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1-94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1-947-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蔓儿又拿出新宅子的那幅平面图来,将她打算修建抽水马桶的位置,指给了鲁先生看。连蔓儿家的新宅子布局,还有这平面图,都是鲁先生帮着筹划的。因此,连蔓儿对鲁先生信心十足。

    她早就想好了,她就负责出一个理念和基本原理,其余的详细设计,都交给鲁先生和那些能工巧匠们。

    当然,她还负责付钱。为了抽水马桶,即使是钱袋大出血,她也心甘情愿。

    鲁先生过人没有辜负连蔓儿的期待,她将连蔓儿的草图拿回去,经过两天的工夫,就完成了设计图。

    连蔓儿看着鲁先生画的设计图,不由得暗自赞叹。鲁先生真是人才,这图纸画的并不比她前世看过的那些设计师用计算机辅助画出来的图纸差,而且,鲁先生还将各个部件的具体尺寸,都标注了出来。

    有了这张图,下一步,只要找人来按照图纸制造就可以了。

    “这个水箱和马桶,怕是一般的匠人做不出来。如果照我的意思,不如求助蒋大人。”鲁先生道。

    连蔓儿听了,立刻点头。

    蒋大人就是府城派来负责督造御赐牌楼的官员,这些天,蒋大人和连蔓儿一家已经相处的极熟了。据连蔓儿所知,府城里许多的制造和建造工程,都是这位蒋大人负责。

    蒋大人不仅算是半个行家,而且他还是专管这方面的官,手里掌握着各行各业,最顶尖的手艺人。

    请他来帮忙做这件事,简直是太恰当不过了。

    当天,连蔓儿家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了蒋大人来。酒足饭饱,连守信就将鲁先生设计的图纸拿了出来。

    蒋大人看了图纸,眼睛立刻就亮了。

    这是一种见猎心喜的眼神,连蔓儿立刻就知道,这件事情大致成了。

    等鲁先生将图纸又详细地解说了一遍,蒋大人拿着图纸的姿态,就变得仿佛是手里捧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这件事还得多多麻烦蒋大人,就咱这辽东府,能把这事给办成的,除了蒋大人你,就没别人了。”连守信笑着道。

    连蔓儿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就和小七两个捧了托盘出来,托盘上是整整五封银子,共一百两。

    “蒋大人,这一百两银子,是给蒋大人找工匠、办材料的钱。蒋大人先拿着,不够了,我们随时再添。等东西做出来,我们另外再重谢蒋大人。”连蔓儿笑吟吟地道。

    “好说,好说。”蒋大人也笑道,“等这东西真诚了,或许还是我谢你们,也未可知啊。”

    蒋大人拿走了图纸,就立刻召集工匠动工,期间,他又来向鲁先生询问了一些细节的问题,鲁先生都一一解答了,碰上实在说不太清楚的,就将连蔓儿也找来。

    连蔓儿就看着,蒋大人明显的有些销售了,显然,他对抽水马桶,比连蔓儿预计的更加上心,超出了受人之托的那种上心。

    连蔓儿觉得这样也不错,只要能让她用上抽水马桶,一切好商量。

    半个多月后,连蔓儿期待中的抽水马桶,终于烧制了出来。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晚上争取二更。

              

    ps据说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已经有了简单的抽水马桶。1596年,英国人首次发明了实用的马桶。又有资料说,从两千年前的西汉王室墓中,发现了最早的可冲水的马桶。(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

    二更,求粉红。

              ………………      

    连蔓儿家的新居格局,是两进的院子。第一进是外院,从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宽敞的大院落。院落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的水是活水,取自前面的小河,经由输水渠和沉淀池沉淀后,汇聚到这里。

    如今是秋季,这小池塘就只有一汪清水并几尾锦鲤。明年开春,连蔓儿打算移植些荷花进去。

    前院的正房分别做客厅、书房和鲁先生的卧房。书房里另隔出一个隔间来,盘了炕,五郎和小七可以在此读书或者歇息。

    前院并没有设厢房,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大跨院,分别修建了打谷场、仓房、酿酒作坊、酸菜作坊、猪圈、牲畜棚等。

    穿过前院的穿堂,就是第二进院落。

    走出穿堂,两边有抄手游廊。下了台阶,中间一条青砖甬路,直通正房。第二进院落,也是连蔓儿家的内院,共有上房五间,一明两暗,布局大体与连家老宅相同,也是一般庄户人家房屋的普遍布局。

    正房的台阶下,甬路两侧,各种了四棵石榴树。这是移植来的大石榴树,据说明年就可结果。

    内院的进深没有外院那么大,不过也没有盖厢房。连蔓儿家现在六口人,加上鲁先生,才七口。现在的这些间屋子,足够他们住的了。要盖厢房,不过是为五郎和小七将来准备的。

    “我哥和小七要用房子,那还得好几年那。现在着急忙慌地把房子盖了,到时候,要是又不中意了,咋办?再说,现在盖了,咱又住不过来,房子一空闲。那旧的就快。还不如咱现在把地方留出来,等到时候再盖。到时候,是盖厢房,还是在跨院盖房子。都得看情况来不是?”

