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之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荆花之约-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说写字吧,钢笔圆珠笔之类的还好,但到了这古代,她那毛笔字实在是不便见客,以免贻笑大方,若要归派,她想“张癫”张旭的草书体或许她能沾点边吧。字已经这样了,更别说画了,那些泼墨山水画,叫她泼墨到可以,但她只能保证纸上能看到墨,是否能看出画来那就凭个人本事了。而吟诗作对嘛,有名的唐诗宋词她到能记得些,但那是别人创作的,她可不想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她只想作壁上观而已,可大哥他现在却出了这个馊主意:“呵呵,还是免了吧,我啥都不会。”她笑的僵硬无比。
  “谁说我的云儿什么都不会,我的云儿洋样都好,唱歌尤其好听,云儿,娘好久没听你唱歌了,你就为娘唱一曲吧。”庄夫人宠溺又充满期待地望着小云。
  大伙马上拍手附和:“是啊,唱一曲。”
  听到此,小云直想晕,在现代,她虽然经常光顾KTV,麦霸一个,可她不会什么古代的歌曲,如果蹦个现代的R&B之类的流行歌,恐怕大家会以为她脑袋有病,那现在该怎么办呢?要应景的又有点古曲味道的歌曲,她只会《水调歌头》这一首,可是,好像这个时候苏轼才刚出世不久吧,她这样做,会不会太不道德拉?但,不管了,现在是大家逼她上梁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想唱就唱,豁出去了。
  一番思想斗争后,小云起座,启唇唱了起来,云舒本身的嗓子很不错,不是很清脆,有点低沉,但很富感情,很适合《水调歌头》的曲风,低低地清唱别有一番风味: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唱完后,小云停下来环视了一下大家,众人似乎还沉浸在歌中,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她自信唱得还不错啊。正想着,突然哗啦啦地响起一阵鼓掌声。
  “好!唱的真好!”
  “好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真是太妙了!”大伙赞不绝口。
  “云妹,这词曲我从未听过,是你自己做的吗?”二哥很感兴趣,意犹未尽。
  “呵呵,”小云笑得很尴尬,“当然不是我做的,我哪有那本事?那词曲应该是以前游山玩水时得到的,我也不记得是哪个高人写的。”听到这,大家也就不深究了。
  夜色朦胧,与清风把酒相颂,月光下,花丛中,大家相聚,弹琴下棋,其乐融融。
  酒后,人散去。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小云回到她的厢房,喝了点酒,头脑昏沉沉的,在现代,她可是号称“千杯不醉”,完全不像现在,只喝了几小口,就面红耳赤,昏头转向地,真是滴酒也沾不得啊。
  躺在红木床上,头昏昏的,意识逐渐有些飘忽,可却无法完全入眠,心里堵得慌,欢乐过后那种空虚、孤独感紧紧将她包围住,将她拉向一个无边的黑暗的深渊。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 露是今夜月,月是故乡明。
  在另一个世界,不知她的家人、朋友过得怎么样了?一切可好?他们是否已经忘记了她――一个时空的穿越客。以前的中秋节,大学几年她都是跟锦在一起过的,“锦,锦,锦,在这样一个日子里,你可曾想起了我?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想起校园那棵紫荆花?”小云辗转难眠。不行,她不能再想他,她和他已经分手了,更何况现在已经相隔在两个时空里,可能今生今世再也无法相见。
  "只记住快乐,而不记住伤痛;只注视阳光,而不注视阴霾。
  记得你,而不记住和你相爱过;你存在过我的世界,但以后都不会了……"
  迷迷糊糊中,她似乎睡着了。梦中,又是那个在紫荆花下对她笑得一脸灿烂的男生。大学最后一个中秋节,锦决定带她回去见他的父母。她和锦在一起三年多,却一直没有把对方介绍给彼此的父母。他们觉得大家都是学生,对未来都无法确定,又不想给父母一个不好的印象,说他们沉迷爱情而荒废学业。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各自的原因不想让父母认识对方,她来自那样一个家庭,感到很自卑,害怕因此而失去他,至于为何锦很少提到他的家庭,她不清楚,也从不过问。她相信当他想说时他就会说。可到了大四,面临着毕业,他们不想劳燕分飞,于是他们决定面对现实。
  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她只知道锦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可是她从来不知道他家有钱到那种程度,他爸的集团下的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财产过亿,而锦,有名集团的公子哥,是家里的长子。
  那天,她像个误入城堡的灰姑娘,望着那金碧辉煌的别墅,她的脑子开始发昏了……
