德全见康熙喜动颜色,自个儿自然也染了些喜气,急忙奉旨亲自去料理。

南宫风瞅了他一眼,语调冷冷如击盘:“你那良妃新薨,你如此大肆赏赐做什么?”

良妃薨逝,胤祀如今病得起不来,他这般大张赏赐雍亲王府,想必满月之扣必定盛宴,到时候又有人背地里说胤禛和黛玉的不是,何必呢?自家人高兴便是了,非得闹腾得天下皆知?

康熙却是不以为意,只是笑笑:“这些有什么?皇嗣诞生,本就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南宫风瞪了他一眼,不言语地抱着弘历进去。

胤禛忙迎了过来,眼睛也瞅着弘历,这是玉儿用好大的精神才生出来的,是大家的宝贝啊!

“玉儿怎么样了?可让有琴先生诊过脉了?”南宫风也不掩心疼地看着沉睡中的黛玉。

自己是生过孩子的女众,是儿子的母亲,当然知道这种分娩之痛。

胤禛抱过弘历,细细地瞅了几眼,放轻声音:“玉儿身体太虚弱了,又是难产,有琴先生说,只怕要好好调养个一年半载。”

南宫风亦叹息一声,如窗外落叶黄花:“坐月子的事儿,就由我带着刘嬷嬷几个好生照顾着玉儿,外面的事情,你们爷们自个儿去料理罢!我恍惚听霆儿说,十四贝子那几个人,势力似乎有些复苏的迹象。”

想了想,胤禛点头:“也好,不过玉儿还不知道昏睡到几何。”

太子毕竟是废过一次了,如今他势力之弱,难与老八他们几个相提并论,因此虽然依然野心勃勃,可是却不敢轻举妄动,如今这个太子之位,仍旧是岌岌可危啊,他亦不得不想方设法保住。

胤禛将极多的势力分配好后,便处处不动如山,以静制动,这个时候,越是动,越是容易让康熙忌讳。

黛玉足足昏睡了半个月才清醒,生下弘历,实在是大伤元气。

软软地倚着靠枕,虽然精神不振,可是黛玉还是欢喜得看着怀中正睁着大眼与自己对望的儿子。

“是我的弘历啊?真是可爱又好看,像四哥!”满足的叹息,如窗外的桂花落地,幽然的香气中,涩然却带着幸福。

小馒头跻身上了床,凑着小脸和弘历对瞪,撒娇道:“额娘,包子没有馒头好看啊!”

揉揉他头,黛玉笑道:“在额娘心里,馒头和包子都是一样可爱。”

与小馒头一起看着弘历,现在的他,骨碌碌的转动着大眼,很是活泼灵动,真是像胤禛啊!

黛玉不满地瘪着嘴:“小包子像四哥,可是他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为何只有耳朵像我啊?”

不管她怎么抱怨,在小馒头眼里,就是一粒小包子,谁也不像!




雍亲王妃 121章 人参

黛玉看着趴在床边睡着的小馒头,再看着怀里安安稳稳吮吸着手指已经熟睡的弘历,每看到一回,心里就感动一回。

那种撕裂般的剧痛,侵袭着整个身子,历经一天一夜的分娩,她以为自己已熬不过去了,她在痛,她迷蒙中也听到了四哥在痛,在急,自己流汗,四哥的汗更是如雨落在产床前,可是没想到,自己竟然将宝宝安安稳稳地接到了世上,那种突然放松的感觉,是笔墨都难以形容的喜悦和激动,所有的分娩之痛,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只觉得,有一种叫做感动的东西,让整个心涨得满满的。

坐月子真是辛苦,要穿得严严实实,屋子也不能透风,用帕子严严实实地裹着头,分娩的时候浑身都是汗,现在也容易出汗,开窗怕得风寒,又要喂宝宝,让素性喜洁的黛玉最是难受,因此黛玉产后三日,问过了有琴松之后便用兑了些酒的热水擦洗身子,总算舒爽了些,不然昏迷半月的她,此时定然是个小臭鬼了!

“来,玉儿,喝点鲫鱿汤,有足够的奶水喂小包子!”为了照顾黛玉,从小亦是养尊处忧的南宫风,竟亲自下厨炖各种补汤给黛玉喝,清淡美味的汤汁,也是她这个婆婆对媳妇的情意。

黛玉谢过后小喝了两口,皱眉道:“有姜片的味道!”

香香浓浓的鲫鱼汤,汤色发牛乳一般,翻滚着热浪,满室都是诱人的香气。

生平吃饭,最讨厌姜蒜的味道了,婆婆不记得了?

南宫风爱怜地掐掐她小脸,“傻丫头,坐月子姜片的是必须要吃的,姜片性温,暖身要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