    连蔓儿当时是这么说的。

    五郎和小七都没意见。

    张氏和连守信也觉得连蔓儿说的有道理。

    “说啥大户人家,都一人一间房子住着。要我,我还不习惯。一起住着,亲香。”这是张氏的想法。

    内院两侧也是跨院。跨院内并没有建房,而是栽种的各种果树。

    从内院西侧的月亮门进入西跨院,沿着青石甬路走几步路,就是连蔓儿设计的浴室。

    这浴室的一侧。是一面火墙,火墙背后,就是建在前面西跨院的大厨房。到冬天的时候,在大厨房里烧火,通过火墙导热,可以为浴室供暖。另外,还有一个供水大水箱,就安放在大厨房内。这水箱上又安装两根输送水管。两条水管从火墙中穿过,一条向抽水马桶的抽水水箱内供水,另一条则向浴桶内供水。

    浴室被分为两个隔间。其中一个安放木制浴桶,做为浴室,另一个隔间内安放抽水马桶。

    下水管道采用粗的陶瓷管子,埋在地下。为了防寒保暖,管子外面包裹着厚厚的棉絮加草垫层,埋入地下深度超过一米。

    下水管的出水口,就设置在西墙外。冬天,因为冰冻的关系,每天都要安排人来清理。这个连守信已经和打扫茅厕的好汉商量好了,另外给他加了工钱。让他负责每天早晚两次清理。而春、夏、秋三季,污水则可以通过专门的暗渠汇入集粪坑中。

    前院,挨着大厨房的耳房,也设有同样的浴间,供鲁先生使用。

    蒋大人将抽水马桶的各个部件都拉了来,就看着工匠们安装。

    连蔓儿看着他们拼接官道。不由得想起一个问题。两段管子、包括抽水马桶和抽水水箱等不是一体的部件之间,虽然尺寸精确,可以套接,但是密封怎么办?

    “那是咱们辽东府最有名的焗缸的手艺人。”蒋大人就指着一个头发有些发白的老者道,“不管啥东西,就没有他焗不到一起的,保准严丝合缝,一丝风都不带漏的。”

    庄户人家用破了的盆碗锅勺等等,都是舍不得扔的。然后,破的了盆碗锅勺漏水,不能用了,怎么办?就有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嘴里吆喝着焗盆焗碗焗大缸,能将这些破了的家伙事收拾好。不管是铜的、铁的、瓷的、瓦的,大到两人合抱粗的大水缸、小到不满周岁的婴儿都握得住的小酒盅,这焗缸的工匠,都能给补好。

    补好的地方,往往根据破损的大小,有大小不一的泛白色疤痕。

    看着那老匠人点起炉火,烧融了一锅锡水,连蔓儿恍然大悟。往简单里说,这分明就是锡焊啊。

    有这种工艺,这连接密封当然是不成问题了。虽然刚性连接,没有弹性,但是在这个年代,这样也就足够了。

    等抽水马桶完全安装好,抽水水箱内储满了水,连蔓儿走过去,将一铁锹的土坷垃扔进马桶里,随后拉下了抽水的拉绳。水流从落水管冲下,在白瓷马桶内打着旋冲刷,就听得哗啦一声格外响亮的冲水声,马桶内已经变得干干净净。很快,西墙外看守的人就喊“水出来了”。

    成功了!

    连蔓儿有些雀跃。

    旁边站着的蒋大人、鲁先生的高兴劲,一点也不比连蔓儿差。

    为了庆祝抽水马桶安装成功,也为了感谢蒋大人,连蔓儿家又准备了酒席。蒋大人喝了不少,饭后,还没等连守信拿出给蒋大人的谢礼,蒋大人反将连蔓儿家送的那几封银子,还了回来。

    他想将这抽水马桶献给上官。

    连蔓儿预计到了这种可能,并已经和家人商量好了说辞。

    “这抽水马桶能造出来,多亏了大人。我们是没啥说的,就是,这抽水马桶,是鲁先生的设计,”连守信就道,“这个事,得看鲁先生的意思。”

    “……不过是突发奇想,就是为了生活的方便点。”鲁先生道,“大人要是觉得有用,就拿去好了。若是能够将其推广,我还要感谢大人。”

    之前,连蔓儿、五郎和鲁先生商量过,要把功劳推给他。实际上,这里面,鲁先生出的力,甚至比连蔓儿更多。连蔓儿那是凭着记忆,如果没有鲁先生细化、完善,她自己可不太容易能完成那份建造图纸。

    鲁先生当时就摇头拒绝。说他志不在此。

    蒋大人将连家和鲁先生都无意争功,自然是万分高兴。

    连蔓儿很淡然。她这套抽水马桶体系,限于条件,并没有做到全自动。比如说,大的储水箱那里,还需要人工上水。排污水口,到了冬天,也需要人工清理。为了排污顺畅,从抽水马桶到排污水口,这一段的官道并不长,而且还设置了坡度。

    另外细瓷马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