  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永远只存在童话中,现实太残酷了,永远不会有童话。那次见面后,他的父母调查了她的身份背景,而结果当然是她那种家庭是配不上他们那样的家庭。于是他们开始用各种方法逼她和锦分手。那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各方面的压力一下子涌过来,她以为他们可以挺过去,而感情却是脆弱的,最终锦还是选择离开了她。
  “不要走,不是说好要永远在一起吗?不要离开我……”突然她从梦中哭醒了,泪顺着眼角沾湿了枕头,醒来后,望着窗外月光还是如洗,一切静悄悄的,月光下那些古香古色的摆设让她心里泛起了一阵悲哀,“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躺在床上,她再也睡不着了。
  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阵悦耳的萧声,在低低地倾诉着。起初那箫声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般的轻柔,让人想起江南大地上的烟雨,飘渺,美幻绝伦;渐渐乐声升高,变的轩昂起来,仿佛万马奔腾,气势轩昂,激动人心。
  小云低头凝思。这么晚了,谁也如她一样无眠?她决定出去看个究竟。
  慢慢步出厢房,寻声而去。那萧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带着丝丝的忧愁,让人忍不住跟着悲伤起来,这萧声让她本来就不平静的心海更加激荡不安。
  外面有点凉,一阵夜风吹过,她拉了拉身上的衣服,走着走着,她就来到了后院,她住的别苑本来仆人就比较少,而后院就更加冷清了,尤其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风一吹,小云不禁浑身起鸡皮疙瘩。
  现在已经是深秋,树林里落叶铺满地,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毯子,踩上去,发出吱吱的声音,小云尽量放轻动作,不想惊扰到吹箫人,在临近紫荆花树林时,萧声嘎然而止,小云也马上驻足倾听,可是诺大的树林里,除了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一切静得可怕。她站在那里,环视四周,人开始有点恍惚起来,不知这一切是不是梦。
  小云闭上双目,当她再次抬眸时,却望进了一湾如深潭般深邃的细长的眼眸。那是一双男人的眸子。眸子里,有股淡淡的哀愁,让人忍不住凝视。只见他一身淡青色长袍在风中飘动,月光下,柔和的月光令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很特别忧郁的另类美.
  此时他正坐在一棵百年古树上,只是迎风吹着箫,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
  小云走近他,却发现这个男子是她的二侄子庄匀昊,但又好象不是,他们外表很像,几乎一模一样,但给人感觉很不一样,平时的他,斯文稳重,不像现在,看起来很狂傲不拘,眼神却有掩不住的忧伤,仿佛看尽了人间世事苍桑,感觉跟平时很不一样。
  小云望着他,月光将他们的影子在树林的落叶上拉得很长很长。许久男子只是一个人坐在树上静静地吹箫,仿佛并不打算停下来,仿佛她根本不存在,仿佛天地就只有他一人。
  萧声在月夜里听起来尤其低沉而悲伤。余音徘徊在树林上方,迟迟不散,那萧声蜿蜒低回,缠缠绵绵,却似乎又在道尽世态的炎凉,人世的悲欢爱恨离愁。
  当萧声停下来时,小云看着他静静地问:“匀昊,是你吗?”这个侄子和她平时接触的很不同,她不敢确定,如果是的话,他有什么心事,让他看起来如此的忧伤,让他在这个应该很开心的中秋深夜,借萧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男子未理会,只是看着她,又拿起萧自顾吹了起来,这次吹的是她刚才唱的《水调歌头》,那低低的哀伤曲调让小云心一惊,却马上确定眼前这个男子应该是她的侄子。
  好一会,男子放下萧,淡淡地开口:“要不要出去走走?”沉静的细长眸子几乎望穿小云的灵魂,让小云不由浑身一震。
  看向他,小云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
  ☆本章小知识:
  文中有首诗歌: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古人王建所做(呵呵,我还没那种本事做诗^_^)。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权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词创造了多种风格除传统的婉约清丽外,他的词或清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插入书签

  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下)

  明月思人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