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么一套衣裳靴子,就算最老道的裁缝师傅也要做上十天半个月吧,他怎么几天就拿到手了?
况且,她根本没给过他尺寸……
“我们楚家世代出武将,即使女子也是要学骑马的……你母亲也会的。”他解释道,“我瞧九妹和你身量相仿,就问她要了一套新做的骑马行头,找裁缝改了改,你看是否合适?”
“……那要替我多谢九姨了。”她微笑颔首。衣裳是不错,只是这颜色老气了些,不过也无妨啦,凑合穿穿吧。
他似乎看透了她心中的想法,嘴角微微漾起笑容来,“浅色衣裳容易脏,而马儿也不喜艳色,因此骑装大多是深色的。”
“原来如此。”又学到知识了……她了然点头。
原本还想学那些武侠小说里的女主们,一袭翩翩白裳、飘然若仙呢……看来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她带着婢子们进屋,将纱裙锻裳脱下,穿上了那套石青色的骑装,将绣花鞋换成薄皮小靴。又摘下碍事的首饰环佩,只留下那只银镯子,以及头上的珍珠攒花。她瞧见屋里有两根白色羽毛,便也斜斜插在髻上,揽镜自照,颇为自得。
装束好后出门,她在他面前转了个圈:“怎样?”
“嗯,挺合身的。”他瞥了她一眼,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转身便吩咐庄子里的下人牵了马过来,“准备启程吧。”
“好……”
他怎么也该赞一句“英姿飒爽”什么的吧……她撇撇嘴,走到马儿身边,摸摸它的脖颈,又喂它吃了一颗糖,然后踏上马镫,翻身稳稳的坐在马鞍上。
“姑娘,您就这么去么?”召香她们着急了起来,连忙上前问道:“奴婢们怎么办?”
“是啊,不然我换衣裳作甚?”她嘴角顽皮的翘起,戴上薄纱帷帽,“你们就留在庄子里等我吧。”
“那怎么行?!……奴婢是绝不能让您一个人去的!”召香拉住缰绳摇了摇头,双唇紧抿。
“你说怎么办吧?”她挑眉,顺手挥了挥马鞭,“你们又不会骑马。”
“可是……”召香咬咬嘴唇,握着缰绳的手没有放开。
“好啦,你们就等会吧。”她对婢子们轻松笑道,“别担心,我快去快回。”
召香的脸色难得严肃起来,依旧坚定的摇摇头,“若是嬷嬷在这儿,也不会允许姑娘这么做的。”
“所以我今天让奶娘在家歇着嘛。”她不以为然的耸耸肩。
“……”召香沉默不语,只是紧握缰绳,固执的不放手。
“召玉姐姐……”莞娴一向是不喜用身份来压人的,见召香不松口,便又向召玉求助。
“姑娘,这个婢子们的意思都一样。”召玉瞥了瞥召香,点点头,又接着说道,“您是大家闺秀,出门哪能不带上婢子的?况且,这是第一回去新庄子,人生地不熟的,您孤身前往,咱们都放心不下。”
“也不是孤身啊,还有舅舅呢。”莞娴扭头看了楚承瑛一眼,“对吧?”
“这个嘛……”楚承瑛笑笑,对庄头挥了挥手,“我让你找几个会骑马的姐儿,找到了么?”
“回爷的话,找着了四个,够么?”庄头赶紧吩咐去叫人,不一会儿,几个村姑装扮的青年女子便先后走进来,恭敬的给他们请了安。
楚承瑛扫了那四个女子一眼,见她们都是做惯农活的,粗手大脚、一副吃苦耐劳的模样,打扮却也算干净整洁,便满意的颔首,对莞娴说道:“你这几个婢子不会骑马,我原本是想着另给找几个姐儿陪你的……既然她们想要同去,不如就让她们和这几位姑娘同乘一骑吧。”
“好。”莞娴含笑点头,心里泛起一丝小感动。
他们俩虽然是舅甥关系,可毕竟男女有别,若是就这样同去,难免招人闲话,有损她的闺誉。找几个女子相陪,就可避免这个问题……这一点她倒是忽略了,难为他如此细心。
“那就这样决定了。”他让村姑们去马厩里挑好了马,然后让随身小厮春儿也给自己牵过马来。
莞娴吩咐村姑们各自上了马,对召香她们浅笑道,“你们就和庄子里的姐姐们同乘一骑吧。”
“可是……”几个婢子面面相觑,望着那几匹高头大马都面有怯意。
召香咬咬牙,首先爬上马背,其他女孩子见了,也只得连爬带拽的上去。
四匹马,正好带上召香、召玉和另外两个小丫头。
“对了,咱们还有茶水和雨伞在马车里,等奴婢去带上……”召香想了想,又想下去拿东西。
“算啦,别磨蹭了,顶多半日就回来了。”莞娴不耐烦的挥了挥鞭子,对楚承瑛说道:“咱们出发吧!”
“水还是带上吧。”他吩咐庄头给春儿背上个水囊,然后首先拍马向前,给众人引路。
一行人从云清山脚出发,绕到玉清山的另一面,然后沿着崎岖的山路一直往北。初时还能见到泥砖灰瓦的村落,接着是零星的茅草屋和田圃,再走远些,便是绵延不绝的山峦了。
莞娴开始还觉得暮春踏青,颇有趣味,可过了大半个时辰,便觉得有些疲累了,忍不住对前面的人说道:“还有多久才到呀?”
楚承瑛四下里看了看,扭头回答道:“大约还有小半个时辰吧。”
“这么久?”莞娴哀怨的望着他,“您不是说来回一个时辰就够了?”
“哦,因为你初学骑马,还是跑慢些的好。”他淡淡回答,又关切的瞧了瞧她的脸色,“要不要下来歇一会再走?”
“不……还是快些赶路吧。”她抬头望望天色,见天边有几朵乌云飘过来,眉头微微皱了皱。
早知道应该听召香的话,带把伞的。
等到达了目的地,莞娴的两条腿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由婢子们扶着下马,靠在路边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楚承瑛望着她,笑而不语。
莞娴见他似乎有瞧不起自己的意思,撅了撅嘴,扶着召香站起身来,大步往前走去,却被坑坑洼洼的田埂绊了一下,差点闪了腰。
这时候,新庄子管事的庄头听到消息,匆匆赶过来给他们请安,“给楚五爷请安!这位一定就是苏三姑娘了……给姑娘请安!”
庄头带着些外乡口音,身材五大三粗的,看起来是个憨实汉子。
“嗯……”她轻咳了一声,环视了一圈周围。
只见这儿地处山坳之内,四面环山,西面的山坡被烧得一片焦黄,只有零星的几从野草生长。山坳之内则开垦了数顷田地,整整齐齐的长方块,看上去甚是舒服。
东面的山坡上,则是建起了几排崭新的泥砖屋子,用砖墙围成一座小庄。
“那些甘薯,已经种下了么?”莞娴伸出手搭在额前,眺望远处的田地。
听到她问话,庄头连忙躬身回答:“回姑娘的话,前两日已经种下了,如今还未有发芽。”
“是按照我说的种法么?”楚承瑛问道。
“是的。”庄头点点头,“按照五爷的吩咐,每畦宽一尺半、间距一尺,每亩种两千余株。”
“好,记着每隔一旬要中耕一次。”楚承瑛微微颔首。
“小的明白……只是,咱们这儿肥料不太够,只怕影响收成。”庄头脸上有些为难之色,“这儿地处偏远,也没有农户愿意专程送肥过来。”
“那就多养些鸡鸭、猪羊之类的吧。”莞娴插嘴。养些牲畜有肉吃,又有肥料……自给自足再好不过。
“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楚承瑛浅笑,“只是这儿夜里恐怕会有猛兽出没,若是饲养家禽牲畜,切忌要圈养好了,莫要被虎狼叼了去。”
“是、是……”庄头诺诺答应了。
这儿会有虎狼出没?莞娴胆怯的缩了缩脖子。
怪不得官府开出的条件这么好,原来这地方又偏远又危险,肯来垦荒的农人不多。
远归远,但地方还是很不错的,她有信心将它发展成一个小村落,甚至小城镇那样大的庄园,到时候人多了起来,自然财源也就广了。
她往前走了一段路,瞧见田边几个大水坑,又问道:“这是做什么的?”
“回姑娘,这是蓄水的。”庄头解释道,“这附近没有河流,山泉倒是有,只是浇灌起来不方便,小的们便按照老家的做法,挖些坑蓄积雨水。”
“我想着打几口井,不过还是先看看你的意思。”楚承瑛接过话头。
“好呀。”她爽快应承了,又吩咐庄头:“这些坑留着也可,形状再挖方正些,用木板加个盖子吧,省得有人不小心跌进去。”
“是、是。”庄头连连点头,笑道:“我们在老家时,每年总有个把小孩儿掉进去的……姑娘想得真周到。”
莞娴见了那些小水池,灵机一动,对楚承瑛说道:“您不是说今年会有旱情么?不如在怀萱庄也挖些蓄水池,收集雨水,以备干旱时灌溉之需。”
“唔……”楚承瑛想了想,点头笑了笑,“只是这花费颇大,你舍得?”
“有什么不舍得?一次性的投入,长期受益的。要不先弄一个试试看……”莞娴一边走一边寻思着,“池子最好能用砖块或者石头垒起来。就这么蓄水有些浪费呀,要么在里头再养些鱼如何……?”
顺着田间小路,不知不觉的走到庄子里,她没来得及喝口茶,先与庄子里几个管事的见了面,了解田庄的各项事宜,接着又仔细看了账本。
楚承瑛坐在一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